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章 崔夫人的眼光(下)

馬車走得極散慢,就彷彿週五下午辦公室的文員,拖沓近半個時辰都還沒有到崔府,這卻是夫人吩咐的,要準備盛宴,崔夫人還要親自下廚,讓未來的準女婿嚐嚐準丈母孃的廚藝,也是一份籌碼,更重要還得等女主角回來,崔柳柳那死丫頭不知野到哪裡去了,幾乎全府的家丁都出動了,得把她找回來,再裝扮成淑女,應付了今天再說,當然,崔翹也希望馬車走慢一點,讓他臉上的腫眉脹眼消下一些,否則怎麼待客,這正是:‘在家不知迎賓客,出門方知少主人。’

“賢侄,我的話要說在前面,我夫人的意思是想讓你娶柳柳,你可有此意?”

崔翹心中嘆了口氣,話雖這樣說,但他何嘗不希望李清能娶自己的另一個女兒呢?前天,在朝堂上遇到李林甫,他竟問起了柳柳的婚配情況,其目的不言而喻,雖沒有正式提親,但今天一早柳柳被李銀約到曲江池遊玩,卻從另一個側面證實了李林甫想和崔家聯姻的想法,他尚不敢將此事告訴夫人,以她的短視,保準一拍即和。

果然是爲了上元夜,李清苦笑一聲,自己就彷彿是一隻刷上金粉的舊筆筒,底子未變,只是面子光鮮了,便引來這麼多筆想插進來,他一直認爲,家本來是男人休憩的港灣,是在外經歷無數耳虞我詐後,唯一能真實面對地地方。可一旦引進太多的背景,這寧靜的港灣便不再寧靜,就如後世的少林寺,本該是佛門淨土,宣揚佛法、勸人向善的聖地,可當那十萬元一支的高香豎起之時,少林寺又成了什麼?

沉默了一會兒,李清緩緩道:“娶了柳柳。簾兒怎麼辦?難道世叔沒有想過嗎?”

崔翹點了點頭,他是過來人,這點人情事故他是懂的,李清決不能娶柳柳,否則會釀成兩代的人倫悲劇,可李林甫又該如何應對。崔翹地腦海裡忽然閃過一個念頭,此事爲何不請教李清,他在朝堂上的表現,是有目共睹的,不定真有辦法,想到此,崔翹急低聲道:“賢侄,李林甫想爲其子求娶柳柳,這可如何是好?”

李清陡然一驚,李林甫想和崔家聯姻。崔翹的話清晰地表達了這個意思,這是件大事。倒不能小瞧了,不過話又說回來。這件事自己出面又有何用,且讓太子去操心好了,李清雖上了太子黨的戰車,卻始終有一點不甘心。

“李林甫早晚會被皇上所烹,此事世叔決不能答應!”

李清見崔翹臉上駭然變色,想了想又道:“此事用拖的辦法,若李林甫逼急了,世叔便向太子那邊靠一靠。注意把握一下度,我想李相國自然會明白。”

“那我夫人怎麼辦?我擔心她會答應。”這是崔翹所擔心地另一件事。

李清笑了笑。“不礙,我給嗣寧王說說,讓他們兄妹好好談一談便是。”

崔翹心中又嘆了口氣,他知道李清只是替自己擔心,卻不太關心崔家的死活,李林甫就算不找自己,去娶崔圓的女兒不也一樣嗎?

又轉了一個彎,馬車走進一條直巷,終於遙遙望見了崔府,崔府顯得有些冷清,這是大部分出去尋找小姐的人尚未歸來的緣故,李清剛進中門,擡眼便看見兩片鮮紅而薄薄的嘴脣,隨即從這兩片薄嘴脣的縫隙中發出一陣鐵鈴般的笑聲,就彷彿第一節課的上課鈴,刺耳且令人生厭,或許崔夫人再年輕三十歲,應該是銀鈴聲,此時老了,銀鈴也就變成了鐵鈴。

才半年不見,崔夫人又胖了一圈,原本崔翹在她面前象個未發育好的少年,而現在似乎更小了幾歲,這也難怪,這半年發生了多少市井新聞,崔夫人又捨不得將那些過時地舊聞扔掉,這不胖,纔怪呢!

崔夫人銳利的細魚眼先習慣性地上下剝視了李清一番,那眼神彷彿富翁地遺孀在丈夫剛下葬後便急不可耐翻他的帳本一般。

崔翹見夫人目光無禮,立刻重重咳嗽一聲,崔夫人驚醒,肥胖地臉上堆出無比燦爛的笑容,刻薄的目光立刻變得秋水含煙,彷彿要將女兒不在造成的那種缺失氣氛補上,又彷彿李清是她分別三十年未見的情郎,拉着李清的胳膊連聲嬌笑,“酒菜都已經備好,快快請進!”

不合年紀的嬌笑和過於親熱的手,使李清渾身一陣肉麻,雞皮疙瘩從腳底一直佈滿頭頂,體重倒憑空添了三斤。

進了飯堂,迎面便是一張超大地圓桌,可圍坐三十餘人,似乎將崔家祭祖用的大桌也搬了過來,席上肉山酒海,當真是在祭祖了,李清一見,這纔有些恍然,原來上元夜他來吃飯時滿桌都是素菜,原來並不是她家喜歡吃素地緣故。

崔翹一見,眉頭卻微微一皺,這個蠢女人,只想用量來表示熱情,卻不想想,這麼大的桌子吃飯,還能說話嗎?

崔夫人不僅後腦勺象長了一隻眼睛,而且這隻眼睛還似乎帶有透視功能,一眼便看穿了丈夫的心思,她回頭狠狠瞪丈夫一眼,又隨即拉開一張椅子,請李清坐下,笑咪咪道:“時間有點倉促,準備不周,讓李都督見笑了。”

李清欠身回禮,心中暗暗發,“夫人實在太客氣了,一頓午飯,李清哪吃得了這麼多。”

他本來已經吃過午飯,若崔夫人擺幾盤精雅可口的小菜,再置一壺小酒,他倒也能應付幾杯,可這樣大魚大肉,不說吃,連看都看不下去。

“不多!不多!李都督這麼大的身軀,怎能吃不下去,聽說你是住在我大哥的府裡,他們家最不注意吃,不如你就搬到我們家來住,包準你天天吃得爽快。”

話實在無聊,但崔夫人的表情卻異常認真,就在等李清的答覆,李清尷尬一笑,道:“謝謝夫人好意,李清過幾日便要赴任,就不必了麻煩夫人了。”

李清的話卻讓崔夫人有了一種前所未有的緊迫感,她暗暗思忖,這納采、問名、納吉,少說也得七、八日

納徵、請期、親迎,這一套做下來豈不得一個月,來乾脆就象自己當年,什麼都不要了,往洞房一推,新人上牀大吉。

想到此,她心急火燎地拉了把椅子,和李清緊緊挨坐在一起,把自己的丈夫冷落到遠遠地一旁,三十人坐的桌子只坐了他們三人,頗有點滑稽,讓李清不由想道第一天學書法時老師說過的一句話,‘疏處可以跑馬,密處不透風雨。’

“李都督,”崔夫人要按自己的經驗行事,“別喝茶,現在喝茶一點意思也沒有.大。”

她取過一個大杯,親自給他斟了滿滿一杯,又給自己的三錢杯淺淺倒上一層,用丈母孃特有的眼光盯着李清笑道:“上元夜也沒敬你,今天一起補了,祝李都督今天高升。”

按照她的經驗,男人在喝下三杯酒後,自然而然會對女人感興趣,那時她再提婚事就容易得多,至於自己女兒能不能做正妻,她是有十分把握,以自己大唐郡主的身份,李清現在的那個女人自然得讓位。

貴婦人身上刺鼻的香味和熱烘烘的氣息讓李清有些吃不消,尤其是她的目光,帶着咄咄逼人的氣勢,就彷彿自己真是她的女婿。

盯着血紅的葡萄酒,李清開始有些後悔,既然崔翹地眼睛與臉上已經被打腫。也就不在意再多挨兩下,自己真不該來,他眼睛微微向崔翹一瞥,見他彷彿酒肉面前得道的高僧,眼觀鼻、鼻觀口,既對滿桌的酒肉不感興趣,也對妻子過分好客視而不見。

“這個.再去東宮一趟,這個.太子面前失禮.

說完,他端起酒杯一飲而盡。卻將酒杯倒扣在桌上,苦笑道:“這個.:+

崔夫人的細魚眼眯成一條縫,心中暗暗冷笑,‘想用太子來糊弄老孃,做夢吧!也罷,看樣子此人酒量不小,多喝也無效,不如挑明瞭說。’

“李都督,聽說你二月成婚,不知娘子是那位大臣的千金?能嫁給李都督真是她的福氣。”

李清自然明白她的意思。只要自己說是小戶女子,她必定會跳起來大喊。‘那怎麼行,不般配!’然後又會說。崔家怎樣怎樣名門,柳柳多麼多麼血統高貴而且賢良淑德,對自己又是如何如何一往情深,她現在不在只是去跟師傅學習刺繡云云。

既然猜到她的後續臺詞,李清又怎會給她機會說出來,看了一眼崔翹,便淡淡笑道:“我娘子也是大戶人家女子,玉真公主牽地線。皇上親自做的媒,這次李清提升。她也得了三品誥命,已經送到禮部備案,不日就將批下,多謝夫人關心了。”

李清猜得沒錯,崔夫人憋足了勁,就等他說是個小戶人家,便要好好給他補一補婚姻與前途二者的關係,然後再說說崔大人本是個一文不名的酸儒,娶了自己後婚姻美滿不說,還升了官,以他爲榜樣,鼓勵李清娶自己女兒。

不料,李清的幾句話卻不軟不硬,彷彿那塞瓶子的軟木塞子,竟讓崔夫人一句話也說不出來,又彷彿那後世地三峽大壩,將所有的鬱悶之氣統統憋回,使崔夫人的臉燥熱得跟那座山城一般。

至於她會不會去找皇上去查問、找楊玉環去確認,那已經不重要了,等她確認完,自己已經離開了長安。

“夫人酒量好象較淺,李清真是失禮了。”

他再也不管自己走後崔翹會有什麼待遇,長身而起,向崔翹和夫人躬身施了一禮,歉聲道:“多謝大人和夫人的盛情款待,李清銘記於心,東宮確有要事,不能久坐,告辭了!”

崔翹將李清送出大門,想着簾兒,既替她高興又替自己心酸,雖然她不能姓崔也不能叫自己一聲爹爹,但與生俱來的舐犢之情卻又使崔翹替她感到欣慰,能嫁給這樣一個重情重義的好丈夫,也算是她不幸童年的一個補償。

“賢侄,你說的不錯,娶錯了妻子,就將用你一生來後悔。”

李清見他未老先衰,笑容中帶着一點悽苦,心中也替他難過,可婚姻之初,是他自己所選,他又能怨誰,自己又能幫他什麼呢?

“世叔多保重吧!”

說罷,李清一拱手,大步下了臺階。

來時馬車拖沓,去時卻快如疾箭,崔府就象那鬧鬼的屋,要離它越遠越好,只一刻鐘李清便趕回了家,簾兒和小雨午睡尚未醒來,連日的疲勞和天不亮便去上朝,再加上崔夫人那杯後勁不太大地葡萄酒,使李清也睜不開眼,向院中的躺椅上一歪,便和衣呼呼睡去,醒來時已到黃昏,天高雲淡,空中一片金黃,李清長長地伸了個懶腰,只覺神清氣爽,精力無窮,一回頭,見小雨正從屋裡出來,便指指自己身上地一牀精絲薄被笑道:“多謝你了!”

小雨遞了一杯茶給他,圓潤的小嘴卻微微一撅,“這可不是我替你蓋地,謝我做什麼?”

“那是誰,簾兒嗎?”

“也不是我,我們也不知是誰!”

簾兒從窗子裡探出頭來,似笑非笑看着他道:“看看這被子就不是我們家的,更不可能是下人的,聽宋妹說下午只有驚雁來過,我估摸着是她的好意。”

“呵呵!簾兒,你那髮夾還真不錯,是幾時買的?”

小雨抿嘴一笑,“公子不要顧左右而言他,不好意思就算了,簾兒姐不會吃驚雁姐的醋,對了!”

她忽然想起一事,急道:“王大爺來了,已經在客房等你好久了。”

“王大爺?”

李清一愣,但他隨即便反應過來,是王昌齡,他找自己有什麼事?他忽然想起一事,驚得從躺椅上跳了起來,‘曲江流飲!’自己怎麼忘了。

第135章 匕現——第一百三十六章 南詔內訌(上)第16章 義助第76章 捐錢募款(一)第313章 掌權第5章 上元夜(一)第230章 李隆基難斷崔家事第343章 江山如棋(八)第165章 豆盧軍的秘密第281章 客棧佈局第135章 匕現——第一百三十六章 南詔內訌(上)第366章 勸說李豫第311章 矛盾激化第48章 冷刀子(五)第119章 奇襲安西城第98章 四兩撥千斤(下)第173章 廟堂之高第9章 以直報怨(一)第103章 初見李隆基(上)第227章 因愛生恨第44章 冷刀子(一)第248章 科舉案(十)第61章 連環計第337章 江山如棋(二)第93章 李林甫的煩惱第358章 馬嵬坡(一)第347章 江山如棋(十二)第226章 興慶宮的早晨第204章 路遇楊花花第294章 奪取小勃津第95章 初見太子第250章 科舉案(十二)第20章 官司(四)第104章 初見李隆基(下)第200章 天寶五年的上元夜第187章 初遇安祿山第260章 解謎(下)第111章 平淡是真第281章 客棧佈局第105章 各懷心事第202章 步步設局第65章 楊家(四)第298章 合作第299章 帷幕拉開第132章 水落石出第301章 針鋒相對第250章 科舉案(十二)第299章 帷幕拉開第161章 曲江流飲(下)第272章 詭異的刺殺第138章 返京第250章 科舉案(十二)第263章 夜泊第295章 對手第221章 魔有魔路,道有道途第173章 廟堂之高第69章 縣尉縣丞(一)第21章 儀隴小攤(一)第369章 殺將立威第78章 捐錢募款(三)第37章 發薪第42章 風驟起(一)第128章 風雲聚會第203章 悲情牌第290章 高仙芝的小鞋第198章 第二步棋第216章 意外第202章 步步設局第118章 縱橫滇東(一)第234章 朝會上的爭奪(下)第335章 謀河西(下)第287章 重返沙州的深意第301章 針鋒相對第278章 虢國夫人的壽辰(中)第150章 東宮案(四)第167章 借兵平匪第235章 出家便是還俗第143章 高力士夜訪李林甫(上)第337章 江山如棋(二)第240章 科舉案(二)第130章 暴風雨前的寧靜第334章 謀河西(中)第61章 連環計第83章 孔方老道第212章 求婚第371章 心狠手辣第87章 抓住把柄第203章 悲情牌第221章 魔有魔路,道有道途第169章 匪首的把柄第246章 科舉案(八)第168章 皇槓被劫第213章 前夜第203章 悲情牌第260章 解謎(下)第283章 破綻第101章 相親(下)第229章 崔翹的抉擇第66章 歸程第100章 相親(上)第224章 李隆基的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