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8章 雷法辨人

“皇后娘娘,微臣倒是有一法能辨識那行竊之人!”張允文見長孫皇后的目光落在自己身上,那目光好像在說,你惹來的麻煩,還不快想辦法解決。當下排衆而出,雙手抱拳,對長孫皇后道。

長孫皇后見張允文出列將這活計攬在自己身上,不由微微點點頭,笑着向張允文道:“既然允文你有法子,那說來聽聽!”

張允文正要說話,那陰妃卻是阻止道:“且慢!”扭頭望向長孫皇后,“姐姐,這人是誰啊?看着面生,應該不是內廷中人吧!”

長孫皇后笑道:“此人是汝南的夫婿,朝廷的定州郡公,左龍武軍將軍,輔國大將軍,上柱國張允文!”

這串官職中,郡公爲爵位,從二品,將軍爲官位,從三品,輔國大將軍爲散官,從二品,上柱國爲勳位,亦是從二品。如此一串官職下來,就算是陰妃,也得心存顧忌。而那位碧靜,想起當初那有些不敬的言辭,臉上青一陣白一陣,心頭卻是惴惴不安。

果然,長孫皇后將這串官職報了出來之後,那陰妃看了張允文一眼,輕哼一聲,也不再說什麼了。

而那武媚娘聽見張允文這個名字之後,眼中不由露出一絲驚訝之色。

“皇后娘娘知道,這手雷之法,乃是汲取散佈於人間的天上神雷,灌注於鐵球之中而成。當年在剿滅劉黑闥的時候,微臣還親手引下天雷來,劈死了劉黑闥。微臣何以知道這天雷之法呢?卻是在微臣年幼之時,大夢三日,於夢中得仙人之傳。仙人曾言:雷爲正法,能蕩污穢,掃陰霾,辯是非,須得用之爲正途。所以微臣便將此法獻與了陛下,以助陛下蕩平六合,橫掃八荒。如今,爲測試出誰人乃是真正的偷盜之人,微臣願以雷法試之!”張允文滿嘴跑馬,一個勁的吹噓,直聽得陰妃和那些宮女內侍一愣一愣的,就連李治和晉陽公主也是張大了嘴巴,驚愕的看着張允文。

只有長孫皇后,掩口輕笑一下,又正襟危坐。待張允文說完之後,長孫皇后道:“既然允文願意以雷法試之,本宮便應允了!你且說說,將要如何來試!”

張允文道:“取陰妃娘娘身邊侍女,武媚娘及其身邊宮娥,以及在場所有宮娥內侍,挨着一間密不透光的房間之中,而微臣則是在房間之中,用天雷挨着檢查每個人的雙手。若是感覺發麻,且手背之上留下被雷劈過的黑色痕跡,那此人便是偷竊之人!而沒有偷竊的人,手背之上便不會留下黑色痕跡。待所有人進去之後,微臣在屋中喊‘開門’,娘娘就派人進入殿中,令任何人不得妄動,以免那人乘機擦去手背上的黑色痕跡!”

聽了這個方法,那陰妃說道:“爲何連本宮身邊的人也要去接受檢查?”

張允文看了他一眼:“或許那偷竊之人正是娘娘你的手下!”

“好了,就按照允文說的辦吧!”長孫皇后最後拍板決定。

陰妃着人將她宮內的宮娥盡數喚了過來,加上武媚娘及其身邊的宮娥,和在場的所有侍女宮娥,一共將近四十人。

準備好一見大殿,將門窗上能透光的地方,盡數用數層黑色錦幛封住。

張允文進入大殿之中,果然見到裡面一片漆黑,伸手不見五指。大殿門邊站立着兩個侍衛,專門負責開門的。

“好了,可以開始進來了!”張允文大聲喊道。

大門被開了一道供人進出的縫隙。待到一名宮女進入大殿,向前走了幾步之後,大門即刻合上。這宮女目不能視物,只得呆呆的站在原地。

張允文卻是在大門開合之時,確定了那宮女的位置,輕聲說道:“不要害怕,呆在原地,我馬上過來!”

兩步來到那宮女身邊,說道:“我現在站在你前方三尺處。伸出你的右手來!”

待那宮女伸出右手,張允文的右手慢慢捏住那宮女的手臂,在那肘關節處的麻經上一捏,左手卻拿着一杆蘸了磨的細細毛筆,趁着宮女右手麻痹的瞬間,在她的手背上劃了一道黑色劃痕。

“哎喲!好麻啊!”那宮女被捏了一下麻經,頓時發出一聲呼叫。

“好了,你繼續往前走,一直走到牆邊才停下來!若是待會兒開門的時候,我發現你沒有站在牆邊,本將軍可是要稟報皇后娘娘,治你一個不遵號令之罪!”昨晚這些,張允文還不忘威脅一下。

那宮女滿是委屈的摸索着往前走去。

“下一個!”張允文對着大門喊道。

就這樣,一個個宮娥內侍挨着進入到了這大殿之中,都被張允文捏了一下麻經,再用筆在右手手背上畫了一道黑色痕跡。這近四十名宮女內侍,一直持續了近半個時辰。

輪到那武媚娘時,那位攙扶着武媚孃的宮娥也要跟着進來,張允文故意怒道:“難道沒有聽清楚本將軍的話麼?一次只能進來一人!你出去,武媚娘進來!”

那名面容秀麗的宮女只好放下武媚娘,有出了大門。

等到這近四十人挨着進入大殿完畢,張允文喊道:“開門!”

大殿大門一打開,十多名衛士便衝進大殿來。而那些在黑暗之中呆久了的宮娥侍女,乍見強光,不由將雙手覆在額頭之上,擋着這強光。

“好,將他們一個個帶出去!帶到皇后娘娘面前!注意了,可不要讓他們碰右手!”

當張允文和這些宮娥侍女出現在長孫皇后面前時,長孫皇后的目光第一時間便落在了那些人的手上。

“現在將右手背上,沒有黑色痕跡的人給我抓起來!”張允文一聲厲喝。

那些侍衛立刻挨着檢查起這些人的手背。

很快,便將那個手上沒有黑色痕跡的人抓了出來。正是那名扶着武媚孃的秀麗宮女。

“呃,張將軍,你這是爲何,不是說被雷劈了之後,手上有黑色痕跡的人是行竊之人麼?怎麼抓起手上沒有黑色痕跡的人來了!”那陰妃見張允文下令抓出那手上沒有痕跡的人,忍不住問道。

“呵呵,微臣哪裡會什麼法術,不過是趁他們看不見,在他們右手臂上捏了一下,再在他們的手背上畫出痕跡來。若是行竊之人,心頭必然有鬼,故而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在黑暗之中,便將手背上的痕跡給擦去。而沒有行竊之人,心中坦蕩,自不會在意。所以,出來之後,這手背上沒有痕跡之人,便是那行竊之人!”張允文卻是對着長孫皇后解釋道。

長孫皇后點點頭:“君子坦蕩蕩,小人常慼慼!這做賊心虛,便是這個道理了!“

看那位被抓出來的宮女,此刻正低着頭,一串串淚珠不停的從臉龐上滑落。

“菱襄妹妹,怎麼是你?你怎麼偷了陰妃娘娘的簪子,還要陷害於我?”武媚娘不敢相信的看着那位秀麗的宮女,滿是驚訝的說道。

霎時間,衆人的目光盡數望向了那名叫做菱襄的宮女。

那名宮女擡起頭,露出一張秀麗的臉龐來。

“奴婢來自洛陽,家父不過一個普通佃農!此次選秀,奴婢能選入宮中已是萬幸,可是,奴婢遇上了媚娘姐姐。她可比奴婢要優秀得多了,不僅人生得漂亮,更是能識文斷字……”說道這裡,那菱襄望着武媚娘,“媚娘姐姐,你可知道,前幾日我聽那年長的宮女說,每年的秀女中,都會有部分人被選入陛下身邊服侍陛下。而能識文斷字,便是一個基本要求。”

武媚娘頓時恍然:“難怪不得這幾日你纏着我讓我教你識字!”

菱襄露出一個苦笑:“可惜我太笨了,怎麼學業學不好!看着媚娘姐姐讀書的樣子,你不知道我的心頭有多羨慕啊!忽然間,我便嫉恨其姐姐來,爲什麼你能識字而我不能。所以,趁着那日和幾位姐妹去陰妃娘娘的寢宮打掃清潔,我偷偷拿下了陰妃娘娘的簪子,藏在了姐姐的牀榻只見!心想着只要姐姐被趕出了皇宮,那我看不到姐姐,心頭也就不會那般嫉恨了吧!”

聽完這些話,衆人不由一聲輕嘆。這菱襄今年也不過十三四歲吧,在這宮中廝混數月,便學會了陷害人。宮中水深如海,難怪那李治和晉陽等人願意每日都跑到張允文府上玩耍去。

既然差不了真兇,那武媚娘也就是無辜的了。就在長孫皇后想要將這武媚娘薦於李世民,做書記女官時,那武媚娘卻盈盈拜下,表示自己不願意去李世民身邊,而願意呆在晉陽公主身邊,做晉陽公主的女官,以報晉陽公主恩德。

長孫皇后輕嘆了一口氣,最終同意了武媚孃的請求。

至於那菱襄的處置,本當責以杖刑,然後逐出宮去。可是那菱襄哭哭啼啼,說自己出宮之後沒了去處,若是返回洛陽,定會被其父打死。留在長安,恐怕最後免不了委身勾欄。還說寧願在宮中做牛做馬,也不願被逐出宮。

這一哭起來,眼淚撲簌簌的往下落,幾欲練成一線。看得長孫皇后也不由得心軟起來。

那陰妃冷冷一笑,口中說道:“姐姐啊,你執掌內廷,這凡事也得依法度啊!將這丫頭逐出宮去,可是內廷規矩!姐姐可別首先壞了規矩啊!”

被陰妃這麼一擠兌,就算是長孫皇后想要留下那菱襄亦是不可能。只得揮揮手,準備讓侍衛將這菱襄帶出去。

菱襄頓時發出一陣呼天搶地的悲號聲。

這聲音震耳,讓張允文感到無比厭煩,當下大聲喝道:“哭什麼哭,不就是出宮麼?你出了宮,本將軍幫你找個夫婿嫁了!別給我哭了!”

那菱襄頓時止住哭聲,一雙淚眼望着張允文:“真的?”

這時候,那陰妃又發出一聲冷哼來,顯然是對這菱襄的好運感到不滿。

聽到這一哼接一哼的冷哼聲,聽得火起,當下向那陰妃道:“對了,陰妃娘娘,微臣忘了告訴你一件事了!齊王殿下在齊州攔截微臣商隊,強行以一千貫的價錢買下了微臣三萬貫的貨物及馬車。另外,微臣還查到齊王殿下在令弟陰弘信的指點下,私自擴編王府衛隊,募集死士。今日微臣已將這些事稟報陛下,過兩日,陛下恐怕便會對齊王殿下做出處置!”

此言一出,陰妃臉色一變,憤憤的看着張允文。

張允文卻是向長孫皇后一揖,告辭而去。

其實俺覺得武媚娘從一開始並不是一個能親手掐死自己孩子的心狠手辣的人,是後來的後宮生活使她變成這樣。十四歲入宮,曾得道李世民的寵愛,然而不久便被冷落,這一冷落就一直到了高宗時王皇后將她找出來獻給高宗。恐怕是這漫長的孤寂與後宮的勾心鬥角才使得她變成這樣吧!

第353章 班師回朝第415章 遼水橫路第180章 歸程第446章 清河見聞第325章 就藩第266章 局勢第437章 再進平壤第369章 歲月如歌第460章 城南茶攤第321章 滿月之慶第290章 盜竊第451章 張家惡少第253章 支柔有喜了第191章 偶遇第249章 招新第93章 入見第349章 炮火熔城第229章 遷移第338章 誓師出征第440章 安東都護第119章 上門提親第269章 引蛇出洞第29章 開府天策第326章 胡姬酒肆第440章 安東都護第258章 賜名第249章 招新第148章 軍備第96章 流水線計劃第402章 事情敗露第171章 李道玄第205章 姑嫂第471章 營業許可第481章 親人第107章 軍事院校第362章 名爲稱心第268章 大軍壓境第484章 偷樑換柱第44章 酒樓第494章 張家來人第232章 三個女人一臺戲第101章 盡滅第138章 定親成親第59章 豳州事發第282章 城降第330章 天子之怒第449章 相貌之辨第237章 燕王佑第94章 渭水之盟第5章 以正合,以奇勝第141章 赴宴第47章 潛入定州第400章 三堂會審第283章 追擊第411章 御駕親征第348章 留居長安第35章 袁天罡第404章 李治出馬第58章 東宮動作第246章 軍火買賣第219章 蘇烈第17章 遭遇第419章 遼東城下第242章 狩獵第356章 太子之邀第78章 開門揖刺感想第370章 薛仁貴第185章 炮兵第2章 蘇聯教官第457章 商稅危機第200章 雛鷹展翅第5章 以正合,以奇勝第51章 封爵第1章 兩分鐘的誤差第21章 情報網絡第8章 死亡角逐第384章 困獸猶鬥第257章 生了第368章 雷法辨人第471章 營業許可第271章 軍議第385章 皇后病危第210章 破城第85章 挾持第241章 高昌王也來了第505章 郭孝恪之死第224章 歸程第273章 釣魚第3章 三尺青鋒搏功名第349章 炮火熔城第203章 攻佔第383章 定襄大戰第157章 當騎兵遇上火藥第36章 手雷第448章 清河見聞(三)第232章 三個女人一臺戲第346章 瞄準射擊第52章 上門說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