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成親

今天李琳的嗣寧王府披紅掛綵,喜氣的燈籠,綵帶紮成花兒點綴在綠樹草地之上,一串串鞭炮在門前炸響,硝煙的香味兒在空氣中瀰漫,彷彿整個府邸就是中了甲榜的進士在披彩誇街,趕來看熱鬧的閒人將街角涌堵得水泄不通,但停車場上卻只有寥寥幾輛馬車,就儼如聲聲叫好的賣藝人帽子裡只鋪了薄薄一層銅錢。

嗣寧王府的後宅裡,十幾女人濟濟一堂,個個衣着明豔亮麗,拿粉的、描眉的、試衣的,都在在爲新婦而忙碌,簾兒已經在補第三次妝,她在鏡中仔細端詳半天,但效果依然覺得不理想,便輕輕嘆口氣,回頭道:“驚雁姐,是不是我的臉太小了的緣故。”

李驚雁今天穿一身鵝黃的紗羅銀泥裙,與翠綠的小雨一起簇立在簾兒身後,更顯出新娘的嬌羞,她取過眉筆,小心翼翼給她眉稍補了一筆,富有輪廓的嘴角蘊涵着少有的溫柔,“不是!是天氣寒的緣故,顯得你氣色不好,等你乘轎子走一圈,有了血色,喜燭再點亮些,那效果就出來了!”

聽到乘轎,小雨在旁邊嘴一撇,耿耿於懷道:“從後門出去,再從前門進來,這份寒摻,還有那些人的眼光,氣色能好得起來嗎?”

簾兒見她亂說話,急給她使了個眼色,小雨嚇得捂住嘴,兩隻大眼睛偷偷地看了衆人一眼,彷彿這一捂她說出的話就會從空氣中消失,頗有點掩耳盜鈴的樣子。

李驚雁象是對小雨,又象是對衆人解釋道:“其實這都是家父的主意,他只圖風水吉利,卻不想想咱們女人感受。”

此言一出,十幾雙詫異的目光慢慢緩和下來,誇街事小,壞了風水可是大事,於是將要成型的街頭笑話也漸消無蹤,簾兒心中感激,暗暗捏了捏李驚雁的手,實際情況卻是李清不想招搖,出了這麼個餿點子,本想偷偷地進行,不料小雨嘴快,竟說了出來。

李驚雁目光溫柔地望着簾兒,握着她手,感受到了她內心的感激和喜悅,心中卻有些黯然傷神,她強擠一絲笑容道:“時辰不早了,快一點試衣吧!”

這時嗣寧王妃卻悄悄走進來,她是李驚雁的繼母,約三十出頭,生得容貌豔麗,也是崔家名門,她將房中其它人都攆了出去,又上前攬住李驚雁和小雨笑道:“我要給新婦說一些私話,兩個姑娘迴避一下吧!”

李驚雁和小雨臉上同時變得緋紅,彷彿聽到了什麼最不該聽的話,害羞地溜了,簾兒更是羞得連脖子都紅透,眼中閃爍着喜悅的光芒,她再也坐不住,掙開嗣寧王妃的手,跑進了裡屋。

與女人房中的香豔怡人相反,李清的身旁卻烏煙瘴氣,吼叫聲震耳,幾十個不請自來的東宮侍衛擁擠在房內,將今天的男主角吵得頭昏腦脹,他們個個經驗豐富,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絕活,毫不吝嗇地向李清傳授自己那方面的見解和經驗,合在一起便成爲一本完整的洞房三十六計,跳的最兇的卻是李虎槍,他本是李清的保鏢,此時卻成了造反派的頭頭。

好容易找個藉口,李清衝出房間,從快要讓他窒息的空氣中解透出來,外面空氣清新,彷彿回到自由的世間,打發走兩個家人,他擡頭看了看天色,時辰還早,便沿着屋後竹林中的小徑快步向後宅走去,明知道看不到什麼,但潛意識還是讓他忍不住想去看看,昨晚一夜沒睡好,反而更加亢奮,緊張而期盼,他覺得身體裡的弦快要繃斷了,可腳上彷彿裝了無法停步的滑輪,讓他一刻也靜不下來。

後宅與前院被一道長長的白牆隔着,花牆的縫隙裡綠肥紅瘦,綠意盎然,透出春天的氣息,李清沿着窄窄的花徑漫無目標的行走,這時從前方岔口處傳來熟悉的笑聲,呵呵!是小雨,李清聽她甜糯得膩人的笑聲,臉上浮現出一絲頑童般的笑容,瞅瞅前後沒人,迅速地蹲在一塊山石之後,摒住呼吸,腳步聲越來越近,眼前飄過一片嬌黃的裙袂,李清大叫一聲,霍地站起,兩隻手扮成角在頭頂上亂抖,嘴歪着,血紅的舌頭吐得老長,眼睛翻白,只聽一聲尖叫,眼前的黃裙女孩驚得跳起來,後面的綠裙則後退兩步,手按住胸脯,呆呆地望着他,李清忽然發現不對勁,在他臉前不足半尺處,是一張清麗絕倫的臉,本該是冰冷的目光卻因害怕而多了幾分人間氣息,兩張臉捱得極近,甚至可以聞到對方的鼻息。

“見鬼了,不是小雨!”

從來都是一襲黃裙的小雨今天卻換了一條綠裙,正站在一丈外,眨巴着大眼睛,仔細辨認這個熟悉的惡鬼,她驚喜地叫起來,“公子,你怎麼在這裡?”

“對不住,我認錯人了!”李清趕緊後退一步,不好意思地摸摸後腦勺,嘿嘿直笑,眼看着對方懼意已去,白瓷般的臉上竟生出一絲羞澀的紅暈,可彷彿變魔術一般,轉眼間羞澀便消失無蹤。

就在這時,幾個喜娘尋聲趕來,她們老遠看見了李清,大聲叫嚷起來,“在那裡!”不等他說話,喜娘們圍着他連聲怨道:“我們四處尋你,再不換衣,可就來不及了,快快跟我們來!”

李清趁機下臺,他對二人乾笑兩聲道:“你們忙,我還有事!還有事!”說完,便跟着喜娘慌慌張張跑了。

時間離良辰越來越近,已經有幾個客人來了,正百無聊奈地坐在客廳裡,王兵各也早到,在一幫東宮侍衛比試力氣,大門登記處擠滿了各府來送禮的管家。

“真是對不起,我家老爺臨時有事,來不了,特奉上一份薄禮。”

理由各異,結果卻是一樣,主人有事來不了。

雖在意料之中,但冷清的大堂還是讓李清心中鬱悶,來了竟不到十個客人,而且都是衝李琳的面子,他送出的請柬無一人來。

“李舍人,恭喜恭喜啊!”

正想着,門口終於來了一個客人,卻是滿面春風的崔翹,他一面祝賀,可眼睛卻繞過李清的肩膀向裡面探望去,似乎在尋找什麼。

李清知其心思,回禮笑道:“現在時辰尚早,還不到拜堂時間,崔大人來得早了點,快快請客堂裡坐!”

但崔翹過後,便再無一人來,時間慢慢地過去,天色漸暗,迎親的花轎已經出門,很快便會回來,可觀禮的賓客席上大半都空着,客堂裡坐的除了崔翹外,大多是五、六品的低官,李琳正在陪客人說話,但眼睛卻不時投向門口,只盼再多來幾個重量級的客人撐撐場面,這樣的結婚場景他還是第一次遇見,實在有些讓人難堪。

於是,李琳的府門前便出現這麼一個景形,大門口冷冷清清,兩排長長的登記席上沒有一個人,十幾名接待的家人都傻呆呆站着,新郎官李清與陪同的李照伸長脖子向兩邊街頭張望,看熱鬧的百姓得了喜錢早已經散去,只有一羣小孩在地上尋找着漏網的喜錢,一陣風颳過,吹得衆人的衣袂獵獵作響,捲起了地上的鞭炮紙屑,向空曠的街巷飄散而去。

這時,密集的馬蹄聲踏破了清冷,一輛寬大的馬車在百騎甲士的嚴密護衛下,緩緩在府門處停了下來,不等李清上前,李林甫笑呵呵的聲音已經從車廂裡傳來,“這就是李舍人的不對了,成親這種大喜事怎能不請我。”說着,李林甫碩長的身軀在侍衛的扶持下從車裡走出,他見門前冷落,眉頭一皺道:“怎麼會這樣,人情竟冷漠致斯。”

一回頭,李林甫又堆起誠摯的笑容,眼睛眯成一條縫,縫裡微微透射出精光,他向李清拱手賀道:“人生四大喜,洞房花燭可在首位,老夫恭喜李舍人了。”

李清上前一躬到地,“李清不敢打擾相國,故沒有送去請柬,不料相國竟然親至,實在讓屬下感動。”

“哪裡!哪裡!”李林甫拉着李清的手,上下打量他,有些歉然道:“老夫不知李舍人新婚,竟然將李舍人也編入去南詔的使團中,皇上已經批了,後日便要出發,真是抱歉了!”

李清不由糊塗起來,就算他去南詔也應是太子安排,照理,太子失去了南詔的主導權,更不會將他推出去,怎麼現在變成了李林甫的意思,這中間到底是哪個環節出了出了問題。

李琳和一衆賓客聽說相國大人親來,都飛奔出來迎接,不多時,吏部侍郎楊慎矜和御史中丞吉溫帶着他們的妻女相繼來賀,這些都是李林甫的鐵桿心腹,都是不請自來,李林甫妙語連珠,衆人有心迎合,大堂上的氣氛頓時活躍起來,李清暗暗苦笑,雖然面子是有了,可這樣一來,他又烙上了相國黨的印記,在李亨心中,背叛的罪名真是坐實了。

這時隱隱地鼓樂喧天,應該是迎新的花轎回來了,政治派別已經不再重要,新郎官被儐相簇擁回大堂,嗣寧王府的上上下下一齊動員起來,收拾走門口的桌椅,燃亮燈籠,一百零八個大紅燈籠從府門一直排到正堂,吉祥喜慶,蔚爲壯觀,大街上炮竹震天響,吹鼓手八字排開,個個憋足了力氣,忽然府門大開,一乘大轎從大門進來,府中十幾名細樂迎出去,十二對宮燈排着進來,喜娘扶新人出轎,李驚雁和小雨一左一右站在頭帶大紅蓋頭,身着豔紅喜服的簾兒身後,串串鞭炮聲歡快地在新娘面前炸響,司儀大聲宣佈:“吉時到!”

李琳和崔翹臨時充作雙方家長,坐在大堂兩側,笑呵呵地等着新人拜堂,可就在這時,院子裡的人羣中悄然出現了許多陌生的面孔,注視着場內的情況,一名宦官模樣的人悄悄來到李琳面前,向他耳語幾句,李琳他霍地站起,幾步衝出廳堂將大管家找來,命他立刻將所有僕役下人一概清走,又給李林甫等人低語幾句,衆人同時站了起來,目光向大門處頭去,心中暗道,‘這李清究竟是何等人物,竟有如此大的面子。’

負責安排賓客的李照發現院子出現許多陌生的面孔,竟不知他們從哪裡進來,他正想上前詢問,可這時,一大羣黑衣人簇擁着一名客人大步走進來,李照趕緊迎上去,只見來人約六十出頭,身着錦繡緞袍,腰束玉帶,身材高大,皮膚白淨,生得細眼長眉,平和的面容裡透出無比威嚴的氣度,李照一見之下頓時大吃一驚,連忙跪下叩首,不等他跪下去,左右立刻閃過二人,迅捷無比,一把將扶住,李照立刻反應過來,遂改成一躬到地,低低聲道:‘臣弘文館學士李照參見陛下!’

來人正是大唐天子李隆基,他本是微服而來,已事先通知過李琳不要聲張,不料時間倉促,李照還不知道,虧得侍衛動作迅速,將他攔住,這才避免了一場尷尬,李林甫和李琳、崔翹等人連忙上前見禮,李隆基含笑點頭,他負手慢慢走到李清面前微微笑道:“聽說你今天成親,我代表玉真公主特來向你祝賀。”

說罷,他回頭施了個眼色,立刻有一隊的侍衛扛着數十個大箱籠魚貫而入,堆在牆角,儼如小山一般。

“這是我和玉真公主送給你的賀儀,都是些尋常用品,你們應該用得着。”

李隆基又從懷中掏出一個小小的金盒,遞給李清,笑道:“這是我給你的禮物,你要收好了。”

李清做夢也沒想到李隆基會親來參加他的婚禮,心中感動,可又不能透露他的身份,只得接過金盒低聲道:“臣謹記聖恩!”

李隆基呵呵一笑,掃視一眼所來賓客,又回頭對李琳和李林甫道:“我不好久呆,得回去了,你們繼續。”

說完,他在一幫侍衛的護送下,悄然離開了李琳府,那些神秘的面孔也象泡沫一般消失無蹤,彷彿什麼事也沒發生過。

李隆基一走,大堂裡又再次喜慶熱鬧起來,司儀大聲宣佈,“吉時已到!請新人拜堂。”

喜娘攙過新娘,將紅結的另一頭交給李清,司儀引着他們慢慢走到喜案前,在明亮的喜燭前,一個喜娘在兩個新人的頭上各剪下一絡頭髮,打成結,擱在紅盤中,放在斗大的‘喜’字之下,象徵着二人結髮。

不知過了多久,李清暈暈昏昏被送入了洞房,洞房紅燭高照、喜氣瀰漫,新人微坐牀前,自始自終,都不見李虎槍他們出現,這似乎有些不合情理,

李清趴在地上,果然見牀下擠滿了十幾張曖昧的笑臉,門後、桌下甚至窗簾後面也蹲着兩個。

“你們給老子統統滾出去!”

衆人嘻嘻哈哈,你推我嚷向門外走去,。

“站住!李虎槍呢?在哪?”

衆人看了看李清,異口同聲道:‘恭喜!恭喜!’便爭先恐後跑了。

衣櫥裡面沒有,淨角簾後沒有,李清找了一圈,竟沒有發現他躲在哪裡,卻見簾兒的手微微向牀上一指,李清上前拉開帳縵,果然見一牀絲被不是一般的高,他隔着被褥狠狠踹他一腳,又好氣又好笑道:“你到底走不走!”

李虎槍慢慢爬出來,故作驚訝道:“原來這裡是洞房,我多喝了幾杯,走錯地方了,你們忙!你們忙!”

門一開,擠在門口的人哄地跑散了,李清將李虎槍扔了出去,這才把門關上,上前將新娘的蓋頭輕輕揭下,只見簾兒盛妝豔服,豐肩軟體,眼潤息微,淡雅如粉荷露垂,嬌羞似杏花煙潤,李清坐到她身邊,正要說話,卻‘哎’地一聲,象被針刺似的跳了起來,將簾兒嚇一跳,微微扭頭,“李郎,怎麼了?”

只見李清從內衣裡摸出個金盒來笑道:“這是剛纔陛下給我的,裡面也不知是什麼東西。”

李清好奇心大盛,想打開看看,卻發現金盒竟被焊死,渾然一個整體,根本就打不開,正遲疑時,卻感覺簾兒沒有聲音,一擡頭,只見她螓首低垂,一語不發地等着自己。

‘春宵一夜值千金!’李清一拍腦門,自己當真糊塗了,他隨手扔掉金盒,吹滅喜燭,房間裡頓時一片漆黑,也不管是否應斯文禮儀,他輕輕抱起簾兒,便鑽進了無限春意的溫香軟帳之中。

第372章 李泌之策第356章 戰爭與陰謀(六)第252章 失意的酒樓第315章 兵不厭詐第160章 曲江流飲(上)第49章 暗流(一)第324章 天寶十年最後一夜第99章 二進宮第357章 戰爭與陰謀(七)第126章 暗渡陳倉第135章 匕現——第一百三十六章 南詔內訌(上)第39章 初到成都(一)第23章 儀隴小攤(二)第103章 初見李隆基(上)第98章 四兩撥千斤(下)第366章 勸說李豫第99章 二進宮第220章 慶王之痛第348章 後手第110章 不期而遇第232章 並不難斷的家務事第44章 冷刀子(一)第125章 小人眼紅第53章 暗流(五)第242章 科舉案(四)第107章 簾兒進京第121章 美女與陰謀第89章 困獸猶鬥第247章 科舉案(九)第384章 家國天下(四)第311章 矛盾激化第292章 大國的決策第210章 尋第32章 開店(三)第26章 閬中(一)第23章 儀隴小攤(二)第248章 科舉案(十)第143章 高力士夜訪李林甫(上)第360章 馬嵬坡(三)第261章 策劃第172章 至關重要的一戰第67章 官從天降第123章 追殺南詔使團第372章 李泌之策第192章 不速之客第144章 高力士夜訪李林甫(下)第175章 比箭第250章 科舉案(十二)第144章 高力士夜訪李林甫(下)第324章 天寶十年最後一夜第281章 客棧佈局第366章 勸說李豫第249章 科舉案(十一)第12章 新政縣鮮于府(二)第271章 下手第268章 各逞心機第121章 美女與陰謀第18章 下 官司(二)第51章 暗流(三)第145章 王昌齡求助第385章 家國天下(五)第173章 廟堂之高第178章 戰爭背後的戰爭第132章 水落石出第294章 奪取小勃津第156章 東宮案(十)第131章 破局第290章 高仙芝的小鞋第52章 暗流(四)第227章 因愛生恨第186章 步步爲營第118章 縱橫滇東(一)第249章 科舉案(十一)第303章 局勢逆轉第175章 比箭第151章 東宮案(五)第242章 科舉案(四)第74章 絆腳石(二)第322章 回家的路第23章 儀隴小攤(二)第357章 戰爭與陰謀(七)第46章 冷刀子(三)第238章 清平調李翰林醉酒第368章 宮中秘議第292章 大國的決策第82章 意外失足(二)第151章 東宮案(五)第217章 和親事件第190章 撲朔迷離第377章 各自出招第264章 示警第328章 李隆基的雄心第314章 導火索第23章 儀隴小攤(二)第53章 暗流(五)第237章 賞牡丹貴妃思曲第171章 奇襲吐蕃軍第177章 高仙芝的忠告第180章 高原奇兵(二)第269章 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