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孫思邈到來

當張允文出現在醉雲樓時,掌櫃許辰鬆又一次擅離崗位。

“院長,你要我們查的那人已經查出!那日將你的坐騎扛起來的黑漢子叫做楊常,隴西天水人氏。當年秦王西征薛舉時,戰亂不休,楊常便在那個時候帶着妻兒遷到長安。在長安以屠狗爲業!據說此人年輕時便極有力氣。十七歲時便能扳倒一頭水牛。”許辰鬆拿着一份情報,遞給張允文看。

張允文看了一下,發覺這份情報竟是用明文寫成,頓時對許辰鬆道:“情報我已知曉!不過我發現了一個巨大的問題!”說着一指紙張上的字,“爲什麼用明文來寫?”

以前到此的時候,張允文所得情報盡是許辰鬆口述,沒有紙張給他看,他也一直沒有注意。而現在接過紙張時,才發現這個問題。

許辰鬆卻是一愣:“什麼明文?”

張允文一拍頭,暗怪自己粗心大意,連這些情報部門最基本的東西都沒有給他們說清楚。

於是當下將所謂的暗碼明文之類的講了個透徹,一邊講,還一邊在紙上比劃,花了一個下午的時間,才草草的講了一遍

“好了,該說的我都說了,剩下的還要靠你們自己去摸索補充!”張允文拍拍屁股,準備走人。

剛到房間門口,那許辰鬆像是想起了什麼,對張允文喊道:“院長,你讓尋找的那孫思邈已經快到長安了!我估計明日即可到達!”

張允文“嗯”了一聲,回過頭對許辰鬆道:“以後說話小聲些,我聽得到的!”

翌日一大早,張允文便來到醉雲樓,在早已等候在大堂內的夥計一起,到長安城南門迎接神醫孫思邈的到來。

本來那許辰鬆嘟囔道:“不過是一個小小的醫者,院長幹嘛前去迎接啊!”然而被張允文的眼睛一瞪,許辰鬆頓時閉口不言。

路過周鐵匠的鐵匠鋪時,張允文吩咐那名夥計稍等一下,然後踏進鐵匠鋪。

滿臉憔悴,頂着一雙熊貓眼的周鐵匠一見張允文來到,便把他拖進鐵匠鋪裡面,將一把連鞘匕首和連鞘的軍刺遞給張允文:“張大人,這東西已經按你的要求做好了!唉,真是麻煩,光是給那把匕首做鋸齒就用了足足兩個時辰!”

張允文抽出軍刺。這軍刺呈“T”字狀,三面血槽,三個棱未開鋒,只在軍刺的尖頭處開了鋒。狠狠的向下一刺,感覺還算不錯。不過不知道這把軍刺有沒有前世的軍刺那般堅固。

再看這軍刀,和後世的六五式軍刀相差不大,唯一的區別是在刀脊靠柄處加上了鋸齒,這個鋸齒是張允文改進的,更加符合他的使用習慣。

將近40釐米長的軍刺小心的連同圓鞘在腰間綁好,再將匕首綁在右腿小腿上,然後遞給周鐵匠一錠十兩重的銀子,衝他做了個噤聲的手勢,周鐵匠連連點頭。

和醉雲樓的夥計來到朱雀門外,人流熙熙,卻不見孫思邈的蹤跡。

等了片刻,甚是無聊,吩咐那夥計盯着,張允文便靠在一棵樹上,抽出三棱軍刺,把玩起來。

若是有一把自動步槍該多好,把這三棱軍刺掛在步槍上然後平端槍身,一個衝步,猛然刺出。“殺——”!

可惜的是現在沒有自動步槍,倒是有長槍。要不然回去將這東西當成長槍槍頭用?

正考慮間,聽得那夥計興奮的喊道:“來了,來了!”

張允文一看,只見一輛馬車緩緩駛來,而那夥計正是指着馬車說道:“就是這輛車!駕車的我認識,他原來也是醉雲樓的夥計!”

馬車駛近,馬伕止住馬車,一下子跳了下來。

接着馬車的門簾掀開,一名皓髮童顏的老者探出頭來,見到了朱雀門外,便穩步下了馬車。

這老者滿頭白髮,卻是面色紅潤,臉上幾乎沒有一絲皺紋,如同孩子一樣。一雙眼中散發出令人心醉的光芒,單單是平和的望你一眼,你就會如沐春風。

張允文走上前去,對着這位身着道袍的老道士一揖:“小子張允文見過孫道長!”

孫思邈扶起張允文:“呵呵,就是你向王妃進言讓我前來爲郡主和娘娘治病的?”

張允文禮貌的一躬身:“打擾孫道長清修了!”

孫思邈卻是搖搖手,對着張允文一笑:“張大人客氣了,治病救人乃是我醫家本職,在蜀中也是看病,來長安還是看病,這又有何不同?”

“允文受教了!”

說着,幾人邁步向長安城走去。

沿着寬大的朱雀大道一直走,孫思邈健步如飛。張允文邁開雙腿,才勉強趕上孫思邈的步伐,而那兩名醉雲樓夥計,在被張允文拋開一段路程之後,抱怨了兩句,返回醉雲樓。

以近乎小跑的速度,兩人很快來到秦王府。

得到消息的長孫氏帶着幾名嬪妃和李世民的兒女全部出現在大廳內,迎接着這位神醫的到來。

長女襄城公主、長子李承乾,帶着身後的弟弟妹妹向孫思邈齊齊行了一禮。

張允文也是第一次看到李世民家的幾個兒女。這襄城公主也不過十歲的模樣,卻有着和其母長孫氏一樣文靜賢淑。而此時的李承乾不過三四歲,卻是一副嚴肅的面孔,有些小孩裝老成的感覺。

而在李承乾身後,張允文注意到兩人。一是生得極爲俊俏的李恪,另一人便是有些微微發胖的李泰。這兩人一人差點被立爲太子,後來被長孫無忌構陷,翹了。而那李泰,和李承乾爭着儲君位置,爭得腥風血雨的。至於高宗李治,現在還未生出來。

衆人寒暄一陣,孫思邈便開始給李宇看病了。

三根指頭搭在李宇的手腕之上,細細的感受着脈搏的跳動。之後,又看了看李宇是舌苔、眼球等。檢查完畢,孫思邈並未說出病情,而是又爲其他幾位皇孫檢查起來。最後,孫思邈示意閒人退下。

於是,大廳內很快便只剩下長孫氏、張允文和孫思邈三人了。本來張允文也要退下,長孫氏卻示意他留下。

“依老道看,郡主所患之症,乃是氣疾!老道遍觀諸位皇孫,有氣疾者惟郡主一人。可是老道剛纔看娘娘臉色時,發現娘娘好像也是身染此疾!”

此言一出,長孫氏面色一變自己竟然身染氣疾?而那宇兒也染上此病,難道是我傳給她的?不過我可不是她的生母啊!

接着,孫思邈又是一通專業術語:“氣疾者,繫心肝膽三髒,有由心神虛祛與心氣不寧者,有由肝氣抑鬱與肝氣過亢者。如膽氣亦由虛實證候各異。”

張允文聽得半懂不懂,只得不停的點點頭。

而長孫氏卻是施了一禮:“還望道長能救小女!”

(二更了!)

第385章 皇后病危第349章 炮火熔城第58章 東宮動作第322章 我乃楊常第504章 出征龜茲第8章 死亡角逐第145章 太學生第372章 百騎破萬第26章 洛陽宅邸第83章 告密第462章 接風洗塵第235章 偵察營出動第410章 戰前動員第265章 洮州亂局第360章 事後處置第500章 滑雪板第40章 三棱軍刺與六五式軍刀第197章 糧草第446章 清河見聞第317章 憲兵第198章 偵察惡陽嶺第70章 韓氏姐妹第396章 舉旗謀反第90章 餘聲第366章 武氏媚娘第435章 淵氏滅亡第31章 劉黑闥叛亂第109章 押注第126章 狼王第424章 大戰將起第461章 洛陽女兒行第407章 新羅使臣第75章 留在長安第139章 火炮第382章 奇特的戰術第316章 南北衙第381章 火速馳援第383章 定襄大戰第47章 潛入定州第191章 偶遇第366章 武氏媚娘第38章 遊俠兒第137章 汝南公主第320章 趨利第380章 漠南遭襲第92章 登基第48章 刺殺第322章 我乃楊常第340章 大軍壓境第473章 第一步第177章 薛延陀第297章 風疾第54章 挑釁第135章 袁天罡和孫思邈第278章 西進第348章 留居長安第18章 生擒張青特第315章 得子第473章 第一步第181章 剿匪第229章 遷移第263章 說服蘇定方第401章 刑訊逼供第322章 我乃楊常第494章 張家來人第328章 高昌生變第200章 雛鷹展翅第424章 大戰將起第120章 回京第454章 軍營教子第197章 糧草第2章 蘇聯教官第291章 引誘第290章 盜竊第387章 香消玉殞第230章 耕地第261章 吐蕃入朝第427章 勢如破竹第492章 旱災與爭水第338章 誓師出征第252章 宴會第90章 餘聲第346章 瞄準射擊第227章 爭議第146章 正月第154章 好久不見第68章 離間第409章 李治婚事第505章 郭孝恪之死第168章 張允文的工作第471章 營業許可第241章 高昌王也來了第235章 偵察營出動第134章 朝見和求婚第299章 魏王一黨第236章 秋收第265章 洮州亂局第42章 秦王回來了第55章 敗露第273章 釣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