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3章 洛口倉

從醉也不歸樓出來的時候,張允文已是微微有些醉了。晚風一吹,頓時清醒了不少。

向身後衆人抱拳,便跨上駿馬,準備返回家中。身後的衆人本欲送張允文回府,但是被張允文嚴詞拒絕了。所以,衆人只好再醉也不歸樓前長長一揖:“恭送張大人!”

那馬望山和楊石宋瀑三人倒是沒有喝多少酒,坐在馬上一臉擔憂的看着有些搖搖晃晃的張允文,生怕他一下子便栽下馬去。

此時天色已經完全黑了下來。洛陽城已經緊閉城門,開始宵禁了。一隊隊巡邏士卒走上大街,將會巡邏到亥時初刻,纔會撤下去。在街口處,一杆高高的支架之上,垂掛這四個連成一串的燈籠,在夜風的吹拂之下,燈籠輕輕的搖晃着,帶動着四近幽幽的光芒也跟着搖晃。

大街之上一個人也沒有,只有馬蹄踏在石板上的聲音迴盪在大街之上。

這時候,前面忽然出現了一隊巡邏士卒,見到張允文四人,爲首的那士卒猛的喝道:“什麼人,還敢在大街上行走,難道不知道如今已經是宵禁了麼?”

那馬望山跟着張允文,見識的都是將軍以上的人物,自然是不會將這些士卒放在眼裡,正欲開口訓斥,張允文卻搶先道:“衆位兄弟,今日我等初來洛陽,見識這洛陽繁華,實在不忍離開,在酒樓多喝了兩杯,耽誤了些時日,衆位兄弟見諒,我等即刻返回家中!”

那領頭的士卒上下打量了一下四人,只見他們雖然騎着馬,但是身上卻沒有帶着兵器,看樣子也不是什麼歹人,當下說道:“好吧,那趕快回家!現在已經宵禁了!”

說着不再理會四人,領隊離開。

在這巡邏士卒走後,那馬望山不由說道:“大人,爲什麼要對他們這般客氣,只要你亮出身份來,他們定不敢造次!”

張允文搖搖頭:“老馬啊,若是有人在陛下面前告狀,說我剛到長安的第一日便流連酒樓,於宵禁之時又出現在大街之上,公然違抗律令。雖然陛下不會有疑,但是朝中對我不滿的那些大臣,定會大肆攻訐,到時候,無論是陛下還是我,臉上都不好看!”

“可是,可是大人這不是在吃那些人的接風宴麼?”馬望山疑惑的道。

“哼,他們纔不會管你是不是接風,逮着機會便大肆攻訐,這可是那些人慣用的手段所以啊,我得小心一些!”張允文冷笑了一下,繼續往前走。

經過了這麼一樁事之後,四人加快了步伐,不到一刻鐘,便返回了官署。

爲了不讓李宇他們擔心,張允文並沒有說起路上遇到巡邏兵之事,只是提及那醉也不歸樓的美味佳餚,並且許諾過兩日也帶他們去嚐嚐。

第二日,張允文便開始全面接手洛陽事宜。在官署前衙,那張柬之、王方翼等人已經開工了。先是直接從洛陽府衙抱來一摞摞厚厚的文件,主要是有關商業的文件,比如政令啊,稅收賬本之類的東西。這些張允文將要存檔在自己這兒,放在洛陽府衙的確不太安全。

將這些雜事交給那三人還有一些小吏處理,自己卻帶着親兵在洛陽城內瞎逛。說是瞎逛,其實不然。因爲張允文張允文赴任之前,已經有許多官吏被換成了年輕的、專業的官員,但是,張允文還沒有和他們過面。所以,他要一一去看看這些官吏那些能夠擔得大任,哪些又只能做做本職工作。

從洛陽府衙開始,張允文先將洛陽城內新到任的那些官員給找出來。讓他驚訝的是,一個洛陽府衙,帶上衙役不到百人的衙門中,竟有九人是在張允文赴任前三個月調派過來的,他們官職雖小,不過是戶曹、市令之流,但是卻掌着實際的權力,直接與當事人接觸,對於洛陽的瞭解,要比自己深刻得多。

花了八天時間,張允文終於挨着和洛陽城內的那些官吏談了一遍。當然,很多官吏都是自己上門拜訪的。

洛陽城接着漕運之便,再加上陸上道路同樣四通八達,城市人口稠密,所以,成爲了一大商業中心。如今,洛陽城共有商戶八千多戶,其中,周、褚、王、陸、劉等洛陽及附近的世家控制的商戶有兩千多戶,而由裴、崔、張、韋等非本地世家控制的商戶也有一千多戶。這三千多戶商戶卻佔據了洛陽交易總額的七成以上。

面對這樣的數據,張允文感到任重道遠。

洛陽城內還是有着不少的能吏。這些人十分務實,做起事情來,雷厲風行,讓張允文又感到一絲絲慶幸。幸虧李世民派了這般多的人過來幫忙。

洛陽城內的官員會見完了之後,張允文便去洛陽城外見那些地方上的官吏了。打着巡察的幌子,從洛陽出發,先往東行。

一路上經過偃師。渡過洛水,經過鞏縣到達汜水。在折向西經過洛口、李城、孟州等地,返回洛陽,結束這東行計劃。

張允文便是這樣規劃出行路線的。這一去一來,估摸着要一個多月。

雖然李宇等人對於張允文的出遊十分不捨,但也知道此事重大,帶上自己恐怕不行。

東行之初,還算順利,一路上見到的許多縣令縣丞,都是才換上沒多久的。幾乎每個縣都有一人。他們也紛紛拿出縣裡的資料,同時爲張允文獻言獻策。

這一切都很順利,然而在洛口的時候,張允文卻遇上了一個麻煩。

洛口是洛水入黃河處的鎮名。這裡雖然只是一個鎮,但是卻是自以爲得必到之處。因爲洛口倉便建在這這裡。隋大業二年,隋煬帝在洛口鎮興建洛口倉,把從江南經大運河運來的糧食囤積於此。當時洛口倉的倉城周圍二十餘里,共有三千窖,每窖藏糧八千擔,設官兵千人防守糧倉。而後來翟讓李密大興瓦崗之時,便是靠攻破洛口倉,將倉內的近千萬石糧草分給百姓,贏得百姓擁護,才使得瓦崗迅速發展的。

如今的洛口倉同樣是大唐重要的糧倉之一。整個河洛地區,每年的糧食,都會儲備在此。 不過此時的洛口倉,規模不及前代。當年李密攻陷洛口倉,開倉放糧,興建洛口,拆了不少的藏窖以建洛口,如今,這洛口倉只有不到千窖。饒是如此,這裡存糧依舊非常之多。

由於洛口倉的重要地位,所以,這倉令之職乃是李世民親自任命的。而此次大規模換人,這倉令也換了一個年輕一些的人。原來的倉令已經年過半百,李世民將他調回長安去了。

當張允文帶着親兵來到這洛口倉的時候,見到的卻是一臉苦色的倉令。

這倉令叫着楊虛,也是進士出身,在國子監修習了幾年算學,精通計算。他個頭比起張允文還要高上一些,不過身體很瘦。見到張允文時,這楊虛趕緊將他引入室內,開口說的第一句話便是:“大人救我!”

第217章 夜襲牙帳第418章 林間鬼魅第231章 商論第212章 遭遇戰第138章 定親成親第471章 營業許可第285章 餘波第41章 孫思邈到來第37章 異動第264章 出征第314章 高陽第237章 燕王佑第425章 奔襲平壤第111章 學院建設第145章 太學生第254章 裴行儉第212章 遭遇戰第157章 當騎兵遇上火藥第241章 高昌王也來了第22章 牧馬之計第367章 皇后斷案第472章 封店受阻第155章 突利第220章 會兵第461章 洛陽女兒行第260章 吐谷渾第138章 定親成親第302章 憤怒第351章 文過飾非第367章 皇后斷案第302章 憤怒第1章 兩分鐘的誤差第276章 馳援第436章 生擒淵氏第438章 平定高麗第276章 馳援第316章 南北衙第133章 安置第507章 大限第156章 先鋒鐵騎第499章 遼東寒第370章 薛仁貴第109章 押注第306章 夏令營第17章 遭遇第351章 文過飾非第341章 兩線作戰第88章 威逼第477章 緊急召回第89章 除根第442章 百萬骸骨第96章 流水線計劃第344章 夜襲吐蕃營第431章 首戰告捷第422章 三城同破第371章 武驚四座第98章 羅藝造反第506章 李世民的事情第163章 趙毅家人第296章 擔憂第320章 趨利第339章 沖天狼煙第371章 武驚四座第213章 白道之戰第348章 留居長安第236章 秋收第101章 盡滅第487章 往事第201章 夜擾惡陽嶺第230章 耕地第316章 南北衙第112章 新兵第98章 羅藝造反第266章 局勢第482章 妖僧第335章 請尚公主第424章 大戰將起第344章 夜襲吐蕃營第305章 軍訓第113章 我有一個夢想第220章 會兵第140章 試炮第347章 吐蕃未來第177章 薛延陀第334章 吐蕃使者第231章 商論第347章 吐蕃未來第79章 收買第172章 出發前的準備第363章 各方反應第59章 豳州事發第163章 趙毅家人第488章 楚綜第328章 高昌生變第349章 炮火熔城第383章 定襄大戰第269章 引蛇出洞第331章 千帆競渡第108章 長安城的公子們第106章 夜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