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1章 刑訊逼供

時間久這樣一天天過去,刑部和大理寺那邊沒有準備查案的跡象,看來那兩個老狐狸還真的準備拖下去。不過這一直拖着也不是辦法,既不想得罪東宮,又不想得罪魏王府,幾乎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

張允文在查出線索之後,也將此事按了下來,反正有兩人頂着,就算李世民責怪下來,也有他們做擋箭牌。

在這期間,又出了一件大事。當守衛皇宮的衛士一早打開宮門時,發現門口放着一個大的粗布包裹。打開一看,裡面卻是一個白木盒子,盒子之上寫着“萬歲親啓”四個大字。衛士在檢查一遍之後,只在盒中發現一本奏章和一封鼓鼓的信封,不敢怠慢,交給了李世民。

當李世民打開奏章看了之後,面色低沉,半天也沒說上一句話。

這奏章卻是有人以密信的方式狀告當朝太子李承乾私奪良田,謀害人命等,共計列出了七大罪狀。

李世民猶豫片刻,還是將這封奏章待到朝堂之上,讓羣臣看看,問問他們當如何處置。

羣臣一瞧見這奏章內容頓時知道了此乃是魏王李泰幹出來的,肯定是對前面刺殺之事的報復。衆臣面面相覷,卻不知如何作答。

終於,經過一陣商議,李世民當庭將李承乾訓斥了一頓,然後又賞賜了一些東西。至於李泰,也是獲賞無數。在這種和稀泥的手段之下,無論是李承乾還是李泰,都是緊緊抿着嘴脣,默默不語。

到四月初的時候,那在齊州調查了大半個月的刑部尚書劉德威終於返回了長安,並在當日向李世民提交了一份長達十五頁的奏章,上面詳細的記述了李佑自就藩之後,在齊州所做一切,還有李佑謀反之後,齊州父老又是如何待之,其中,着重提了一下羅石頭、高軍狀、杜行敏等人。

看了這份詳盡在奏章,李世民沉吟良久,宣佈了對李佑的處理結果。李佑因謀反之罪,被貶庶民,雖然罪責深重,但念其多爲小人蠱惑慫恿,特免其死罪,流於嶺南。另將其名於宗族之中除去,賜姓爲木,不得再用李姓,

至於李佑同黨,被誅者四十四人,至於被脅迫者,則是免去一死。

除此之外,李世民還降下聖旨,敕贈羅石頭亳州刺史。以高君狀爲榆社令,以杜行敏爲巴州刺史,封南陽郡公;其同謀執祐者官賞有差。

另外,免去齊州三年賦稅,派出大臣安撫齊州百姓不談。

除卻這些賞罰之外,劉德威還提交了一份名單,上面記錄着一些與李佑交往甚密,卻沒有參與謀反的人員名字。他認爲,很有必要對這些人進行詳細調查。

而那紇幹承基的名字便在其中。

李世民沉吟片刻,淡淡的說道:“這些人也卻是該查一查!對了劉愛卿,前些日子發生過魏王遇刺一案,朕着令崔愛卿、盧愛卿聯合查辦,卻不知如今查得怎樣了!”

劉德威一愣,轉過頭瞧了那崔侍郎一眼,對李世民道:“微臣才從齊州返回,尚不知曉此事!不過陛下放心,臣一定好好的督辦此事,爭取早日查出兇手出來!”

“好!”李世民撫掌讚道,“有了劉愛卿這句話,朕就放心了!對了,劉愛卿啊,朕已經派出張允文領調查院一部前來協助刑部與大理寺,若是需要什麼,直接與張允文商量便是!”

劉德威垂首一揖:“微臣遵旨!”

李世民看到劉德威恭敬的模樣,不由滿意的點點頭。

朝會散去之後,那劉德威便直接找到了張允文:“張將軍慢走,老夫有事相商!”

張允文停住腳步,看着劉德威:“唔,劉尚書有何事啊?”

劉德威微微一笑:“張將軍請!我等邊走邊說!”

張允文也做了一個“請”的手勢,二人並肩走在出宮的路上。

“呵呵,聽說張將軍精通刑訊之道?”默默的走了一段路這劉德威問道。

張允文謙虛一笑:“什麼精通刑訊之道,不過是知曉幾種審訊的常用手段而已!”

劉德威笑道:“呵呵,允文你過謙了!老夫可是早就聽說了你們偵察營中,爲了審訊抓獲的舌頭,所用的刑訊拷問之法皆是老弟你傳授出來的!其中精妙之處,就連老夫也是歎爲觀止啊!”

張允文知道這劉德威也是一個老狐狸,如今說這些話,定是有什麼目的,當下笑道:“劉大人若是有什麼事情需要在下幫忙的,在下一定鼎力相助!”

劉德威聞言,面容之上頓時露出喜色來:“好!既然允文答應了,那老夫也就直說了吧!想必允文剛纔也聽到了,陛下將那些名單之上的人交與老夫前來問訊,然而,老夫又要處理魏王遇刺之事!而允文你精通刑訊之道,所以老夫想請允文你出手相助,助老夫審訊那些名單之上的人!”

張允文沉吟片刻:“既然劉尚書開口了,那在下又豈能推脫?好,在下便接下這件事來!”

劉德威大喜:“好,允文果然爽快!老夫在此多謝允文了!”

張允文看着劉德威一張滿是皺紋的臉,忽然想起了自己收集的那些情報,當下便道:“劉尚書,有一件事,在下得跟你說說!”

“哦,何事?”

“關於魏王遇刺一事!”

張允文話語剛落,那劉德威的臉色便有些難看了,輕嘆一聲,說道:“老夫剛剛回來,陛下便說起此事,而老夫開始並不知情,卻一下子答應陛下儘快緝拿兇手。後來聽崔兄一說,才知道此事原來不光涉及兩位殿下之間的爭鬥,而且那行刺之人飄渺無蹤,又哪兒能尋得到啊!”

張允文一聲輕笑:“劉尚書,在下說道正是此事!在下領調查院數百人奮戰數日終於收集到了關於魏王遇刺的情報線索,原本想要交與崔大人,可是崔大人怕承擔責任,一直拖延此案進度。今日劉尚書回來,好將這些東西交與劉尚書!”

劉德威聞言,老臉之上掛出濃濃的喜意:“允文此言當真?”

張允文輕笑一聲:“在下還敢騙大人不成!”

在將手中情報交給劉德威之後,張允文口中露出一絲笑容來。這個麻煩終於丟出去了!

然而,到第二日的下午時,這劉德威便再次過來,面色凝重。

“怎麼?劉大人,有什麼事麼?”張允文看着劉德威問道。

劉德威沉吟了一下,輕聲道:“允文,你的那份關於東宮私蓄刺客的情報是否屬實啊?”

張允文點點頭:“這等事情如何能作假?凡是在調查院內存檔的情報,皆是有據可查的,所以大人儘管放心,此事屬實!”

劉德威撫摸着頜下長鬚:“若是如此,那此次齊王謀反之事,東宮也脫不了干係!允文啊,記得昨日的名單麼?裡面就有一個叫做紇幹承基的人。而此人恰恰便是東宮蓄養已久的刺客!而且此次行刺魏王之事,說不定就是他和另一人乾的!”

張允文輕笑一聲:“劉大人不是取得陛下同意了麼?只要只要大人講紇幹承基給抓過來,用刑逼供一番,說不定能問出些什麼來!”

劉德威沉吟片刻,捻鬚一笑:“好好,此法甚妙!老夫這就帶人將此人拿下交與允文!允文你可要好好審訊,一定要將此人的底細全部給掏出來!”

張允文點點頭:“劉大人放心,在下定不會讓劉大人失望的!”

劉德威的動作也快,當天下午,這紇幹承基便被請到了刑部。而張允文得知消息,已經坐在那兒等候了。

當紇幹承基被帶到了刑部審訊室的時候,他便覺得有些不對了。李世民雖說要查查一些與齊王相交甚密的人員,但是這應該是問訊,而不是逼供,那帶到審訊室來做什麼?

藉着審訊室四面熊熊然後的火把和中央的那架篝火,他清楚的看清了那帶着暗紅色斑塊的牆上掛着的種種刑具,還有那豎立的木樁和纏繞其上的兩指粗細的鐵鏈子

看到這些,紇幹承基心頭不由涼意驟生。

“你就是紇幹承基?”進入到刑訊室之後,這紇幹承基便聽見一個聲音說道。

紇幹承基四下一望,便瞧見了角落之中坐着的一個人影。那話語正是從這人口中說出的。

“在下正是紇幹承基!不知……”然而他話沒說完,那人便暴喝道:“拿下!”

霎時間,幾名刑部獄卒拔出手中橫刀,齊齊對着紇幹承基。

而那紇幹承基進入刑部之時,身上佩刀便被收繳了去,面對着這些明晃晃的橫刀,紇幹承基深吸一口氣,出言問道:“這位大人,你憑什麼拿下在下?”

“哼,憑什麼?就憑你受太子之命先後行刺過於志寧與大人和魏王殿下二人,又與李佑勾結,欲圖謀反!如此罪行,難道還不該拿你?左右,拿下此人!”

紇幹承基面色一變,看看四周,卻是頹然一嘆,也沒有反抗,讓這些提起橫刀的獄卒將自己拿下。

“這位大人,你該不會是搞錯了吧!在下乃是東宮衛士,平素負責處理雜務,又怎會去刺殺於大人和魏王殿下?還有與那李佑也不過見過幾面而已,根本就談不上什麼相交甚密!”紇幹承基一邊任由獄卒將他綁起,一名用一種無辜的語氣對角落中那人說道。

角落衆人冷冷一笑:“嘿嘿,這個我是不會和你爭的!我的職責是審訊你,而不是去辨別你幹了什麼事!只要你原原本本的將所有事情都說出了,那就是皆大歡喜了!你也不用受刑了!”

聽得“受刑”,紇幹承基身體不由一僵。然而,他還是硬撐着說道:“這位大人,在下實在沒什麼好講的,如何說出來?再說了,小人不才,也算是太子心腹之人,若是你們用刑,太子看到在下身上的傷疤,恐怕會很生氣的!”

說到最後,他卻搬出太子來作爲擋箭牌,威懾衆人。

然而那黑影卻是淡淡的一笑:“只要身上不留傷疤,不就看不出來了麼?”說道這裡,張允文話語陡然嚴肅起來,他指着那幾位獄卒說道,“你等在找些人來,湊齊六人,然後給我日夜不停的輪流審訊此人!記住了,不能動刑,不能讓他睡覺,不能讓他喝水吃飯!並且一刻不停的問這些問題,一直重複,中間不要和他說上一句話!你等可曾明白?”

這幾位獄卒聽了黑影的這個主意,不由面面相覷。不過想起這黑影的身份,還是同時躬身一揖:“喏!”

“好了,你們先這樣做吧,待三日之後,我再來看看情況!”黑影站起身來,緩緩往外走去。

出了審訊室,接着外面漸漸濃郁的光芒,看清楚此人面孔,不是那張允文又是誰?

三日之後,當張允文來到刑部大牢,想去看望一下審訊的情況怎樣時,卻在刑部門口遇見了一臉沉重的劉德威。

“大事不好了!張大人!”一見到張允文,這劉德威便急忙喊道。

張允文聞言,輕笑一聲:“難道那紇幹承基還沒招供?”

劉德威搖搖頭:”不是,這紇幹承基在凌晨的時候就熬不住,招了!可是,老夫卻在這供詞之中發現了一件驚天大事!“

哎喲,小半的腰從早上起牀開始就更疼了,比昨天還疼。所以俺上午臥牀,下午出去逛了一趟,調節一下,這章還是晚上趕的!

第226章 獻舞第382章 奇特的戰術第157章 當騎兵遇上火藥第239章 槊戰第90章 餘聲第295章 遷居第22章 牧馬之計第387章 香消玉殞第115章 步兵操典第132章 較量第1章 兩分鐘的誤差第2章 劉氏兄弟和張允文第55章 敗露第335章 請尚公主第491章 洛陽商稅第3章 三尺青鋒搏功名第84章 埋伏第300章 偷牛第1章 徐二狗第6章 單挑第147章 冠禮第79章 收買第504章 出征龜茲第102章 營救人質第90章 餘聲第443章 蘇烈任職第430章 離城而去第114章 跑步第386章 東宮危機第226章 鐵勒出兵第10章 青城宮軍議第47章 潛入定州第307章 遊戲第443章 蘇烈任職第193章 鐵勒使團第205章 姑嫂第177章 薛延陀第133章 安置第136章 道教之事第175章 上表稱臣第51章 封爵第147章 冠禮第511章 政局變幻第425章 奔襲平壤第357章 修撰書籍第52章 上門說親第315章 得子第491章 洛陽商稅第90章 餘聲第355章 上書求情第493章 兩村鬥毆第159章 南遷第183章 朝堂第250章 蘇定方拜師第321章 滿月之慶第32章 馬鐙、馬鞍和馬掌第414章 齊聚幽州第486章 身世第438章 平定高麗第411章 御駕親征第111章 學院建設第232章 三個女人一臺戲第36章 手雷第496章 武媚娘和王氏第156章 先鋒鐵騎第342章 和親之論第10章 青城宮軍議第91章 臨國第126章 狼王第466章 吳家娘子第40章 三棱軍刺與六五式軍刀第115章 步兵操典第166章 風波第496章 武媚娘和王氏第334章 吐蕃使者第123章 朝議第462章 接風洗塵第277章 赤水第289章 突破口第381章 火速馳援第181章 剿匪第195章 出征第222章 罷兵第15章 夜襲第223章 談判第36章 手雷第84章 埋伏第484章 偷樑換柱第139章 火炮第104章 戡亂第405章 塵埃落定第215章 使團第317章 憲兵第263章 說服蘇定方第84章 埋伏第133章 安置第139章 火炮第3章 張文濟第247章 心意第69章 退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