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9章 歲月如歌

張允文出了長孫皇后的寢宮沒多久,便聽見身後傳來一聲聲呼喊:“姐夫,姐夫!”

回頭一看,卻是那李治和晉陽公主正急衝衝的趕過來:“姐夫,姐夫,你還沒去我的宮中看呢!”李治說道,“我新得的那柄劍據說是南宋劉裕所配過的!”

張允文輕笑了兩聲:“不用了!那劍能有我的波斯彎刀好麼?”他說的波斯彎刀,卻是當年麴文泰有求於張允文,送上的一把大馬士革刀。

李治當即露出一副受到打擊的樣子:“呃……沒有!”

張允文哈哈一笑,拍拍李治的肩膀,對二人道:“若是得閒,你們可要常常過來玩啦,琰兒和繼兒可都是想着你們呢!”

“嗯!”二人齊齊點頭。

“對了,晉陽啊!”張允文忽然想起那武媚娘如今在晉陽公主這裡,當下說道,“那武媚娘如今在你這兒,你可要好好對她啊!”

Wшw¸t t k a n¸¢ o

晉陽公主嘟起嘴,微微不滿的說道:“我又不是什麼壞人,難道還會對她不好?”

話別了這兩人,張允文出了皇宮,往家中走去。

在家門口看着那嬉戲歡騰的張琰和張繼二人,不知不覺想起當初二人年幼時的樣子,不由一陣唏噓感嘆。

這時光如梭,轉眼飛快,不知不覺,一雙兒女這般大了,而自己,也快到三十了。

走上前,一把將張繼抱起,空出一隻手來,拉着張琰,往家中走去。

第二日,張允文剛從那朝會上回來,便聽得那門房說道:“老爺老爺,你可回來了!家中來了個女子,帶着行李,說是來找老爺的!”說完,還用一種奇特的眼神盯着張允文,壓低聲音湊上前去,“呃,老爺,此事夫人們已經知道了!”

張允文先是一愣,有個女子找自己,誰啊?接着聽見這門房後面的話,不由瞪了他一眼:“老爺我是這種人麼?”

門房連忙乾笑兩聲:“嘿嘿,不是,不是!”

還沒到大廳,張允文便聽到一個有些耳熟的聲音,立刻變知道這女子是誰。正是昨日偷竊簪子的罪魁禍首——菱襄。不過這菱襄怎麼會來自己家中?她不是已經被逐出宮門了麼?

進入大廳之中,果然見到那叫菱襄的女子正坐在大廳中,一雙眼睛四下張望着。看她這俏皮的模樣,誰也想不到昨日在宮廷之中,她還嫁禍過武媚娘。

見張允文進入大廳,菱襄一下子跳下太師椅:“張,呃,張大人,你昨日不是說要爲我在長安找門親事麼?我現在來了,快帶我去找吧!”

一旁的支柔聞言,不由“撲哧”一笑:“相公啊,想不到你還喜歡當月老啊!”

張允文這纔想起昨天好像自己真的說過這樣的話。那是因爲這菱襄哭哭啼啼的抽泣個不停,惹得自己火起,這才向她吼出了“本將軍幫你找個夫婿嫁了!”這句話。看來這菱襄還真的惦記上了。

心念急轉,張允文忽的一笑:“菱襄啊,我有一個親兵,今年不過二十出頭,已經是正六品的昭武校尉了,你看他做你夫婿如何?”

這菱襄卻不點頭,一雙眼睛望着張允文:“我要先看看那人長得什麼模樣!”

於是,張允文便帶着這菱襄到了隔壁的院子裡。那裡住着的便是楊石、馬望山等光棍。

現在張允文的親兵之中,除了他們二人之外,其餘如宋瀑、鄭方廉等人皆是有妻室的人。張允文在自家宅子四面,分出小院子給他們居住着。

當張允文帶着菱襄出現在院中的時候,楊石等人盡皆一臉詫異的望着張允文。

“大人,這……”楊石一指菱襄。

“呃,楊石啊,你也是老大不小了,該給你找一個人管管你了。這是給你送來專門管你的人,本將軍命令你在最短的時間之內,與這位叫做菱襄的姑娘成親!”張允文大聲說道。

“是!”楊石條件反射似的應了一句,接着便陡然醒悟,一臉苦色的看着張允文。旁邊的馬望山望着楊石的苦着臉的樣子,一臉幸災樂禍的笑容。

“老馬,你也別笑,你都三十多的人了,還是個光棍,也得儘快找個管家的!”張允文瞥見了馬望山幸災樂禍的笑容,當下出言道。

馬望山一張臉也苦了起來。

極其不負責的將菱襄留在院子裡,讓楊石去應付,張允文自己則是離開了此間院子。

沒過兩日,李世民對齊王李佑的處罰決定便公之於衆了。先是將李佑所犯之事一一列舉出來,接着便宣佈了處罰措施。和當初張允文在那御花園中聽得長孫無忌說的一樣,卻是令李佑遣散衛隊之中,私自招募的那部分人。令權萬紀爲新的齊王府長史,全權監管齊王李佑的日常一切。最後還令諸親王、郡王引以爲鑑,勿要做出違法亂紀之事。

聽到這聖旨,張允文幾乎可以想象到李佑將是如何的惱羞成怒,氣急敗壞。

此時的李佑也確實氣急敗壞。在朝會後的第三日,這道關於處罰他的聖旨便傳到了齊州。

“什麼?讓本王遣散衛隊?讓權萬紀那老頭當齊王府長史?還要本王禁足三月,今年不得返回長安?”李佑滿是不可置信的呼道。

“是的!殿下,陛下的聖旨上便是這樣說的!來,殿下,接旨吧!”那位宣旨的官員淡淡的說道。

李佑一把拿過聖旨,翻看了兩遍,氣得胸口劇烈起伏。剛想將這聖旨擲於地上,可是有想起此時正有宣旨的官員在旁邊瞧着,當下憤憤的將聖旨放在一旁的几案之上。

這時候,那宣旨的官員又道:“對了,齊王殿下,令長史權萬紀權大人此時已經在路上,恐怕過不了兩日便會來齊州了。”

李佑一聽,嘴角不由輕輕抽動兩下。

可以預見,李佑接下來在權萬紀的監督之下過的日子定是非常不爽啊!

“張允文!”李佑滿臉的怨毒之色,“都是你這無恥小人,在父皇面前告我的狀!別再讓我碰見你的商隊,否則老子非但要將貨物扣下,就連人也要扣下!”

在得知自己的遭遇全是因爲張允文在李世民面前告狀,心頭頓時如猛火遇油,那股憋在體內的怒火猛的燃燒起來。而那冉掃蕩對象便是張允文。不過他卻沒有思考若是自己沒有什麼過失,又怎會被張允文抓住把柄?若是自己沒有去動那商隊,恐怕也不會招來張允文的報復。

“唔,姐夫,恐怕五哥現在正氣得發狂呢!”李治一邊笑嘻嘻的吃着飯桌上散發着濃郁香味的飯菜,一邊對張允文說道,“這幾日,就連陰妃也是滿臉的陰沉。哦,她去求見了父皇兩次,可都被擋在外面了!”

說道後面,那李治已經是換上了幸災樂禍的口氣了。

張允文輕笑一聲:“你五哥遭罪了,你怎的還一副幸災樂禍的模樣啊!”

李治理直氣壯的回答道:“誰叫他當初欺負過我!”

張允文聽罷,卻是肅聲說道:“小治啊,這些話你在我面前說說也就罷了,可千萬不要在陛下還有長孫大人等人面前說起。若是他們問起,你可要說對於你五哥的事感到非常的遺憾之類的話語!”

李治也是聰明伶俐之人,聽得張允文這樣說,也不問緣由,默默不語,重重的點了點頭。

這張飯桌之上,除了張允文和李治便無他人了,至於李宇支柔他們,正帶着晉陽公主等幾位公主在另外一張大桌子上用餐。歡聲笑語不時從那桌子上發出來。

“小治啊,你說她們之間怎麼有說不完的話題,怎麼樣都可以說上半天?”轉過頭望了望那張桌子,張允文向那正和桌上飯菜搏鬥的李治問道。

李治頭也不擡,口中發出嘟嚕聲:“我也不知道!”

張允文不由翻個白眼,看着狼吞虎嚥的李治,也跟着大口大口的吃起飯來。

用了飯,那晉陽公主、金城公主等幾個年紀尚幼的公主在庭院中和張琰張繼嬉鬧成團。而高陽公主則是坐在李宇身邊,和李宇說着話。

李治則是和張允文坐在一起,悠閒的坐在臺階上曬太陽。

“唉,也沒有仗打,這日子真是單調啊!”張允文感嘆的說道。

李治聞言,卻是哈哈一笑:“是了,上次的伐高昌之戰還有鬆州之戰姐夫都沒有參加,自從上次參加那個西征吐谷渾的戰爭之後,便再也沒上過戰場,想必是呆在家中悶得慌吧!”

張允文輕笑了一下:“我等身爲大**人,自然是以保家衛國,開疆拓土爲己任,若是真的那一天我等清閒下來,那就是四境之內皆無敵手,四海之地盡歸大唐了!若真是如此,那我倒願意好好的清閒一下!”

李治沉默一下,說道:“姐夫此言在理!對了……”好像想起了什麼,“今日我和晉陽離宮的時候,那武媚娘託晉陽公主給姐夫捎了個話。我估計晉陽那丫頭已經將此事給忘了,就由我來說說吧!那武媚娘其實就是想謝謝姐夫,至於那些感恩戴德的話,我就不說了,反正她的傷好了之後,會過來跟你說的!”

張允文點點頭,表示知道,卻忽然想起眼前的李治就是武媚娘以後的丈夫,不過現今兩人年紀都不大,武媚娘今年十四五歲,李治只有十二三歲,恐怕還沒有勾搭在一起的。不過以後就難說了。

當下便輕聲問道:“小治啊,你對那個武媚娘有什麼感覺啊?”

李治抓抓鬢角,卻是搖了搖頭:“沒什麼感覺!”

張允文瞧他面色不似作僞,也就不再追問,想想也是,這李治恐怕纔剛剛步入青春期,心理上雖然有些早熟了,但是生理上還是差了一點。

寒來暑往,時光如梭。

這日子如同指間沙一般,緩緩瀉下,慢慢流淌,似慢實快。

望着天空中飄落的雪花,聽着耳邊傳來的歡笑聲,張允文一時間竟然癡了。曾幾何時,同樣是在這樣大紛飛的天空之下,他伸出手,接下數片飛落而下的雪花來。雪花融化在手裡,帶着絲絲涼意。

那時候,年號還叫做“武德”,當今陛下還是秦王,自己還是秦王府上一個行軍司馬。

恍然間,他似乎看見了雪地之中那個十五六的少年,伸出手來,接着雪花,臉上充滿了堅決與剛毅。恍然間,似乎又聽見了呼嘯的炮彈聲。

輕輕的嘆了一聲,這時光啊,還真他娘不是個東西!霜了髮際、皺了眼角還不算,還將自己回溯數千年,出現在這裡,實在是對天無語,徒留長嘆啊!

今天降暴雨,氣溫驟降,俺一個不小心,着涼了,頭疼的厲害。這章寫得也不算是太理想!杯具啊!

第474章 商業行會第206章 說客第272章 張網第183章 朝堂第317章 憲兵第299章 魏王一黨第213章 白道之戰第114章 跑步第379章 東狩洛陽第332章 西域動盪第345章 鬆州大戰第193章 鐵勒使團第323章 百騎第441章 薛延陀覆亡第273章 釣魚第234章 彈劾第393章 魏徵之死第503章 悠悠歲月第485章 履行職能第296章 擔憂第315章 得子第494章 張家來人第245章 送禮第509章 亂局第91章 臨國第170章 產業第430章 離城而去第166章 風波第488章 楚綜第190章 脅迫收買第385章 皇后病危第23章 進身之資第165章 構陷第262章 點將第153章 再次出塞第146章 正月第469章 三堂會審第243章 威懾第351章 文過飾非第116章 安排第155章 突利第54章 挑釁第20章 說客第323章 百騎第328章 高昌生變第287章 客棧第311章 庭爭第150章 天威將軍與徵遠將軍第33章 賞賜第314章 高陽第480章 走親訪友第406章 高麗生亂第511章 政局變幻第147章 冠禮第291章 引誘第482章 妖僧第24章 洛陽城降第272章 張網第98章 羅藝造反第287章 客棧第224章 歸程第364章 吐蕃局勢第457章 商稅危機第464章 糧倉弊案第243章 威懾第101章 盡滅第390章 東西疆域第68章 離間第280章 伏俟城下第388章 各自待遇第188章 妍姐第16章 襲擾糧道第496章 武媚娘和王氏第116章 安排第8章 死亡角逐第329章 殺出重圍第322章 我乃楊常第180章 歸程第212章 遭遇戰第131章 午餐第52章 上門說親第228章 廷論第432章 歸來第337章 秦王破陣舞第15章 夜襲第436章 生擒淵氏第124章 塞外第303章 擴編第44章 酒樓第119章 上門提親第21章 情報網絡第404章 李治出馬第448章 清河見聞(三)第178章 篝火晚會第44章 酒樓第100章 孰強孰弱第348章 留居長安第277章 赤水第293章 許諾第471章 營業許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