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 父子密談

大唐紈絝公子 100.父子密談

)“爹,您找我?”長孫凜被帶進一間密室之後便好奇地問道,小小的密室裡,佈置倒是優雅,只是連個窗戶都沒有,乃長孫無忌爲議密事所特建

“來吧,坐下來與爲父喝一杯,你自醒來後就一直在外奔波,咱們父子倆也是聚少散多。”長孫無忌兀自坐在一漆金小桌上,小方桌上擺着一個精緻的酒甕,兩個做工相當精美的酒盞,一碟花生米,一碟豆腐乾。

“劉德裕在押回京城途中已是服毒自殺,此事你是知道?”長孫無忌不等兒子坐下,便是往兩個酒盞倒滿,兀自先喝了一

“恩,這事我已聽說。”長孫凜聞到滿屋子的濃香酒味,忙不迭地坐下拿起酒杯,正欲飲下,卻見杯中竟然有仙女現出,瑞香毯子落於盞外。他不禁讚歎道:“好酒!好杯!”

長孫無忌奇怪地看了他一眼,便又釋疑地笑了笑說道:“這酒自你十歲那年喝過後,便常找我來討要;這酒杯本有四盞,也是被你小時頑劣打破了一盞,如今是三缺一。唉,自你醒來之後,往事諸多記不得。”

長孫凜自是知道這是什麼回事,端起酒杯,向父親敬了一杯,便是吶吶地問道:“這酒和杯怕是世間稀罕之物,兒倒是一點印象也沒有。”

長孫無忌也端起酒杯,與兒子照照,一飲而盡,笑着說道:“這酒名叫五雲漿,雖說是一種極其名貴的濃香醇酒,也是能拿銀兩買到。倒也算不上稀罕之物。只是這舞仙盞。乃是當年高祖登基時,由一名巧匠精心打造而成貢獻祝賀,在這世上僅有一套四個。而後因當今皇上當年在虎牢之戰中連破剿滅王世充、竇建德兩大亂賊,戰功赫赫,高祖便將此物授功賞賜予天策府中。”當年李世民因爲戰功過高。封無可封,且已有的官職無法彰顯其榮耀,李淵特設了天策上將這一職位,所以秦王府又稱作天策府。

長孫凜抿了一口酒,只覺得柔和香醇,滿口餘香。他倒是奇怪,這宮中之物。又是如此罕見之物。怎會到長孫府邸上呢?

正欲開口相問,長孫無忌似乎知道兒子心中疑惑,繼續說道:“當年你皇姑對你喜愛,常將你招至秦王府上,當時晉王尚未出世,你姑母膝下只有太子和魏王兩個男孩,魏王沉迷於學業當中,你與太子倒是常玩到一塊。”

長孫凜不禁感到奇怪,那日李承乾那雙怨恨地眼神。完全就不像是在看一個從小一塊玩到大地小哥們。

“只是其後一次,你和承乾出於玩性,偷偷到庫房玩弄王府所存寶物,不知是誰將這舞仙盞的其中一隻給摔碎,你二人爭執不休。誰也不肯承認。你皇姑便索性對你表兄弟二人進行考學。誰若表現更嘉,便將剩下的三個舞仙盞作爲鼓勵。”

“那是孩兒贏得此物?”長孫凜先是爲這稀罕之物少卻一隻感到可惜。而後仔細觀察一番,纔看出這裡面實則暗藏機關,可能是利用水在杯中形成的凸透鏡放大原理,使製作在盞底部的圖形放大,隨着液體地晃動,人物也動起來。然而也不得不佩服這些手工匠們,在唐代的這等知識和技術下,竟然有人想到這個點子,並且在小小的一個杯盞上做出如此巧奪天工的精品。

長孫無忌自是笑着點了點頭,當年這個兒子雖然生性好動,但爲他掙得的面子可不在少數。

“自那以後,承乾與你便是處處過不去,加上你倆都是孩童稚氣,之後只要見面便是會爭吵不休。雖說都是乳臭未乾的小兒,但你兄弟二人的不和而後卻影響了皇上地許多決定。”

“譬如說呢?”長孫凜好奇地問道。

“就拿爲長樂選駙馬一事,你皇姑是屬意你這孩子,雖說而後比較頑劣,但也是你皇姑最疼愛地侄兒。只是皇上料想百年之後承乾會接位登基,加之衝兒對麗質一往情深,皇上便決定選你兄長做爲駙馬。”長孫無忌捋了捋鬍子,回憶着說道。

“沒想到這裡面還有這般內幕。”長孫凜爲父親倒滿酒杯,自己也喝上一口,咂咂嘴巴。想了想也便是明白,這皇帝嫁女兒都帶着政治婚姻的性質,就連號稱千古一帝的李世民自是也免不了走這一條路。本來政治婚姻就是爲了鞏固皇室政權,若是選個駙馬還和未來的皇帝有間隙,那還不如不選。

長孫無忌又飲過一杯,夾口菜吃了,又說道:“知道爲何皇上又改主意同意你爲駙馬?”

長孫凜啞然一笑,這還用說嗎,他和長樂二人已是郎情妾意,該做的事都做了,生米已成熟飯,這岳父大人即便是皇上他也是無可奈何。

長孫無忌似乎看出他的心思,冷笑道:“這些日子皇上的一個旨意,引得朝野震動。”

長孫凜丈二摸不着頭腦,不知父親爲何思維跳躍地說到另一件事情。

“皇上下詔,任命漢王李元昌、吳王李恪、魏王李泰分別擔任各州府都督,只有魏王留於京城,不前往任所,所在地視事由金紫光祿大夫張亮長史,代行都督事。皇上還特命魏王在府中設置文學館,任其召集延聘學士。”

“難不成這太子之位有變?”長孫凜抿了一口酒嚥下去,若有所思地說道。這魏王府的文學館很容易讓人聯想到當年秦王府的十八學士,而李世民當年就是靠這一些謀略之臣奪謫稱帝。

“今日早朝,皇上就朝臣看輕魏王之事,說了這麼一句話人生壽命長短,本來難以預測,萬一太子不幸早亡,必然會有親王當上諸臣地主子,汝等還是尊重魏王爲好。”長孫無忌沒有回答,只是隱含深意地說道。

長孫凜聽到此話便也明白,這時李承乾正值風華正茂的年齡,誰也不會想着他有不幸。看來李世民已經萌發了廢棄李承乾改立李泰的意圖,脫口說出了深藏在心底的話。

“在這功臣世家的年輕一輩中,在朝廷做官地不在少數,可是能像你這般小小年紀便立下赫赫戰功地卻是隻有咱們長孫家獨出。”長孫無忌也很是驕傲,說到此事臉頰發紅,兩眼放光,不無自豪。

長孫凜燦燦一笑,沒有接話,而是等着父親繼續往下說。

“然後你與長樂一事,不僅讓我這個當爹的爲難,關鍵是這樣以來,你便會捲入本來就前路不明地太子之爭。”長孫無忌看了兒子一眼,眯着眼睛道:“你在徵突厥之戰中立下大功,皇上若是想爲儲君培育輔君之臣,第一個想到的便是嶄露頭角的年青英才。只是你與太子關係鬧得如此之僵,若是皇上沒有易謫之心,恐怕必將會刻意打壓你。而如今你被點爲駙馬,加上剿滅叛賊劉德裕有功,日後怕會有更大的賞賜,只是這賞賜對你而言未必是什麼好事情。”

“恩?爹爹請直言。”長孫凜怔忪了一下,難怪自那日斗膽向皇帝提親父親會如此生氣,原來還有這樣的政治因素在裡頭,這皇宮朝廷還不是一般人能呆的,很簡單的一樁婚事都被參雜了諸多雜因。

“這宮中太子之爭本就是勝者爲王敗者爲寇,若非當年爲父站在秦王這邊,今日別說是出相入將,恐怕一家大小性命也難保。如今皇上已是想到易謫之事,你皇姑又已逝世,無法在其中維持平衡,這東宮以後怕是難以平靜。你今後的立場選擇千萬不可有絲毫差錯,這太子和魏王,誰最後能榮登龍庭,那還是個未知數。”

“父親請放心,這些事情孩兒心中有數。”長孫凜笑着說道,原來長孫無忌是擔心長孫凜這一初出牛犢,過早參與東宮之爭當中,若是立場不對,他日必然會給自己引來殺身之禍。

“你在幷州給我傳的密函中,說到劉德裕背後之人,有可能是皇子?”

長孫凜點了點頭,將那日審問劉德裕的過程一一說明,尤其是在他問及其背後之人是否是皇子時,劉德裕的反應。這名酒不愧是名酒,後勁十足。父子倆一番談話下來,酒量本來就不好的他,此時也是處於半醉半醒,一雙朦朧醉眼半眯半啓。

“唉,你這孩子也過於着急,我之所以遲遲沒向逆賊動手,爲的就是放長線釣大魚。如今人證物證皆無,即便你說之事屬真,也不可輕舉妄動。此事我尚未告知皇上,要知道玄武之變之後,這造反逼宮,兄弟鬩牆已是皇上心頭的禁忌,若是此事處理不好,必將會引來大麻煩。”

長孫凜倒是覺得父親把這事情看得太嚴重了,雖然近年來的諸位皇帝性質都是造反逼宮稱王,但以李世民這樣的實力,誰若想扳倒他,那是絕對的癡人說夢話----妄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