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0章

高麗王滿懷欣喜地在開京,等候着軍隊的迴歸。

只是,令他煩惱的是,唐人將答應好的五百里地,竟然毫不透露,真是太令他失望了。

“王上,畢竟是五百里地,唐人不捨,也是在所難免的。”貴族們勸說道。

“誰能想到唐人會言而無信?”

王昭無奈道:“可惜,我派遣十萬兵馬,此番損失三成,平白無故的爲唐人效力,最後毫無收穫,實在是羞辱!”

“王上,大軍歸來,經過一番戰事,必定實力大漲,到時候這五百里地,就由咱們自己收復,到時唐人也無話可說!”

王昭這才點點頭,露出一絲笑意。

高麗上下滿心歡喜,都在爲即將得勝歸來的軍隊賀喜,卻不知,其暗藏殺機。

……

而卻說這邊,李致遠帶領五萬渤海兵馬去討賊,誰知帶回來了卻只有兩萬餘人,其中還有一萬黑水都護府的兵馬。

這讓渤海國大怒。

須知,本來渤海國就苟延殘喘,不過數府之地,幾十萬人,如今五萬兵馬,損失大半,對於其來說,可謂是傷筋動骨,不亞於亡國之痛。

烈氏當國,直言要李致遠進行賠付。

李致遠如今擁兵過萬,比渤海國還要強盛,怎麼可能屈服?

“老子還慣你不成?”

李致遠一番生氣,直接揮兵,佔據了龍泉府。

推翻了權臣烈氏的權力,直接與國主對話。

一瞬間,李致遠就掌握了渤海國的權力。

如果是其他地方官吏,或者說是邊疆大吏,這種隨意的征伐,是絕對不被允許的。

但,都護府卻不然。

它天然的就是軍政合一,可以隨意的發起戰爭,先斬後奏。

畢竟,距離洛陽太遠,如果沒有絕對的權力的話,是鎮壓不住亂民的。

同樣,也正是因爲其特殊的位置,須背靠朝廷,保證其權力,不然絕難立足。

所以,前唐時,在西域有安西都護府,但在幽州,卻只有范陽節度使,就是這般道理。

李致遠第一時間安撫了渤海王,然後再次糾集全國兵力於龍泉府,等候着契丹人反攻。

可是多日來,不見其身影,他自己頗爲奇怪。

派人去打探消息,終於得知,唐軍大勝,契丹人已經捨棄了遼東地區,撤回了上京。

李致遠大喜過望。

潰敗的契丹人自然不可能來找渤海的麻煩。

要知道,上京距離龍泉府,可是有上千裡之遙,喪師辱國,難道還能千里迢迢來教訓渤海不成?

“不過,我這個位置,也不安穩啊!”

李致遠頗有些憂慮道。

烈氏不僅掌權渤海國,而且,其特殊在於,在南海府(朝鮮西北與俄羅斯接壤),其還建立了一個安定國。

也就是說,烈萬華不僅是渤海國的權臣,而且還是安定國的國主,雙重的身份,讓人忌諱頗深。

所以,困住了烈萬華還不夠,還得鎮壓住烈氏的安定國。

“我在這裡開疆拓土,也得讓人知道,讓他們幫忙,就能打開徹底地滅掉渤海國了!”

李致遠倒是管不了那麼多的藩王,他多年來在黑水都護府,自然而然,熱衷的就是開疆擴土,收攬百姓。

所以,到如今,他又想着以渤海國爲根基,從而直接面對契丹人,不斷地騷擾。

“只要堅持不懈,契丹人絕對不是我的對手!”

李致遠信心滿滿。

前番的戰敗,他已經完全忘記了。

而這時,他接到了從遼陽發來的書信,署名是李信。

“我是朝廷命官,封疆大吏,他一個武夫何來給我發號施令?”

作爲宗室將才,李致遠還是有些傲氣的,尤其是面對李信這樣的家奴,天然具有優越感。

但,他終究還是敗給了現實。

原來,李信讓他率領大軍,從東向西,威逼那些女真部落,從而收復其人,使得遼東的救濟工作,不被打擾。

此時,上京、遼陽,龍泉府,呈現一個三角形▽。

上京反而在最左邊,龍泉府最右,遼陽在其中下部分。

所以,龍泉府實在是太過於遙遠,其距離海參崴只有兩百里,與上京,更是有兩千裡之遙。

契丹人才會對渤海國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李信不去攻伐遼河之上京,竟然來使喚我去震懾女真人,真是豈有此理!”

李致遠憤憤不平道。

隨即,他氣急敗壞道:“來人,集合萬人,咱們西征女真人,補充兵力!”

……

而在洛陽,人們歡欣鼓舞。

這是對戰契丹以來的第二勝。

邸報上大肆宣揚,輿論也是掀起巨大的凡響。

在這個時候,外派出京近兩個月的皇子們,完成了任務,悄無聲息的回到了洛陽。

低調,沉默,這是主旨。

不過,對於皇子們的評價,以及表現,早就已經抄錄到了皇帝的桌案上。

對此,李嘉細細地看着,最後,注意還是放在了皇七子李復沐身上。

中規中矩,合格。

而皇長子李復歆,則一如既往的優秀。

優秀的讓李嘉頗爲無奈。

這不是奪了薛王的風頭嗎?

“看來還是要儘早的讓其就任藩國啊!”

李嘉感嘆道。

他拿着筆,在簡易地圖上,做出了一道又一道的規劃。

其中,高麗一分爲三。

渤海國一分爲二,以黑龍江爲界,分內外。

對於黑水都護府,李嘉決定放棄了。

位置太遠,土地雞肋,地大而民寡,而且一半的時間被冰雪覆蓋,着實太浪費錢糧了,還不如讓給自己的兒子呢!

高麗三個(他目前不知曉李信的安排),渤海兩個……

奚王府,可以再安排一個。

契丹的上京覆蓋廣,可以安排兩三個,烏古部,敵烈部,黑車室韋等大部落,豈能不安排?

想了想,李嘉又添加了三個。

總計,九個。

九個藩王,剛好合適!

想到這裡,李嘉不由得笑了起來。

不對,薛王不用去,還能餘下一個。

一場戰爭,幾乎能給他安排一半的兒子,真是讓他鬆了口氣。

等等,一半?

忽然,李嘉沉默了。

如果沒算錯的話,截止今日,他的兒子總數已經突破了二十,達到了二十五位之多。

這他麼,還能怎麼安排?

第四百二十五章韓載熙(求票,求訂閱)第七百五十三章江華灣第兩百八十八章人心晃動第兩百四十章榜下捉婿第八百六十四章第一千零九十九章行進第七十九章活計第1169章第六百五十六章郭氏第四十三章登聞鼓上第八百一十四章東京六十八章跳到前面去了,沒事求個收藏及票票第1365章野女真第四百九十一章再下一城第八百四十五章文會(上)第九百一十二章揚州城下第四百二十五章韓載熙(求票,求訂閱)第兩百零五章文人抱怨第七百八十五章商稅第兩百零九章世家大族(求票求訂閱)第三百四十七章匪徒第五百零六章初戰第六百零八章一樁樁,一件件第1185章王庭第五百二十章舍小圖大第三百二十章艱難任務第一千零九十章人心第九百六十一章騎對騎第一千零二十八章釐清第一千零四十五章鹽引第八百二十二章太原第五百八十七章保守第四百四十九章離別第七百八十二章崇福司第七百四十章第兩百八十一章 計將安出第四百七十六章湘西府(百萬字了,訂閱票票來一波)第五百八十章荊國公薨第五十六章坊市見聞第1347章巡查國子監感言第九百五十八章第1335章第五百八十一章高繼衝第八百六十五章演練第一千零五十四章子嗣第五十三章閒棋子第四百九十四章拖延第十九章另尋他處第九百九十五章第1180章豐州第九百七十八章無題第一千零一十九章贖買第七百五十一章密謀出兵第三百六十四章新奇第三百三十五章民心第一百二十一章人至番禺(中)第六百八十二章結果第1403章教子第九百二十三章第七百七十五章拍賣第1120章哭泣第一百七十章無題第九百三十六章第兩百六十五章不見歡喜第四百八十三章漳泉(3)求票求訂閱第1216章忌憚第八百一十二章田氏第1371章三路第八百零六章公主第1120章哭泣第八百九十章官媒第七百八十五章商稅第兩百三十一章陰謀詭計第一千零五十五章第一千零八十九章拋石第五百章無言第1250章文教第五百三十一章兵臨城下第1300章假道第一百七十二章意外意外第七百七十章謀算第一千零八十章第九百一十二章揚州城下第五百三十六章心神不定第五百六十七章發家致富第1402章宗藩第九百六十六章親征第三百五十五章條件第四百四十一章熱潮第1141章手段第一千零五十五章第一千零三十七章溫末歸第一百三十四章番禺戰慄(1)第九百四十七章兵來第五百一十八章戰略第五百一十章西行第1155章改變第三百三十七章板蕩第兩百四十四章任重道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