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二十六章應對

事實上,對於這種碰瓷的舉動,雖然蕭善文當地方官不久,但他好歹聘請了個好幕僚,處置方法滴水不漏。

首先,他只是問清其祖父之名,然後又好吃好喝的招待一番,再派遣衙役,直接送到了長沙府,交給宗正寺處理。

因爲他明白,無論這種事,怎麼處理都是一件麻煩,而且費力不討好的事。

這要是真的宗室,他個地方官勾結宗室又算什麼?影響仕途啊!

假的更不必說,鑑別麻煩,又沒好處,幹嘛趟這渾水?

對於這種滑不溜水的舉動,宗正寺正卿,宣王李駿,李嘉的叔父,真可謂是忙昏頭了。

不只是常州,隨着大唐在各地陸陸續續建立了統治秩序,這樣一來,來自各地的宗室層出不窮,簡直如同蝗蟲一般,密密麻麻,超過了千例。

“陛下,宗正寺本來就是個清水衙門,攏共不過百來人,平日裡最大的事,就是對宗室進行考選,登記,如今各地押解過來的人數,約莫五百來人,這些日子還有人被押解過來,糧食都不夠吃了!”

宣王李駿是李嘉生父,李維的庶出弟弟,由於就只有兄弟二人,分家時李維多與了他幾個田莊,日子過的還算湊合。

李維子嗣艱難,三十來歲纔有了李嘉,而李駿只比其小五六歲,則好幾個兒子,子嗣茂盛,孫輩更是許多。

鑑於親親之則,李嘉就讓其與外李修賢一起,一正一副,掌管宗正寺。

此時,這位四十多歲的叔父,正一把辛酸淚地哭訴着,只是一直乾嚎,毫無誠意可言。

“叔父,罷了,罷了!”李嘉搖搖頭,頗爲無語地問道:“宗正寺可想出什麼法子沒有?這麼多人,一直安置在宗正寺,也不算個辦法?”

“我正是沒法子,纔來找陛下的!”李駿聞言,立馬就停下了乾嚎,小聲道:“前唐到如今,已經亡去了數十年,宗籍已經散失,哪裡還找得到,證明不了其真假!”

“況且,就算他們是真的,我不能全盤接受,大唐幾百年,宗室那不得成千上萬,咱們外李、內李,已經多不少,再納入,這不是鳩佔鵲巢嗎?”

聽着這番話,李嘉倒是覺得甚有道理。

前唐到現在,三百多年,雖然在唐末被屠戮了一批,但許多人還是逃了過來,隱姓埋名誰不會?

這上千人,恐怕還只是剛開始,真要是沒弄好,恐怕就得幾十萬人了。

如今,他倒是面臨了漢光武帝那樣的境界,前朝的宗室太多了。

漢光武帝倒是乾脆,把西漢時期留下來的諸侯一律降爲侯,只有自己的子嗣才爲諸侯王,建國享受俸祿。

但,人家與李嘉又不一樣,劉秀是認漢元帝爲爸爸,認漢元帝爲爺爺,從宗法上繼承了漢朝的主脈,從支系,跳躍到了嫡系。

而李嘉則不一樣,他直接是以支系來繼承皇位的。

換句話來說,這叫做皇位宗系轉移,安史之亂後幾個皇帝他都是要承認的,那些宗室,依舊是宗室,甚至有的比他還要親近一些。

他倒是沒有想認幾個爸爸,把自己轉移到嫡系上去,畢竟是要稱祖的人,能一樣?

不過,這些宗室倒真是麻煩,全天下姓李的太多了,再加上唐朝皇室又喜歡賞賜國姓,比如党項人李元昊,沙陀人李克用等,這些人理論上也是屬於宗室,畢竟是賜姓了。

後世鄭成功之所以能割據臺灣,就是因爲他被賜姓朱,名成功,原名叫鄭森,與郭榮變柴榮一樣,滿清,給他取個鄭成功的名字,可謂是中國扭曲的典型了。

“把他們全部給我放在練兵大營去!”李嘉沉思片刻,直接說道:

“作爲宗室,並不是來享福的,而是爲大唐再起,拋頭顱灑熱血的,所以,告訴他們想真正的名列宗冊,也行,只要能從練兵大營裡出來,就讓他們成爲宗室,錄入宗碟!”

“陛下,那這般,豈不是有幾千人?”李駿吃驚道,照他來看,這般動作,妥協的很,冒充宗室的人恐怕會更多。

要知道,雖然宗室不再提供俸祿,但其他的福利也是不少。

比如內部試選官,成爲侍衛,提拔起來也更有優勢。

“怕什麼!”李嘉淡然一笑,說道:“只不過在宗室裡面添幾個名字罷了,難道還指望我封爵不成?”

“放心,一個男爵我都不會封的,就算是校尉,我也吝嗇的很!”

“只要他們在練兵大營裡待上幾個月,出來後竟然是一名合格的兵卒,到時候讓他們進入禁軍,不就有俸祿養家了嗎?”

“再說了,宗室還是有點用處的,向心力強,他們大範圍的進入軍隊,也有利於我的掌控!”

“那要是待不住呢?”李駿問道。

“哼!”李嘉冷聲道:“這點苦頭也吃不了,那要這樣的宗室有何用?直接給我打二十大板趕出去,正好有斷絕一些人偷奸耍滑的勾當!”

“陛下英明!”李駿面對這個侄兒,毫不羞恥地拍起馬屁來,他當然知道這個皇帝侄兒很吝嗇,堂堂皇叔,也不過是個宣王,自己幾個兒子連個爵位也沒有,真是摳搜的很。

“只是——”李駿頗有些爲難地說道:“這些時日,些許人胃口好的很,一個個每天吃幾斤飯,幾百號人,就跟飯桶似的,宗正寺的錢糧都不夠了!”

“哈哈哈!”李嘉笑了笑,說道:“飯桶就飯桶吧,待會我讓少府寺送點錢糧過去,好歹讓他們吃飽穿暖,也算是我仁至義盡吧!”

“陛下真乃天下第一仁君!”李駿再次拍馬屁,讚歎不已。

這般說着,李嘉都感覺自己輕飄飄的,的確是個好人。

卻說,李大同稀裡糊塗地,吃了飯換了衣,然後就坐船來到了長沙府,本以爲榮華富貴呼之則來,誰知竟然被派到了軍營中,說是要進行訓練。

面色兇狠的教官看着一羣站沒站相的大漢,狠聲道:“接下來幾個月,你們都要待在這裡,接受嚴酷訓練,才能成爲禁軍,訓練,上戰場!”

“那個,我們是宗室啊!”李大同不服道。

“對啊,不能這樣對待我們!”

“我們要吃魚肉,我們要美人!”

“訓練個屁,老子是皇帝的親戚,快放我出去!”

一個個的附和着,企圖讓這狠厲的教官屈服。

但對於這一切,教官早已經清楚,冒牌的怕什麼,況且宗室又沒權力,他毫不猶豫地說道:

“再嚷嚷,就打屁股!”

“聽好了,都去給我跑五里路,不跑完不準吃飯!”

“苦也——”李大同委屈極了,突然被迫當兵,這是人乾的事嗎?

第1233章第一百九十二章菱刈金礦第兩百二十四章土地問題(下)第1227章家宴第1370章煽動第六百五十九章避諱陋習第六百六十二章金山城第五百四十六章波瀾第七百一十二章第八十五章精神振奮第一百九十四章長白山畔第五十二章別樣占城第七百三十章弊端第六百二十六章兩千萬貫第四百六十九傳播第一千零五章諡號第四百零七章舞弊第一百二十五章歷史新篇(下)第一千零三十三章府州折氏第九百三十七章決戰(結)第七百三十四章多錢第一百一十四章風波不平(中)第1331章威逼第五百五十八章虔州城第六百二十章蜀國除、一分二第一千零一十九章贖買第三百七十八章駕崩第三百二十七章整編、整訓第一千零九十三章歸降第五百八十八章封賞第九百六十二章對招第一千零一章宿命第一千零三十九章北巡第一百九十八章安南之歸(上)第四百三十二章腹心之疾第一百九十二章菱刈金礦第四百九十七章焦慮第兩百九十一章一場家宴第九百九十六章崩潰第三百五十四章城破第九百六十一章騎對騎第六百六十六章渤海國第四百三十五章大豆第七百五十七章第八百一十七章飛鴿第八百五十八章誠懇第七百二十五章第1176章贖人第六百二十九章衣錦還鄉(上)第1223章番外1——承昌二十年、暗流涌動第一千零四十三章鹽業革新第1366章第九百七十二章棺材(下)第十九章另尋他處第1245章無題第一千零八十六章內應第1360章談話第1149章第五十二章別樣占城第一百九十四章長白山畔第七百四十六章第六百五十二章林小娘子第四百一十九章輿論第1263章第八百三十六章告廟第四百一十九章輿論第五百二十四章意外(求票求訂閱)第三十九章名義之下第七百七十六章開府第1177章走了第三百八十章紕漏第一千零零章東進第五百章無言第三百一十三章分發賞賜番外3世系變更第五百二十五章施九龍(龍套角色出場)第兩百五十五章另有用處第五百二十四章意外(求票求訂閱)第三十三章飛龍軍成第八十三章熙熙攘攘第一百九十三章目光聚焦第1109章謀求第一千零四十七章解池第九百一十七章登萊第九百八十五章第八十四章建言第四百四十六章掌控第六百六十四章渤海人第八百七十四章入倭第1314章凜然第四百三十七章章程第七百四十六章第六百四十二章新戶(上)第四百九十七章焦慮第兩百三十五章大興科舉(完)第四百二十章學政第五百三十一章兵臨城下感言第1141章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