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5章 前程

河南的旱情依舊在持續着。不過從東都牧府已經下發了一道告示,令乾旱嚴重地區,自行掘井取水,同時,還早那告示之下附上了掘井的訣竅,一條條列出,讓人一邊看便知。

此份告示一經發出,整個河南很快便進入了全民大挖井的時代。雖然有人說這肆意挖井,,會破壞風水,但是,在這旱災面前,人畜飲水尚得不到保證,就算是風水再好,又有何用?

接下來的日子裡,張允文挨着跑了幾個旱情最嚴重的地方,視察各地掘井情況,並吩咐各地地方官,嚴格控制流民,儘量將災民安置在原有土地之上。若是流民成災,那後果十分嚴重。

經過各地官府的不懈努力,很好的控制了局面。當然,其中,那些因執行不力而被張允文罷免的官員亦不在少數。靠着廣大農戶齊心協力,打出一口口水井來,總算是來得及澆灌那些枯黃的莊稼。在乾旱地區,隨處可見一條條提着水桶的長龍。通過那深達五六丈甚至十丈的水井,提上來一桶桶清涼的地下水,倒在自家水桶之中,再小心的提着,澆灌田地裡的莊稼。

隨着時間一天天過去,這天色絲毫沒有要下雨的跡象。依舊是晴空萬里。然而,由於水井的不斷挖掘,旱情反而得到了極大的緩解。即使天氣依舊晴朗,但是,那莊稼已經開始轉青了。

終於,在連續晴了四十六天之後,天空終於開始陰沉下來,四方雲氣匯涌於河南上空,黑壓壓一片。看到這種情形,張允文不由長長鬆了一口氣,然後加入到了歡呼的行列之中。

風雲驟起,大雨將至。

當大雨落下之時,整個河南大地陷入了一片歡呼之中。飽受乾旱折磨的百姓衝出家門,在大雨之中盡情的奔跑歡呼,即使是渾身上下溼成一片,也沒人在意。而田地之中的莊稼慢慢的吸收着這從天而降的雨水,漸漸的伸展開縮在一起的枝葉。

雨水落下,意味着張允文的抗旱工作已經完成,若是不出意外,今年冬季之前,張允文便可以返回長安。

繼續在洛陽呆着,洛陽府尹遇上自己不能處理的事情,先過來問問張允文,若是張允文也不能處理,在送到長安。除此之外,還有洛陽行會的事,世家豪族的事,在張允文離開之前,所有的事情都要處理好,不能在自己離開洛陽之後,便出現什麼問題。

大雨下了整整兩日之後,便陡然減小,卻又纏綿了四五天。這樣一來,徹底的解除了整個河南的旱情。

在降雨停了之後,黃河、洛河,皆是濁水滔滔,不可乘船。一時間,無論是黃河還是運河,上面的船隻都少了不少。

從長安來的使者,踏着滿路的泥濘來到洛陽,向張允文宣讀了李世民的詔書。在這詔書之中,李世民不吝溢美之詞,將張允文狠狠的誇獎了一下,說什麼國之肱骨,君之輔弼。最後卻是將張允文從左龍武軍大將軍換成了右羽林軍大將軍,其餘賞賜也是非常豐厚的。

當內侍宣讀完詔令之後,這內侍笑道:“老奴在這裡恭喜大將軍了!老奴臨行之前,陛下曾言,希望大將軍能早日返回長安!唔,不知大將軍是否隨老奴一道回去呢?”

張允文卻是搖搖頭:“公公的好意,本官心領了!不過洛陽這邊,尚且還有事情未曾辦完,所以,就不同公公一道了!公公且先行一步,本官過上幾日便會返回長安的!”

聽得張允文這般說,那位內侍也沒再說什麼了。

等到王方翼他們將自己接任東都牧以來的公務移交給洛陽府尹之後,張允文便準備返回長安了。這東都牧本是虛職,出了自己任期之內掌握實權之外,恐怕後任者都只是掛個名而已。

在洛陽買了不少洛陽的特產,準備帶回長安送禮。

終於要離開這洛陽了。

在回長安的路上,張允文向王方翼三人問道:“你們三人返回長安之後,有何打算?”

那魏真宰推推張柬之,而張柬之則是看着王方翼。

王方翼苦笑一聲,輕聲道:“還能有什麼打算,在下在跟隨大人之前,是宮中金吾衛,回到宮中,當然是繼續當金吾衛去!你們呢,仍舊回國子監?”

張柬之和魏真宰二人一人在國子監教書,另一人還是個太學生。

魏真宰搖搖頭:“跟大人一行,在下可算是長了見識,其間學會了許多東西!在國子監,根本就學不到!”說着,這魏真宰斜斜的瞥了一眼張允文,“哪怕是去州縣當個小吏,只要能學到一身本事,我也願意!”

張柬之卻是笑道:“在下的打算與真宰倒是不謀而合。既然已經在洛陽呆了大半年,也不想再回國子監了!”

聽了三人的話,張允文哈哈一笑:“看樣子你們已經籌劃好自己的將來了!那我也就不操這份心了!回長安之後,我等將會去面見聖上,到時候你們將自己的想法說出來,以陛下之聖明,定能量才適用!”

返回長安的時候,天色尚早。張允文便笑嘻嘻的對身邊的三人說道:“呵呵,我等即刻入宮,說不定還可以在陛下那裡吃上一餐飯!”

身邊三人聞言,不由翻了個白眼。

然而在去皇城的路上,張允文卻是倏地一拍腦袋,遺憾的對三人道:“哎呀,我想起來了,陛下此刻恐怕不在皇宮之中,應該是在九成宮!”

三人一怔,相視苦笑。

“呃,沒關係,今日天色尚早,向道我家中去飲上兩杯,咱們明日再去面見陛下,你等以爲如何?”張允文回到長安,心頭頗是興奮。

王方翼卻是搖搖頭:“不用了,大人!在下返回長安的消息,恐怕母親尚未知曉,如今我也該回去給他報聲平安!”

張柬之和魏真宰也紛紛附和道:“對對,還是先回去保平安,有空在去大人家叨擾!”

張允文見三人態度堅決,也只好由他們去。

當天下午,張允文正在家裡庭院歇涼之時,一名內侍前來,說是李世民讓張允文現在就去九成宮。

聽了這話,張允文不敢怠慢,顧不得這仍舊炎熱的天氣,縱馬出了長安,往九成宮而去。

“允文啊,來來,先歇歇,看你跑得滿頭大汗的!”李世民看見張允文滿頭大汗的樣子,笑道。一旁的宮女趕緊端上一碗酸梅湯,供張允文解暑。

這九成宮中,氣候涼爽,歇了片刻,張允文便已經休息好了,滿頭大汗消去不少。

шшш☢ тt kān☢ c o

“允文,這次河南旱情,你做得很是不錯!掘井取水,緩解旱情,保障糧食。當賞!”說道這裡,張允文輕輕一笑,“不過嘛,朕可是聽說那張家人前來找過你!不知你是怎樣答覆的?”

張允文當下便將那日與張昭陽的談話說了一遍。末了,張允文卻是說道:“張家棄微臣三十年不顧,微臣又何必認這張氏!所以微臣準備自立門戶,不會回到張家的!”

李世民點點頭:“不回也好!如今你貴爲國公,張家池子太小,已經容不下你了!對了,當初去洛陽時,你挑選的幾名官員你準備如何安排他們?”

張允文笑道:“這三人年紀尚輕,但見識不淺,若是大加培養,以後定成大器。回長安的時候,我便詢問了他們。三人皆願意腳踏實地,從基層幹起!或爲文吏,或爲武職!所以,還請陛下成全他們!”

李世民沉吟了一下:“王方翼此人朕倒是知道!做了兩年金吾衛,從未出過半分差錯,且在軍中威望挺高,朕便給他一個武職,讓他去西邊呆着,看他能不能歷練出來!至於剩餘兩人,朕倒是不太瞭解,允文你說說該如何安排!”

“張柬之擅長處理政務,微臣在洛陽政事,全都是他來完成的。而魏真宰此人允文允武,文職武職皆可勝任!至於陛下如何安排,微臣不敢揣測!”

李世民沉默一下,說道:“既然如此,那這張柬之和魏真宰也去西邊吧!在吐谷渾那邊好好歷練一下。到時候我大軍西征吐蕃,也好用得上!”

張允文“嘿嘿”一笑:“既然如此,那微臣便替他們三人先謝謝陛下了!”

昨天運氣太差了,晚上用着用着,整個屏幕便忽然不動,接着一下子花屏了。重啓一下,竟然黑屏,進不到系統,所以昨天斷更了。這還是小半第一次斷更啊!杯具!今天上午拿去修,顯卡需要重新焊了一下,下午纔拿回來!

第307章 遊戲第7章 組建偵察部隊第323章 百騎第404章 李治出馬第358章 密謀造反第254章 裴行儉第346章 瞄準射擊第470章 返回洛陽第209章 入城第365章 李佑生事第227章 爭議第477章 緊急召回第267章 鐵血平亂第137章 汝南公主第274章 收杆第243章 威懾第501章 清剿第462章 接風洗塵第266章 局勢第447章 清河見聞(二)第479章 長安月第124章 塞外第56章 帶小孩真累第20章 說客第277章 赤水第185章 炮兵第510章 十年第83章 告密第8章 死亡角逐第218章 遲滯第17章 遭遇第352章 膽大包天第165章 構陷第104章 戡亂第127章 奚族第67章 初戰第390章 東西疆域第280章 伏俟城下第379章 東狩洛陽第137章 汝南公主第453章 加官進爵第372章 百騎破萬第348章 留居長安第422章 三城同破第244章 麴文泰第279章 軍旅軼事第210章 破城第229章 遷移第256章 請客第115章 步兵操典第399章 李泰遇刺第15章 夜襲第417章 強渡遼水第14章 新兵到來第69章 退兵第510章 十年第296章 擔憂第116章 安排第283章 追擊第144章 歲末第40章 三棱軍刺與六五式軍刀第463章 洛口倉第350章 利令智昏第308章 野炊第258章 賜名第181章 剿匪第121章 噪聲第389章 李治開府第191章 偶遇第4章 李世民與張允文第478章 虛驚一場第371章 武驚四座第80章 勢力第69章 退兵第237章 燕王佑第221章 會面第360章 事後處置第146章 正月第397章 亂平第298章 李泰第116章 安排第277章 赤水第500章 滑雪板第300章 偷牛第46章 出發第482章 妖僧第420章 圍點打援第493章 兩村鬥毆第151章 奉旨成親第419章 遼東城下第7章 組建偵察部隊第231章 商論第439章 百濟請罪第510章 十年第143章 趙德言第51章 封爵第283章 追擊第438章 平定高麗第239章 槊戰第151章 奉旨成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