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六十九章僭越

“請少待!”

源平秀拘謹地隨從禮部尚書黃天佑入了皇宮,見着這般寬大明亮的皇宮,金碧輝煌,與平安京的風格極爲相像,心中越發的激動起來。

這是一百多年來,第一次有日本使臣踏足唐國皇宮,眼瞅着這般大唐的風華,他心中頗爲盪漾。

他的父親大納言源高明,乃是醍醐天皇第十皇子,被降爲臣籍,賜姓源,作爲其次子,源平秀百般懇求,才獲得這次出使唐國的機會。

這不僅是一場政治活動,更是一場貿易,日本的貨物賣至唐國,獲利翻倍,而且,他也可以採買需要的唐詩,以獲得在平安京中詩會吟唱的地位。

一想起回到平安京就能組織詩會,獲取名望,他就抑制不住心中的開懷,至於往來長沙的任務,反而在其次了。

“莫要緊張!”黃天佑微微一笑,回頭看了一眼日本使臣,言語道:“汝乃外臣,合乎禮儀即可,莫太拘束,有問則必答。”

“是!”源平秀低聲應下,反而更拘謹了許多。

瞅着這位寬衣長袍,唐風盎然的日本使臣,黃天佑倒是有些興致,前唐亡了五十多年,安史之亂也有了兩百年,中原的衣物服飾早就變化了許多的,更貼身,衣袖更窄了,日本這種唐裝反而顯得很稀罕。

“中原失禮,求諸四夷ꓹ 果真是有幾分道理的。”

心中感嘆,等待了一會兒ꓹ 就有內侍帶路,言語皇帝准許。

兩人一板一眼地行進,進了甘露殿ꓹ 見中一個身着黃袍的年輕男子,以及一旁站立恭敬憨厚的男人ꓹ 連忙跪下:“臣等叩見陛下。”

“日本使臣從六位下少判事源平秀,參見大唐皇帝陛下——”

源平秀畢恭畢敬地行禮ꓹ 一舉一動都那麼自然ꓹ 有風度,果然不愧是平安時代的貴族,禮儀方面還真挑不出個不是。

不過,名字確實長。

“貴使前來,有何要事?”

皇帝輕聲道,聽着日本人那一口正宗的洛陽正音,其不帶一絲的雜音ꓹ 比朝堂上大半的朝臣還要標準,心中不由得親切了一些。

“啓稟陛下ꓹ 外臣前來ꓹ 乃是狀告貴國黑水都護府越權西來ꓹ 在吾國蝦夷島ꓹ 擅自開採金礦,並且掠奪我國平民數百人ꓹ 還請陛下爲我國做主。”

源平秀低着頭ꓹ 一臉委屈地說道。

“蝦夷島ꓹ 黑水都護府?金礦?”

這番話,李嘉着重關注與金礦ꓹ 分外的在意,他扭頭問起李安國:“李致遠私自開採金礦,你可曾知曉?”

“陛下,若是在黑水都護府,臣定然曉得,但蝦夷島,微臣都不知曉在哪裡。”

李安國眼睛一亮,又是金礦,他孃的,收入大增啊。

“哦!”李嘉眯着眼睛,看着日本使臣,言語道:“蝦夷島,若是不出朕所料,並非貴國所有吧!”

“據我所知,貴國仿前唐時,劃分爲五畿七道,其中,並沒有蝦夷道,況且,蝦夷人一向與貴國抗衡,怎會隸屬於貴國?”

“這……”源平秀沒有想到,唐朝皇帝竟然對自己國家那麼清楚,他原打算糊弄一下,反正相隔萬里,長沙府的皇帝哪裡知道這些。

一旁的黃天佑也驚呆了,皇帝啥時候知道了那麼多。

李安國則暗想,莫非是射聲司已然摸索到了日本,那少府寺定然也不少探子。

“蝦夷人已然臣服與我國,自然蝦夷島也歸屬我國。”源平秀無奈,只能瞎掰。

“哼!”李嘉哪裡不曉得其詭辯,冷笑道:“貴使言語,錯漏百出,蝦夷人部落成百上千,何來臣服之理?若是臣服,貴國關東地區,怎會有蝦夷人襲擾?”

“莫不是看到了金礦,貪念而起,想要奪取?”

“外臣不敢!”源平秀連忙趴下,瑟瑟發抖,不提唐國了,就言語金山城的上萬軍隊,以及那規模龐大的商船水師,就不是目前日本能抗衡的。

“回去告訴你們國主,蝦夷地改名了,自今日起,就喚作北海,貴國就不要惦記了。”

李嘉擺擺手,言語威脅道:“我怎麼還聽聞,貴國國主,擅自稱爲天皇,如此僭越,冒犯高宗皇帝,怕是圖謀不軌,或許小覷我大唐?”

天皇一詞,來自於唐高宗李治的尊號,就像是後來宋徽宗自稱道君皇帝一樣,都屬於皇帝的自我誇讚,武則天當時是天后,天皇天后並列。

而日本當時天皇名稱最早的文字記載是天武天皇制定的689年頒佈的《飛鳥淨御原令》,肯定是抄襲無疑了。

這要是在高麗等藩屬國,大唐的堅兵,肯定讓他嚐嚐什麼是滅國的滋味,但日本隔海而望,傳播不廣,所以就沒事。

如今李嘉知曉了,這種冒犯天威的行爲,就是在褻瀆君權。

正所謂君權天授,天底下只能有一個天子,一個皇帝,萬不可動搖。

“果真有此事?”黃天佑氣得直打哆嗦,咬牙切齒道:“天無二日,人無二主,措爾小國,竟然妄稱天皇?”

天皇的意思,在如今與天子等同,天底下只有一個天子,這天何曾有二胎了?

這在執着於禮儀儒學的讀書人看來,乃是大逆不道之言,哪怕是夜郎自大,也得糾正過來,不然對不起孔夫子。

“外臣,外臣……”源平秀驚呆了,匍匐在地上,不敢再做狡辯,這等事實,知曉的人很多,若是被揭穿,那就是一刀子的事了。

“日本夜郎自大,如此不遵王道,枉自稱帝,已然偏離藩屬之道遠矣,還請陛下發旨呵斥,命其改更。”

黃天佑終究說不出用兵,只是言語用兵,畢竟在他眼裡,日本與當年的夜郎沒兩樣,若是去發兵,明顯是虧本的買賣,不值得。

“尚書,日本國還不是藩屬,也未曾朝貢。”李安國小聲的提醒道。

黃天佑說了臉色漲紅,不知如何言語。

“我也不難爲你,回去吧,告訴你們的國主,天皇之稱,必須更改,不然天兵降臨,就有苦頭吃了。”

李嘉笑了笑,揮了揮手,然後對着一旁的田福道:“將這件事交給政事堂議一議。”

第六百零七章搪塞重發的那章,晚上我會重新填充的第1389章彩雲之南第七百六十八章東湖第一百二十六章坐鎮番禺(上)第1363章契丹潛力第四百二十四章無題第1324章氣惱第八百六十一章與民同樂第1384章呂端第九百三十九章所得第八百二十章來事第1311章威逼第九百九十五章第1294章印刷第五百三十三章借師助剿第九百一十三章拋石車第八百一十四章東京第三十五章道路重重第六百五十二章林小娘子第1325章黑水都護第六百六十三章第六百一十八章一語中的第1394章巡遊與治黃第八百七十八章吳越第五百二十四章意外(求票求訂閱)第1269章漠北第九十三章北上之事第五百三十六章心神不定第六十九新的展望第六百六十三章第1387章最後的抉擇第1113章藏污納垢第八十五章精神振奮第六百七十九章二郎神廟第七百九十章第六百六十四章渤海人第六百二十三章誇張的兵馬第1247章洛陽危機第一百八十六章北伐消息第三百八十八章元正第一千零一章宿命第1384章呂端第五百七十八章大破其兵第九百二十五章第一百二十六章坐鎮番禺(上)第三百三十九章快活第一章我有嘉賓第1217章不一樣的涼州第三章雄心壯志第七百一十七章微服第三百五十章贈予第十五章春風爽人第1245章無題第八百二十章來事第六百二十六章兩千萬貫第1345章第1259章改任第三百六十九章呵斥第1159章第八百三十八章玩鬧第七百四十八章番外1——承昌二十年、暗流涌動第六百二十四章煩勞第六百二十六章兩千萬貫第1187章哼,女人第三百一十二章八旗顯威第一千零二十四章第一千零八十一章應對第七百三十六章錢糧第九百四十章孟昶死了第七百一十五章熱鬧第四百九十五章驕兵第七百二十一章悚然第1318章澎湖縣第三百四十八章遮掩第四百一十三章靈渠第1343章第九百四十九章軍心第八百零六章公主第五百一十二章虎頭蛇尾第七百四十六章第五百二十四章意外(求票求訂閱)第一百五十一章皇城司第五百二十三章謀劃第五百二十八章潰敗第三十五章道路重重第1276章實踐第三十四章欽州事務第五百八十三章成氣候第三百八十七章經濟第六十八章篳路藍縷第兩百九十章爲謀光景第三百七十三章思念第1297章正旦之事第一百六十九章算盤誕生第兩百八十一章 計將安出第一千零三章崩第1398章喜憂第1221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