第90章 餘聲

大唐武德七年四月二十二,李淵下詔立秦王李世民爲皇太子。同時詔曰:“自今軍國庶事,無大小悉委太子處決,然後聞奏。”

李世民正式入主東宮。

張允文站起身來,活動了一下肩膀。上面纏着層層的紗布。不光是肩上,整個軀幹上也纏着紗布。在張允文看來,自己就是一個活木乃伊。

出了房門,沿着迴廊走了一段,便看見幾名丫鬟正議論着什麼

悄悄走近一聽,他們談論的內容不由讓張允文有些微微皺眉。

“哎,梅香,你說我們家老爺這回又會封什麼官啦?”

“我哪裡知道啊!不過聽說老爺在玄武門之前以一殺百,殺得敵人鬼哭狼嚎,還是他們施冷箭才射中老爺的呢!”

“嗯!不過尉遲將軍和程將軍也很厲害啊!”

“笨蛋,我們老爺手裡有天雷,若是他們敢和老爺搶功勞,直接一個天雷砸過去!”

……

“咳咳”,張允文輕咳兩聲。

這些丫鬟頓時輕呼一聲,四散奔走。只留下梅香笑嘻嘻的看着張允文。

“呃,梅香啊,你們這些丫頭不要在身後亂嚼舌頭,若是讓人聽到,還以爲我居功自傲呢!”

梅香掩嘴笑道:“嗯,聽老爺的便是!”

在家裡休養了幾日。一天,府門外忽然傳來喧譁聲,張允文放下一卷書,正要找人詢問怎麼回事,一名婢女衝了進來:“老爺 ,聖旨來了,快出來接旨啊!”

張允文立刻走出門外,果然,只見到一名身穿紅色官服的內侍正站在庭院之中。在他身後,站着幾名持刀侍衛。而在侍衛之後,幾十名挑夫挑着一個個朱漆大木盒,慢慢落在院中。

見張允文到來那內侍宣讀聖旨。

前面是一通文言,寫得駢四儷六,華麗異常。然而張允文全然不懂。到後面,張允文才知道聖旨的意思。

“今加封張氏允文爲東宮右衛率副……”

原來只是封官的聖旨。

右衛率率副,從四品上,掌兵仗、儀衛。

接着,那內侍笑道:“恭喜張將軍了!”一指那些朱漆木盒,“這些原是齊王府收藏的金銀珍寶,今陛下念將軍功勞,特賞賜給將軍!”

看着這近四十盒的金銀珍寶張允文心頭只浮現三個字:“發財了!”

臨送那內侍出門之際,張允文毫不吝惜的送上了一錠黃金,而那些侍衛和挑夫,也各自得到不同的財物。

當然,這錠黃金也是值得,張允文通過內侍之口知道了這次李淵封賞的結果。

李淵任命宇文士及爲太子詹事,長孫無忌與杜如晦爲左庶子,高士廉與房玄齡爲右庶子,尉遲恭爲左衛率,程知節爲右衛率,秦王府舊臣虞世南爲中舍人,褚亮爲舍人,姚思廉爲太子洗馬,論及政變的功勞,以他張允文和尉遲恭爲第一,分別賜絹一萬匹。而且齊王府的金銀財物也被二人分了。而屈突通則爲陝東道行臺左僕射,負責鎮守洛陽。

至於官職爵位,尚未封賜。

眼看身體漸漸好轉,張允文便要開始到東宮去點卯報到了。

先繞道來到秦王府,只見此處已然是“門前冷落車馬稀”了,李世民一家子人在李世民成爲太子之後不久,便搬進了東宮,留下十多名丫鬟僕役負責看守這大宅子。

一路向北來帶東宮,只見裡面忙忙碌碌的,一些花臺被剷平,種上大樹,而一些草坪被焚燬成爲花園。

看樣子李世民正着力抹除李建成留在東宮的最後一絲印記。

現今,張允文來到東宮,一是爲了前來報到,二則是向李宇討回那枚手雷。

那東西太危險了,留在一個十三歲小女孩身上,讓人極度不放心。

然而張允文還是初次來到東宮,對於東宮的佈局不甚瞭解終於,在問了幾個人之後,終於來到東宮顯德殿。這裡曾經是李建成辦公之處。

此時,顯得殿內已經聚集了不少人。向尉遲恭、程咬金等東宮新任官員盡在此處。有幾人張允文卻不認識。經過介紹才知道他們便是褚亮、姚思廉等人。

那程咬金見到張允文,一個巴掌拍在張允文肩上:“哈哈,小後生,現今你可老夫手下做事了!”

張允文頓時反應過來,自己是右衛率副,而程咬金是右衛率,剛好管着自己。

這時候,李世民笑道:“若是論及功勞,允文敬德功勞可算第一。但允文太過年幼,而且未行冠禮,年少得志,恐是不好,便安排你在知節帳下做事。允文,你可有問題?”

張允文搖搖頭說道:“程將軍也有滅賊之功,而身經百戰,久經沙場,在他帳下做事學習,也會是有所收穫的!”

李世民“哈哈”一笑:“允文可真會說話!”

正說笑着,忽然一人前來報:“殿下,魏徵已經帶到!”

李世民收起笑容:“帶魏徵上來!”

片刻之後,只見一襲淺灰色布衣的魏徵走上殿來,望着李世民和在場衆人,不卑不亢。

李世民道:“魏徵,聽說你以前曾經向大哥進言,說要殺孤。你爲何要挑撥我們兄弟之間的關係?”

魏徵聞言,從容的說道:“如果前太子早些聽從我的進言,肯定不會有今天的禍事了。”

李世民聞言,眉頭一皺,片刻之後,微微一笑道:“魏徵,孤知才幹過人,如今欲讓你擔任詹事主簿,你看如何?”

魏徵頓時愣了一下,恐怕他想不到李世民會如此對待自己。沉吟半晌,終於道:“魏徵自當竭心盡力!”說完,頓了一頓,“殿下,我還想再爲殿下舉薦兩人!”

李世民道:“何人?”

“王圭、韋挺!”

李世民頓時想起武德六年楊文幹事件中無故被牽連的三人,東宮的王圭與韋挺,秦王府的杜淹。

“好,孤這就讓他們回來!”

頓時,魏徵真心拜服道:“殿下真乃一代明君!”

散了之後,張允文又向那些宮女打聽李宇身在何處。那些宮女頓時以一種奇怪的眼神看着他,半晌之後,才伸出纖指,指了一個方向。

到達那處小院,只見李宇正趴在庭院的石桌上,讀着一本書。書名《笑林廣記》,正是當初張允文所講的一個個笑話的輯錄。這是長孫氏讓人修飾之後印出來的書籍,專供閨房解悶用。

待張允文將來意說了一遍,李宇頓時將頭搖得跟撥浪鼓一樣:“允文哥哥說我的東西怎麼能要回去呢?”

張允文費勁口舌的說了一遍手雷的危險性,那李宇卻還是搖頭:“大不了我將它放在盒子裡不動便是!”

終於,張允文講得口乾舌燥,無奈的離開東宮。

而在他身後,李宇微微嗔笑道:“真是個笨哥哥,送女孩子的東西怎麼能要回去呢!”

(嗚嗚,)

第379章 東狩洛陽第177章 薛延陀第311章 庭爭第252章 宴會第286章 來信第206章 說客第208章 康蘇密第169章 再次成親第205章 姑嫂第99章 燕雲十八騎第490章 清查賬目第404章 李治出馬第44章 酒樓第505章 郭孝恪之死第171章 李道玄第384章 困獸猶鬥第296章 擔憂第180章 歸程第279章 軍旅軼事第208章 康蘇密第58章 東宮動作第117章 南陽韓氏第17章 遭遇第480章 走親訪友第178章 篝火晚會第25章 重逢第449章 相貌之辨第340章 大軍壓境第256章 請客第7章 組建偵察部隊第391章 蒐集情報第245章 送禮第428章 天空海闊第157章 當騎兵遇上火藥第389章 李治開府第241章 高昌王也來了第107章 軍事院校第380章 漠南遭襲第335章 請尚公主第290章 盜竊第173章 出發第415章 遼水橫路第15章 夜襲第485章 履行職能第73章 藥方第63章 圍獵第336章 賜宴望雲亭第97章 貞觀第330章 天子之怒第420章 圍點打援第204章 定襄城第229章 遷移第491章 洛陽商稅第410章 戰前動員第175章 上表稱臣第356章 太子之邀第411章 御駕親征第84章 埋伏第417章 強渡遼水第314章 高陽第92章 登基第92章 登基第363章 各方反應第157章 當騎兵遇上火藥第500章 滑雪板第99章 燕雲十八騎第213章 白道之戰第75章 留在長安第308章 野炊第135章 袁天罡和孫思邈第387章 香消玉殞第440章 安東都護第461章 洛陽女兒行第363章 各方反應第19章 還關第385章 皇后病危第330章 天子之怒第376章 不安分的薛延陀第427章 勢如破竹第238章 驛站內第140章 試炮第327章 揍人第502章 半日閒第110章 比試第47章 潛入定州第59章 豳州事發第397章 亂平第268章 大軍壓境第125章 狼羣第213章 白道之戰第15章 夜襲第67章 初戰第303章 擴編第397章 亂平第78章 開門揖刺第427章 勢如破竹第111章 學院建設第45章 開業第368章 雷法辨人第436章 生擒淵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