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零四章邀名

坐堂官被手底下的胥吏翻盤,對於官僚們來說很丟臉,但李嘉卻無所謂,只是不是掀自己都椅子就行。

話說,李嘉爲了防止進士們能力不足,特地安排他們觀政一年半,翰林觀政兩年半,就是爲了讓他們懂得政治和權力。

若是這般,去了地方還被挾制,那隻能說是廢了,只能回爐重造了。

這也是爲什麼限制進士四十歲以下的原因,年紀太大,精力和學習能力都減弱,哪怕去了地方,也只能成爲糊塗縣太爺,任人擺佈。

至於賤戶,牽扯太多,又分官奴和私奴。

要知道,一千多年,直到雍正年間才堪堪廢除,而且,其廢除的,也僅僅是一部分罷了,還有許多賤民苟且偷。

而唐代的賤民,主要包括給官府服役的官賤民,如工戶、樂戶、雜戶。

以及依附於門閥世族的私賤民,即部曲、奴婢,他們是屬於私人的財產,可以像貨物畜產一樣交易。

哪怕普通的民間工匠,雖不屬於賤戶,但仍舊也要官手工作坊內服番役二十天。

說白了,就是士農工商外的職業,基本上就是賤戶,從秦漢一直到明清,從不例外,若是投胎而去,一輩子無出頭之日,除非造反。

所以,穿越真是一項技術活。

言歸正傳。

李嘉要是想廢除官方的賤戶,如疍民,樂戶,雜戶等,百官們自然不與不可,因爲這是善政,慷朝廷之慨,損失的是朝廷的利益。

但若是全面廢黜賤戶制度,那麼就等於是解脫他們的私奴,爲其鬆開了緊箍咒,這大大就侵害了他們的利益,這自然遭受抵制。

如,幾百年來沿襲的部曲制,哪個大戶人家沒有幾個看家護院的部曲?

見到諸人如此臉色,試探效果已成,李嘉隨意輕笑道:

“自今日起,乾脆一不做二不休,廢黜樂戶、雜戶、工戶等官府奴婢,一律轉化爲良民,爲朝廷添一些戶口也是好的!”

見到皇帝沒有提起私奴之事,衆人紛紛附和,讚歎不已。

皆言:世之罕見,百姓之福

宰相們與皇帝都同意了,那麼發放官方賤戶,自然就形成了政策。

又暢聊了幾句,幾位宰相們識趣地退下,徒留下皇帝一人。

“殘留的奴隸制,看來如今還不到根除的時候啊!” щшш ●ttκǎ n ●c o

李嘉感慨道,皇帝並不是獨夫,目前的聲望,還不足以推行這般的制度,等到自己統一天下後,怕是可行之了。

況且,就像是魯迅所說的,有的人當奴婢不可怕,甚至還嚐出當奴婢的甜頭,捨不得放開,自己還得得罪兩方人,如今更是阻力重重。

“不過,根除的法子沒有,漸漸瓦解的法子倒是不少!”

李嘉微微一笑,立馬就想到了法子。

《唐律疏議》的規定,“奴婢賤人,律比畜產”,奴婢生下的子女,如同“馬生駒之類”,被當成“生產蕃息”。

主人可以像牽着牛馬一樣牽着奴婢到人口市場中賣掉,這是完全合法的。

所以,奴隸市場的存在,則讓奴婢連綿不絕,只要限制市場,縮小,乃至於完全禁止,就能奴婢缺少來源,從而慢慢枯竭。

其二,奴隸的根源,在於戰俘和擄掠的番蠻,以及國家籍沒的罪犯家屬,如貪官,盜匪,以及滅國繼承而來的罪官等。

對於這些人,李嘉不再如前唐一般,剝奪其自由民的身份,劃爲賤口,發配爲奴。

索性占城都護府缺少人手,每年幾百人的罪犯補充不足,直接發配了去。

像北宋的那幾萬禁軍俘虜,若是之前的政策,一律是變賣爲奴的,一個強壯的勞動力,與牛相當,還便宜。

而李嘉則目光長遠,盯着中原,自然否決了劃爲賤賣的主意,而是讓其開墾荒地,某種層度來說,有官奴之實,而無官奴之名。

“吩咐下去,讓射聲司盯着牙行和人市,查清來源,看其人是否自願,儘可能地讓其難以販奴;讓轉運使司加徵人市稅,務必要讓其血本難歸!”

皇帝輕聲吩咐着,一旁的田福也細心記着。

某種意義來說,這是中旨,但以李嘉開國皇帝威信,轉運使司敢不聽命?

作爲自己一手打造的衙門,李嘉甚至可以讓其篡改賬本,將錢糧挪到內庫,但他還是有節操的,不屑於這般來做。

雖說是中旨,但內廷還是要留下備份的,以防萬一,不只是中旨,皇帝都口諭,都會備份下來,實在忘了,還有起居注可以參考。

皇帝一言九鼎,實在不是虛言。

政事堂的效率,取決於皇帝的重視程度。

況且,廢黜官奴如此大的善政,自然大力支持,不到半日的功夫,加蓋中書門下的聖旨,就交到了皇帝的案桌上。

“就這般發下吧!”李嘉審視了一下,通篇都是讚譽自己的詞彙,着實讓人舒服,最後才簡明的點出主旨。

不得不說,一看就是翰林草擬的,文采斐然,拍馬屁很舒暢,不出意外,以儒家那仁政的標準,這次是極爲突出,自己也算是摸到仁君的邊了。

“喏——”田福笑着應下,顯然他也發覺皇帝心情不錯。

這邊政令剛剛發下,還未及地方,作爲朝廷喉舌的邸報,就連夜書寫了一片讚頌皇帝的文章,深入淺出地解釋了廢黜官奴的重要性,着重突出皇帝的英明神武。

這次邸報一次性刊發了五萬份,租賃船隻,極速地送往各地。

讀書人,官吏,倒是具有些許思考,但對於大字不識一個的普通百姓而言,經由茶館酒肆傳出來的消息,讓他們腦海裡瞬間就立起了一個印象:

當今的確是千古一來的聖君——

地方胥吏、雜戶、樂戶等官方奴婢,對皇帝的這一舉措,極爲感恩戴德,以至於“令之下日,人皆流涕”。

大街小巷哄傳開來後,許多人直接跪地不起,涕泗橫流,仰天長嘯。

自今日起,編爲正戶,終於可以做個良民了……

由於邸報的用戶不僅僅是國內,其他吳越、趙宋等,也訂了不少,自然對此交口稱讚,仁君之名,始傳天下。

趙匡胤聞言,黑臉漲紅:“這李家小子,邀名手段了得,咱之前怎麼不曾曉得!”

“廢黜賤戶,好手段啊!”

“陛下,此舉措,您也應當用得!”趙普對於趙匡胤的驚詫,不置可否,微微一笑,言語道:

“對於國內百姓而言,並不識字,更對他國沒有興趣,而南國邸報,又能流傳幾份?”

“只要陛下立馬廢黜賤戶,州縣齊動,這仁君之名,豈能讓李氏獨佔?”

“哈哈哈哈,此法子甚妙!”趙匡胤大笑,拍手讚歎:“咱也不要這臉皮了,仁君的名聲,咱也要得!”

第六十三章選擇題第1322章婺源胡氏第兩百九十三章湖南之名第九百二十六章命門第五百三十五章雨花臺第一千零四十四章巡鹽御史第九百七十九章東出第四百二十五章韓載熙(求票,求訂閱)第六百六十三章第1267章第六百七十九章二郎神廟第七百一十七章微服第七百一十五章熱鬧第1320章千歲第兩百二十一章潛邸搬遷第四百八十一章漳泉(1)第九百八十五章第1330章支援第三百六十六章白役第三百三十九章快活第1300章假道第八十八章宿鐵刀第一千零一十六章第四百五十九章倖進第1366章第一百九十一章平安京第1195章番外3——震雷第一千零五十五章第五百二十五章施九龍(龍套角色出場)第六百六十三章閬州城下第1234章鬧劇第兩百三十章求婚湖南第一千零二十六章御前會議第七十章白沙港第1360章談話第1260章離譜第八百八十九章圖謀第九百三十三章仇恨第1301章技藝第七百六十九章第三十一章觀中細談第一百零一章御用商人第兩百五十九章湘江洶涌(上)求票,求訂閱第1179章忽悠第一千零九十章人心第九百四十二章第七百八十四章秋糧已到第1294章印刷第五百九十一章詩詞第九百七十一章棺材(上)第1350章第1247章洛陽危機第一百二十五章歷史新篇(下)第一千零九十九章行進第五百五十五章蛆蟲第1255章驚詫第五百九十八章終究還是和親第兩百零七章編練水師第五十八章欽州血案第1322章婺源胡氏第一千零四十章第三百五十章贈予第五百三十章小事第四百一十八章折騰第1240章興復隴右第五百一十七章花蕊夫人第一百四十七章馬上行動第1243章錢塘自古繁華第八十一章白沙都事第1253章教訓第一千零四十六章抽籤第三百一十九章揚州危矣第三百八十二章冰寒第六百一十九章命總算保住了第八百零四章邀名第四百四十二章影響第1242章手段第五百一十六章各有想法(求訂閱)第九百八十一章會面第九百六十五章支援第一百二十九章宮中逸事第一千零五十一章無題第兩百九十章爲謀光景第一千零六十八章熱鬧第三百八十七章經濟第八百八十四章法師第五百六十章劃分第1109章謀求第八百四十八章第八十八章宿鐵刀第一百二十二章人至番禺(下)第七百一十四章第1105章安頓第七十三章關懷備至第一千零二十二章土地問題第七百二十章探討第兩百二十章穩定朝政第一千零九十章人心第1165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