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魏州血夜(六)

ps:感謝七款和無賴繚亂兄的打賞

天覆三年的正旦,河北大地上矗立了一百五十年之久的魏博鎮轟然倒塌。魏州城的淪陷不是魏博鎮倒塌的原由——立鎮的悠久歲月裡,這不是魏州的第一次淪陷,節度使羅紹威的身首異處也不是魏博鎮倒塌的標誌——歷史上魏博節度使死於非命者不在少數。

真正讓魏博鎮轟然倒塌的是魏博將門的集體消亡,標誌着名垂天下的魏博牙兵正式退出了歷史舞臺,也意味着魏博軍立鎮的根基一夜間不復存在。

在李誠中穿越來的那個時空,魏博將門同樣慘遭屠戮,但兇手是宣武軍。多年以後,魏博牙兵將會重建,重建者是楊師厚——但在這裡,一切都已經成爲了不可能。

李小喜所部和袁象先所部聯合實施了這次殺戮,趙在禮所部也是幫兇之一,至於身爲幕後操縱手之一的魏博節度使羅紹威,則死於自己佈下的棋局之中。在數十年的歲月中,一切歷史記載都將兇手鎖定爲宣武軍,殘存的魏州百姓們也紛紛指認,證明這一論斷的正確性不容置疑。

一切直到百年之後,當部分絕密文檔暴露於世,世人才恍然大悟,原來親耳聽到、親眼看到的,也並非都是真相。

殺戮從正旦那天的黎明時分開始,一直到午時方纔結束,八千餘戶大大小小的魏博將門被清洗一空,男丁和老弱統統殺死,女子則被集體賣到了幽州。屠殺者以女子向盧龍節度府換取錢財的一幕被很多女人看到,這也成了屠城兇手是宣武軍的罪證之一。後來很多魏州女子被滄州戰場上投降盧龍軍的魏博軍卒們贖買回來,這些魏博軍卒在面對宣武軍的時候爆發出強悍的戰鬥力,反倒令盧龍高層們有些始料不及。當然,這些都是後事,這裡先不再贅述。

戰報傳到幽州,李誠中猶豫了很久。終於沒有向韓延徽詢問究竟,以一種矛盾糾結的心理接受了官方上報的說法。

魏州血夜發生之後的第二天,莫州軍進入冀州,懷約聯軍和滄州軍分別從館陶和莘縣兩個方向進入魏州境內。宣武軍屠戮魏博將門的消息也被有心人向四處傳揚,最後鬧得天下皆知。

成德大將樑公儒統成德軍主力駐紮於冀州,看着桌上的河北山川輿圖,他的眉頭早就揪在了一起。

成德鎮如今只有兩州之地。西爲趙州,東爲冀州,趙州也還罷了,但冀州的形勢卻危如累卵。冀州西北爲深州、正北爲瀛州、東北爲滄州、正東爲德州、正南爲貝州,幾乎已經是深陷盧龍軍的包圍之中,只餘西南八九十里地面連接着通向趙州和邢州的狹小出口。形勢極其惡劣。

盧龍軍大將周小郎、趙原平所統領的莫州軍就在城下,正在做着攻城的準備。

樑公儒不想投降,因爲成德和盧龍之間結下的樑子實在是太深了,連續兩次向盧龍軍捅刀子,這種仇恨換樑公儒自己,也覺得輕易不可化解。更何況就在一個月前,自己還準備捅第三刀。雖然沒有真這麼做,但這點用心也增添了不少仇恨值。如果投降的話,天知道自己和王大帥會不會被盧龍人用油鍋烹了下酒?

但樑公儒也不敢和盧龍軍打,連皇甫衙內的魏博牙兵主力都一戰而沒,自己手下的成德軍怎麼可能打得過盧龍呢?成德軍的稟性樑公儒很清楚,打打劫、捅捅刀還湊合,真要兩軍放對,實在不是對手啊!這幾十年的戰績已經表明。無論幽州是哪個人做主,無論派出來交戰的是哪支盧龍軍馬,但凡一對一過招,成德軍就沒有勝過的時候。

可惜樑公儒沒有更多的時間考慮了,城外的盧龍軍已經開始列陣,準備攻城。

樑公儒連忙趕到冀州城牆上,就見黑壓壓的盧龍軍陣肅穆井然。軍士彪悍精壯,甲冑齊備、兵刃鮮亮,透着一股威壓的肅殺之氣,的確不是自家成德軍這種烏合之衆可比。此刻。盧龍軍中十多架雲梯已經推了出來,衝車、撞車也預備妥當,震天介的打鼓轟然鳴響,讓人不禁雙股戰慄。

樑公儒吸了口氣,向城牆上的軍官們喝道:“爾等還愣着作甚?敵軍就要攻城了,莫聚集在這裡發呆,快些下去指揮防守!”

卻見數十名軍官躬身拜伏,動作相當整齊劃一,口中齊道:“兵馬使,敵軍勢大,不可力敵啊!”

樑公儒完全明白部下們的苦衷,但箭在弦上不得不發,此刻只能硬撐:“狗屁!誰說敵軍勢大?戰兵不過數千而已,後面的都是民夫!咱們也有近萬子弟,哪裡就怕了他們!”

軍官們又道:“盧龍軍素來兇猛,他們都是關外雜胡,還有很多純粹的胡種,都是吃人的生番,咱們成德子弟一對一萬萬不是對手……”

又有軍官補充:“非得三倍於敵,方可一戰啊……”

樑公儒大怒:“咱們是守城,不是野戰!守城一對一足矣!”

軍官們急道:“兵馬使,切不可浪戰啊,冀州深陷重圍,若是惹惱了盧龍人,恐生禍患!兵馬使可還記得,四五年前盧龍進攻魏博,受阻於貝州城下,盧龍胡種們幹了什麼?他們屠城了啊!”

不管軍官們如何請求,樑公儒都是不依,堅持要戰。這個時候,盧龍軍的雲梯已經推過了冰封的護城河,開始向城牆上鉤掛。

幾個軍官相互使了個眼色,忽然暴起,將樑公儒人頭砍了下來,提着圓睜雙目、仍露着不可思議表情的首級,向城下走去。其餘軍官們雖然驚駭無比,卻都忍不住鬆了口氣。

周小郎望着大開的城門,看着跪在自己馬下的成德軍軍官,再看看托盤上的樑公儒首級,又氣又怒。他是第一次單獨領軍作戰,本來躍躍欲試的準備好生廝殺一場,結果還沒開打,人家就降了,好似一拳擊在空中,那股難受勁只有自己才明白。

趙原平拽了拽發愣的周小郎:“老周,老周……”

周小郎這纔回過神來,遺憾的望着城牆上正在降下來的成德將旗,無精打采的衝成德降將們喝道:“滾起來吧!”

收了冀州之後,周小郎率部向趙州展開急行軍,行軍途中不停在心中默唸:“千萬別降,千萬別降……”

可惜古人早有預言:世上不如意者,十常居八九。等周小郎趕到趙州城下的時候,這座城池已經四門打開,早沒了一個成德軍的影子。等周小郎惡狠狠的撲進成德節度府的時候纔在節堂橫樑上找到了吊着的王鎔,王鎔已經自縊了。

宣武軍在魏州屠城的消息傳來後,王鎔感覺自己走投無路,於是選擇了自殺,只是想以此方法保住王氏血脈。至於王鎔遺書中的王氏的血脈,就是那個當年曾被李誠中在河間城外農莊中擒獲的王昭祚。

王昭祚已經十八九歲了,長得卻柔弱不堪,因爲當年被擒一事鬧出了心裡陰影,對軍事相當牴觸,走上了和羅紹威相同的道路——喜讀書。

周小郎當年是見過王昭祚的,但此刻他很鬱悶,沒有什麼心情和王昭祚敘舊,便讓部下將王昭祚送往幽州了事。

與此同時,懷約聯軍和滄州軍也踏上了吞併魏博的腳步,但他們的腳步始終落後於趙在禮,每到一地,前面都會傳來趙在禮攻佔某某城的消息,然後兩軍所要做的便是接收防務。

連續十天,趙在禮飛奪七城的消息在整個盧龍軍中傳揚開來。到了月中的時候,他已經跨過相州,兵臨衛州的黎陽,與滑州宣武軍隔黃河對峙。直到此刻,韓延徽代表統戰處發出的文書才追上了趙在禮的行進腳步,韓延徽要求趙在禮停步,否則真不知道他會不會一直打過黃河去。

相比其他幾軍而言,營州軍的步調要慢一些,他們遲了一些時日才做好進軍的準備。

營州軍都指揮使焦成橋和都教化使魏克明的行軍過程堪稱“和平之旅”,大軍還沒抵達易縣的時候,易州兵馬使張公慶便親自率數十名親衛迎了出來。望着張公慶一臉爽朗的笑容,焦成橋和魏克明非常懷疑對方是否知曉自己的行軍目的。

“張兵馬,某等率軍而來,是爲攻打易縣的……”焦成橋喃喃道。

“哈哈哈哈,焦將軍說笑了,義武盧龍本爲一體,咱們都是河北人,談什麼打不打的?”

“張兵馬,你的意思,是不是說義武降了?”魏克明想要先把這個事情確定下來,否則一切都有點摸不着頭腦。

“魏將軍也喜歡說笑啊,哈哈哈哈,什麼降不降的,都是一家人嘛。”

對於張公慶死咬“一家人”的說辭,焦成橋有些明白了,這是對方想要留點麪皮,於是道:“張兵馬,呃……李節度說,今後義武不再設鎮,也不會有什麼義武節度使,這一點不知張兵馬和王節度是否知道?”

張公慶狠拍了拍自己的大腿,滿口稱讚:“李節度做得對啊!河北大地上藩鎮林立,實在無法和中原諸藩抗爭,王節度對李節度一統河北之心極爲崇慕,甘心退位讓賢,易定二州甘附盧龍驥尾,一切唯幽州馬首是瞻!”

之後的一切便成爲了一次和平進軍,大軍順着官道走下去,欣賞着易定二州的風土人情,一直走到定州,然後入城,然後……然後就是討論義武軍諸將的去向問題了。

第58章 饒樂山巔(十二)第37章 雙極(九)第40章 盧龍節度(九)第108章 南北戰策(二)第74章 懷遠新思維(六)第62章 河北新軍閥(五)第38章 營州經略(十)第60章 己未之冬(十一)第52章 己未之冬(三)第23章 幽州留後(二十三)第98章 決戰上黨(十三)第76章 懷遠新思維(八)第7章 西京變(七)第74章 非常規戰爭(十一)第61章 己未之冬(十二)第36章 營州經略(八)第69章 非常規戰爭(六)第65章 燕郡問題(十)第31章 諸侯之定(十)第63章 饒樂山巔(十七)第117章 南北戰策(十一)第44章 春夏(十)第2章 遼西雙城(二)第75章 轉折(七)第37章 營州經略(九)第59章 饒樂山巔(十三)第18章 遼西雙城(十八)第77章 大王莊——將軍廟(一)第27章 插曲(四)第54章 范陽之春(八)第32章 雙極(四)第69章 釘子(二)第64章 己未之冬(十五)第75章 仁恕之道(八)第83章 東都會盟(三)第77章 轉折(九)第130章 河南(八)第57章 己未之冬(八)第34章 雙極(六)第95章 決戰上黨(十)第39章 盧龍節度(八)第71章 非常規戰爭(八)第88章 決戰上黨(三)第92章 決戰上黨(七)第121章 南北戰策(十五)第42章 盧龍節度(十一)第67章 兩河輪戰(十三)第7章 遼西雙城(七)第105章 決戰上黨(二十)第11章 蔣袁合流(一)第18章 大河之東(三)第7章 中官之死(一)第31章 諸侯之定(十)第73章 非常規戰爭(十)第82章 大王莊——將軍廟(六)第2章 魏州血夜(二)第79章 懷遠新思維(十一)第72章 釘子(五)第61章 己未之冬(十二)第6章 幽州留後(六)第84章 東都會盟(四)第131章 中樞之要第30章 營州經略(二)第102章 決戰上黨(十七)第25章 諸侯之定(四)第116章 南北戰策(十)第139章 國器(一)第53章 饒樂山巔(七)第73章 仁恕之道(六)第15章 遼西雙城(十五)第81章 東都會盟(一)第24章 幽州留後(二十四)第103章 決戰上黨(十八)第116章 南北戰策(十)第42章 盧龍節度(十一)第73章 仁恕之道(六)第108章 南北戰策(二)第36章 雙極(八)第46章 春夏(十二)第48章 君之野望(六)第65章 燕郡問題(十)第41章 薊州(三)第101章 決戰上黨(十六)第68章 非常規戰爭(五)第39章 盧龍節度(八)第24章 榆關風雲(三)第70章 非常規戰爭(七)第40章 盧龍節度(九)第18章 整軍(一)第129章 河南(七)第55章 己未之冬(六)第19章 西京變(十九)第34章 諸侯之定(十三)第120章 南北戰策(十四)第25章 大河之東(十)第36章 雙極(八)第54章 己未之冬(五)第27章 榆關風雲(六)第43章 白狼山水間(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