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二十七章夏糧

忙活完了冒籍宗室一事,李嘉這才鬆了口氣,多了一些頭上有宗室標籤的士兵,其實並不算什麼壞事。

真假已經不重要了,因爲他們已經打上了宗室的標籤,所以不能與軍隊完全的融合在一起,可以有效的充任眼線,再某個關鍵時刻,甚至有意想不到的好處。

至於以後,若是這些人中真的有一些大才,或者將才,李嘉提拔他們毫不吝嗇,儘量的優先選擇。

現在,隨着時間來到了七月份,來到嶽麓山避暑,已經超過了兩個月,日子雖然悠閒,但政事缺一個都不漏。

按照慣例,五品以上的人事由他親自拿捏,五品以下,也要經過他的審批,才能通過,州縣一級的地方官,自然不能忽略,前唐就是因爲頭重腳輕,地方離心力太大,鬧騰出了安史之亂。

軍事上,則依賴於軍機處。

軍機處的由李淮掌管,對於各地的民亂,土匪,以及各國的境況,都要進行處理。

雖然說大唐一片安寧,但實際上,民亂還是層不出窮的。

最大的原因有三點。

宗教煽動,地方苛政,以及災情。

所以地方的訓練營一直在忙活着,尤其是夏收正在進行絕對不能出亂子。

比如,在全國一片豐收之際,江寧府卻出現了旱災,雖然只是零星幾個縣絕收,但依舊讓李嘉心疼的想哭。

江南富庶,這幾個縣雖然小,但加在一起,絕對能超過一個普通的府,比如嶺西,湘西府。

至於長沙府以及江陵府,則由於近水樓臺先得月,政事堂提前撥下幾十萬貫維修水利,以至於旱情並不嚴重,並不影響夏收。

按照慣例,李嘉不僅需要免除賦稅,還要儘量的要求地方不準出動徭役,甚至還需要提前調撥糧草,準備救災。

江寧府的駐軍,以及巡檢營,也要時刻警備防止隨時發生的民亂。

政事堂中的宰相們,都是一些老官僚,對於這些處置起來滴水不漏。

軍機處用起來也很順手,他們相當於李嘉的軍事參謀部,提供幾個選擇,讓他拿主意,畢竟真正的軍事大權,已經被五軍都督府和兵部劃分了。

軍機處實際的用途,就是對於戰爭的策劃,軍隊的安置,動作,與後世的參謀已經很像了。

李淮掌管軍機處,對於這一切當然是清楚的,他明白其就是一個皇帝的幕僚,專門負責軍隊方面的,至於政事,則難以干涉。

到了七月底,各府的轉運使司衙門,已經將所有的夏糧,通過河流,完全運送到了長沙府,讓整個長沙的糧價,掉了數成。

到了這時,政事堂的宰相們齊聚一堂,與皇帝一起享受着夏收的愉悅感。

去年的秋收,實際上並不屬於真正的收穫,畢竟許多地方新近獲取,地方上運轉並不協調,許多豪右也乘機沒有納糧。

再加上轉運使司衙門纔剛設立,人才並不多,所以按照政事堂的估計,實際上,收上來的糧食不及真正的一半。

果然,胡賓王率領五千俘虜的宋軍,去往江西、江寧府親自坐鎮,獲得了意想不到地收穫。

隨同大量糧食而返的胡賓王,也是一臉喜色,微微擡起胸脯,目光中滿是喜色,但整體上依舊給人一種書卷氣,謙虛的感覺。

這讓政事堂的宰相們很舒服,目光中也是讚歎,這纔是得力干將。

至於把他當做敵人,那是不可能的。

胡賓王不過三十歲,六部衙門沒有經歷過,怎麼能進去政事堂,這不是壞了規矩嗎?

哪怕政事堂中最年輕的孫釗,也有四十多歲,所有人都把他當做預備宰相來看。

依靠皇帝的賞識,經歷幾個衙門,過個十來年,進入政事堂就順理成章了,尤其是他進士的身份,又是皇帝潛邸的人,更是添色不少。

胡賓王,自然感受到幾位宰相的欣賞之色,他卻不敢多看,就謙虛地站列在末尾,一副乖巧的模樣,驕傲的心情只是掩藏在心裡。

但又不能完全一副老成模樣,這會讓人感覺到心思深沉,所以他微微擡起胸膛,眉眼帶着喜色,剛好又不太逾矩,完全符合他的身份。

這就是爲官之道,一言一行都得謹慎,符合上下規矩。

亦或者,官場,乃至於整個社會,就是有階級和規矩造就的,表面上在用儒家來修飾,掩蓋,如此,就成了數千年來行之不斷的社會。

“陛下駕到——”田福見到幾位宰相都到齊了,這次朗聲喊道。

“臣等叩見陛下!”幾位宰相拱手低頭,彎腰,寬大的衣袖,顯得極有風度。

“免禮吧!”李嘉穿着一間黑色的長袍,寬鬆,也很舒服,頭上更是沒戴襆頭,只是隨便那個玉簪插着,固定長髮,然後腳上穿着木屐,涼快的很。

可以看出,皇帝的心情不錯。

幾位宰相面色不動,心中卻同樣歡躍。

“多謝陛下——”

“胡賓王,你從江西而來,想必是到了好消息吧!”李嘉明知故問道。

“回稟陛下,信賴陛下恩德,祖宗庇佑,江西、江寧二府,今夏雖有旱災,卻依舊豐收,來往於長江的糧船,延綿上百里——”

胡賓王拱手而出,一臉歡喜地說道。

“你的功勞其實也不小,快說說,有多少糧食,我可聽說,長沙府的糧價都快腰斬了,幸虧太倉收了不少,才提了上去,谷賤也傷農啊!”

李嘉擺擺手,見到其皮膚黑了許多,不由得問道。

“陛下,江寧一府,七州一軍,今年共收夏糧,四百一十六萬石,其中地方三,朝廷七,運送至長沙府糧食,約兩百九十一萬石!”

“江西府,九州之地,則收下糧六百五十萬石,朝廷可得四百五十五萬石,兩府之地,夏糧七百四十六萬石——”

“呼——”

聽到這個數字,所有人都倒吸一口涼氣。

哪怕李嘉已經知曉了,但依舊爲之吃驚。

要知道,長沙府,七十萬人口,今年夏糧也不過徵收兩百萬石,朝廷也不過得一百四十萬石,這還是往年難得的豐收。

江寧府,丁口不過百萬,產糧超過了長沙府一倍多,簡直不要太恐怖。

第一百四十八章話裡有話第九百六十七章安排第六百九十六章爲難番外3世系變更第1374章大喜第七百八十一章歪主意第1324章氣惱第一百四十一章政治佈局(上)第四百九十一章再下一城第1124章討論第1361章東去第六百七十三章認爹第1302章第九百二十一章孔府第三百五十四章誘惑第五百三十七章人心第1280章那曲盟會第兩百零九章陳橋兵變(下)第五百九十二章官房第1410章危機第三百一十五章文道大昌第一千零九十四章塔爾第三百一十二章八旗顯威第九百一十三章拋石車第三百七十章愉悅第一百六十四章牽扯不清第八十章以糧爲綱第四百七十章黨爭第一百八十二章金錢與軍隊第兩百八十六章又來不及了,先發一張待會再替補第六百三十章第九百一十二章揚州城下第1271章巡視王庭第1329章契丹突襲第1185章王庭第1310章甘州回鶻第一千零四十一章賤戶第七十一章大爲不易第六百二十六章兩千萬貫第六十四章揚帆起航第四十六章改與活第八百四十二章第九百零二章進軍第三百九十章懷孕第兩百二十四章土地問題(下)第1358章第1252章無題第七百五十六章戰起(上)第1213章第七百七十四章嫁衣第1315章水師第一百九十一章平安京第1313章大御前會議第一千零三十一章公侯貴戚第四百四十三章餘波第四百二十五章韓載熙(求票,求訂閱)第1149章第五百二十三章謀劃第四百二十三章杯酒釋兵權第九百一十七章登萊第一千零二十三章藩鎮入京第七百零九章第三百一十七章拆分湖南第八百九十八章緊張第五百五十九章遷徙第1297章正旦之事第1163章贖回?第七百零五章嶽麓山(第三更,補)第九百章第七百五十八章大勝第九十五章倔強彈劾第兩百六十二章朝堂之上第1118章親臨第五十二章別樣占城第二十二章隨軍學堂第五百零七章僵硬第1215章阿斯蘭汗第1171章第四百章捉拿第1145章建議第一千零七十六章暗流第一千零三十一章公侯貴戚第五十八章欽州血案第八百三十九章軍制(上)第1275章木軌第一千零九章漕運第二十三章軍中新政第1318章澎湖縣第1289章心情第一千零二十三章藩鎮入京第一千零九十四章塔爾第四百五十五章皇城司第五百一十四章舟山島第1112章老君山第三百四十五章爲難第七百零八章方略第1317章島嶼第一千零八十一章應對第兩百六十八章楚王身卒第三百八十章紕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