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7章 李治的煩惱

“唉,姐夫,我的日子真的沒法過了!”

天當正午的時候,李治垂頭喪氣的找到了張允文,向他抱怨道。

“怎麼,你對現在的生活還不滿?要知道,你可是太子哎!”看着愁眉苦臉的李治,張允文笑着說道。

李治四下看了一眼,見一名內侍離自己只有數步之遙,眼睛一橫,那名內侍當即識趣的行了一禮,慢慢退出了房間。

“姐夫啊,你不知道啊,小弟已經有十多天都是單獨一人睡的!”李治小聲的說道。

一聽到這話,張允文不由一愣,難道是李治的老婆不讓李治進門?

李治繼續說道:“那太子妃王氏,原本溫柔賢淑,不料不到一年,便本性暴露,竟然欺負媚娘。每次我去媚娘那裡歇息之後,第二日,這王氏總是千方百計責難與媚娘。孤每每出面干涉,說句公道話,那王氏便以此乃東宮後宮事務爲名,不讓孤插手其間!媚娘受盡委屈,孤也沒有辦法啊!所以請姐夫幫忙出個主意!”

“呃,小治,能不能問你一個問題?”張允文壓低聲音說道。

“什麼問題?”

“那個你一個月在王氏那裡歇息多少次啊?”張允文的聲音壓得更低了。問起這話的時候,他面帶着一絲難言的笑意。

李治白白的臉上不由閃過一絲紅暈,似乎張允文問起這個問題,讓他有些難堪,片刻之後,他還是低聲回答道:“一個月有那麼兩三次吧!”

一聽得李治的這個回答,張允文用腳趾頭也知道了他家中不諧的緣由。

“呃,那個小治啊,只要你每個月能在王氏那裡歇息十日,那王氏的怨氣就會減少一大半。平時的時候,你在噓寒問暖,多關心一下王氏,幾個月下來,定然與王氏琴瑟相諧!”

張允文眼中閃爍着猥瑣的光滿,向李治建議道。

李治卻是苦着臉說道:“可是我不太喜歡那王氏!整天正正經經的,一點情趣也沒有!看看媚娘多好……”說道這裡,他倏地停下來了,這種事情怎麼能隨便說呢!

李治的這個回答讓張允文目瞪口呆,難道說歷史上的王皇后失寵便是因爲這個原因?

“呃,小治,這個我可是幫不了你!你還是另尋高明吧!”張允文趕緊說道。

李治卻是搖搖頭:“姐夫,你可以幫我的!媚娘身後沒有親族支持,就算是孤如何寵她,也終究差了一些。像那王氏,背後有太原王家在支持着,朝中王家門生故舊遍佈。而武家中落,人才凋敝,一個在朝爲官的也沒有。所以媚娘一直被王氏欺負。今日小治想請姐夫收媚娘爲義妹,也算是作爲她的支持!以後有什麼事情,也好請姐夫幫忙!”

聽了李治的這番話,張允文卻是愣住了。想不到李治繞了半天,想說的便是這件事!今日遇上那武媚娘,想必她也準備說出來的,結果被那王氏給打斷了。

現在回想起當時的情景,那武媚娘確實是被王氏給壓着的。然而轉念一想,若是李治登基之後,這武媚娘是否還會被立爲皇后,若是自己成了武媚孃的義兄,那麼那時候只有支持她了。不過貌似自己當初和武媚娘結識之後,她便一直抓着自己。逢年過節,都會以東宮和私人的名義賜下各種東西來,閒暇之餘,便來到張家和自己的老婆交流。

沉吟片刻之後,張允文說道:“好吧,反正我是你姐夫,就算是認武氏當義妹,也沒什麼!”

“那太好了!媚娘一定會同意的,這個建議本來就是她提出來的!”李治興高采烈的說道,“王氏乃是姐夫家裡面那位王氏的妹子,有姐夫在,看她還敢不敢欺負媚娘了!”

看着李治這小子一臉神采飛揚的模樣,張允文不由深深佩服起武媚孃的手段來。她竟然可以吸引李治至斯,不得不說,非常厲害。

接下來,李治定下日子來,十月初八這天,武媚娘將和張允文結拜成兄妹。而在此之前,李治得說服李世民。只要李世民同意了就算是有大臣反對,也無濟於事。

“咳咳,小治,這說服陛下的事就交給你去辦,相信以你的能力,定然能辦好!”張允文毫不客氣的將這個差事扔給了李治,他知道,若是自己慢開口一會兒,李治絕對會將這事情扔給自己來辦。

果然,此言一出,只見李治張大嘴巴,吃驚的看着張允文。

“呃,小治,昨夜在這九成宮中住下,而未通知你姐姐她們。她們想必非常着急。所以,姐夫還是儘快返回長安去!唔,這說服陛下的事就交給你了!”張允文說着這話,向李治行了一禮,慢慢的退出宮殿。李治伸出手來,想要叫住張允文,卻見他一身黑色的披風在門邊一晃,接着便消失不見。只好垂頭喪氣的放下手,腦海中構思着說服李世民的說辭。

回到長安城中,彷彿是回到家中一般。看到那一座座整齊的裡坊,寬闊的街道,兩邊垂下絲絲綠絲絛的柳樹,心頭涌起的親切感不是筆墨可以形容的。在長安生活了這麼多年,這長安的每一寸土地,每一段城牆都已經非常熟悉了。還有自己家設在長安的產業,長安外面的土地,已然有了一個家的風範。況且此時的張允文還高居國公之位,統領右羽林軍,他在長安開枝散葉,已經沒什麼問題了。回張家本家,,在張允文看來,已經沒什麼必要了。

而清河張家那邊似乎對於張允文返回本家也沒抱什麼希望,所以在張昭陽返回清河之後,也再也沒有派出人來。其實明眼人一看便知,若是張允文敢返回清河本家,那李世民絕對會非常忌憚張家,甚至超過五姓七家。而最後的結果是,李世民一面打壓張家,一面又會閒置張允文不用。這樣一來,無論是對張家還是張允文,都不是好消息。

張允文雖然回到長安,但是,李世民還沒有將大**事學院、調查院等部門還給他,所以他現在每日躲在家裡,要有多悠閒,就有多悠閒。雖然身上還掛着一個右羽林軍大將軍的職位,但是,整個右右羽林軍就數他最大,就算是他不去應卯,也沒有人會說什麼的。

在張允文回到長安的第四日,李治那邊傳來消息,說他已經說服了李世民了。

隨着時間一天天過去,天氣漸漸涼爽起來。而李世民也在九月十六這天返回長安了。

今年的秋收收成還算不錯,當然,得除去河南諸地。河南的糧食收成比起去年來足足少了四成。當李世民聽到河南的糧食產量之後,對張允文道:“若不是允文在河南抗旱,這產量說不定還要低上一些!”

而後,李世民恢復了張允文調查院院長的職務,那偵察營新兵訓練營以及炮兵營也重新劃歸張允文名下。而憲兵營則是交給了李道玄,大**事學院交給了李績。張允文知道,自己是清河張家子弟這個身份還是爲他帶來了麻煩。所以李世民收回了一部分權力。

其實無論是憲兵營還是大**事學院,張允文花費的心思並不多。這兩個部門有着自己 運行的機制,有沒有張允文的主管,效果相差不大。所以,對於這兩個地方,他並不是非常留戀。而李道玄爲人正直豪邁,可掌憲兵。李績不用說了,這人乃是一代軍事大家,他來執掌大**事學院,也到十分合適。

作爲補償,李世民賜下了大量的綾羅綢緞,又將他的勳位升了一級。

第319章 賜婚第21章 情報網絡第164章 不知死活第440章 安東都護第35章 袁天罡第209章 入城第76章 新年第310章 軍改第261章 吐蕃入朝第295章 遷居第315章 得子第208章 康蘇密第211章 兵鋒第116章 安排第286章 來信第500章 滑雪板第494章 張家來人第468章 殺雞儆猴第382章 奇特的戰術第391章 蒐集情報第427章 勢如破竹第143章 趙德言第338章 誓師出征第165章 構陷第309章 李治第398章 東宮反意第113章 我有一個夢想第441章 薛延陀覆亡第167章 判決第354章 事情敗露第9章 裝神弄鬼第347章 吐蕃未來第134章 朝見和求婚第469章 三堂會審第229章 遷移第30章 住房問題第362章 名爲稱心第394章 凌煙閣第338章 誓師出征第183章 朝堂第168章 張允文的工作第241章 高昌王也來了第167章 判決第169章 再次成親第282章 城降第436章 生擒淵氏第81章 密謀第75章 留在長安第299章 魏王一黨第339章 沖天狼煙第56章 帶小孩真累第80章 勢力第45章 開業第433章 張網第244章 麴文泰第410章 戰前動員第466章 吳家娘子第490章 清查賬目第494章 張家來人第343章 麴文泰之死第278章 西進第56章 帶小孩真累第302章 憤怒第342章 和親之論第470章 返回洛陽第60章 李建成的決斷第209章 入城第322章 我乃楊常第144章 歲末第469章 三堂會審第446章 清河見聞第489章 丹藥比試第98章 羅藝造反第303章 擴編第404章 李治出馬第67章 初戰第476章 族長來訪第467章 兵發鞏縣第457章 商稅危機第424章 大戰將起第440章 安東都護第418章 林間鬼魅第376章 不安分的薛延陀第37章 異動第499章 遼東寒第427章 勢如破竹第284章 伏誅第338章 誓師出征第462章 接風洗塵第135章 袁天罡和孫思邈第152章 成親第282章 城降第351章 文過飾非第325章 就藩第338章 誓師出征第39章 斷腿第181章 剿匪第30章 住房問題第303章 擴編第35章 袁天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