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0章 三堂會審

李泰遇刺的消息很快便在朝堂內外傳開來、雖然衆人對於兇手是心知肚明,但是在沒有證據,沒有人犯的情況之下,誰也不能站出來指證是東宮幹出的這件事。

“刑部侍郎、大理寺少卿何在?”朝會之上,李世民威嚴的喝道。

兩名中年人排衆而出,向李世民齊齊一揖:“微臣在!”

“令你二人徹查魏王遇刺之事,緝拿兇手,不得有誤!”李世民看着二人說道。

此言一落那二人頓時苦下臉來,對望一眼。

“怎麼,你們有何難處不成?”兩人的這幅模樣被李世民看在眼中,出言問道。

“回稟陛下,我刑部與大理寺今負責查處齊王謀反一案,我刑部與大理寺之人手,已去五成,實訪齊州之情!而欲調查魏王遇刺之事,由於沒有人犯被抓,非得摸排訪查,這需要大量的人手!我刑部與大理寺恐怕是心有餘而力不歹!”那刑部侍郎向李世民說道。

李世民用手撫了撫頜下鬍鬚,沉吟片刻:“既然如此,朕便令張允文領調查院一部前來輔助與你等,你等對此可有意見?”

二人聞言,面露喜色:“臣等毫無意見!”

想想也是,這調查院中,三教九流混雜,既有商人,又有遊俠,還有不少的混混,對於整個長安情報的掌握,那是瞭如指掌。以前刑部的很多兇殺、鬥毆、偷竊之類的案件,其之所以能破獲,是因爲調查院提供了一些關鍵的證據。

如今,有他們來輔助這件案子,要查出兇手來,想必容易得多。

李世民見二人點頭,又對張允文道:“張允文,你即刻領調查院一部,配合二位大人查案!”

張允文出列抱拳道:“喏!”

朝會結束之後,那刑部侍郎和大理寺少卿看了一眼張允文,徑直走過來。

“崔大人、盧大人!”張允文向着二人行了一禮。

二人還禮之後,張允文道:“不知二位大人相要些什麼情報,在下一定竭盡全力,予以配合!”

那刑部侍郎崔大人笑道:“張將軍不必客氣,我等打交道不是一次兩次了,在下也倒是知道張將軍的脾氣,說一不二,雷厲風行!不過這魏王遇刺一事……”說到這裡,這位崔大人四下望了一眼,伸出手來,“請,張將軍請!”

張允文也不客氣,當先邁出一步,走在前面。

三人一路往宮外行去,待到人影減少,這位崔大人才慢條斯理的說道:“張將軍,這魏王遇刺一事,恐怕誰都能想得到幕後主使是誰!但是,陛下沒開口,長孫大人也沒開口,所以我等查這案子的時候,可以不必那般着急,慢慢的來!說不定最後還可以來個不了了之!”

張允文知道這二人都是老狐狸,在處理李世民還有百官關係上,他是望塵莫及,當下笑道:“此事陛下已經說過,我調查院只不過負責輔助二位大人!二位大人無論有什麼想法,在下都非常贊同!”

“好,如此也好!”那盧大人撫須一笑,“有張將軍的協助,想必捉拿那行刺之人,定是易如反掌。“

就在這時候,張允文瞧見李治正站在一方臺階之下,緩緩向自己走過來。連忙向那二人謙聲道:“實在抱歉,二位,那邊晉王殿下正在找微臣,微臣先過去了!不過請二位方向,這件案子,在下定當全力輔助,若是二位有什麼要求,直接來調查院找我便是!“

那二人也不客氣,一邊回禮一邊說道:“就算張將軍不吩咐,我等也會去調查院尋張將軍的!“

那李治走到張允文身邊,細細一笑,露出一副和平時完全不同的笑臉來:“姐夫,今日小治可是要到你家裡去看看那幾個小傢伙,可要多準備些飯菜啊!”

張允文輕笑一聲:“走吧!我說你這小子,那晉王府就在我家對面,天天都看見我家徹兒。我看說是去看望徹兒,實際上是去我家混飯吃吧!”

李治嘻嘻一笑:“隨你怎麼說,反正我要去,你就得好好招待我!”

張允文聞言,翻了一個白眼。

“對了,姐夫,上次你讓我在朝堂之上爲五哥求情,回到宮中,父皇果然很高興,還賞了我一塊團龍玉佩呢!”李治忽然想起了上次的事情,邀功似的說了出來。

“好!呵呵,小治啊,你現在就保持現在這樣,適當的時候,出來表達一下孝心和兄弟之情。”

“可是,這樣做了,我又有什麼好處啊?”李治有些疑惑不解。

張允文卻是一指那玉佩:“這不就是好處麼?”

李治點點,頭沉默一下,忽然說道:“姐夫,小治決定,再去爲母后守陵!”

張允文一聽這話,點點頭:“那是你的決定,只要你認爲是對的,去做就是,姐夫支持你!”

張允文說過一切都將配合那崔侍郎和盧少卿,所以,在當天下午,張允文便命人尋找李泰遇刺那日,去過那現場的人。

還有那兩杆羽箭,雖然在刑部,但張允文還是輕易的看到了這兩杆箭。這兩杆羽箭極爲普通,箭身乃是浸過桐油的老竹削制,箭頭微微有些粗糙,但箭尖處非常鋒利,沒有什麼磨損的痕跡,看樣子時新鑄的箭頭。至於箭尾,所用的羽毛,乃是角鷹羽。箭羽以鵰翎爲最上,角鷹羽次之,鴟梟羽又次之,鵝雁羽最差。可見這羽箭還算不錯的。

張允文在尋找這些線索的時候,那崔侍郎也出現過一次,當時只是笑着向張允文道:“呵呵,張將軍做事雷厲風行,在下佩服!不過嘛如今劉尚書正遠赴齊州調查齊王謀反之事,在下也要隨時配合劉尚書,所以這調查魏王遇刺之事,恐怕還得緩上一緩!”

張允文擺擺手:“此事無妨,我也是先收集好線索證物,等崔大人有空,或是陛下相召的時候,也好能應付一二!”

崔侍郎聽得張允文這般說,也就不再說什麼了。

就這樣,一直過了三日,魏王李泰遇刺當日,出現在現場附近的人員總算是統計出來了。

這倒是頗費了一番精力。先遣人對那附近的居民進行聞訊,根據他們的言語尋找人員,再通過人員互相指證,終於弄出一份情報來。

這情報上面寫着,那日出現在現場附近的,大部分乃是長安城內的尋常百姓,然而卻有兩人的身份不明。距目擊證人描述,那二人皆是穿着一襲長袍,戴着大大的兜帽,將臉頰置於陰影之中,讓人認不出他們的面容來。

還有一人卻是東宮左衛率副封師進,他卻是領着左衛率的一隊士卒沿街巡邏。

看到這裡,張允文不由冷冷一笑,沿街巡邏,這不過是個藉口而已,恐怕真正的目的是掩護那二人吧!至於那二人,不用說張允文也知道,一人乃是紇幹承基,另一人卻是張師政。紇幹承基很早就跟着李承乾,既做衛士,又做刺客。而那張師政,則是李承乾兩年之前招募的刺客。

不光光是張允文記得這段歷史,調查院中同樣有關於二人的資料。

看到紇幹承基名字的時候,張允文冷笑一聲,不僅和李承乾謀反一案有勾結,就連李佑謀反一案,也有他的身影。如今那齊州的調查已經過了大半,想必這紇幹承基也很快會進刑部大牢吧!

擦,腰實在太疼了,這一章是趴在牀上寫得,感覺極其不爽啊!

第374章 稱心撞人第389章 李治開府第261章 吐蕃入朝第477章 緊急召回第327章 揍人第261章 吐蕃入朝第335章 請尚公主第21章 情報網絡第396章 舉旗謀反第282章 城降第248章 王玄策第155章 突利第148章 軍備第458章 東都牧第166章 風波第307章 遊戲第426章 白袍小將第126章 狼王第469章 三堂會審第313章 定局第242章 狩獵第325章 就藩第277章 赤水第112章 新兵第282章 城降第217章 夜襲牙帳第400章 三堂會審第484章 偷樑換柱第77章 尉遲恭第455章 春雪第103章 羅成第151章 奉旨成親第483章 丹藥比試第176章 大漠第375章 稱心之死第229章 遷移第317章 憲兵第279章 軍旅軼事第198章 偵察惡陽嶺第116章 安排第446章 清河見聞第69章 退兵第42章 秦王回來了第414章 齊聚幽州第495章 前程第371章 武驚四座第422章 三城同破第268章 大軍壓境第475章 行會初立第217章 夜襲牙帳第423章 千里追殺第336章 賜宴望雲亭第226章 獻舞第360章 事後處置第35章 袁天罡第454章 軍營教子第411章 御駕親征第86章 伏擊第160章 退敵第211章 兵鋒第353章 班師回朝第2章 劉氏兄弟和張允文第500章 滑雪板第214章 求和第492章 旱災與爭水第394章 凌煙閣第13章 送信第70章 韓氏姐妹第443章 蘇烈任職第272章 張網第223章 談判第471章 營業許可第497章 李治的煩惱第383章 定襄大戰第227章 爭議第363章 各方反應第125章 狼羣第452章 皇宮拎人第412章 應對之策第355章 上書求情第382章 奇特的戰術第333章 誰人可爲帥第113章 我有一個夢想第53章 長林軍第380章 漠南遭襲第337章 秦王破陣舞第135章 袁天罡和孫思邈第293章 許諾第367章 皇后斷案第41章 孫思邈到來第157章 當騎兵遇上火藥第296章 擔憂第300章 偷牛第327章 揍人第394章 凌煙閣第344章 夜襲吐蕃營第304章 玩具第299章 魏王一黨第50章 再回長安第116章 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