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中官之死(一)

PS:感謝豆瓣他爹的打賞,感謝eagle周\fatkim的月票鼓勵.今天偶然看到了本書的贊榜,在這裡還要感謝老馬的天空\世上已無張居正兄,感謝你們的贊啦!另外,plantrees、映雪傲梅兄上月各投了200多推薦票,老飯也要感謝的!謝謝大家。

天覆三年初五的清晨,當盧龍軍正在狂飆突進般席捲河北大地之時,盧龍軍監軍使張居翰來到了鳳翔城下。

張居翰被派往河東居中聯絡已有三載,在李克用身邊日夕戰鬥的日子讓他越發沉靜和勇決,而其間曾經受過的委屈和羞辱也讓他得到了更多的歷練,終於以客軍監軍使的尷尬身份在河東軍中站穩了腳跟,說起來着實不易。

張居翰於兩個多月前接到了盧龍發來的兩封奏摺,一封來自節度府馮道、張興重、姜苗、周坎、郭炳呈、周知裕、韓延徽、劉審交等數十名文武高層聯名所書,另一封則來自王敬柔、李君操、趙元德、韓夢殷、元從博等身負朝廷名爵的幽州各氏豪門,兩封奏摺的內容都指向一個目的——請爲李誠中封王。

唐制,朝廷在藩鎮內設監軍院,以監軍使總領監督協調之責,藩鎮則在長安設進奏院,起轉奏疏導之功。但天子移居鳳翔後,盧龍節度府設於長安的進奏院已經失去了應有的效能,且早已和幽州失去了聯繫,甚至進奏院是否還有人主事都未嘗可知。

因此,張居翰不得不爲盧龍節度府專門走一遭。他辭別晉王李克用後離開了晉陽,向隰縣進發,到了隰縣以後,正逢宣武軍回攻隰縣,道路受阻,不得已掉頭北上,自石樓出太行。越大河進延州。前往汾州時又逢楊師厚取汾寧,鳳翔軍連場戰事敗北,汾寧地界亂兵肆虐,不得已繼續西行,自涇原南下。

幾番折騰、幾番週轉,張居翰這才趕到了天子行在——鳳翔城下。

鳳翔如今被宣武康懷英、楊師厚、李暉大軍圍困,形勢十分堪憂。但宣武軍久攻鳳翔。經年不下,已經失去了強行攻城的興致,轉而專注起對鳳翔節度所轄各州縣的攻略。故此,鳳翔的圍城並不嚴密。

張居翰越是接近鳳翔,對這片土地上慘烈的廝殺越是感到心驚。農嗇廢弛、耕地荒蕪,行人道絕、沿路白骨。山野間、田地裡、道路上,處處都是死屍橫陳,黑鴉、野狗啃食和拖拽腐屍的景象比比皆是。戰火燒燬的村鎮、大軍攻破的堡寨,讓張居翰感到心裡一陣陣的發慌,他不禁暗自擔憂,天子和朝官們在鳳翔城內是如何堅持下來的?

張居翰進入雍縣地界的時候,這種情形愈發嚴重。跟隨他從晉陽出來的幾個河東軍卒也被嚇得跑了個沒影,他們甚至趁夜偷走了張居翰的戰馬,張居翰只得步行向鳳翔前進。

好不容易到了鳳翔,張居翰已經飢腸轆轆,硬撐着身子來到城下,向城上守軍通報。他也不清楚如今城內的形勢,乾脆就說要找印監令張茂安。等他被拽上城牆之後,終於見到了聞訊趕來迎接的義子張茂安。兩人見面,當即相擁大哭了一場。

在韓全誨的臨時府邸裡,張居翰終於見到了這位天下聞名的中官第一人。韓全誨將自己的粗麪餅分了一塊給張居翰,張居翰就着涼水嚥下了肚子,算是暫時恢復了幾分氣力。張茂安望着吃餅的韓全誨和張居翰嚥了咽口水,卻只能幹看着——他這種等級的中官,一天只能吃一頓。此刻還未到分餅的時候。

韓全誨將粘在衣襟上的一點麪餅碎末抖到掌心中,一口吞了下去,又舔了舔手指,嘆了口氣。目光有些呆滯的向張居翰道:“德卿,非是咱家慢待,實是城中吃食不多了……”

張居翰道:“中尉不需說了,德卿知曉。只不知大家那頭……”

韓全誨點頭道:“大家還好,一日能得兩餐,晚餐還有湯餅和粥,只是吃不飽。但諸王、諸妃卻連粥都喝不上了。昨夜正旦守歲,容妃和幾個王子都昏厥了過去。”

張居翰問:“岐王就不想想辦法?”

韓全誨搖頭:“岐王已經盡力了,圍城一年半,蟲鼠都吃了個乾淨,哪裡還有餘糧?不僅城內,城外百里之內,恐怕連樹皮都不剩了。”

張居翰着急道:“難道就如此下去?軍心已然不穩了!聽茂安言道,前日已有神策軍出城,投了宣武……李繼昭去年還爲大家守廟堂,今日卻叛離了大家,也不知大家心裡有多酸楚……”

張居翰剛入城的時候,聽張茂安說過,就在前幾日,神策指揮使李繼昭叛離了天子,率部出城,向宣武大將康懷英投降了。天覆元年,天子被中官所廢,這位忠心耿耿的神策軍將領率部起事,誅殺中官劉季述、王仲先等,將天子迎回了朝堂。天子賜名李繼昭,晉他爲同平章事,擔任靜海節度使,統領神策軍,值宮中宿衛。李繼昭曾用過多個名字,孫德昭是其中之一,但本名卻是符道昭。這次他率部投降宣武后,終於改回了本名。

前文已經說過,神策軍向由中官轄制,以左右中尉分掌兩軍,但中官是不上陣的,真正指揮神策軍的是武將,也就是各軍指揮使。如今連神策軍指揮使都投降了宣武,鳳翔城內的險惡局勢可見一斑。

韓全誨慘然一笑,擺手道:“不怪他,這是商定好的。若非李指揮出城,這兩日連粗麪餅都沒得吃了。”

張居翰詫異,連問其詳,韓全誨解釋說,城內早就斷糧了,故此商定好,由李繼昭率部出城向宣武投降,主要還是爲了節約糧食。李繼昭出城後,向康懷英述說了天子的慘狀,於是康懷英向城內送了一批糧食,故此才維持到今天。

“既然如此,汴軍爲何不攻城,反送給城內糧食?”張居翰不解。

“之前是想打卻打不下來,現在麼。打得下來了,可樑王不想打了——岐王上個月就想投降,但樑王不同意。岐王假子彥詢、彥韜都已經出城降了汴軍,可樑王就是不收岐王的降表。”

“這是爲何?”

“岐王降了,待汴軍撤後,關內還是岐王的,樑王什麼都得不到。所以樑王想要自己動手拿下關中,等關中拿到手上了,他纔會應允岐王投降。”

張居翰道:“咱家來時,於中道聽聞,李茂勳統山南兵和楊師厚、李暉交戰,於坊州慘敗。李茂勳已經降了汴軍。”

李茂勳本爲回紇人,是岐王李茂貞手下心腹重將,掌握着鳳翔軍最後僅剩的可戰之兵,一直在關內和汴軍激戰,試圖解鳳翔之圍。不僅岐王李茂貞對他望眼欲穿,天子、中官和朝官們都眼巴巴的等着他前來救援,卻沒想到竟然降了!

韓全誨一聽這個消息。立刻臉若死灰,隨即渾身無力的癱軟在椅中,喃喃道:“完了,山南、關內已落汴軍之手……”

張居翰插話道:“聽說西川王建入了山南。”

韓全誨苦笑:“王建小兒,倒會佔便宜……無論入了誰的手中,鳳翔已然無解,這下子岐王可以投降了,吾輩中官末日已到。”

張居翰問:“岐王自降。與吾輩中官何干?”

韓全誨答道:“樑王、崔胤等人深恨吾輩,岐王臣服的條件之中,便有誅殺吾輩之議。德卿啊,來得不是時候啊,你這是來送死的!”隨即又問:“你入城時誰在主持防務?德卿快些離去,莫待岐王知曉後走脫不得!”

張居翰也有點慌神,好半天沒有吱聲。仔細思量了自己入城時的言語,良久方道:“咱家沒說自己的身份,只是讓守卒去尋的茂安,茂安親自到城牆上接的咱家。岐王應當尚不知曉。”

韓全誨鬆了口氣。點了點頭,又問:“德卿自河東而來,不遠千里,到底所爲何事?有什麼就快些道來,某若是能辦,便替德卿辦了,德卿便速速離去,此乃死地,耽擱不得。”

張居翰道:“朱全忠封樑王、楊行密封吳王、錢鎦封越王,卻不知爲何沒有對李節度的封爵?李節度本人雖然不說,但幽州內外羣情激憤,紛紛聯名進折,託咱家來代爲轉奏。”

韓全誨奇道:“盧龍李節度封燕王、西川王節度晉蜀王,上諭已經遞向長安了,難道長安沒有明發天下?”旋即悟道:“是了,定是崔胤小兒阻撓搪塞!德卿莫急,某今日便去將檔文提出,重新復錄!德卿早作準備,某去去就回,德卿務必今日就走……只是路上所用的吃食,恐不能備足……”

張居翰沒有立刻迴應韓全誨,而是自己沉吟了良久,忽然道:“中尉,既然鳳翔已爲死地,莫如隨咱家去盧龍吧?”

韓全誨問:“投盧龍李節度?盧龍不是處於汴軍圍困中麼?吾輩中官數百人,如何才過得去?對了,李節度怎樣了?自天覆年間一別之後,咱家甚是想念李節度……”

張居翰離開河東的時候,尚不知盧龍軍統一河北諸藩的事情,於是建議韓全誨只帶親信數人,和他一起逃離鳳翔,先到河東,然後想辦法從關外去幽州。

韓全誨對李誠中觀感非常好,但仍怕對方不接納自己,如果隻身逃向盧龍的話,還真不知道李誠中的態度。畢竟,沒有了天子,中官什麼都不是。

對於韓全誨的顧慮,張居翰覺得這不是什麼阻礙,他認爲李誠中不是勢利之人,並不會因此就拒納中官。

韓全誨終於心動了,但他還是覺得赤手空拳投向盧龍不太好,至少面子上就過不去。

兩人正在商量間,一旁侍立的張茂安卻想了點子,令兩人眼珠子爲之一亮。(未完待續。。。)

第77章 轉折(九)第28章 大河之東(十三)第56章 盧龍節度(二十五)第17章 遼西雙城(十七)第66章 饒樂山巔(二十)第133章 中樞之要(三)第19章 幽州留後(十九)第4章 魏州血夜(四)第27章 大河之東(十二)第120章 南北戰策(十四)第45章 君之野望(三)第36章 雙極(八)第67章 己未之冬(十八)第68章 非常規戰爭(五)第85章 東都會盟(五)第106章 決戰上黨(二十一)第59章 兩河輪戰(五)第41章 白狼山水間(八)第75章 釘子(八)第52章 己未之冬(三)第125章 河南(三)第56章 兩河輪戰(二)第13章 蔣袁合流(三)第6章 遼西雙城(六)第29章 榆關風雲(八)第29章 雙極(一)第46章 君之野望(四)第19章 遼西雙城(十九)第45章 君之野望(三)第29章 榆關風雲(八)第12章 蔣袁合流(二)第31章 營州經略(三)第4章 遼西雙城(四)第72章 轉折(四)第58章 河北新軍閥(一)第54章 饒樂山巔(八)第49章 白狼山水間(十六)第57章 盧龍節度(二十六)第20章 遼西雙城(二十)第77章 轉折(九)第34章 白狼山水間(一)第41章 春夏(七)第56章 兩河輪戰(二)第1章 遼西雙城(一)第6章 魏州(一)第23章 諸侯之定(二)第81章 東都會盟(一)第16章 幽州留後(十六)第24章 大河之東(九)第76章 釘子(九)第71章 轉折(三)第55章 兩河輪戰(一)第74章 非常規戰爭(十一)第34章 雙極(六)第74章 釘子(七)第119章 南北戰策(十三)第66章 非常規戰爭(三)第20章 幽州留後(二十)第66章 非常規戰爭(三)第50章 范陽之春(四)第124章 河南(二)第80章 懷遠新思維(十二)第19章 遼西雙城(十九)第20章 整軍(三)第17章 西京變(十七)第22章 幽州留後(二十二)第22章 遼西雙城(二十二)第47章 范陽之春(一)第5章 西京變(五)第28章 大河之東(十三)第60章 己未之冬(十一)第58章 河北新軍閥(一)第29章 雙極(一)第110章 南北戰策(四)第51章 君之野望(九)第139章 國器(一)第8章 幽州留後(八)第39章 薊州(一)第37章 春夏(三)第70章 非常規戰爭(七)第61章 兩河輪戰(七)第2章 遼西雙城(二)第52章 盧龍節度(二十一)第41章 雙極(十三)第58章 兩河輪戰(四)第48章 盧龍節度(十七)第52章 君之野望(十)第10章 遼西雙城(十)第17章 大河之東(二)第52章 范陽之春(六)第70章 轉折(二)第58章 河北新軍閥(一)第63章 河北新軍閥(六)第13章 蔣袁合流(三)第25章 幽州留後(二十五)第71章 懷遠新思維(三)第52章 范陽之春(六)第22章 諸侯之定(一)第42章 盧龍節度(十一)第15節 幽州留後(十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