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 黑幫老大

天寶三年五月,滇東寒歸王被唐朝、南詔聯軍擊敗,遂向唐朝歸降,朝廷爲防止南詔趁機東進,便釋諸寒首領之罪,命其依然領滇東,唐軍撤回姚州,但南詔卻以保護滇東南詔人爲藉口,並不撤軍,這樣,南詔的勢力便通過這場戰爭,合法地發展到滇東。

同一月,朝廷同意劍南節度使章仇兼瓊所奏,在南溪郡設中都督府,羈縻郎、昆、曲、微等十七州,任李宓爲都督,受劍南節度使節制。

也是在五月,南溪縣碼頭正式劃爲軍用,所有商運客船便將目光投向了左鄰義賓縣,在那裡,一座新的碼頭剛剛落成。

這一天是六月中旬,天已經大熱,岷江上舟楫往來如梭,飽滿的白帆在陽光下閃耀,明亮得使人目眩,密集的貨船趁着貿易之風,排着長長的隊伍,從北方魚貫而來,彷彿一串海鷗。而往北去則由縴夫們拉着長長的纜繩,低沉而有節奏的號子,聲聲震人心魄。

在江面上,一艘微微抖動着白色翅膀的小船從北方漂來,彷彿是漂浮在水面上的一簇銀色蒲公英,在小船的四周環立着四名彪漢,清一色的青衣黑褲,腰間挎着厚背長刀,掌上虎口皆結了層層老繭,想必都是刀中豪客。在四名漢子中間,半躺着一名身量雄壯的男人,他漆黑的臉龐因日曬而變得紅亮,眉頭微微挑起,微眯的眼睛似在看着江面上往來的船隻,但從他不斷變換的眼神,便可知道他其實是沉浸在思考之中。

這時一艘大貨船刷地從小船邊擦身而過,漾起一浪白色的泡沫涌過船舷,順着船內壁淌入小船,小船隨即左右劇烈晃動,站在最面的一人險些掉下水去,半倚的男人挺身坐起,眼中閃過一絲怒意,朝手下使了個眼色。

身形晃動,早有兩人高高躍起,身體一個轉折,便輕飄飄地落在大船上,將大船上正幸災而笑的船東主唬得面如土色,兩腿瑟瑟發抖,想逃到前艙去,腿上卻絲毫動彈不得。

其中一人慢慢走到他身邊,取出塊血色鐵牌,在船東主眼前一晃,冷聲道:“限你兩天之內去成都江首津碼頭接受處罰,你若遲一刻,這艘船就會在岷江上消失。”

聲音低沉,且不大,卻不容有半點違抗。

說完兩人又飛身躍起,腳在船幫上一點,如乳燕歸林般,竟掠過二丈寬的江面輕輕巧巧飄回本船,只剩那船東傻呆呆地站立着,他突然反應過來,狠狠地一拍自己的腦門,‘撲通’跪倒,連連向小船磕頭致歉,隨即連滾帶爬地跑向船頭,急令船火速掉頭去成都。

那男人眼幕低垂,似乎什麼也沒看見,回頭又向另兩名漢子令道:“你們兩個去幫船家搖櫓!”兩人點頭,立刻到船尾幫忙去了。

不用說,此人正是新任岷幫幫主,南詔人王兵各,在兩個月前與峨眉堂的衝突中,岷幫大獲全勝,峨眉堂三名副堂主全部暴死家中,幫衆死傷者更是不計其數,元氣大傷,最後海家向李道復求救,在官府的干涉下,兩幫這才坐下談判,這場火拼以峨眉堂全體幫衆爲岷幫原幫主披麻戴孝而告終。

此次王兵各南下,卻是爲了擴大岷幫的勢力,沿岷江在各大碼頭考察,義賓縣是他考察的最後一站,也是最感興趣的一站,這是一個新興的大港,目前還沒有任何幫派勢力介入,若岷幫能在此地立足,也就意味着岷江的一頭一尾都被它控制,但王兵各還有一個更深層的目的,他想以義賓縣爲跳板,以岷幫爲媒介,將唐朝的富庶和繁榮帶到南詔去。

這艘小船是王兵各在嘉州所租,船老大便是義賓縣人,是個約五十歲的黑瘦老漢,王兵各只告訴他,自己是鏢師,去義賓縣接一票生意,船老大又看他們的吃穿用度,也就信了,再者,坐他這種小船的,哪會有什麼大人物。

剛纔他在船尾,視線被擋住,雖然沒看見亮出的血紅牌子,但他久歷江湖,人情世故見得多了,僅從那船東的恐懼便已猜到王兵各的身份不一般。

此刻他得人幫忙,脫身來艙中喝一口水,但剛出艙便被王兵各喚了過去。

“老哥,到這裡來坐坐!”

船老大嚇了一跳,只得戰戰兢兢過去,站在王兵各面前點頭哈腰不止。

“來!坐下說話。”王兵各選了塊幹處,笑笑讓他坐下。

船老大側着身子,半個屁股坐了,又討好地笑了笑,“不知客倌找我有什麼事?”

王兵各臉色緩和,儘量將語氣放輕柔些,“我是第一次來義賓縣,以前只聽人說南溪縣怎樣怎樣,卻從未聽說過義賓縣,可這幾個月它突然火了,我忙於他事,竟不知原由,昨兒聽老哥說,你也是義賓縣人,我想請老哥給我講一講,最近倒底發生了什麼事?”

王兵各的笑容使船老大慢慢定下心來,提起自己的家,他的心開始活躍起來,亦笑笑道:“若客倌不嫌我鴰噪,我就講一講。”

他沉思片刻,眼中流露出歡喜,歡喜中又揉雜着一絲感慨。

“路人皆說我義賓縣是走了好運,是沾南溪縣軍管的光,其實不盡然,根本原因還是我們義賓縣出了個好縣令。”

王兵各臉上突然閃過一絲不屑,忍不住插口道:“你們縣令不就是那個酒壺嗎?他也稱得上個‘好’字?”

船老大瞥了他一眼,忿忿道:“那個酒囊也配我說嗎?他已經滾蛋了,我說的是我們現在的代理縣令,原來的主簿李大人,要不是他及時修建新碼頭,我們義賓縣哪有現在繁榮。”

王兵各一怔,隨即哈哈大笑,“你們這些小民自然是不懂,當官的最喜歡做這種調調,你哪裡知道,這動一次土,他可從中間撈多少錢去,若是辦學開荒,我還相信,可修個碼頭就說他是好官,這種好官也未必太好當了。”

船老大臉色越來越陰沉,嘴角肌肉在不停的抽動,突然他將水葫重重一頓,霍地站起,“客倌沒事就自己歇着吧!我去搖船。”

他轉身便走,卻被王兵各一把扯住,微微歉道:“你且慢一步,我聽你講完就是了。”

船老大見他態度謙和,心中怒氣稍壓,一屁股坐下來道:“我們雖是平頭百姓,但每個人的心裡都有一杆秤,亮堂着呢!”

他頓一頓,忽然想起對方的身份,心突往下一沉,可心中的怒氣卻未消盡,臉色竟變得一半青一半紅,嘴角蠕動了好一陣,方嘆口氣道:“剛纔我有些失態,客倌莫怪!”

“我不怪你,你接着說。”

船老大又想起義賓縣這幾個月來的變化,感慨道:“我們義賓縣原本就是南溪縣的墊腳石,後來又來個虎狼縣尉,還有一個酒囊縣令,大夥兒都覺得沒有盼頭,能走則走,連我也去了嘉州,不過自從春天李主簿到任後,便開始發生變化,先是縣尉被砍了腦袋,縣令也滾蛋了,到後來碼頭修出來,大小船都改到我們義賓縣停靠,這才漸漸繁榮起來,但這隻能說李縣令是個稱職的官,還談不上好官。”

船老大眼中慢慢閃出眩目的神采,仰望着天空,絲毫不掩飾臉上的崇敬。

“他給百姓修橋,用的是自己的錢,他辦官學、墾茶園、造酒坊,爲百姓造福;他修碼頭、賣地、造屋,不飽一文私囊。”

他突然正視王兵各,目光炯炯,“難道這樣的官還不是好官嗎?”

“可是你怎麼知道他沒有中飽私囊,這種事會寫在臉上嗎?”王兵各搖了搖頭,還是不大相信。

“公道自在人心,客倌不是義賓人,或許不信,可我們義賓縣的每一個老百姓都知道,他沒有!”

船老大將草帽戴上,起身大步向船尾走去。

王兵各望着他挺得筆直的腰,嘴角微微上挑,露出一絲難以察覺的笑意,“這倒是個挺有趣的縣令!”

天色已近黃昏,義賓縣的碼頭一派繁忙,金黃色的貨船排着長長的隊伍在新碼頭外等候,碼頭長約五百步,均用大塊青石鋪砌,表面尚未打磨光滑,略顯得有些粗澀,青石之間嚴絲密扣,做工精細,用一層薄薄的灰漿粘連,越過了二丈寬的平臺便是數十級的青石階梯,在階梯頂處聳立着兩棟巨大的倉庫,倉庫之間有一條寬約五丈的通道,上百名挑夫如蟻羣般正穿過通道將一箱箱上好蜀錦沿着石階挑下。

碼頭上一溜停滿了三十幾艘大大小小的船隻,三艘千石大貨船象巨無霸一般鶴立在衆多小船中間,佔去了碼頭近二成的位子,這是揚州過來的海船,來劍南購買蜀錦,準備直接販運去日本,但它已經不用再去成都,義賓的李記商號就有大量現貨,價格與成都東市一樣,胖胖的船東主輕搖蒲扇,笑呵呵地站在船邊,不時掏出手帕搽拭額頭上的汗珠。

“彭東主不在我們義賓縣住一晚嗎?”

船東主急回頭,不知何時,縣令李大人竟站在他的身後,他連忙躬身施一禮笑道:“不了,再過些日子海上風浪就大了,若抓緊點,還能趕個來回。”

來人便是李清,這幾個月他事事順暢,竟長出幾分官樣來,這李記商行便是他的私產,主要做蜀錦和糖的生意,適才彭東主的話使李清突然有了興趣,“彭東主這幾船貨是要出海嗎?是去哪裡?高麗還是日本?”

彭東主是蘇州人,在揚州經商多年,主要做綢緞生意,錦綾、羅彀、綢絹都能獲得高利潤,最近日本流行蜀錦,爲搶在過季之前暴賺一筆,他日夜兼程趕往成都,本打算在義賓做些補給,不料卻意外地在這裡買到了上好的蜀錦,而且和成都的市價一樣,這倒省了他五天的路程,他當即將所有的存貨買下,準備連夜返回揚州,聽李清的問話,他急堆起笑臉道:“去日本,那裡蜀錦正火,想趕個旺季。”

果然是日本,這個與後世中國仇深似海的扶桑國度,現在又是怎樣一番景況,李清心中突然有了強烈的興趣。

他正想再問,突然,碼頭外面傳來一片叫嚷聲,他急眺目望去,一條白色的小客船,正箭一般向碼頭衝來。

三本書,《誰是大英雄》,陽東新作,《榮耀大唐》失敗,實在是遺憾。

《武德》最真實的穿越,從蟲到龍的歷程,狠人。

《中國道士的二戰》不用說了,作者叫庚新,這是假名,真名叫什麼,我不能說,自己看看去吧!

第112章 硝煙瀰漫的朝堂第135章 匕現——第一百三十六章 南詔內訌(上)第232章 並不難斷的家務事第183章 李隆基的心機第118章 縱橫滇東(一)第325章 給李林甫拜年第369章 殺將立威第340章 江山如棋(五)第293章 艱難的行軍第140章 兩個宦官第98章 四兩撥千斤(下)第327章 安祿山的時機第70章 縣尉縣丞(二)第326章 多管閒事第81章 意外失足第230章 李隆基難斷崔家事第41章 初到成都(三)第321章 客棧疑雲第97章 四兩撥千斤(中)第238章 清平調李翰林醉酒第334章 謀河西(中)第17章 摸獎第279章 虢國夫人的壽辰(下)第134章 圖窮第344章 江山如棋(九)第190章 撲朔迷離第311章 矛盾激化第375章 京兆尹與左相第376章 興慶宮的陰謀第160章 曲江流飲(上)第283章 破綻第210章 尋第41章 初到成都(三)第63章 楊家(二)第201章 柳暗花明第213章 前夜第359章 馬嵬坡(二)第95章 初見太子第36章 貴人(二)第144章 高力士夜訪李林甫(下)第206章 鹽鐵使的人選第382章 家國天下(一)第293章 艱難的行軍第100章 相親(上)第306章 試探性的戰鬥第39章 初到成都(一)第184章 佈局第32章 開店(三)第205章 誰爲左相?第145章 王昌齡求助第298章 合作第352章 戰爭與陰謀(二)第140章 兩個宦官第297章 石國使者第165章 豆盧軍的秘密第140章 兩個宦官第63章 楊家(二)第101章 相親(下)第44章 冷刀子(一)第72章 上任首日(二)第200章 天寶五年的上元夜第118章 縱橫滇東(一)第201章 柳暗花明第228章 安祿山再進京第112章 硝煙瀰漫的朝堂第299章 帷幕拉開第102章 簾兒的姐姐第314章 導火索第354章 戰爭與陰謀(四)第110章 不期而遇第86章 海家的把柄(三)第204章 路遇楊花花第234章 朝會上的爭奪(下)第68章 簾兒第154章 東宮案(八)第165章 豆盧軍的秘密第153章 東宮案(七)第339章 江山如棋(四)第268章 各逞心機第21章 儀隴小攤(一)第112章 硝煙瀰漫的朝堂第239章 科舉案(一)第373章 偷樑換柱第347章 江山如棋(十二)第251章 科舉案(十三)第37章 發薪第245章 科舉案(七)第258章 金丸之線第235章 出家便是還俗第352章 戰爭與陰謀(二)第293章 艱難的行軍第363章 馬嵬坡(六)第62章 釜底再抽薪第105章 各懷心事第385章 家國天下(五)第320章 邊令誠的暗示第63章 楊家(二)第218章 天地爲媒第27章 閬中(二)第18章 上 官司(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