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八章元正

隨着冬風的呼嘯,時間逐漸來到了元正,也稱作正旦這天,按照慣例,需要舉行大朝會,百官需要對皇帝進行朝賀的。

朝會之日,文武百官按規定位置站列,“皇帝服袞冕,冬至則服通天冠、絳紗袍,御輿出自西房,即御座南向坐。符寶郎奉寶置於前,公、王以下及諸客使等以次入就位。

典儀曰:‘再拜’。贊者承傳,在位者皆再拜。上公一人詣西階席,脫舄,跪,解劍置於席,升,當御座前,北面跪賀,稱:‘某官臣某言:元正首祚,景福惟新,伏惟聖明皇帝陛下與天同休。’乃降階詣席,跪,佩劍,俯伏,興,納舄,復位。

在位者皆再拜。侍中前承詔,降,詣羣官東北,西面,稱‘有制’。在位者皆再拜。宣制曰:‘履新之慶,與公等同之。’在位者皆再拜,舞蹈,三稱萬歲,又再拜。’”

這套禮節,與明清相差彷彿,也就沒啥好說的了。

之後,就跟許多的公司一般,那些立功的封疆大吏,以及許多的封疆大吏,都需要被皇帝召見,進行敘職。

皇帝還需在紫宸殿舉行內朝,召見那些王公大臣,以及宗室子弟,分發禮物,以示安慰。

差不多忙過了大半天,李嘉才閒下來,才能與自己的妃嬪們見面。

大內中,懷孕的妃嬪有三位,一個是瑜嬪江小瑜,一個人麗嬪侯麗娘,最後則是貼身侍女,被封爲順嬪的惜竹,三者皆是腹部高聳,從五月份診斷到現在,已然快要生了,李嘉心中甚是歡喜。

只有皇后勉強笑了笑,這麼多時日,還未懷上,果真是命不成?

除了幾個懷孕的,李嘉能寵幸的,只有皇后周穎兒、吳錦兒,以及從宮女晉級的雅玉三人,着實有些少了。

元正日,正是喜慶的日子,別人家個個歡喜,李嘉卻着實有些乏累,看着窗外呼嘯的寒風,他突然就來了興致,在一羣宦官宮女前呼後擁之下,來到了書房,找來紅紙,拿着毛筆,寫下來兩行字:

“新年納餘慶,嘉節號長春” ωωω★ttκΛ n★C○

“好字,陛下這字,這詞,着實是好,在這元正日,喜慶的很呢!”一旁,田忠連忙誇讚道。

“怎麼個好法?”李嘉故意問道。

“奴婢見識淺薄,不識多少字,但卻望着這紅紙黑字,心中由來一陣喜慶,感覺有了它,莫名的就是元正了!”田忠笑着說道,雖然沒說個明白,但心中卻頗爲得意。

隨後,李嘉讓其貼在自己的書房前,自顧自地欣賞着。

“有了陛下的福字,咱看這桃符都不用貼了!”

“算了,我這隻能算討個喜慶,神荼、鬱壘可是辟邪的神仙,可不能得罪了!”

過年要貼春聯,並不是突然地就冒出來的,而是這與古代的“桃符”驅鬼避邪有關。

古人科技水平有限,認爲人間的疾病災害是鬼魅造成的。爲了抵抗它們在過年期間的侵擾,人們便用具有避邪作用的桃木板掛在門旁,同時在桃木板上分別寫上門神神荼、鬱壘的名字(也有畫上它們圖像的)。這樣,爲非作歹的鬼魅邪惡就不敢上門了。這些桃木板就叫“桃符”。

家門萬戶瞳瞳日,總把新桃換舊符。就是如此而來。

真正的春聯,由朱元璋而四,他將過年貼的對聯稱作春聯,與對聯,輓聯相區分。

在這個正旦,瞧着天色還亮着,李嘉就閒不住,來到了禁軍駐地,帶着犒勞的衣食酒肉,來安慰一些不能歸家的兵卒。

皇帝隨便指了一個士卒,詢問軍職、最近三個月領餉幾何,錢財實物的數量都問得十分詳細。

士卒見到是皇帝,有些磕磕絆絆的,但最終還是說了完整,倒是真實。

李嘉聽罷心裡琢磨了一下,微微點頭。他對禁軍一個士卒應該得到多少利益,心裡有數。通過一個普通士卒的情況,他就能判斷禁軍內部的管理如何。

隨後,他又查訪了幾個營地,詢問了一番,又留下一些酒肉,惹得禁軍們歡喜的很,看樣子對他這個愛兵的皇帝滿意地很。

既然是一場秀,那麼就必須完美無缺。

李嘉又找了幾家陣亡撫卹的家庭,帶來了皇帝的慰問,讓這些平頭百姓喜極而泣,激動地不能自已。

皇帝到來,自然不能空手,酒肉外,還有一副對聯,由李嘉親手寫下,賜予了這些忠烈之家,留作顯擺的證據,證明皇帝真的來過,從而宣揚皇帝的恩德。

這個元正,果真是過的有滋有味的。

廣州城,一處溫馨的院落中,二人十多歲的陳兵坐在椅子上,鬍子拉碴的,享受着足浴,一個俏美的婢女,正蹲在爲他清洗着。

以前無數個獨睡的夜晚,他無數地想過這事兒的滋味,渾身的血液都已沸騰,卻不知道爲何激動,也記不得過程便結束了。

也許是庫頁島的天氣太過於嚴寒了吧,連男女之事,都顯得格外的淡薄,有心思,但隨着寒風一吹,隨即就煙消雲散了。

亦或者是不喜歡北地的那些蠻子,他是將門世家,堂堂的都護,豈能被蠻女污了身子,豈不是惹人笑?

這時,他的妹妹笑吟吟地從外走入,看着陳兵一臉的拘束模樣,笑意越發的濃了:

“大兄,如何,可曾解乏了?小嬋可是手藝好的很呢!”

陳兵黑臉一紅,看着妹妹帶來的飯菜,聞着香味,這時纔想起,自己是真的是餓了。

所以不顧三七二十一,他就直接胡吃海塞起來,吃了大半年的魚肉了,都快膩死他了,如今吃了米飯,整個身體都顫抖起來……

而這邊,小嬋細心地幫他按摩,修正指甲,滑溜溜的手指,讓他心癢癢。

陳兵多久沒被人這般侍候過?他心裡非常高興,無奈嘴笨愣是不知說什麼好,只是狼吞虎嚥,也沒嚐出啥味道,似乎有點酸鹹的作料。

“大兄的日子着實苦了些,都瘦了!”妹妹一副婦人裝,瞧着自己的兄長迫不及待樣子,想着他的苦楚,立馬就眼睛通紅,將要垂淚。

第1370章煽動第九百二十六章命門第1226章取暖第1255章驚詫第三百九十五章感悟第1126章刑統第六百七十六章令人生畏第1229章戰略第四百二十七章冰塊第九百六十八章江豬第七百四十七章燕雲第1212章于闐王第四百四十八章宗室第六百五十二章林小娘子第五百一十章西行第1214章遺民第五百八十四章北漢第1299章西域戰略第九百三十一章第1284章誘惑第1226章取暖第四百八十五章漳泉(完)第八百四十九章知貢舉第1337章第一百八十六章北伐消息第1199章立足第七百五十章第七百二十一章悚然第五百九十七章條件第1387章最後的抉擇第一千零一十五章李繼勳第六章邕州衙內第七百六十九章第四百三十三章議論第1112章老君山第一千零一十三章聯姻第八百五十八章誠懇第1181章天可汗第1215章阿斯蘭汗第兩百零九章陳橋兵變(下)第1243章錢塘自古繁華第1277章第兩百七十一章相助平叛第兩百二十五章戰爭動員第十四章未雨綢繆第四十二章不過如此第1294章印刷第兩百九十八章戰事不休第六百九十五章第九百五十四章震動第1236章僧人第1267章第六百二十七章金銀幣第1138章尊老第三百七十六章回歸第四百七十八章泉州第五百七十九章蓮峰居士第1204章第七百零七章第八百九十三章五萬貫第八百四十章軍制(下)第七百八十二章崇福司第1255章驚詫第兩百九十九章蠻兵悍勇第九十六章國之幹臣第八百五十六章第一百九十四章長白山畔第六百五十一章丈人第1178章高麗來使第九百三十六章第七百五十八章大勝第一百四十二章政治佈局(下)第一千零一章宿命第三百三十七章板蕩第五百零九章擇將第八百一十三章第八百八十四章法師第1384章呂端第八百八十章第一百三十一章酒暖人涼第六百三十二章第兩百七十八章皇帝大婚第1196章第八百零六章公主第七百六十九章第一千零四十二章鹽場第1404章安排第一千零四十五章鹽引第九百三十六章第六百三十三章觀政結束第兩百八十一章 計將安出第七百一十一章求授第1173章第九百七十二章棺材(下)第一百一十五章風波不平(下)第八百三十一章踏腳石第1377章使臣第四百五十二章大動作第兩百九十五章有所差距第1263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