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八十四章猶豫

待所有人走後,宋延積只對着張德壽說道:“洛陽對於唐國而言,如探囊取物一般,而朝廷想必是早已經放棄,咱們去往和陵,乃是重中之重。”

隨即,宋延積輕聲解釋道。

一來,昭宗皇帝乃是前唐正統,如果大唐真的要復國,那麼必然是要祭拜和陵,從而顯示自己的正統,自己等人拜祭,絕對會被唐國知曉。

二來,如今洛陽城,暗流涌動,但卻沒有任何一家旗幟鮮明的投靠唐國,自己等人在和陵,肯定會被認爲是效忠唐國,但卻又是年輕人,一句不懂事,即可推脫,對於家族來說,完全沒有負擔。

張德壽聽聞風險小,收穫大,不由得心動起來。

隨即,又重新組織了十幾人,秘密前往和陵,祭拜唐昭宗,如此一來,洛陽側目。

李嘉在潼關待的時間,比想象中的還要長些。

當然,除了整頓軍隊外,最大的耗費,就是在等糧食的到來。

前頭就說道,關中缺糧,所以爲了輸送糧草,荊南府甚至出動了二十萬民夫,千里迢迢跨越南陽盆地,輸送至潼關,短短十日功夫,潼關就聚集了十萬石糧食,而其中的損耗,幾乎與之一樣。

十萬石糧食,對於他手下這近十三萬大軍來說,只夠一個月的吃食。

光是騎兵,除了兩萬御營鐵騎外,還有數千關中輕騎,數倍與步兵。

只有一個月的糧草,讓李嘉有些不安,或者,讓他格外的猶豫。

糧食足而兵馬勝,這點糧食,讓他心裡沒底。

亦或者說,在這個決勝的關鍵時刻,他這個穿越者,有些患得患失。

這是很正常的,因爲之前統一南方的戰鬥,幾乎都是碾壓,而這次卻沒有百分百的勝算,這讓他格外不適應,尤其是,真正的面對的是趙匡胤,他不想來一場官渡之戰。

有時候,他又覺得,與其冒這般風險,南北分治其實也挺好的。

但,統一天下的雄心,又時刻地在他心中折騰,讓他進退不得,滿心的糾結。

見皇帝如此猶豫不決,張維卿、潘崇徹兩人則直接選擇求見。

“兩位卿家所爲何事?”李嘉輕聲道。

“啓稟陛下,如今十數萬大軍齊聚潼關,整日耗費而不進,微臣恐士氣衰竭,難以再三。”

張維卿倒是說的比較隱晦,以擔憂士氣問題,前來勸諫。

“朕也不想如此!”李嘉隨口解釋道:“只是如今糧草資秣並不充足,堪堪一月之用,荊南的輸給,已經到了極限,若是僵持,怕後果不堪設想。”

“還是再待些時日,多儲存些糧草,也順便看看向拱是否真的歸降。”

“陛下,向拱歸降與否,並不重要。”潘崇徹進一步,大聲說道:“朝廷十數萬大軍,以洛陽的兵力,定然是守不住的,只有歸降一途。”

“至於糧草雖然不足,但,咱們卻比開封強太多。”

“東京朝廷日趨窮困,若不能一戰而勝,且繼續拖延,夏收一過,其錢糧怕是又多了,這纔是咱們的大敵。”

聽到這番勸誡李嘉總算是有了些許振作,但依舊有些患得患失。

他理智上認爲,北上決戰,是利大於弊的,但情感,與惰性上,卻恐懼其中的萬一,富貴多年,他不想失去如今的生活。

見到皇帝一反往常的冷靜果斷,反而婆婆媽媽,猶豫不決,張維卿立馬就清楚,陛下是決戰前的僥倖心裡作祟。

他也經歷過這些,也明白皇帝不曾指揮過如此大規模的戰事,難免患得患失,這是人之長情,所以需要逼一逼。

人主的英明神武,其實並不是一貫有之。

“軍隊徘徊在潼關,御營,地方軍,倒是聽從軍令,但關中藩鎮,卻心有遲疑,對於咱們停留,已經消磨了他們的耐性了,暗中往來密切,似乎有不忍言之事,就連御營中,似乎也流傳着畏宋之語……”

聞言,李嘉騰地站起,臉色驟變,紅白交加,這是打自己的臉啊。

是啊,強弩之末,不能穿魯縞,再待下去,兵卒的戰心就磨滅乾淨,這還打個屁?

弄不好,自己就成爲歷史上的大笑話,這怎麼能忍?

“發放錢財,讓大軍準備,三日後,進軍洛陽——”

李嘉大聲說道,似乎將心中的猶豫發泄個乾淨,只剩下滿臉的自信。

“諾!”張維卿與潘崇徹兩人瞬間應下,也是一臉的喜色。

虢州距離洛陽,約莫五百里。

這絕對不算是一段小路程,所以,李嘉並沒有採用之前的步走,而是直接從潼關北上,到達陝州的風陵渡。

沒錯,就是一見楊過誤終身的風陵渡,這裡是黃河渡口,數不清的船隻艄公匯聚與此,運輸糧食入長安。

大軍的到來,讓這裡擁擠爲患,保義軍節度使杜審進已經被俘,所以風陵渡很順利的到手,然後開始蒐羅船隻。

很明顯,李嘉就是想順流而下,坐着黃河之船,直接到達洛陽,走路實在是太慢了。

不過,到了三門峽,也就是昔日的函谷關所在,由於落差大,再加上戰馬不利於坐船,所以大軍又只能下船步行。

不過,洛陽一帶已經是平原,好走了不少,一路上倒是收復了不少的州縣,也見識到了澠池。

等到大軍到達新安縣,距離洛陽不過百餘里時,就得到斥候的消息,宋軍十萬嚴陣以待。

“趙匡胤竟然想與我決戰在洛陽?”

李嘉詫異了,洛陽距離開封可不近,來回週轉的糧草耗費,着實不小,這讓他有些不明白,其爲什麼捨近求遠。

而本來囊中之物的洛陽,又跑了。

“陛下,據微臣所知,趙匡胤本人也不想入洛陽,但洛陽附近,有他的父祖陵寢,所以爲了孝道,他也不得不西來。”

吳青輕聲補充道。

這樣一來,李嘉纔想起,趙匡胤是從洛陽出身的,其父輩就是禁軍中的人物,所以,他生怕自己挖了他的的祖墳,破了風水龍脈,所以不得不西來。

“我像是那般不知主持的人嗎?”

李嘉看着衆人,說道。

挖墳這種事,他真的幹不出來。

第一千零九十四章塔爾第五百四十五章哀愁第1233章第一百四十七章馬上行動第1104章幽州營第九百七十四章賞賜第六百六十三章閬州城下第六十章新舊交替第六百九十九章復立第五百五十二章朝議第四百八十二章第1211章第1207章獻土第六百八十四章出城第五百六十章劃分第八百六十七章鴻之舞金礦第一千零二十二章土地問題第八百七十九章浙江府第四百零八章主菜第1264章男當戰,女當運第1185章王庭第1330章支援第十二章雜事繁多(下)第四十八章市舶司競價第八百零八章宗廟第1397章一步到位第兩百五十二章窟說島?庫頁島第1175章談判第1220章名單第一百零三章掄才大典第一千零八十四章第三百七十一章拜會第六百八十六章第一千零九十八章第四百五十四章受爵第六百五十九章避諱陋習第十二章雜事繁多(下)第1319章就國第三百九十七章苦修內功第1179章忽悠第一百六十章衣帶詔(上)第七百八十四章秋糧已到第兩百七十五章不得安寧第1175章談判第八百一十一章播州楊氏第三百九十五章感悟第四百九十八章無題第1244章治浙第九十八章乾柴烈火第八百六十六章第三十九章名義之下第六百零二章中秋家宴(求票求訂閱)第八百八十三章第五百三十四章震懾第1294章印刷第1172章準備第七十一章大爲不易第九百二十八章阻糧第1396章神武三十年第八百六十章萬壽節第八百七十九章浙江府第三百八十三章自首第六十八章篳路藍縷第1293章自己第四百二十七章冰塊第六百九十八章第一千零一章宿命第1401章入祀第一千零四十八章深思第八百五十五章影響第兩百三十二章無題第1291章京城事第一千零六十三章軍銜第1378章和談第九百九十八章暗流第八百七十六章獻女第六百九十六章爲難第一百六十一章衣帶詔(下)第九十二章阿卜杜勒第四百九十九章天使第五百一十三章準備第九百九十二章大決戰(上)第1106章修法第1126章刑統第一千零三十四章定難軍第八百二十三章石嶺關第四百一十九章輿論第一百四十二章政治佈局(下)第1392章復立安西第九百六十四章第四百二十章學政第1129章續第1348章第四百四十一章熱潮第九百五十六章第三百六十七章見識第1291章京城事第七百六十一章反應第一千零一十八章第一千零六十八章熱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