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二十章探討

與老頭談論了好一會兒,李嘉又賞了一枚銀幣,幫其女兒湊足嫁妝,他這才騎上馬,面色沉重。

湖南的民生問題,還是挺多的。

尤其是丁口的缺失,完全影響了湖南的發展。

“郎君——”田福連忙走過來,一臉的關切。

“走吧!”李嘉搖搖頭,直接縱馬而去,一行人緊隨其後,又開始了吃土時間。

待到了嶽麓山的集市,已經是下午未時三刻(下午一點四十五),市集依舊熱鬧非凡。

雖然肚子餓,但民間的飯菜,他實在沒胃口,鐵鍋還未流傳開來,基本上就是一鍋燉,香料也少,味道難以言表。

索性就直接回到了麓山寺,李嘉才草草吃了口面,飲了口冰鎮酸梅湯,這才緩了口氣。

長沙府七州,數十縣之地,不過六七十萬人口,這還是加上蜀地和江西府的移民後的總人口,用後世大半個湖南省來養活這麼多人,的確是夠奢侈的。

“讓幾位相公來見我!”李嘉眉頭一皺,輕聲道。

“喏——”

麓山寺後山的一個小院中,政事堂就姑且設置在此,幾位宰相們倒是涼快了不少,就是有點窄,適應的倒是可以。

“今年長沙府、湘西、荊南府一帶,天氣炎熱,怕是有旱災!”

趙誠看着地方上送來的奏本,瞬間有些頭疼,瞅着孫釗一副淡然的模樣,他隨口說道。

“恐怕也得早做準備!”孫釗聞言,嘆了口氣,說道:“這般若爲真,又得減免賦稅了,還得救濟百姓,希望能下幾場雨吧!”

孫釗一開始掌管轉運使司衙門,如今成爲次相,戶部算是他的勢力範圍,似乎與錢糧接觸久了,養成了吝嗇的毛病,萬分不想出錢糧。

“希望能下雨吧!”孫光憲也嘆了口氣,說道:“這亂世以來,各地水渠溝壑也不曾維護,堵塞者居多,朝廷如此錢糧還算充足,不提興建,維護一番倒是可以的!”

孫光憲新進政事堂,基本上算是工部的話事人,自然代表工部的利益,說到了旱災,他借坡下驢,談起了水利之事,工部最大的工程軍械司,被皇帝把持,如今頂多修修府道、州道,着實鬆散。

“如今朝廷也不富裕!”孫釗瞬間臉色一變,唉聲嘆氣道:“夏稅還未收上,各衙門就急匆匆要錢,可不能亂花!”

“況且你們工部,每個月修路,就得要數萬貫之多,怎地還要錢?戶部的錢糧都有了定數,可不能輕易亂爲!”

“去年秋後,我記得還存在了四五百萬石糧食吧,應該說綽綽有餘纔是!”

趙誠看了一眼守財奴般的孫釗,笑着說道。

“這些錢糧,乃京城及禁軍的糧食,每月須得數十萬石,不可輕動。”

“夏糧再過兩三個月就會上收,在說,每個月轉運使司上繳百萬貫商稅,拿出幾十萬貫來,將長沙府的水利工程修一修,也無關係!”

趙誠輕聲說道,語氣雖輕,但卻有一錘定音的效果,孫釗見自己也佔不到理,也就罷了。

但,其只是扣扣索索拿出五十萬貫,只夠將長沙府、荊南維修一下水利了,再多,就絕對不能拿出來了。

六百萬石糧儲看着多,但對於偌大的大唐來說,也並非完全夠用。

三十萬軍隊,兵卒、馬匹騾子等牲畜,一個月耗糧三十萬石,餉錢近百萬貫。

而且,要知道,長沙城乃是國都,吃糧甚重,百官們的俸祿是按月來發的,而不是像地方官一般按年來發,所以近二十萬人,每個月食糧超過五十萬貫,長沙府只能自己一半,剩下的只能用儲糧。

而且,還是五品以上致仕官的半祿,也是由戶部輸送的。

“朝廷中樞之地,冗官太多了!”支出數十萬貫,孫釗感覺到牙疼,他看了一眼老神自在的趙誠,不滿道:

“湖南六部、蜀國六部、荊南中樞,閩南、江南六部衙門等,雖然說遣散了不少,但一個個入了長沙城,領了一份閒職吃皇糧,若是仔細一看,到處都是尚書、侍郎咧!”

“歸降之人,自然須好好安置!”趙誠不以爲意,說道:“況且,幾年大才甚多,須用於朝廷,不可讓其亂爲流竄!”

說白了,這些人都算是各地的人才,若是讓他們辭官歸鄉,就會成爲大唐的隱患,還不如弄份閒職養着,細細甄別而用。

“趙相公,如今長沙城食祿米的百官,超過了兩千人,而各地地方官吏,也不過一萬三千人,若是大朝會,我怕隊伍得排到皇城外去!”

孫釗不滿地說道:“也不能一概而用,昏官庸官也不少,罷黜一些也合適!”

“勿言,此事不可!”趙誠乾脆利索的說道。

“幾位相公,陛下有請——”這時,有宦官言道,讓氣氛瞬間一鬆。

“走吧!”趙誠連忙起身,揮揮衣袖,拍着屁股就走人。

“哼!”孫釗也起身,冷哼一聲而去。

孫光憲及鄧斌二人,則面不改色,緊隨其後。

李嘉見到幾位宰相,將長沙府男丁缺乏,重上輕農的事情一說,幾位宰相瞬間就臉色凝重。

“農乃百事之本,農戶輕田而農商,這是動搖朝廷根基的大事!”

趙誠臉色凝重,他也想到缺糧的後果,立馬拱手說道:“此乃前朝弊政,請陛下重整風氣,打擊豪商,勸農以耕!”

“不可!”孫釗連忙出列,說道:“如今朝廷錢糧並用,若是打擊商賈,定然導致商稅大減,與朝廷不利,況且,這只是湖南一地,丁口缺乏所致,其他地界則不然,切不可一概而論!”

“陛下可遷徙各地百姓入長沙府,以豐其丁,再從蜀地運糧南下,長沙府定然不會缺糧!”

“商業之盛,本就是亂世謀國的手段,不可輕易否決!”

李嘉搖頭說道:“況且,朝廷也離不開商稅,百姓皆以商而活,打擊商業,則不亞於摔他們飯碗了!”

“陛下聖明!”孫光憲終於得到了機會,他開口道:“地方苛求嫁妝,以至於男女婚嫁艱難,臣請陛下下詔,男十六,女十四,未娶或嫁者,稅倍之!”

第兩百九十一章一場家宴第一百七十九章曬鹽法第九百八十二章第七百八十章後續第八百四十五章文會(上)第1229章戰略第三百七十四章天寒第三百五十四章誘惑第六百八十五章種豬第1249章想法第九百五十八章第三百零一章盡皆歡喜第1190章第1338章諸王第一百七十二章意外意外第一百六十七章天命在我第一千零四十六章抽籤第一百三十九章菜市口行刑第四百七十九章薨去第一百零七章地動山搖(上)第五百一十九章腳氣第五百三十五章雨花臺第八百五十八章誠懇第八百八十五章第1121章沙州第九百五十六章第六百六十六章渤海國第一千零四十四章巡鹽御史第四百三十三章議論第一百三十二章西北軍中第八百章度田第1253章教訓第五百六十八章蜀國大動亂第六百四十章剎住妖風第六百零九章三下五除二第一千零五十三章第八百五十七章六經第七百五十五章第一百五十八章攻伐目標第1141章手段第七百九十二章輜重營第1365章野女真第三百八十三章自首第四百一十三章靈渠第一千零一十三章聯姻第三百三十三章軍隊第兩百九十六章脫胎換骨第1199章立足第三百八十九章黑水都護第1224炭火第兩百六十八章楚王身卒第三百八十九章黑水都護第四百一十七章戰略第1348章第七百九十四章第1364章第1318章澎湖縣第七百七十八章回宮第九百零四章連雲棧道第七十九章活計第八百零二章賤戶第九百零一章拿下鳳州第1144章後宮第五十九章歸來安排第四百三十七章章程第1310章甘州回鶻第八百二十八章潰敗第六百二十六章兩千萬貫第1332章射聲司的驚喜第五百二十二章大小周第六百七十七章淫祠(上)第一千零九章漕運第1301章技藝第六百四十章剎住妖風第一千零七十七章攻略重發的那章,晚上我會重新填充的第五十六章坊市見聞第七百一十六章第七百三十八章氣急第四百六十三章吃醋第1126章刑統第1315章水師第九百二十一章孔府第六百零七章搪塞第一千零三十二章離京第一百一十二章嶺南不安(下)第六十章新舊交替第六百四十八章朝會第一百一十三章風波不平(上)第八百一十三章第五百六十七章發家致富第六十八章篳路藍縷第三百六十八章巡捕司第1108上京第1292章事件第一百一十六章暗流不止(上)第一百七十九章曬鹽法第一千零五十八章開府第1126章刑統第一千零四十五章鹽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