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2章 接風洗塵

這首《洛陽女兒行》用了大半的篇幅描寫了洛陽城內貴族少女的奢華生活,還有那騎乘驄馬的良人的驕奢放蕩。也提及到了這洛陽少女與夫婿相交之人盡是豪貴。若是如此,也倒罷了,可在最後一句,偏偏又提及到貧賤的越女顏如玉,卻只能在江頭浣紗。這嘲諷之意,再明顯不過了。

也難怪這迎接他的衆人盡皆詫異的望着他。

就在張允文輕聲問出那句話之後,那青袍青年和衆世家子弟,頓時面面相覷,問這話就好像在說是他們擋着了張允文進城的路。這個罪名他們不願擔待。當下,那毛氏族長和甘氏族長上前陪笑道:“國公大人這是哪兒的話,我等卑微草民,豈敢阻國公去路?”

這時候,那洛陽府尹韓成厲站出來道:“呃,大人,看看這天色,可是不早了,還是請大人先進洛陽城吧!”

那兩個族長趕緊附和道:“對對,還是先進去再說!”

張允文也無意與這青袍青年計較,對着韓成厲和衆人一笑:“好吧,我們進城吧!”

馬車緩緩行駛,慢慢駛入了洛陽城。

洛陽城和長安城的佈局相仿,市坊分設,大道筆直,不過這市分的是南市與北市,而不是長安的東市與西市。街道兩邊遍種花木,在春日裡,嫩綠色成爲這個城市的主要色調。行走在街道之上,滿意嫩綠,賞心悅目。

一道洛水橫貫整個洛陽,將洛陽分爲城南和城北兩個部分。洛水之上,共有三座橋樑供南北同行。其中,天津橋正對着皇城,通行時有時間限制,什麼時候讓人通過,什麼時候又禁止通過,皆是規定得一清二楚。另外的中橋和浮橋則沒有什麼限制,隨時可以同行。所以,後面兩座橋樑纔是溝通洛陽城南北的主要動脈。

除了洛水之外,通濟渠有洛陽以西的隋帝宮殿“西苑”開始,引洛水、谷水達於河,流經了整個洛陽城南。不過這段通濟渠乃是當初隋煬帝爲遊玩龍舟所造,實用性並不大,相對於繞經各處河道,距離短上不少而已。倒是通濟渠的另一段,引河水入汴水,分汴水連淮水,溝通淮水與河水兩大水系。

由於洛陽的皇宮在洛水北岸,所以,很多達官貴人和世家大族也聚在了洛陽北城。相對而言,這南城變成了庶民聚居之所。然而,這城北面積總是有限,再加上一些官署亦在北城,所以,這洛陽南城也是有着不少的達官貴人。當然,這些達官貴人和北城的那些比起來,還是差了不少。

張允文的官署設在北城立德坊,佔據了三分之一個坊的大小,四進四出,佔地也算是非常大了。前面是官署,後院供家眷居住。

看着這處宅邸,精緻典雅,也倒不錯。張允文不由微微點了點頭。

一旁的韓成厲見狀,笑道:“早先聽聞大人要來這洛陽任東都牧,下官便帶人清理出了這間宅子,在添置了一些日常用品,希望大人能喜歡!”說着,指着旁邊一副畫着侍女圖的屏風說道,“據說此畫乃是閻立本閻尚書所繪,在外面可是千金難求啊!”

張允文看了一眼,點點頭,不置可否。

那韓成厲見到張允文的表情,卻不知張允文到底做和想法,只得訕訕乾笑兩聲,不再言語,跟在張允文後面。

在看了一遍這宅邸之後,張允文在前廳尋了張凳子坐了下來,一臉嚴肅的看着那韓成厲。

此時,陪在張允文身邊的除了韓成厲這個洛陽府尹之外,還有一名叫做劉釋之的河南府少尹和東都御史臺等機構的官員。按照唐律,這少尹一職平時擔任府尹的副手,若是府尹外出外出,則少尹爲留守,處理府內大事。一般來說,當府尹離職之後,便是少尹擔任府尹,而朝廷則另派少尹過來。

韓成厲看着張允文嚴肅的表情,心頭不由揣測起自己是否在什麼地方怠慢了張允文,才讓他如此嚴肅的看着自己。

片刻之後,張允文卻是忽地一笑:“韓府尹,本官奉聖命前來洛陽,雖說是總攬河南軍政,然而民政諸事,有些還是要靠府尹大人處置的!”

韓成厲連忙拱手道:“此乃下官份內之事,就算是大人不吩咐下來,下官也會盡心盡力的去做的!”

“嗯,那就好!不過嘛……”張允文拖長聲音道,“本官可是聽說韓府尹和那些世家交往甚密啊!這樣可不好啊!”

幾顆冷汗從韓成厲額頭上滑落,他強自笑道:“下官也是出身士族,與洛陽城內的士族交好又有何不對?”

張允文再次輕笑一聲:“哎呀,你看我,這話說出來就變味了!其實我也不是這個意思,我等意思是說,韓府尹與世家交往甚密。若是出現士族與普通百姓發生衝突,那韓府尹豈不是會偏袒世家一方,從而喪失公允?”

韓成厲聽見張允文這般說,這才放心下來,開始張允文那樣說話時,他還以爲張允文因爲他與世家交往甚密而責怪於他呢!

“國公放心,下官分得清公事與私事,若是出現什麼衝突,一些當以大唐律令爲準繩,絕對不會偏袒任何一方!”韓成厲拍拍胸脯說道。

“好,這樣就好!”張允文做出一副大感欣慰的樣子來。

接着,張允文便向着韓成厲詢問起了洛陽城內的各項事務來。韓成厲一邊說着,一邊不時的瞟一眼張允文,見他似在凝神傾聽,當下也就講得更賣力了。

整個洛陽的官職系統分爲兩塊,一個是洛陽府尹爲首的地方官吏,另一方便是東都個部門官吏,如御史臺、將作監等部門的官吏。兩個系統的官員相互監督,並行不悖。

當這韓成厲向張允文介紹了一下洛陽所轄之人口、土地等詳細情況之後,那御史臺的御史中丞又向張允文介紹洛陽四近各處州縣的各個官員的情況。當中,許多官員都是在張允文到洛陽赴任前兩個月、三個月纔來這些地方擔任官吏的。

從下午一直談到傍晚,張允文終於對洛陽城的民生狀況以及官吏情況有了初步的瞭解。

眼看就到傍晚了,那韓成厲和衆人止住了話頭。猶豫片刻,那韓成厲終於向張允文道:“國公大人,剛纔臨別之際,那些世家之人請求下官向大人 發出邀請,邀請大人今夜前往醉也不歸樓,他們在那裡設宴,爲大人接風洗塵!”

張允文聽見這韓成厲這般說,當下微微一笑:“好吧,今夜我去便是!”

那韓成厲頓時大喜,躬身一揖:“那下官便多謝大人賞臉了!”

張允文笑道:“本官初來咋到,和衆士紳搞好關係,理所當然嘛!”

眼看天色不早,張允文便帶着親兵前往醉也不歸樓去了。至於李宇等人,則是自己生火造飯,開始了在洛陽城裡的第一頓飯。

這醉也不歸樓是洛陽城內最大的酒樓。那些世家爲張允文接風洗塵,便在此處。一到這醉也不歸樓,便見各個世家族長盡皆站在樓外迎接。就連白日裡沒有在城門口迎接自以爲得周家、褚家、王家族長也在此列。

張允文照例說了一番官樣套話,然後在衆人的簇擁之下,進入到酒樓之中。

這頓飯吃得極爲熱烈。那些族長,個個都是老得成精的人物,臉皮更是厚得沒邊,什麼話都可以說出來,在一些士族中人熱烈的交談之中,可謂是賓主盡歡。

第456章 大勢第38章 遊俠兒第434章 捕獵第281章 誤期之罪第17章 遭遇第1章 兩分鐘的誤差第348章 留居長安第141章 赴宴第370章 薛仁貴第352章 膽大包天第421章 南北分兵第377章 于志寧第361章 新年雜事第260章 吐谷渾第460章 城南茶攤第32章 馬鐙、馬鞍和馬掌第92章 登基第231章 商論第245章 送禮第77章 尉遲恭第470章 返回洛陽第140章 試炮第420章 圍點打援第17章 遭遇第147章 冠禮第270章 野火燎原第345章 鬆州大戰第419章 遼東城下第265章 洮州亂局第471章 營業許可第456章 大勢第34章 所謂鴿子第147章 冠禮第266章 局勢第446章 清河見聞第499章 遼東寒第428章 天空海闊第183章 朝堂第280章 伏俟城下第40章 三棱軍刺與六五式軍刀第9章 裝神弄鬼第375章 稱心之死第298章 李泰第252章 宴會第411章 御駕親征第356章 太子之邀第295章 遷居第111章 學院建設第87章 復仇第133章 安置第245章 送禮第300章 偷牛第208章 康蘇密第456章 大勢第449章 相貌之辨第60章 李建成的決斷第500章 滑雪板第199章 漠北第308章 野炊第370章 薛仁貴第328章 高昌生變第422章 三城同破第271章 軍議第206章 說客第3章 張文濟第362章 名爲稱心第338章 誓師出征第302章 憤怒第124章 塞外第474章 商業行會第290章 盜竊第387章 香消玉殞第25章 重逢第492章 旱災與爭水第382章 奇特的戰術第257章 生了第406章 高麗生亂第437章 再進平壤第458章 東都牧第376章 不安分的薛延陀第358章 密謀造反第175章 上表稱臣第461章 洛陽女兒行第178章 篝火晚會第122章 火炮計劃第242章 狩獵第316章 南北衙第222章 罷兵第173章 出發第436章 生擒淵氏第137章 汝南公主第346章 瞄準射擊第110章 比試第24章 洛陽城降第133章 安置第495章 前程第238章 驛站內第368章 雷法辨人第71章 張亮第406章 高麗生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