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金盒之秘

昨夜起雨就下個不停,不知疲倦地從天上落下,天已可外面還是一片茫茫雨霧,淅淅瀝瀝,雨水從瓦口裡流下來,將門前小小溝坑變成一條小溪,新落下的雨點,打成許多小泡在上面浮動,一剎那又復消失,被雨點打落的幾片嫩黃色槐樹葉子,小魚一般在水面上漂走。

春困秋乏,戀牀的情緒在每一個人心頭瀰漫,嗣寧王府上靜悄悄的,偶然可以聽見一隻貓從屋頂上竄過,李清從一夜春夢中驚醒,只覺渾身痠疼得厲害,手卻摸了個空,新婚妻子已不在牀上,窗幔已經被拉開,射進大片大片的亮光,房間收拾得很乾淨,只有豔紅的喜色提醒這裡昨夜還是洞房,香籠裡點着名貴的檀香,淡淡的青煙散發到空中,房間裡流動着溫與安寧。

李清閉上眼睛,腦海裡彷彿放電影一般回憶昨夜一幕幕的綺麗,簾兒的溫婉與羞澀,自己的笨拙以及發自內心的渴望,嘴角不由流露出會心的笑意。半天,他睜開眼,似有所感,卻見一隻燦燦金盒放置在牀邊的几上,頓時想起,這是李隆基送給自己的結婚禮物,還弄得這般神秘,將它焊死,李清伸手將它取來,入手沉甸甸的,少說也有二十兩,不知裡面裝的是什麼寶貝,夜明珠?還是大顆鑽石?總之一定是稀世珍寶,他再一次仔細端詳這個金盒,只見它做工精巧。上面浮刻着花紋,有一個小小地暗釦,但接縫處卻焊接粗糙,想必是封得充忙,而且不是專門工匠所爲。

李清沉思間,簾兒端着剛熬好的人蔘銀耳粥悄悄走進來,她已除去喜服,換上了尋常衣裙。濃妝已卸去,補上了淡妝,臉龐上流露出初爲人婦的喜悅和羞澀,雖也疲勞,但長久養成的習慣還是讓她早早起牀,收拾屋子。按照風俗親手給丈夫熬製滋補的參粥,她和李清在一起已經多年,可又似乎纔剛剛初識。

簾兒坐在牀頭,愛憐地用手指給丈夫梳理頭髮,“怎麼不多睡一會兒?”

“這句話應該是我問你纔對。”李清將金盒放在几上,又笑道:“小雨到哪裡去了?”

“估計昨晚和驚雁姐一起睡了,兩人整天說不完的話?”

李清有些詫異,“你是說平陽郡主?”

簾兒笑了笑道:“以前總聽你說她是什麼冷郡主,差點被你誤導,她哪裡冷了?恩!不說這個。我去給你拿個枕頭,坐起來快趁熱吃吧!”

從昨天下午起李清就沒有吃東西。早餓得前胸貼後背,幾口便將粥喝個乾淨。簾兒見他吃得香甜,心中歡喜,“要不我再去給你盛一碗來!”

李清點點頭,忽然又叫住她,指了指金盒笑道:“順便給我拿一把匕首來!”

片刻,簾兒拿來一把剪刀,好奇地看他擺弄,李清取過金盒。用剪刀順着它原來的縫隙一點點割開,挑開最後一處焊接。金盒‘咔!’地一聲彈開,只見裡面放着一個描金繡囊,二人對望一眼,簾兒好奇的眼光大盛,“快看看有什麼?”

李清點點頭,拾起繡囊,卻感覺它出奇地輕,裡面沒有什麼夜明珠和鑽石,捏了捏,似乎是一卷小小的帛軸,“難道還是什麼武功秘芨不成?”李清心中好笑,這種事情聽多了,自然而然就會往那方面想去。

但他卻猜錯了,展開黃色錦緞,李清的臉色漸漸嚴肅起來,不是什麼武功秘芨,而是一道密旨,命他可全權處置南詔事務的密旨,上面有李隆基的簽名和鮮紅的璽印,他立刻明白過來,並不是李林甫要自己去南詔,而是當今皇帝要自己去南詔,既然還給了他密旨,那就是說李隆基是要他按他地策略去辦,讓他在暗處使力,只是李隆基怎麼會知道自己的想法,李清想了想,只有一個可能,是太子告訴他的。

“怎麼了,上面說什麼?”簾兒見他臉色不好,不由擔心地問道。

“沒什麼!”還是要去南詔了!”

簾兒的嘴脣咬得發白,“不是說不去了嗎?”

“本來太子是不讓我去了,可沒想到皇上卻讓我去!”

他儘量語氣平淡,“最多隻去幾個月,你和小雨就住在這裡,既然你們和郡主相處得好,我也可以放下心來,我再去給王爺說說,讓他好好照顧你們。”

簾兒低頭不語,半天她才強作笑顏道:“那什麼時候走,我好給你收拾行李。”

李清望着她,半天才從嘴裡蹦出兩個字:‘明天!’

“渭城朝雨邑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

天寶四年二月,大唐出使南詔的使團在灞橋告別長安,南詔的朝覲團也同時返回,大唐使團正使爲左相陳希烈,刑部尚書韋堅爲副使,又命羽林軍中郎將陳玄禮率三千軍護送,其下副將二人,昭武校尉李嗣業和昭武校尉李清。

一陣緊密的鼓響,大軍終於開撥,一隊隊士兵步伐整齊,黑亮上盔甲上熠熠閃光,向萬里之遙的南詔而去,雖不是去打仗,但路上仍然擠滿了來送行的親友,媳婦扶着父親,妻子帶着兒女,望着兒子、望着丈夫、望着父親,依依惜別,李清身着戎裝騎在馬上,遠遠地向站在車前地簾兒和小雨揮手告別,車廂裡,另一雙明亮的眼睛也在默默注視着他。

使團過秦嶺走漢中一路逶迤南下,行至漢中郡時正使陳希烈感恙難行,衆人決定在漢中休息三天,但於誠節接到消息,他父親病重,這涉及王位地繼承,他回國心急,

來和唐使團商量自己先走一步,陳希烈答應,派昭武率三百軍護送於誠節先行。

一行人行至成都,章仇兼瓊親來迎接,又擔心使團出意外,他派南霽雲率五百人走陸路護衛,南詔使團則換乘船走岷江。

三日後,前方便是嘉州,李清扶在船舷上,迎着江風,默默注視着江面,風將他的頭髮吹亂,心潮起伏難平,就在這裡,幾個月前他經歷了一場難以忘懷的爭鬥,連他自己也險些喪命,可僅僅幾個月,卻已物是人非,李清望着江面上一條平行而駛的小船,船蓬上插面旗幟,旗上寫了個大大的‘義’字,他這才驚覺,再前面不遠就是義賓,也不知哪裡現在怎樣了?

這時,王兵各慢慢上前,站在他身旁笑道:“你可是在想海家的事?”

李清點點頭,卻又搖搖頭,道:“不提此事,我來問你,你這樣去南詔,難道不要岷幫了嗎?”

王兵各咧嘴一笑,露出一排整齊潔白的牙齒,“我幾時不要岷幫,再者,我也沒有最後決定真去南詔,先去看看,我聽說大王子閣羅鳳英雄了得,這次便想跟去看看,若真不錯,我寧願跟大王子,博個前途,若不行的話再回成都做我的黑幫老大。”

說到此,王兵各的嘴微微向後一撇,輕哼了一聲道:“而這種人。平生最大地愛好便是女人,他每天晚上少說也要找三個,喜歡女人倒也罷了,關鍵是他眼睛長在頭頂上,喝三呼四,似乎我是他的一個奴僕,這讓我實在不爽!”

“你剛纔說,於誠節平生最大的愛好是喜歡女人?”

“是!不信你就瞧瞧。他絕對會在嘉州停留找女人。”

王兵各話音剛落,便有一侍衛急急跑來叫道:“頭兒,王子命你馬上過去!”

“看見沒有,定是要停船了。”王兵各搖搖頭,無可奈何地去了。

沒多久,船果然減速。慢慢向嘉州碼頭方向靠攏,李清正要回艙,卻忽然發現剛纔那條小船上旗幟上的字卻變成了一個‘嘉’字,船也停了下來,跟他們一起向嘉州碼頭靠岸。

李清在這一帶遭遇過暗算,所以對這種細微的怪異格外敏感,他心中竟生出一絲警惕來,一直便盯着這艘船,見它靠了岸,船上走下來十幾個帶着刀劍的男男女女。服裝怪異,明顯是一夥人。他們一直看着自己座船靠岸停穩,這才消失在碼頭上。

“奇怪了。這沒有理由啊!”李清百思不得其解。

他剛走兩步,腦海裡忽然閃過一個念頭,“難道是.

船在嘉州靠岸,碼頭上的管事聽說南詔貴賓到來,連忙將閒雜百姓都統統趕走,原本熱鬧的碼頭變得空曠冷清,見他們無心停留,碼頭上地管事又準備二十幾輛馬車恭請貴賓進城。

“李校尉。我家主公請你去一趟。”李清剛剛下船,便有一南詔侍衛跑來喚他。

南詔約三百多人。除卻二十幾名大小官員,其餘全是護衛於誠節的侍衛,從長安所購的貨物沉重如山,便暫留在船上,當李清趕去的時候,他已經慾火難遏,等得頗不耐煩,照他的性子,哪裡需要什麼唐朝的護軍,要不是清平官趙佺鄧勸他不要失禮,他在成都就將李清趕走。

於誠節約二十六七歲,個頭中等,細挑身材,尤其他地腰長得和女人一樣,凡是工於心計而不能算狡猾的男人,多半會有這種腰身,再看他的臉,女性一般的皮膚白得非常柔和,長有一雙多情的大眼睛,短短的下巴高貴無比,一口整齊的牙齒襯托粉紅色的嘴脣,只是嘴角習慣性地略略往上翹,將他漂亮的臉蛋顯出一絲傲慢。

李清趕到他身邊,抱拳施禮道:“二王子找在下,可有什麼事?”

於誠節斜睨他一眼,手往身後一背,眼睛卻翻到天上,不搭理他,旁邊清平官趙佺鄧見了連忙笑呵呵上前道:“我家主公的意思是想請李校尉暫駐碼頭一晚,不知可否方便?”

清平官相當於唐朝地相國,一共有六人,其中首相又稱內算官,替國王處理日常事務,雖然趙佺鄧沒有明說,但意思卻很明顯,他們的東西攜帶不便,便想讓李清晚上替他們看管物品,彷彿李清就是他們看家地狗,十分無禮。

旁邊王兵各上前一步道:“不如屬下留下來!”

李清手一擺,止住了他微微笑道:“我將和陸上護軍匯合後,駐紮在城外,你們的物品我自會派專人看管。”

他又對王兵各叮囑道:“嘉州地段最近頗不太平,你要謹慎護衛王子,切不可大意。”

於誠節聽他囑咐王兵各,鼻孔裡冷哼一聲,轉身便揚長而去,將李清一人丟在了岸邊,李清望着他傲慢地背影,眼睛微眯,嘴角卻露出一絲難以察覺的笑意。

高展刀則帶領一百多人等在岸邊,另外部分軍士乘了後一艘船,不多時也漸漸靠岸,三百人雖不多,卻是從三千護衛軍中挑選出的精銳,尤其是其中一名低級軍官,名叫武行素,更是大唐羽林軍中數一數二的神箭手,百步穿楊,箭無虛發,他手下五十名弓弩手,個個身手了得,很快,南霽雲率五百人也趕到,兩家合兵一處,在城外紮下了營帳。

李清在營帳裡來回踱步,高展刀已經奉他的命令去護衛於誠節,剛纔在碼頭上看到的那羣人實在讓他放心不下,雖然沒有證據說他們是刺客,但還是要小心爲妙,一但於誠節出了事,不僅會影響大唐和南詔的關係,

的南詔計劃也會泡湯。

按照事先的約定,高展刀要每隔一個時辰派一人來報信,天漸漸黑了,但高展刀卻一直未派人回來報平安,李清心中暗暗覺得不妙,走出帳門對副將武行素道:“帶一隊弟兄,隨我進城!”

武行素約三十歲,長有一雙儼如猿臂般的手,他麪皮微黑,嘴角嚴峻,平時沉默寡言,故而武藝雖高,卻得不到重用,從軍十年,卻只混到個九品銜的仁勇副尉,軍中職務只是個隊正。

李清率領一隊騎兵如一陣風似的進了嘉州城,很快便尋到了於誠節的下榻之地,他們包下整整一個客棧,老遠地便見王兵各陪着高展刀從客棧裡走出,正恨恨回頭低罵,顯然是遇到什麼不快之事。

李清縱馬到他面前喝道:“出了什麼事?“

高展刀冷哼了一聲,臉色鐵青道:“於誠節正在興頭上,他命人攆我們滾蛋,這個窩囊氣我受不了!”

“受不了也得受,誰讓你去招惹他,你不能布在暗處嗎?”

王兵各上前一步歉然道:“是我不好,我發現房頂上有一人,不知是高兄弟,便將他揪、不!請了下來,結果正好被於誠節聽見動靜。”

高展刀看了看一臉嚴肅的李清,忽然想起一事,嘿嘿笑道:“那於誠節對你倒有一番評價,你要不要聽聽?”

“他說什麼?”

高展刀不理睬王兵各拼命給自己使眼色。只淡淡道:“他讓你撒泡狗尿照照自己,一根狗屎子似地雜毛官,也配去支使他的人!”

李清聽罷,面上卻毫無表情,他話題一轉,語氣不悅對高展刀道:“我不是囑咐過你,每隔一個時辰派一人來報信,你爲何不派?”

高展刀詫異。“我已經派了二個弟兄回去,難道你沒見到嗎?”

李清頓覺不妙,他急朝四下望去,夜幕下,街上很安靜,到處是於誠節的侍衛。卻沒有一個行人,忽然,他瞥見不遠處的街角處似乎站着幾條黑影,本來一動不動,可見他朝這邊看來,瞬間便消失不見,李清腦海裡念頭轉得飛快,他猛地想起高展刀剛纔說的話,連忙道:“你剛纔說他正在興頭上?是他房中有女人嗎?”

“是!不知從哪裡來了兩個花枝招展的女人,自投他的懷抱。他們剛進房不久。”

李清大叫一聲,“不好!快跟我來。”

他翻身下馬。向客棧飛奔而去,卻被王兵各一把抓住。“究竟出了什麼事?”李清一迭聲叫道,“你們快去,那兩個女人是刺客!”

不等他再說第二遍,高展刀和王兵各便立刻在他面前消失,二人還沒到後院,便隱隱有打鬥聲傳來,只見於誠節穿一件銀灰色的貼身短褂,下面只穿條短褲。四肢全是血,手中拿把椅子靠在牆上喘氣。地上躺着幾個侍衛,身上被戳了幾個窟窿,正汨汨向外冒血。

兩外十幾個人正圍着兩個身着褻衣地女子,確切說是在封堵兩個女子的進攻路線,只見兩女身上衣服稀少,光着膀子和後背,手腕上各套了十幾個鐲子,她們身形飄動,手中匕首上下翻飛、寒光閃閃,腕上鐲子叮噹作響,彷彿象催命符,將十幾個侍衛殺得節節後退,眼看離於誠節已不到兩丈。

高展刀和王兵各對視一眼,同時向二女撲去,一人敵住一個,場上局勢立刻逆轉,二女雖然身手了得,可哪裡又是這二人的對手,只幾個回合便險象環生,二女見已無機會,便開始尋退路,王兵各看出對方要逃,冷笑一聲,身影飛閃,巨熊般的軀體竟如影似魅,封住了對方的所有去路,只聽一連串骨折的聲音‘咔咔’響起,女子地慘叫聲連呼,王兵各停下身形,又象一頭捕獲獵物的黑熊,負手眯看着那女子軟軟地癱倒在地。

高展刀的對手似乎武藝更高強些,而且下手陰毒,撩陰腿、鎖喉抓,各種陰招層出不窮,她見自己的同伴已經失手,忽然長髮一甩,身子滴溜溜轉了兩圈,手鐲上射出幾蓬血紅色的霧粉,高展刀知道這霧粉的厲害,一個鷂子後翻,躲過了粉霧。

那女子卻趁機縱身一躍,腳尖在一棵樹上一點,藉着樹枝彈力,斜飛上了屋頂,眼看她要逃走,王兵各腳尖一點,一顆小石飛去,那女子聽到破空之聲,腰一扭,躲過飛石,就在她身體失去重心之時,‘嗖’地一聲,一支弩箭如閃電般射到,力道強勁,箭矢竟穿胸而過,前胸後背飛濺起兩道血霧,女子哀號一聲,骨碌碌從房頂上滾落下來,摔到地上,眼看是不得活了。

門口武行素放下強弩,舔了下嘴脣,又搖了搖頭,象是在不滿自己的失手。

於誠節見二女一死一傷,不知哪來的力氣,丟掉椅子衝上來,揪起受傷女人的頭髮,用盡全力抽了她幾個耳光,惡狠狠道:“說!是誰派你們來行刺我的。”

那女子冷笑一聲,嘴角流出了一股鮮血,頭軟綿綿歪向一側,她竟然嚼舌自盡了。

於誠節一呆,兩個女人都死了,這下線索全斷,可如何是好,這時,他只聽身後傳來冷冷地笑聲,“這些都是你大哥閣羅鳳派來的,外面還有十幾個,都在尋找機會殺你呢!”

於誠節回頭,卻見是他瞧不起地唐將李校尉,正倚在院門上,似笑非笑地望着他,於誠節目光閃爍不定,慢慢起身披上侍衛遞來的衣服,忽然回頭冷笑道:“你怎麼知道?難道你已經抓了活口嗎?”

李清搖了搖頭,淡淡笑道:“我若是閣羅鳳,也不會讓你活着返回太和城。”

第250章 科舉案(十二)第2章 騙吃騙喝的道士(二)第213章 前夜第188章 李林甫的拉攏第375章 京兆尹與左相第342章 江山如棋(七)第353章 戰爭與陰謀(三)第265章 利用第261章 策劃第5章 上元夜(一)第38章 去成都第27章 閬中(二)第357章 戰爭與陰謀(七)第345章 江山如棋(十)第177章 高仙芝的忠告第359章 馬嵬坡(二)第101章 相親(下)第203章 悲情牌第167章 借兵平匪第78章 捐錢募款(三)第39章 初到成都(一)第279章 虢國夫人的壽辰(下)第127章 滇東收官第206章 鹽鐵使的人選第255章 南詔女王(下)第84章 海家的把柄(一)第68章 簾兒第276章 拉攏第54章 品牌效應第358章 馬嵬坡(一)第25章 儀隴小攤(四)第147章 東宮案(一)第280章 把柄第91章 曲江邂逅第76章 捐錢募款(一)第176章 異鄉第145章 王昌齡求助第76章 捐錢募款(一)第358章 馬嵬坡(一)第10章 以直報怨(二)第211章 南詔消息第140章 兩個宦官第339章 江山如棋(四)第325章 給李林甫拜年第96章 四兩撥千斤(上)第293章 艱難的行軍第298章 合作第23章 儀隴小攤(二)第28章 閬中(三)第109章 李琳升官第346章 江山如棋(十一)第319章 怛羅斯之戰(下)第280章 把柄第380章 裡應外合第202章 步步設局第52章 暗流(四)第207章 觸犯權貴的利益第89章 困獸猶鬥第183章 李隆基的心機第113章 林欲靜而風不止第205章 誰爲左相?第303章 局勢逆轉第221章 魔有魔路,道有道途第135章 匕現——第一百三十六章 南詔內訌(上)第220章 慶王之痛第386章 家國天下(六)第13章 以字鑑人第97章 四兩撥千斤(中)第369章 殺將立威第31章 開店(二)第354章 戰爭與陰謀(四)第374章 滿月酒第202章 步步設局第291章 拉攏邊令誠第162章 密會太子第153章 東宮案(七)第236章 釣海鱉李白諷駙馬第153章 東宮案(七)第276章 拉攏第137章 南詔內訌(下)第332章 安祿山跑了第293章 艱難的行軍第77章 捐錢募款(二)第304章 發動政變第245章 科舉案(七)第229章 崔翹的抉擇第28章 閬中(三)第249章 科舉案(十一)第114章 成親第378章 請君入甕第55章 綁架第286章 外放第59章 挖牆角第316章 敵蹤乍現第46章 冷刀子(三)第213章 前夜第174章 納妾第206章 鹽鐵使的人選第191章 第一步棋第76章 捐錢募款(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