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章 出家便是還俗

業寺位於長安城西南部的崇德坊,爲皇家寺院,一般置皇室無子后妃之處,貞觀二十三年,唐太宗死後武媚娘便是在此出家,度過了她三年最傷感的人生低谷。

今天感業寺又迎來一個新的出家之尼,大唐平陽郡主李驚雁,歷史上唐朝公主郡主出家爲道爲尼者也不乏其人,幾乎每一個皇帝都有女兒出家,但她們大都是出於同一個目的,獲取自由的身份,而並非真心向佛慕道。

天剛矇矇亮,李驚雁便出門了,她不施粉黛,素衣白裙,朝陽照在她的身上、臉上,她的頭髮黑得象烏玉一般,眼睛象羚羊一般溫柔,臉頰略有些清減消瘦,她的眉目之間,本來是飽含着希望的朝氣,但是現在卻薄薄地籠罩着一層焦灼和悲傷。

李驚雁出門了,走的是後門,低調而不張顯,一輛輕便的馬車,沒有了丫鬟伺候,只有簾兒一直陪伴着她,還有就是倚門凝視她遠去、久久不肯回頭的父親。

李驚雁不時地將嘴脣咬得發白,頭無力地斜靠在車窗前,目光無神地眺望着天際,顯得憂傷而失落。

她曾經在揚州差一點出家,可當她收回這一步後便再也沒有這個念頭,只想平平靜靜品茗她來之不易的幸福,可幸福中卻隱藏着風波,這一回首她又踏進了古佛。

“你是在擔憂會弄假成真麼?”簾兒看出了李驚雁的憂鬱。

“我也不知道我在擔憂什麼,我覺得心中一片空白、前途艱難而迷茫,彷彿看不見出路,我、我很是有點害怕。”

李驚雁微微嘆了一口氣,“簾兒姐,你說李郎今天回來嗎?”

“他或許會來吧!”簾兒勉強一笑,事實上這幾日李清爲組建官家櫃坊之事忙得連吃飯的時間都沒有,所以她才替李清來安排李驚雁之事,而據他說,今日將是第一次聚會,他怎麼會有時間來。

“如果李郎實在來不了,還有我在呢?”

簾兒拉住李驚雁的手,只覺得她的手異常冰涼,還在輕微地瑟瑟發抖,雖然她只長李驚雁幾個月,可此刻卻象個大姐一般,緊緊摟住李驚雁肩膀,把自己的體溫傳給她,口氣堅定道:“別怕!我會一直陪着你,直至我們一起回家。”

馬車轉了一個彎,離開了朱雀大街,沿着安業坊的圍牆前行,前面再行幾裡便到了崇德坊,感業寺便位於崇德坊的東北角。

忽然,馬車的速度明顯放緩了,就彷彿前面有人在攔路一般,正靠在車窗上遐想的李驚雁詫異地探頭向前望去,前方是一條寬大而筆直的道路,只有幾個路人在靠邊行走,並無特殊情況,可當她正準備將頭收回車窗時,卻忽然呆住了,就在她身後數百步外,足足有兩、三百名騎兵侍衛正小步跟隨,就在騎兵的中間,李清一身藍袍長衣,笑容依稀,李驚雁只覺眼窩一陣陣發酸,她倚在靠墊上,閉上了眼睛,幸福的淚珠終於從長長地睫毛下滾出,最令她憂慮的心結霍然解開。

“李郎沒有忘記我,他就在後面!”

感業寺是女尼參禪之地,尤其涉及諸多後宮繽妃,男子更是禁足不得入內,幾個宮裡的太監和感業寺主持早等候在大門處,平陽郡主的馬車緩緩近前,車門開了,李驚雁在簾兒的扶持下踏出車門,纖細的玉足終於踏上了這座令無數女人斷腸的寺院,她擡頭望去,只見寺院規模宏大,在陽光的映射下琉璃瓦閃閃發亮,給整個寺院的屋頂塗上一層金色,寺院大門陳舊斑駁,硃紅色的油漆已經大片剝落,裡面看不見人,顯得暮氣沉沉,只有幾個滿面皺紋的老尼合掌站在門口,眼中飽含同情地望着這個年輕美麗的大唐郡主,僧帽下已不見一縷青絲。

李驚雁心中忽然慌了起來,她死死抓住簾兒的手,驀地回頭向後望去,只見李清一人站在百步外遙望着自己,目光柔和而充滿了自信,李驚雁的心稍稍安定,鬆開簾兒的手,大步向感業寺的主持走去。

“師太,她就是奉旨前來出家的平陽郡主,人已送至,請師太在此畫押,我等也好回宮復旨。”

一個太監急不可待地將移交的冊子打開,把朱泥盒遞了上去。

感業寺的主持是個年邁的老尼,法名難悟,她在感業寺已經呆了五十年,飽經滄桑,歲月磨去了她女人的特徵,她不戴僧帽,光禿的頭頂在陽光耀眼清晰,一雙厲目直射人心底,顯得異常猙獰。

她見過無數豪門貴女從冰雪玉膚到雞皮鶴髮的演變,早已心硬似鐵,再無一絲同情之心,今天是平陽郡主戴罪修行,皇上的敕令模棱兩可,只說她暫時到感業修行,卻並沒有明確修行的期限,類似的詔書她見多了,這是皇上一種矛盾的心態,既想放這些女人一次,可又希望將錯就錯,讓她們就此永遠修行,以護皇家臉面。難悟老尼自然明白皇上的心,她望着這個清醇美麗的少女,號稱大唐皇室第一美人,心中一陣冷笑,既然到了這裡,她還以爲只是來踏青郊遊嗎?

她隨手在冊子上按了手印,算是收下了李驚雁,待幾個太監匆匆走後,她瞟了一眼李驚雁,口中發出嘶啞而蒼老的

儼如破鑼敲擊。

“既到了老尼這裡,你已經不是皇室郡主,只是平凡一小尼,不得擺皇室架子、不得聽喚不聞、不得傲慢無禮,你聽到了嗎?”

她見李驚雁默然無語,並不向自己施禮回答,心中更是嫉恨,又見她長髮如瀑、白衣出塵,便左手拿過剃刀,右手向她頭上摸去,冷冷道:“你且跪下,入感業寺的規矩是先斷三千塵緣,然後再進寺。”這是對付這種高貴身份女子最有效的法子,只要剃去青絲,她們的精神大都會崩潰了。

李驚雁大驚,父親原本告訴自己是帶髮修行三個月,怎麼又變了,她本能地向後退去,躲開難悟老尼鬼爪一般的枯手。

“不是說好帶髮修行的嗎?爲何要將我剃髮?”

難悟臉色一沉,“這是皇家寺院,老尼只聽皇上聖旨,聖旨上並未說帶發二字,所以你必須要落髮!”她短叱一聲,從寺裡走出十幾名高大肥胖的女尼,氣勢洶洶向李驚雁逼來。

就在這時,難悟的眼前一花,只見兩隻勁箭‘嗖!’地迎面疾射而來,擦着她左右兩隻耳廓飛過,直釘入牆內,她這才發現前方百步外站在三個男子,一名藍衣長袍的年輕人笑容可掬,而他身後各站一名軍漢,一人執長弓、一人端鋼弩,目光冰冷似雪,散發着殺機,老尼回頭向尚在顫顫震抖的箭尾看去,又摸了摸耳朵,臉剎時變成死灰色,腿一軟,竟癱倒在地。

馬蹄聲漸漸響起,從寺院的兩邊涌出大羣騎兵,片刻便將感業寺大門前圍得跟鐵桶一般,將簾兒與李驚雁團團圍護在中間,十幾名高大肥胖的女尼嚇得連連後退,但寺門已經被堵死,誰也回不去。

“你們是誰?這可是皇家寺院,不得在此撒野!”難悟被兩個老尼扶坐起,聲音顫抖着向含笑走來的藍袍年輕人道。

李清慢慢走上來,蹲在她面前,擡頭看了看天、又瞧了瞧地,笑吟吟道:“這裡可不是感業寺,感業寺還在兩丈之外,我頂多只算一個路人而已。”

他指了指李驚雁,搖頭嘆道:“如此天仙一般的美女竟要長伴古佛,連佛主也不忍心,故而命我拔刀相助,前來阻止!”

“你可知道她是何人,又爲何要出家?你這般膽大妄爲,不怕觸犯龍顏,降罪於你嗎?”喉嚨便響了幾分,但一觸到武行素和荔非守瑜二人冰冷的目光,口氣立刻軟了下來,“這是平陽郡主,奉旨出家,你不要惹禍上身。”

李清卻哈哈一笑,“你的話誰會相信,那你的聖旨何在?讓我瞧瞧可好,若是真,我立刻便走!”

旁邊簾兒見李清在那裡裝神弄鬼,心中暗暗好笑,便回頭對李驚雁低聲笑道:“你說這老尼會不會真拿出聖旨來?”

“我也不知道!”

李驚雁搖了搖頭,她心中既爲李郎上前救自己而欣慰,可又替他憂心,若此事傳進宮去,李郎真是要被皇上斥責。

難悟忽然明白過來,什麼路過,這年輕人分明就是爲李驚雁而來,她立刻想起二李相婚的流言,便指着李清道:“你、你就是戶部侍郎李清?”

“不錯,正是我!”

李清微微一笑:“我記得聖旨上只命平陽郡主到感業寺出家,既沒有說她不能還俗,也沒有限制她出家時限,十年八年,甚至一輩子皆可,對不對?”

難悟心中懼怕,可又不知李清的意思,只得順他的話點點頭。

李清嘿嘿一笑,“既然十年、八年可以,那出家一時半會兒也不算抗旨,她既然已經出了家,那現在她現在就還俗,隨我而走,師太,你不會反對吧?”

他又從懷中取出一張櫃票,輕輕扔到她的身上,“這是兩千貫香火錢,算是平陽郡主和感業寺結下的一段緣分。”

“這個.

老尼話音剛落,武行素和荔非守瑜二人的箭一支接一支地向她射來,腳底、腿邊、腰畔、臉側,片刻,數十支箭在她身邊射了一圈,最後,荔非元禮的大斧輕輕擱在她的禿頭上,鋒利的斧刃讓她的頭頂傳來陣陣刺痛。

“老賊尼,我家都督是看得起你,你莫要敬酒不吃吃罰酒!不信,老子一斧劈了你。”

難悟幾乎要嚇暈過去,她強守着一絲清醒,上下牙關直打架道:“貧.

“師太如此誠意,李清不聽倒顯得對師太不敬了。”

李清欣然一笑,上前對李驚雁聳了聳肩,手一攤道:“主持一定要命你還俗,看來,你與佛無緣,咱們走吧!”

李驚雁與簾兒相對一望,笑容同時在二人的臉上綻放,她們手牽着手,飛快地向馬車跑去,儼如一朵紅雲與一朵白雲在藍天下飛舞。

李清翻身上馬,從難悟身邊飛馳而過,給她丟下了最後一句話,“平陽郡主已在感業寺出家,終身爲尼,你可要記住了,這是皇上的意思!”

第243章 科舉案(五)第254章 南詔女王(上)第156章 東宮案(十)第350章 勒索第184章 佈局第321章 客棧疑雲第74章 絆腳石(二)第287章 重返沙州的深意第285章 高力士的最後忠告第169章 匪首的把柄第5章 上元夜(一)第85章 海家的把柄(二)第299章 帷幕拉開第384章 家國天下(四)第10章 以直報怨(二)第61章 連環計第331章 述職結束後第233章 朝會上的爭奪(上)第87章 抓住把柄第110章 不期而遇第221章 魔有魔路,道有道途第266章 線索第261章 策劃第52章 暗流(四)第103章 初見李隆基(上)第65章 楊家(四)第26章 閬中(一)第171章 奇襲吐蕃軍第217章 和親事件第346章 江山如棋(十一)第383章 家國天下(二)第63章 楊家(一)第11章 新政縣的鮮于府(一)第31章 開店(二)第371章 心狠手辣第221章 魔有魔路,道有道途第335章 謀河西(下)第318章 怛羅斯之戰(上)第333章 謀河西(上)第373章 偷樑換柱第60章 兄弟鬩牆第81章 意外失足第157章 崔夫人的眼光(上)第91章 曲江邂逅第49章 暗流(一)第323章 安楊會第226章 興慶宮的早晨第84章 海家的把柄(一)第43章 風驟起(二)第135章 匕現——第一百三十六章 南詔內訌(上)第375章 京兆尹與左相第320章 邊令誠的暗示第278章 虢國夫人的壽辰(中)第63章 楊家(二)第251章 科舉案(十三)第262章 固執第378章 請君入甕第262章 固執第42章 風驟起(一)第148章 東宮案(二)第235章 出家便是還俗第274章 必要的強硬第152章 東宮案(六)第183章 李隆基的心機第112章 硝煙瀰漫的朝堂第233章 朝會上的爭奪(上)第76章 捐錢募款(一)第76章 捐錢募款(一)第213章 前夜第25章 儀隴小攤(四)第29章 閬中(四)第255章 南詔女王(下)第65章 楊家(四)第13章 以字鑑人第101章 相親(下)第137章 南詔內訌(下)第75章 絆腳石(三)第78章 捐錢募款(三)第112章 硝煙瀰漫的朝堂第247章 科舉案(九)第91章 曲江邂逅第301章 針鋒相對第133章 毒殺皮邏閣第225章 和李林甫的妥協第127章 滇東收官第18章 上 官司(一)第35章 貴人(一)第81章 意外失足第225章 和李林甫的妥協第360章 馬嵬坡(三)第115章 金盒之秘第35章 貴人(一)第132章 水落石出第360章 馬嵬坡(三)第158章 崔夫人的眼光(下)第147章 東宮案(一)第245章 科舉案(七)第135章 匕現——第一百三十六章 南詔內訌(上)第129章 人情翻覆似波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