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 捐錢募款(三)

濃濃的夜色中,從岷義酒樓裡走出一大羣人,深一腳淺一腳地跟着一頂小轎向碼頭方向走去,黑暗中沒有人說話,每個人都在想着心事,但每個人的眼睛都發射出同樣熾熱的目光,那是對發財的渴望和嚮往。

中國人做事的傳統首先是請客吃飯,在酒桌上,在酒精的灼燒下,陌路人可以成爲朋友,朋友可以成爲兄弟,甚至連世仇也可以化干戈爲玉帛,所謂一杯濁酒泯恩仇,說的就是這個理,這也是中國酒桌文化的精髓。

但酒只是人情,雖然平時不好說的話在酒桌上可以輕易出口,平時難做成之事在酒桌上也可以事半功倍,但並非每一件事都可以在酒桌上辦得到,這就需要再用利來誘導。

李清現在想做的事情就是這樣,若是象王昌齡所言只募三、五百貫,也就不需要他這樣大費周折,又是換酒杯,又是尋媒子,只要他說一聲,憑他縣令的面子,這三、五百貫也能輕易到手。

可他要的是五千貫甚至更多,其中三千貫建碼頭,一千貫辦官學,他還想把縣衙修一修,這不是靠酒精就能辦得到,還需要利,要用實實在在的利益來交換,現在李清已經成功激發起大家的發財之夢,接下來就是要去碼頭現場,讓大家對財富看得見也摸得着。

義賓縣的碼頭長約五十丈,最多隻能容納十艘中型船同時靠岸,而且人貨混雜,地方狹小,上下船都十分不便,若義賓縣不能抓住這次機會及時改造碼頭,大商船就會去上游的嘉州停靠,按照李清的想法,他準備在現碼頭的北面建一個新碼頭,專門用作貨運,而現在的碼頭改爲客運,使客貨能夠兩地分流。

新碼頭的選址距現在碼頭約一百步遠,也是個低緩的丘坡,上面有一大片空地,原本是片雜草叢生,野狐出沒的亂墳崗,滇東戰起後,被駐紮在義賓縣的軍隊臨時用做軍營駐地,現在滇東戰事漸漸平息,又發生了竊刀事件,軍方便決定不再將軍用物資存放在‘治安惡劣’的義賓縣,駐軍也跟着撤走,這倒便宜了李清,省掉了一大筆土地平整費。

大家跟着縣令大人來到碼頭,卻不見停轎,而是繼續向前走,衆人皆暗暗詫異,難道這兩個轎伕也喝多了不成?張旺回頭向大夥兒招招手,示意跟上,從碼頭到亂墳崗之間有一條小徑相連,穿過小徑,前方是一片黑松林,耳邊只聞此起彼伏的蟲鳴聲,突然有一隻夜梟驚起,撲簌簌地飛向夜空,若隱若現的圓月在灰暗的紗幕中漂游,一羣人在月光下跟一頂詭異的小轎在亂墳崗僵步前行,此場景若是被起夜之人撞見,第二天義賓縣的糯米非脫銷不可。

又走一段路,方纔來到亂墳崗,對很多人來說,這裡只是勾起他們對童年的回憶的地方,‘知有兒童捉促織,夜深籬落一燈明’少兒不知怕爲何物,掏蟋蟀,逮螞蚱,腿骨當寶劍,頭顱作尿壺,而此時墳頭皆平,只散落一些連乞丐都看不上眼的破罐爛麻。

轎子在一塊空地上落地,衆人的腳步也跟着停駐,皆不明白縣令大人爲何要帶他們到此地來。李清揹着手緩步走到江邊,月光下只見岷江如一條黑色的玉帶,低沉雄渾,延綿至天盡頭,星垂平野闊,月涌大江流。

半晌,他纔回頭打量一下這片約百畝大小的空地,微微笑道:“我帶大家來,是想告訴大夥兒,這裡將要成爲義賓縣最繁華之處。”

衆人聞言皆面面相覷,不知縣令大人此話何意,誰也不敢說話,李清笑笑又繼續道:“大家也知道,我們現在碼頭實在太小,根本停靠不了幾艘船,所以我和王縣丞商量,準備在這裡修建一個新的貨運碼頭,要同時能停靠二十艘大船,若非如此,我們義賓縣取代南溪縣只是一句空話。”

大家這才恍然大悟,原來這纔是縣令大人今晚請客的真正用意,經過酒樓的苦心教誨,所有人都明白了這裡面蘊藏的巨大財富,而他們便是第一批走進這個藏寶洞之人,衆人都不由散開來,四下打量這塊曾被他們忘記的土地。

這裡最近處離橫街不過十丈,只隔兩排民房,打通便可以修出一條路來,而且地形方整,若善加利用可以造出百棟房子,每個人都彷彿變成了規劃師,在自己的腦海裡各自畫了幅草圖,卻大同小異,路口挑個幡兒開酒樓;種一棵老槐,後面便是妓院,姐兒可倚在門口笑迎八方來客;前街順路處是客棧,服務周到,讓人恍若回家;后街藏賭館,兩個彪漢冷立大門兩側;或許,還需要建個財神廟,沒事燒兩柱高香。

李清負手在一旁望着衆人微笑不語,他面色柔和,眼裡閃着淡淡的清光,一陣夜風吹過,頭髮在空中隨風飄揚,此刻他的心態已從剪人羊毛慢慢轉變到授人於漁,四肢輕鬆,心中升起一種難以否認的希望和歡樂。

這是塊無主之地,歸官府所有,這就是他最大的資本,從一開始,他就沒有打算用募捐的方法修碼頭,而是準備通過賣地來籌集資金,就象那後世的開發區一般,政府只需投入一點前期資金搞好七通一平,剩下的完全就可以靠出賣土地來滾動發展。

但李清不想搞什麼招商引資,他要扶植起一批本縣的大商家,這樣義賓縣纔能有長遠發展的後勁,象那後世,什麼世界五百強,什麼引進美元若干,光是光鮮了,但最後只是給別人做了嫁衣,只有讓本鄉人發達,財富才能最終留在義賓縣,所以他寧可土地賣得便宜點,也不圖這一點點眼前之利。

漸漸地,衆人又重新回到縣令大人身邊,每個人眼中都洋溢着興奮,彷彿到今天才發現這片亂墳崗竟然是趙公明家的祖墳所在。

“各位,不用我說,想必大家都明白了吧!這塊地一共約一百畝左右,按地段優劣,每畝從五十貫到八十貫不等,今天在場的各位可以優先購買。”

李清見大半人在聽了價錢後眼光在閃爍,知道他們必然在打炒賣土地的主意,他早有準備,又道:“這個價錢比老碼頭要低三成左右,而且以後價格還會大漲,我以所以便宜賣,那是因爲還有一個附加條件,我不管你是自己經營也好,當房東也好,但有一條,店的東主必須是本縣人,若你將土地買去再賣給外人,對不起,土地收回,錢一文不退,大家要自己想好了。”

聽了這個條件,不少人都沉默了,不明白既然想要大家發財,爲何還要這般限制,或許這就是各人眼光的長短不同,智者眺望明天,庸者只看眼前,愚者則回憶過去。

可惜這羣人大多是平庸者,他們也許知道義賓縣將來會繁榮,但眼前的利益卻更有誘惑力,一畝地轉手便可賺幾十貫。

這時,那趙託突然大聲叫起來:“大夥兒難道不明白大人的苦心嗎?大人是想讓咱們義賓縣人自己得利,纔不讓肥水外流。”

他揮舞着胳膊,灰白色的山羊鬍子在上下點動,蒼老的眼睛熠熠發光,充滿一個長者對人生的體悟,“你們不動腦筋想想嗎?若要用這土地賺錢,大人會請大夥兒吃飯嗎?”

衆人聞言均細細思量,此話確實不假,若這縣令黑一點,自己將這塊地吃下,再轉手賣給外地鉅商,這一來一去,中間賺的差價何止千貫,可見這縣令還是有點良心,是真想爲義賓縣做點事,於是,在那趙託的帶動下,在酒精後勁的催化下,所有的人都將胸脯拍得震天響,保證自己一定會將這塊地作爲祖業代代傳下去,將來若違背此誓言,李大人可隨時把土地收回去云云。

李清微微一笑,隨時收回去?難道要自己在這裡當一輩子的縣令不成!

“呵呵!只要大夥兒現在不賣就成,等咱們義賓縣發展起來,就是給你再高的價,恐怕你也捨不得賣了,這事就這麼定了,明兒一早,想買地的可到王縣丞那裡去辦手續,好地段是先來先得,以交錢爲準。”

-----

對不起大家,沒有存稿了,老高只能保證每天寫一章發一章,保證每一章都是精品。

;

第93章 李林甫的煩惱第373章 偷樑換柱第295章 對手第203章 悲情牌第64章 楊家(三)第255章 南詔女王(下)第341章 江山如棋(六)第247章 科舉案(九)第313章 掌權第249章 科舉案(十一)第148章 東宮案(二)第150章 東宮案(四)第257章 一枚金丸第368章 宮中秘議第244章 科舉案(六)第80章 黑幫老大(二)第299章 帷幕拉開第362章 馬嵬坡(五)第383章 家國天下(二)第77章 捐錢募款(二)第227章 因愛生恨第182章 遠謀第315章 兵不厭詐第262章 固執第24章 儀隴小攤(三)第352章 戰爭與陰謀(二)第105章 各懷心事第343章 江山如棋(八)一百九十六章 太子的決策第71章 上任首日(一)第28章 閬中(三)第192章 不速之客第215章 各逞心機第36章 貴人(二)第46章 冷刀子(三)第180章 高原奇兵(二)第20章 官司(四)第262章 固執第203章 悲情牌第259章 解謎(上)第166章 誰是臥底?第220章 慶王之痛第83章 孔方老道第91章 曲江邂逅第379章 兩淮勢力第214章 揚州立威第276章 拉攏第371章 心狠手辣第109章 李琳升官第62章 釜底再抽薪第217章 和親事件第5章 上元夜(一)第231章 安祿山的企第257章 一枚金丸第234章 朝會上的爭奪(下)第359章 馬嵬坡(二)第225章 和李林甫的妥協第320章 邊令誠的暗示第263章 夜泊第5章 上元夜(一)第329章 宮裡的消息第335章 謀河西(下)第123章 追殺南詔使團第206章 鹽鐵使的人選第354章 戰爭與陰謀(四)第277章 虢國夫人的壽辰(上)第280章 把柄第341章 江山如棋(六)第116章 故地重遊第15章 辭職第261章 策劃第381章 不戰而屈人之兵第8章 童生第192章 不速之客第6章 上元夜(二)第301章 針鋒相對第123章 追殺南詔使團第78章 捐錢募款(三)第370章 郭子儀的感動第276章 拉攏第356章 戰爭與陰謀(六)第258章 金丸之線第332章 安祿山跑了第273章 潯陽驚變第158章 崔夫人的眼光(下)第132章 水落石出第327章 安祿山的時機第80章 黑幫老大(二)第266章 線索第30章 開店(一)第280章 把柄第140章 兩個宦官第338章 江山如棋(三)第381章 不戰而屈人之兵第329章 宮裡的消息第246章 科舉案(八)第275章 角力開始第323章 安楊會第33章 密謀第99章 二進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