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8章和談

契丹人投降?

在座的衆人懷疑自己耳朵出了問題。

要知道,別看契丹此時如此悽慘,但依舊可以組織超過十萬的騎兵部隊。

在整個草原,目前有且只有契丹人可以。

即使這些時日,契丹人不斷的被消滅,但僅存下的力量,依舊不容小覷,容不得半點的掉以輕心。

第一時間,李信懷疑這是一個陰謀。

畢竟這太顛覆三觀了。

不過,契丹人隨後說出的條件,讓人不得不產生一絲信任。

割讓遼陽以東的所有土地,以遼河爲界。

契丹俯首稱臣,不再攻擊大唐軍隊。

願意獻上數百萬貫錢財,以及其他蒐集中原的珍貴首飾。

說白了,只要大唐同意,什麼條件都能答應。

打發了使臣後,李信緩緩坐下,他吐出了一口濁氣:“看來,契丹人只要遼東,其餘的地界,都可以拋棄。”

“若是咱們再追求些,怕是遼東都可以捨棄吧!”

“很有可能!”

張維卿點頭道,一時間感慨萬千:“契丹大有魄力!”

“如今的遼東之地,渤海人大亂,光是亂軍就上十萬,對於契丹人已經成了雞肋。”

“無糧救濟,如今又無法下手鎮壓。”

“還不如捨棄給咱們呢!”

“這事,咱們做不了主!”

李信嘆了口氣,說道:“還是得讓朝廷來決定!”

此戰的目的,本就是爲了遼東,如今不用去打,就可以直接拿下,這對於朝廷,乃至於軍隊來說,是一項巨大的誘惑。

不戰而屈人之兵。

“那,咱們停止攻勢?”

“不!”李信沉聲道:“繼續打,乾州拿下後,威逼遼陽,七日後的匯合,可不能缺席。”

“談歸談,打歸打,兩者互不耽誤!”

一衆將領聞之大喜。

有仗打,就有足夠的功勳,錢糧來分,這對於他們來說,是最喜歡的。

談判,等於停戰,他們怎麼會欣喜?

這可能是建國後最後一仗了。

……

而耶律賢在遼陽,也等來了使臣的回話。

“該死,如此豐厚的條件,唐人竟然置下,而且依舊在攻城!”

耶律賢無奈道:“我都這般低聲下氣,還要如何?”

“大汗!”

耶律賢適無奈地搖頭道:“何談已經走到了盡頭,那別無他法了。”

“事到如今,還有什麼可以救契丹?”

耶律賢苦笑道。

繼位數載,幽州之戰敗給唐人。

如今,遼西被奪,遼東大亂,遼陽也岌岌可危。

對於他這個契丹大汗來說,威望盡失,如果在平時,早就有貴族造反了。

只是如今大敵當前,貴族們還知道共度國難罷了。

“契丹並不會亡國!”

耶律賢適面露凝重:“自太祖開始,我契丹本就遊牧與草原,逐步壯大。”

“隨即,吞併渤海,又下幽燕,橫幅萬里,雄霸天下。”

“遼東這般境地,本就是意料之中的。”

“渤海國上百萬人,契丹以蛇吞象,經過上百年的消磨,足以吞噬乾淨,但唐人一撬動,遼東就亂套了。”

“遼東,如今也只能被迫放棄了。”

“你是說,讓我率領大軍,撤回上京?”

耶律賢吃驚道:“遼陽巨城,也不是不可守的,怎能輕言放棄!”

“大汗!”

耶律賢適無奈道:“遼陽再堅固,也不上中原的城池,那些都被拿下,更何況遼陽?”

“況且如今城中,都是一些漢兒跟渤海人,外是大軍,內外難通,何以守之?”

說到這,耶律賢適不由得低聲道:“再者說,皮室軍乃是王室精銳,怎麼能輕易的消耗在遼陽?”

“事有不協,皮室軍就是大汗最後的依靠,契丹最後的依靠了。”

此話一出,耶律賢心中一片涼意。

契丹國,是貴族們的聯合國家。

而,契丹不等於大汗,王族,也就是耶律賢自己的利益。

要知道,耶律阿保機建立契丹,可是有二十部。

況且,對於契丹貴族來說,失去了遼東地區,是需要一個人來承擔責任的。

還有什麼比他這個大汗,最好的背鍋嗎?

一旦皮室軍消磨太多,貴族們自然會讓他滾蛋,而且失去性命。

所以,對於契丹來說,遼東絕對不能捨去。

但是對於耶律賢來說,大不了再回到以前,沒有吞併渤海國前,契丹照樣是草原霸主。

“大汗!”

耶律賢適最後說道:“契丹之所持的,並非那廣袤的國土,而且強悍的,且上十萬的騎兵。”

“只要咱們保持這支軍隊,收復遼東,指日可待。”

“唐人可不能在遼東,保持幾十萬人吧?到時候主動權在我們這邊!”

耶律賢聽進去。

他一臉凝重。

心中又頗爲無奈。

失去了燕燕,又失去了幽燕,如今,還要失去遼東。

長生天爲什麼對他那麼殘酷?

唐人,着實可惡啊!

這些時期,契丹人不斷地遷徙遼陽城中的財富,甚至百姓。

直到乾州被攻克。

契丹兵馬,護送的最後一批百姓離去。

留給唐人一座空城。

耶律賢最後看了一眼遼陽,唐君的身影隱約可見。

他低聲呢喃道:“我一定會回來的。”

……

遼陽城下,李信望着這座空城,不由得有些發呆:契丹人真的跑了。

本以爲是有一場惡戰在等着,沒想到,竟然直接得到了這座城池。

作爲遼東中樞,遼陽的地位可想而知。

如此輕而易舉的被得到,讓他恍如夢境。

大軍入城後,不到兩日,遼東半島的呼延贊一行人,也浩浩蕩蕩而來。

如此,遼陽城聚集的兵馬,竟然一瞬間超過了二十萬。

巨大的錢糧壓力,讓李信頗爲無奈。

這麼多兵馬,每月所食,超過了三十萬石。

“讓海龍軍儘量運送!”

李信無奈地發令道:“兵馬太多,壓力太大。”

“趁契丹走之,咱們整個鎮壓整個遼東!”

張維卿此時頗爲興奮道:“渤海人亂了好一陣子了,也該停下了。”

“契丹人是甩了個包袱給咱們啊!”

李信搖頭道:“上百萬人的吃食,咱們一時間可負擔不起,還得從長計議!必須得糧食全部齊全的再說。”

第七百一十五章熱鬧第1230章出宮第兩百三十四章大興科舉(下)第五十三章閒棋子第一千零九章漕運第九百七十六章口號弟1119章瓜州第一千零六十八章熱鬧第七百六十八章東湖第八百零八章宗廟第1267章第1199章立足第1160章幽州營第九百九十一章第一千零九十五章雁門關第四百九十二章戰事第六百七十四章吳哥王朝第1167章驚喜第九百一十三章拋石車第1411章歲月不饒人第兩百零一章以功封王第三百零八章水師之謀第八百四十八章第1212章于闐王第九百五十三章長安第五百四十三章心細如髮第七百零五章嶽麓山(第三更,補)第八百九十三章五萬貫第1272章蒙兀部落第九百二十八章阻糧第兩百三十一章陰謀詭計第八百二十一章應對第三百一十九章揚州危矣第1245章無題第五百四十二章警惕第七百六十六章主考官(求票,求訂閱)第二十八章後備計劃第八百七十三章出征第九百六十七章安排第1394章巡遊與治黃第一千零三十章無題第五十一章收穫安排第一千零一十一章姐妹第1247章洛陽危機第七百九十四章第三百一十九章揚州危矣第七百零七章第五百七十六章交戰(求票,求訂閱)第三百一十一章梅山攻略第1331章威逼第八百六十二章交州第四十章前路漫漫第1282章羈糜?第1262章陽妃谷第四百六十八章書信第十九章另尋他處第九百一十四章對轟第九百五十五章藩鎮第七百三十五章千古仁君第一千零六十四章都督府第兩百七十二章爲之奈何第六百六十四章女牆第四百四十九章離別第1362章第八百四十四章第八百六十四章第五百二十六章來也匆匆,去也……第四百一十二章半年第六十九新的展望第九百三十六章第三十八章突兀想法第一百一十章嶺南不安(中)第三百一十七章拆分湖南第九百零三章《大唐討僞宋北伐檄文》第八百八十章第1232章喜事第一千零六十七章戲碼第十三章江南國主第1269章漠北第七百零六章惡月第五百零七章僵硬第七百九十章第六百四十八章朝會第1378章和談第一百六十四章牽扯不清第六百三十章第一千零八十二章第1315章水師第八百七十五章突兀第一百七十三章準備就緒第一千零二十六章御前會議第1304章成婚第1267章第七十五章你來我往第三十七章別有企圖第1401章入祀第九百五十二章大敗第一百一十章嶺南不安(中)第八百七十六章獻女第七百八十四章秋糧已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