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二十一章悚然

“嗯?”李嘉對於這個建議挺有興趣的。

“百姓故土難離,一味的遷徙,不過是讓其懷恨朝廷罷了,雖然有益於朝廷,但卻有不少的民怨!”

孫光憲雖然一頭的花白髮,但確實精神抖擻,言語有力,仰望着皇帝,他的雙目有神,這是他數月以來,難得的機會:

“臣聽聞,蜀國遷徙之百姓,分得荒地,怨聲載道,若非禁軍鎮壓,恐怕早就起了民怨,離鄉人賤的道理,他們都知道的!”

“長沙府乃是國都所在,天下首善之地,蜀人二十萬,江西十萬,幾佔長沙一半丁口,其心中怨恨,若在遷徙,怕是適得其反,朝廷腹心生患!”

“遷徙之事,萬不可再爲之了!”

聞聽其言,李嘉渾身驚悚,打了個冷顫,後背起了許多雞皮疙瘩。

古代的移民,根本沒有像後世那般的順利,火車飛機根本就不存在,最實用的只是船罷了,也讓移民叫苦不迭。

更關鍵是,中國百姓無非必要一般都不會離開自己的家鄉,因爲這是他們的宗祠祖先埋骨所在,茅草屋再破,也是自己的。

更何況,朝廷強迫蜀人降卒及家庭遷徙到長沙府,雖然更好的掌控,但卻在其心中埋下怨恨。

尤其是,長沙府哪裡及得上蜀中好?

這般的怨恨,若是沒有幾年的消磨,是散不去的。

但,萬事就怕萬一。

要是來自中原的趙宋,利用其怨恨,煽動這些蜀兵造反。

這就真的像鐵扇公主肚子裡的孫悟空一樣,翻江倒海了。

這時候要是敵國入侵,以大唐復建沒幾年的根基,根本就抵擋不住。

果然,家有一老,如有一寶。

這纔是真正的老成謀國之見啊。

“呼——”

李嘉長嘆一口氣,這才說道:“相公所言,讓人毛骨悚然!”

“我一直以爲長沙府百姓太少,所以遷徙其人而來,加強實力,不曾想反倒是埋下了不少的隱患,這若是讓他人利用,恐怕國將不國了!”

其他的幾位宰相們也一臉蒼白。

顯然他們也想到了這般的後患,簡直令人後怕不已,對於孫光憲,不由得更看重了。

李嘉則看着這老頭,心道,果然是高氏治國的重臣,真是有兩把刷子在,看來還是得多重用啊!

“陛下聖明,早就派遣禁軍駐紮移民附近,一朝發難,瞬息可定!”

孫光憲見到自己已經達成了震撼的效果了,心中一笑,恭維道:“微臣之言,不過是賣弄罷了!”

“非也!”李嘉一臉正色道:“此乃真正的老成謀國之策,遷徙百姓雖然有利有弊,但依照長沙府的情況來看,已然是弊大於利了,已經不可再進行了!”

“政事堂立馬調派數千頭耕牛去往蜀人及江西人的定居之地,其人遷徙而來,想必是生活艱難,朝廷還是需要幫扶一下的!”

“是——”幾位宰相連忙應下。

李嘉這才鬆了口氣,渾身放鬆下來,說道:“遷徙百姓,本就是治標不治本的問題,根本還是要湖南百姓自己的身上!”

“卿家所言的婚配倍稅之事,也是良策,這般藉由朝廷的政令,男女雙方也可借坡下驢,進行婚配。”

“陛下聖明!”孫光憲連忙讚歎道。

“不過,男十六,女十四,太過於幼小,男女稚嫩,焉知婚姻之趣?可改爲男十八,女十六,未婚配者,稅倍之,男二十,女十八者,而未婚配,稅再倍之!”

李嘉思量了一下,這項政策無論是在哪個王朝,只要是開國初年人口不足,都會用這招,只是結婚年齡太小,女人盆骨未長開,所以生子困難,容易難產。

十六雖然也小,但卻好了許多,都能接受,符合社會常情,年齡再大,他就得遭人罵了。

“聖明不過陛下!”幾位宰相又開始讚歎。

草草的解決了這件事,李嘉也管不了那麼多了,他絕對必須解決這個內患,不然睡覺都不安生。

“移民之事,雖然利在千秋,但如今還是有不少的內患,若是被歹人利用,雖然有進軍鎮壓,但終究還是不好的,這是最下下的選擇!”

李嘉看了一眼孫光憲,期待他的解決方法:“不知諸位卿家,可有何法子消融這般內患?”

“陛下曾其免稅三載,可再加兩年,免其五年之稅!”趙誠一臉嚴肅地說道。

“可——”李嘉立刻點頭。

孫釗聞言,牙齒都感覺在顫抖,他忍不住出聲道:

“其患者,不外乎民亂,陛下可在其移民中,盡抽壯丁爲軍,以其俸祿養其家,沒有了丁壯,自然就沒有民亂!”

這倒是與宋朝災荒吸取百姓爲兵的法子一樣,就是爲了穩定,不過,歷史證明,其並不可取。

“不可!”李嘉出聲道:“這些壯丁根本就是農戶種田的主要勞動力,若是抽調,其田定然荒蕪!”

“況且若是讓其爲兵,其必然無戰心,軍隊的戰力,定然削減,在這個大爭之世,與朝廷而言,極其不利,不能因小失大!”

“陛下明鑑!”見到皇帝見識廣遠,孫光憲眼眸一亮,由衷地讚歎道。

“依臣之見,這些移民都是江西兵、蜀兵之戶,其主心就在與這些兵卒,朝廷可以下發些錢糧與他們,待其休假歸家,定然會陳述朝廷的恩惠,如此一來,可以消減其怨氣!”

鄧斌作爲宰相,緊跟着也發言說道。

不過,其言論倒是新奇,直接發錢,的確是最佳的方法,畢竟錢乃萬物之本,消滅一切怨恨。

“此策不行!”李嘉思慮片刻,直接搖頭道:“若是發錢與蜀兵、江西兵,對於其他禁軍的兄弟們來說是不公平的,如此一來厚此薄彼,軍心就不穩了!”

“孫卿家,可有言語?”

李嘉失望地搖搖頭,看向了孫光憲。

“微臣以爲,陛下假牛已經足夠了,剩下的,只是時間罷了!”孫光憲低聲道。

“時間?恰恰是時間太長了!”

“陛下,今年秋,可又是秀才、舉人之試啊!”

第六百一十六章殺——第兩百零一章以功封王第三百二十六章五代好人第六十四章揚帆起航第三百三十三章軍隊第1341章第1149章第八百零五章良民(第三更)第1144章後宮第四百二十章學政第1327章內軋第1383章安國第二十九章大勢滔滔第1143章柔情第1218章涼州詞第1140章第五百五十九章遷徙第七百二十二章分州第四百四十三章餘波第一百五十六章信仰整合(下)第一章我有嘉賓第1118章親臨第1170章對戰第四百九十六章餘暉第1236章僧人第九百一十七章登萊第一百七十四章徵收夏稅第八百一十六章決定第1165章第三百三十章世家心思第兩百四十五章以糧爲本第1187章哼,女人第1154章睡王之死第1343章第三百一十二章八旗顯威第一百三十九章菜市口行刑第一千零九十三章歸降第1218章涼州詞第四百章捉拿第七百三十二章心疼第1278章拉薩第一百七十章無題第七百零三章避暑第四百三十章水賊第1147章兩人第一百三十四章番禺戰慄(1)第1400章盛世與危機第四百七十章黨爭第兩百三十八章天子重文章第1392章復立安西第七百五十四章複雜第一百九十六章出此下策第六十六章儋州府衙(下)第1220章名單第兩百零四章撫卹安排第一千零二十九章橫切與豎切第四百零四章如意第一百九十二章菱刈金礦第1127章八議第五十章難以形容第1373章兩勝一敗第三百四十七章匪徒第四百零五章科舉第1251章心思莫名第五百七十一章非夷狄作禽獸事第五百五十九章反殺第1185章王庭第一百七十一章行動起來第八十章以糧爲綱第一千零三章崩第1198章烏樑素海第八百六十章萬壽節第五百五十一章金陵變化第六百五十九章避諱陋習第1393章高原上的戰爭第一千一百零一章火光第八十九章工坊第兩百六十七章心癢難耐第兩百零五章陰謀進行(下)第八百四十六章文會(下)第六十六章儋州府衙(下)第六十五章儋州府衙(上)第1343章第一千零八十四章第五百七十九章蓮峰居士第六百八十四章出城第三百二十一章緊急救援第一百三十九章菜市口行刑第六十四章揚帆起航第1230章出宮第六十八章篳路藍縷第三百四十章收割第一千零五十一章無題第一百八十章相守相思第五百六十一章流傳第六十章新舊交替第九百七十一章棺材(上)第五百六十八章蜀國大動亂第1294章印刷第四百六十七章林仁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