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6章 局勢

雖然是比起李靖的大軍要晚出發三日,可是張允文和偵察營既沒有步兵的遲緩,又沒有輜重的拖累,一路三千騎兵縱馬如飛,在第二日黃昏時分便追上了李靖大軍。

張允文讓偵察營士卒先行一步,自己則是帶着李揚和親兵進入大帳之中。

此時已是黃昏,天色漸漸暗了下來,一堆堆篝火在軍營裡邊點起,照得四下裡一片亮堂。股股炊煙裊裊升起,一股子飯香味飄蕩在軍營之中。

在營中轉了半圈,張允文便大致知道這營寨的佈局。因爲每次李靖紮營的時候,都喜歡來個虛虛實實,讓敵人琢磨不透。這也算是李靖的一個特點吧!

先到隨軍記室處登記了一番,然後再來到李靖所在的營帳。只見這兒坐着四五位將軍。其中有薛萬鈞、薛萬徹兄弟,有任城王李道宗,兵部尚書侯君集,還有一名年紀約莫二十七八歲的突厥人,想必此人便是契苾何力。

張允文先向衆人行了一禮,然後對坐在大帳上方的李靖道:“末將張允文領三千偵察兵前來報道!”

李靖示意張允文不必多禮,笑着說道:“允文來得還真是快啊,老夫本以爲你要明日纔到呢!”

“呃,這兵貴神速嘛,快馬加鞭,理當如此!”張允文笑着謙虛了兩句,然後和李靖說起自己攜帶的軍糧、武器情況。

聽完張允文的陳述,李靖捻鬚沉吟片刻說道:“允文 此次出征,那炮兵老夫卻是沒有帶上多少,總共百人,考慮的就是這漫長的補給線問題!如今聽你說起你們的軍備情況,怎的連手雷都沒有帶上多少?”

張允文道:“一枚標準的手雷重一斤三兩,若是沒有馬匹,光是人來攜帶,能帶上五枚就已經不錯了。如今雖然有馬,也只能帶上十枚。帶得太多,會影響騎兵的運動能力的!”

聽了張允文的解釋,李靖點點頭:“好吧,你既有打算,那老夫也不多問!今日你等暫且紮營歇息,明日一早,即刻出發,爭取早日到達隴右!”

張允文卻是抱拳道:“大總管,既是兵貴神速,那末將願意連夜出發,星夜趕路!”

李靖皺起眉頭:“如此夜以繼日,餐風露宿,難道你就不怕士卒成爲疲敝之師?”

張允文笑道:“大總管多慮了!末將對帳下士卒倒是非常有信心!就算是連續趕上三天三夜的路途,也照樣能打硬仗!”

見張允文堅持,李靖也不再說什麼,轉而和他寒暄了一陣,然後便揮揮手,讓衆將出帳。

除了營帳,侯君集冷冷看了一眼張允文,轉過身便往一邊走去。而李道宗和薛萬徹則是走上來問候了一下,便揮手告別。而那位番將契苾何力,卻又有些踟躕的看了張允文一眼,緩步準備離開。

“這位將軍想必就是契苾將軍吧!”張允文見他想要離開,卻是先一步叫住了契苾何力。

契苾何力只得停下腳步,看着張允文。

“呵呵,早就聽說契苾將軍乃是一代俊傑,今日得見,果然不同凡響啊!”張允文笑着捧了契苾何力一把。

“哪裡哪裡!哪裡趕得上張將軍啊!張將軍的大名末將才是如雷貫耳!”契苾何力連忙謙虛的說道。

一聽這話,張允文不由暗道這契苾何力的識趣,想必在長安廝混了兩年,中原人的一套,他已經學了個七七八八了。

微笑着和這位未來的大將寒暄着,到最後結束的時候,張允文笑道:“與契苾將軍談話,在下倒是十分愉悅啊,可惜時間不等人,在下要先行一步了!”

契苾何力也是略感惋惜的說道:“和張將軍,的確讓人非常高興!唉,可惜了!”

“契苾將軍大可不必惋惜,你我同在大將軍帳下效力,有的是機會詳談!”張允文拍拍契苾何力的肩膀,笑着離開軍營。

追上那些已經行了二十多裡的偵察兵,一路繼續往西北而去。

這一行軍,一直到第二日黃昏時纔在一處山坡上紮下營寨來。

藉着落日的餘暉,張允文在草地上攤開地圖,手指從長安出發,一直往西滑去。

“我們現在在這個範圍之內!”李揚看了一眼地圖,伸手在長安西邊劃了一下。

張允文一看這個範圍,大概估計了一下,反問道:“也就是隴州附近?”

李揚點了點頭,在隴州西邊豎着劃了一下:“這兒便是盤川山,翻過山便進入了隴右的地界了!”說着目光怔怔的望着地圖,“按我的估計,明日中午即可抵達盤川山腳下,而翻越盤川山大概需要一天的時間!”

張允文收起地圖,對四下紮營的士卒大聲吼道:“各位兄弟聽到沒有?明日我們要爬山了,今日吃好喝好休息好,養精蓄銳!明日一鼓作氣翻過那盤川山!”

“好——”四下裡頓時響起一片迴應聲。

第二日,偵察營繼續西行,翻過盤川山,到達秦州。再橫穿秦州、渭州,終於到達岷州。這裡可是赤水道行軍總管李道彥的地盤。

到達岷州時,張允文本欲去拜訪一下李道彥,向他打聽一下這隴右諸州的情況,然而,一個消息的傳來,不得不讓他改變了計劃。

洮州羌人發生叛亂,一支三千多人的羌人軍隊趁夜偷襲了洮州城,殺死了洮州刺史孔長秀,擊潰了守軍。雖然後來被**斬殺了近五百人,可是洮州城破,刺史被殺,這是不爭的事實。由此觀之,洮州已是一團亂局了。

張允文即刻找來李揚趙毅等一批中級軍官,在大帳之中開了半天的會議,終於做出決議來。

整個偵察營被拆分開來,張允文帶領五百人趕往洮州,李揚領五百偵察兵趕往鄯州,趙毅領五百人前往廓州,吳鵬帶着五百人前往河州,劉誠帶領五百人馳援疊州,剩餘五百人則是留守在岷州,以應不測。

商議完畢,張允文便當先出發了。這裡離洮州最近,而且洮州的情況也最爲混亂。

臨行之前,張允文再次對那些偵察兵道:“你等切記,殺一儆百,不可手軟,迅速穩定局勢,撲滅一切動亂的苗頭!”

帶領五百騎兵星夜疾馳,趕到洮州。一路上,殺氣騰騰,直讓那些路過的行人商旅退避三舍。

在路過霧露山的時候,那位霧露羌的巴酋長見到這五百騎兵,一路疾馳而去,頓時心頭不由揪了起來,看這些**殺氣騰騰的樣子,不知道有多少羌人會死在他們刀下?又想起自己部落雖沒參與万俟延叛亂之事中,但是,畢竟自己也是羌人,若那些**株連起來……

巴酋長沒有想下去,只是吩咐部落裡的青壯年做好隨時戰鬥的準備,同時加強了部落裡的防禦措施。

一到洮州城下,張允文便見到了一番血腥的場面。只見洮州城頭之上,掛着兩排滿臉血污的人頭,迎着西北風輕輕搖動。

當五百騎士一到達時,那些守城的士卒頓時如臨大敵,皆是張弓搭箭,緊握刀槍。待張允文上前兩步表明身份後,那爲首的士卒還是懷疑的問道:“你真的是左衛將軍張允文?可有憑信?”

張允文卻不接話,將腰間銅牌摘下,奮力一扔,竟然扔上了城頭。

那爲首的士卒撿起銅牌看了一下,頓時欣喜的道:“真的是張將軍!來人啊,快開城門,放張將軍入城!還有,快去通知長史大人,就說來援軍了!”

張允文被士卒引入洮州城中,一路行來,卻發現城中士卒不過,不過三四百人。一路來到刺史府,只見一名中年人正站在門口迎候着自己。

“下官洮州長史文道之見過張將軍!”中年人待張允文走至身前,連忙躬身一揖。

張允文扶起文道之,卻是沒有說什麼場面話,直接道:“文大人不要多禮了,我們還是先談正事!走,到裡面去談!”

二人進入刺史府,坐定之後,張允文便開門見山的說道:“文大人,本將軍奉李靖李大總管之命,先期抵達隴右諸州,掃清諸州之動亂。長史大人且爲本將軍說說這洮州情況如何?”

文道之沉默片刻,方纔說道:“那也突襲我洮州城的是洮水羌和幾個小型羌人部落,共有三千多人。當時是下半夜,許多士卒已經睡下,他們悄悄的攀爬上城牆,殺死守城士卒,打開城門。接着那些羌人蜂擁而入,憑藉人數衆多,將我大唐守軍擊潰。那一夜,我大唐男兒戰死一百六十九人,孔大人也慘遭毒手。到達天明的時候,下官組織人手反擊,斬殺五百多羌兵,這才穩住局勢。如今,洮水羌族衆正在往吐谷渾方向遷移,南方的密恭羌也加入了反叛的行列,唯一沒動靜的只有東邊的霧露羌!下官派出八百軍士沿途追殺洮水羌和密恭羌,如今一日過去,也不知情況如何?”

張允文聽罷,沉吟片刻,猛的一拍桌子說道:“文大人,你即刻給本將找來兩名熟識當地地形的嚮導,本將將領三百騎兵前去追殺那洮水、密恭二羌!”

文道之頓時面露喜色:“將軍放心,嚮導之事,下官即刻安排!”說着走到門邊,喚來兩名士卒,“此二人乃是洮州人,從軍十餘年,一直守在洮州,對這兒的一草一木,瞭如指掌,將軍可帶他們前往!”

張允文頓時一抱拳:“既是如此那就有勞長史和二位兄弟了!”

那二名軍士連稱不敢。而文道之卻是舉起身旁的茶碗:“下官在此以茶代酒,祝張將軍旗開得勝!”

“好!”張允文接過茶水,一口氣喝下,然後大步出門而去。

第157章 當騎兵遇上火藥第393章 魏徵之死第348章 留居長安第242章 狩獵第416章 破壞水壩第108章 長安城的公子們第295章 遷居第430章 離城而去第213章 白道之戰第242章 狩獵第412章 應對之策第15章 夜襲第176章 大漠第372章 百騎破萬第444章 班師回國第272章 張網第177章 薛延陀第276章 馳援第314章 高陽第21章 情報網絡第459章 蒐羅人才第84章 埋伏第118章 打了二舅子第53章 長林軍第110章 比試第212章 遭遇戰第202章 炮擊第71章 張亮第211章 兵鋒第265章 洮州亂局第449章 相貌之辨第158章 三而竭第429章 夜襲平壤第394章 凌煙閣第362章 名爲稱心第108章 長安城的公子們第179章 角力第227章 爭議第273章 釣魚第310章 軍改第403章 儲位之爭第301章 斷足第161章 目標太原第5章 以正合,以奇勝第416章 破壞水壩第31章 劉黑闥叛亂第1章 徐二狗第429章 夜襲平壤第3章 三尺青鋒搏功名第357章 修撰書籍第241章 高昌王也來了第369章 歲月如歌第345章 鬆州大戰第196章 僵持第291章 引誘第11章 路上練兵第5章 以正合,以奇勝第86章 伏擊第105章 說情第78章 開門揖刺第37章 異動第301章 斷足第358章 密謀造反第204章 定襄城第416章 破壞水壩第82章 房杜第128章 突利使者第359章 承天門外第407章 新羅使臣第270章 野火燎原第402章 事情敗露第71章 張亮第123章 朝議第149章 校場拼殺第334章 吐蕃使者第270章 野火燎原第199章 漠北第313章 定局第453章 加官進爵第109章 押注第195章 出征第454章 軍營教子第29章 開府天策第146章 正月第45章 開業第157章 當騎兵遇上火藥第301章 斷足第333章 誰人可爲帥第492章 旱災與爭水第215章 使團第455章 春雪第445章 清河世家第260章 吐谷渾第505章 郭孝恪之死第79章 收買第286章 來信第3章 張文濟第144章 歲末第469章 三堂會審第243章 威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