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3章 一役定西

?正當李世民他們準備着討伐高麗的時候,遠在西州的安西都護郭孝恪卻上奏摺一封,請求討伐焉耆。?

此事事出有因。?

焉耆原本爲大唐屬國,大唐征伐高昌之時,也曾協助過唐軍作戰。平定了高昌之後,大唐在高昌設安西都護府,統籌西域事務。在這期間,經喬師望與郭孝恪二人的領導,安西都護府日益強大,威震西域。?

然而,正是這日益強大的安西都護府讓西域諸國感到了威脅。?

貞觀十六年的時候,西突厥重臣屈利啜爲其弟娶了焉耆國公主爲妻。搭上了西突厥這個靠山,那焉耆便不再將安西都護府放在眼裡。貞觀十六年、十七年連續兩年都沒有向長安進貢過。?

所以,這郭孝恪才上奏章,請求討伐焉耆。?

當李世民看到這封奏章之後,不由一聲長嘆:“孝恪真知我心啊!如今朝中雖然風平浪靜,然而反對朕親征高麗之臣也是大有人在,不過是攝於朕之威嚴,未曾開口而已。而他們說得最多的理由便是西域不穩,恐生動盪。如今,孝恪上書,請伐焉耆,便是替朕堵住了這些人的嘴!”?

李世民對郭孝恪的性格是非常瞭解的。不做無把握的事,不打無把握的仗。所以,他同意了郭孝恪的奏章,準他征討焉耆。詔郭孝恪爲西州道行軍總管,帥步騎三千出銀山道,以擊焉耆。?

詔書下達之後,李世民時刻關注着西域的局勢。而此時,韋挺、蕭銳等人已經籌集到大船,正在往目標地運送一船船軍糧。?

時間就這樣慢慢的過去了。轉眼之間,已是半個月。?

李世民心頭開始着急起來。這個着急,並不是等待郭孝恪軍報的着急,而是着急於那集結在長安附近的十五萬大軍。?

李世民也是帶兵行家,知道這大軍集結在一起,時間久了,開始時的銳氣便會慢慢的消散。這可極不利於作戰。且每日所耗軍糧甚巨,已經讓戶部的官員有些抱怨了,若是再不出發,士氣一泄,這戰鬥力可是會降低不少。?

就在李世民擔心的時候,西域那邊傳來消息。?

不出所料,郭孝恪大捷。?

說起這次大捷,還必須提到三個人。正是這三人的幫忙,這討伐焉耆之事纔會這般順利。這三人卻是焉耆王之弟頡鼻兄弟三人。?

三人在聽說了大唐將要討伐焉耆之後,便相偕來到了西州,拜於郭孝恪面前,表示願意爲嚮導。?

郭孝恪令頡鼻兄弟中的慄婆準爲嚮導,領三千大軍晝夜不歇的往焉耆城殺去。?

焉耆城四面環水,地勢險要,所以,焉耆國王及衆位大臣以爲有此險可恃,所以對於唐軍的防備也不多。?

郭孝恪領軍急行,夜裡趕到焉耆城之下,令士卒浮水而渡。到第二日凌晨的時候,唐軍攀援上焉耆城頭。毫無防備的焉耆國王大臣和焉耆軍隊驚慌失措,各自零散抵抗。?

經過一番廝殺之後,唐軍斬首百餘人,活捉了焉耆國王突騎支,俘虜了七千餘人。?

郭孝恪將那慄婆準留在焉耆,總攝焉耆政事,自己則押着突騎支返回西州。?

然而,這場戰爭還未結束。?

在郭孝恪離開後的第三日,那屈利啜便引兵前來焉耆。原本計劃着與焉耆共同抵抗唐軍,然而他們沒料到唐軍行動如此迅捷。等到他們趕到焉耆城時,突騎支已經被抓走了,這裡已經換了一個叫做慄婆準的人管理焉耆國事。?

屈利啜見狀,心頭勃然大怒,一面分出五千精騎追殺郭孝恪的三千唐軍,另一面又將這慄婆準給抓起來了,委派了一名吐屯來管理這焉耆政事。?

那五千追擊郭孝恪的騎兵一直追到銀山的時候,終於看見了郭孝恪的騎兵。?

見西突厥騎兵在追自己,郭孝恪也不客氣,當下掉個頭,留下一些人照看俘虜之外,剩下的人在他的帶領之下,盡數向西突厥騎兵衝殺而去。?

經過一番廝殺之後,唐軍斬殺西突厥騎兵近千人,而己方損失不足五十人。當郭孝恪聽聞那慄婆準落在西突厥手裡時,郭孝恪冷笑一聲,再次帶着士卒殺回了焉耆。?

此時,那屈利啜尚未離開,在聽聞郭孝恪殺回來的消息之後,反倒是一驚,隨即瞭解到自己派出追殺唐軍的五千精騎,竟然折了近兩成,不由心頭大爲恐慌,毫無戰意。?

當郭孝恪抵達焉耆城下的時候,這位屈利啜沒有選擇戰爭,而是和他談了起來。?

二人激烈的爭論的,圍繞着焉耆國王的問題爭執不休,郭孝恪大聲責問道:“我發兵擊得焉耆,汝何人而據之!”?

屈利啜聞言,表情微微不自然起來,還是反駁道這焉耆乃是焉耆子民之國,當由他們立國王,而不是由唐軍立。?

郭孝恪沉思片刻,點點頭,也答應了下來。?

最後,這焉耆立慄婆準從父兄薛婆阿那支爲王,依舊爲大唐屬國。?

面對這種結果,屈利啜也沒有什麼好說了,只是不自然的笑了笑,罷兵而去。?

隨後,郭孝恪也返回了西州。同時派出士卒,押送前焉耆王突騎支等人前往長安。?

當李世民聽說了此事之後,不由發出一陣大笑聲。這郭孝恪在西域所作所爲,確實大大的長了大唐的臉。經過這一戰,李世民可以預料到,至少在他從高麗返回長安之前,這西域都會風平浪靜的。?

而朝中那些原本心頭有異議的官員,在經過這一戰之後,心頭的異議也倒是消減了不少。?

在接見了焉耆王,並狠狠的斥責了他一頓之後,李世民下令將這焉耆王關進驛館之中。?

處理了這些事,剩下的便應該是出征高句麗了。?

而此時,已經是四月初了。?

李世民下令,令營州都督張儉先領兵試探進攻,摸清高句麗戰力虛實。同時令刑部尚書張亮爲平壤道行軍總管,瀘州都督左難當爲副,領大唐水軍三萬人,從萊州渡海趨平壤。又令太子詹事、左衛率李績爲遼東道行軍大總管,江夏王李道宗爲副,領兵八萬,直趨遼東。兩路大軍合勢並進。?

在這一系列命令發出之後,李世民便要領着剩下的大軍,取道洛陽,直上幽州,與諸將回合。?

於是,原本集結在長安附近的大軍一支支的離開了長安,往東行軍而去。命令雖然極多,但是整個行動都是有條不紊的進行着,沒有出現絲毫混亂。?

臨行之前,無論是李宇還是支柔王妍,皆是拿着水汪汪的眼睛瞧着張允文,直看得張允文心裡發毛。?

“呵呵,諸位愛妻,相公我不過是去打仗而已,沒什麼大不了的!想當初,你們相公可是一刀一槍從箭雨之中過來的,一個小小的高句麗,還難不住我!”張允文出言安慰道。?

聽到張允文的安慰,李宇三人反而更是難過,眼中淚水盈盈,泫然欲泣。?

唉,自己還是見不慣這離別啊!張允文心頭輕嘆一口氣,手忙腳亂的安慰起幾人來。費了大半天時間,終於將三人哄得不那麼難過了。?

在一聲聲脆生生的“爹爹”的呼喚聲中,張允文有些不捨的離了家。?

就在長安因爲大軍出征而顯得有些混亂的時候,十多名手裡拿着鬆州府開具的路引,自稱是行腳商人的人從不同的城門進入長安城中。

第148章 軍備第95章 論功第507章 大限第287章 客棧第334章 吐蕃使者第166章 風波第499章 遼東寒第283章 追擊第374章 稱心撞人第203章 攻佔第13章 送信第123章 朝議第218章 遲滯第236章 秋收第390章 東西疆域第179章 角力第441章 薛延陀覆亡第47章 潛入定州第209章 入城第478章 虛驚一場第147章 冠禮第493章 兩村鬥毆第81章 密謀第371章 武驚四座第496章 武媚娘和王氏第43章 一年第5章 以正合,以奇勝第327章 揍人第371章 武驚四座第188章 妍姐第7章 組建偵察部隊第351章 文過飾非第392章 新年賀禮第115章 步兵操典第46章 出發第12章 潛入虎牢關第275章 反殺第17章 遭遇第363章 各方反應第326章 胡姬酒肆第206章 說客第203章 攻佔第319章 賜婚第13章 送信第29章 開府天策第217章 夜襲牙帳第483章 丹藥比試第117章 南陽韓氏第130章 歸附第301章 斷足第217章 夜襲牙帳第43章 一年第264章 出征第81章 密謀第211章 兵鋒第234章 彈劾第212章 遭遇戰第128章 突利使者第394章 凌煙閣第17章 遭遇第117章 南陽韓氏第13章 送信第57章 劉家兄弟戀愛了第57章 劉家兄弟戀愛了第428章 天空海闊第469章 三堂會審第55章 敗露第44章 酒樓第269章 引蛇出洞第12章 潛入虎牢關第16章 襲擾糧道第409章 李治婚事第264章 出征第80章 勢力第22章 牧馬之計第179章 角力第35章 袁天罡第390章 東西疆域第387章 香消玉殞第413章 一役定西第215章 使團第259章 當衆拜師第129章 自相殘殺第282章 城降第195章 出征第239章 槊戰第321章 滿月之慶第323章 百騎第446章 清河見聞第383章 定襄大戰第272章 張網第67章 初戰第319章 賜婚第217章 夜襲牙帳第269章 引蛇出洞第141章 赴宴第418章 林間鬼魅第31章 劉黑闥叛亂第473章 第一步第106章 夜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