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害了自己的祿東贊

第123章 害了自己的祿東贊

與這個兒子說話越來越累了,李世民望着眼前的樓閣問道:“凌煙閣何時可以開始修建。”

李承幹回道:“修建凌煙閣的事會讓工部安排,最快今年冬天。”

李世民又看了一眼,撫須沉默着。

“對了,父皇今年還要去秋獵嗎?”

“若朕說要去呢?”

李承幹站在原地,回道:“沒錢。”

早就料到這個兒子會這麼說,明明心裡已經準備過了,但聽他說出這番話來,還是覺得上火又牙疼。

再看向這個兒子,李世民反問道:“朝中的錢你要用在何處。”

李承幹作揖道:“父皇,兒臣但凡有用度都會與御史臺還有老師商議的。”

這小子的意思就是何須多此一問?

其實朝中的事還不都在朕眼中,事實也的確是如此。

“朕聽聞你還要請祿東贊來長安?”

“已經讓鴻臚寺的人安排下去了。”

“祿東贊會來嗎?”

李承乾道:“他若不來,也就罷了,只不過是孤這位東宮太子的個人邀請,與父皇以及朝中的態度無關。”

李世民稍稍點頭。

見父皇沒什麼話要吩咐了,李承幹便與母后在一旁說着話,說到妹妹李麗質現在的學習能力,母后捂嘴輕聲笑個不停。

李世民板着臉站在一旁不語。

父母孩子一家三人坐在三清殿,低聲說着話。

作爲兒臣,李承幹從來沒有在父皇母后面前說起過理想。

而是說着現在東宮的變化,以及一直學不好的李治與李慎。

宮女和太監們陪在一旁,看着有說有笑的一家三口。

其實太子殿下說的事都很有意思,還有晉王殿下養了一隻鴨子做朋友,結果被丟去了太液池。

宮女與太監們都看在眼裡,當太子殿下說起這些趣事的時候,陛下也是想笑的,可就是端着,板着一張臉。

眼看太陽逐漸西沉,李承乾道:“天色不早了,兒臣就先回東宮了。”

還未等陛下開口,長孫皇后就搶先道:“去吧。”

向父皇與母后躬身行禮,李承幹快步離開。

皇后蹙眉看向一旁欲言又止的丈夫,緩緩道:“陛下還想與承幹抱怨什麼。”

李世民道:“朕沒想與他抱怨,只是……罷了!”

長孫皇后又道:“就算承幹一事無成,他也依舊是臣妾與陛下的孩子,還是宮裡這麼多孩子的長兄。”

李世民緩緩點頭。

鴻臚寺的人星夜奔襲,將太子給祿東讚的書信送到了河西走廊。

再由河西走廊的人送去吐蕃。

關中十月入秋的時候,吐蕃的回信便回來了。

十月的京兆府很忙碌,杜荷找到了用銅錢轉換成資產的方法,他用大量的銅錢買了兩千三百匹紫熟綿綾與兩千匹細棉綢,也就是共計五萬六千貫錢。

對太子來說,杜荷現在說富,並沒有達到一開始的預期,說不富有也挺有錢的。

這個京兆杜氏的尊貴公子還要繼續努力才行。

從江南運來的這些絲綢夏天織成,送到關中已是秋天,除了進獻給宮中的一千匹紫熟綿綾,絕大多數都被杜荷這個大買家買下。

京兆府通過這次交易兩邊收取稅額,就有一萬貫錢。

太子殿下與京兆府尹就坐在二樓的一處堂內,喝着茶水,目光看着杜荷與江南的客商還在笑着交談。

許敬宗候在一旁,看着一袋袋的銅錢裝入箱中。

于志寧還要將這些銀錢歸檔,寫入卷宗。

“太子殿下,吐蕃的回信來了。”

李承幹拿過回信,打開這卷粗麻布,看完內容笑道:“這個祿東贊真是體弱多病。”

“是嗎?”李道宗好奇問道。

事事總不會都一帆風順,明明書信來往大家都挺和睦的,臨到請他來長安,這個吐蕃大相好巧不巧又病了,真的是好巧不巧……

不敢來長安,就不敢來嘛。

“三天兩頭就病重不能遠行,他把孤當什麼人了。”

正堂二樓又安靜了下來,還能聽到樓下客商們的說笑聲。

甚至雙方還談好了來年交易葡萄釀的過程,南方商客也願意用茶葉換取關中的肥皂。

而當今太子與吐蕃頻繁書信往來,都快成與吐蕃大相成筆友了。

李承幹嘆息一聲,執筆寫下:孤本將心照明月,奈何明月照溝渠,等閒變卻故人心,卻道故人心易變。

寫完兩句詩,交給帶信來的鴻臚寺官吏,吩咐道:“送去吐蕃。”

李道宗看了一眼,讚歎道:“好句子。”

“確實是好句子。”這是許敬宗第一次看到太子作詩,但再一想,又覺得不對,這詩句讀起來怎麼不太通順,意境不通達。

可還是沒有當場說出來,許敬宗只是心裡暗暗想着。

李承幹淡淡道:“孤想要將祿東贊當作朋友,沒想到他竟然幾次三番敷衍孤。”

李道宗沉聲道:“若老夫手中還有兵權,定要領一百兵殺入吐蕃,將祿東贊活捉來長安。”

許敬宗低聲道:“一百兵?”

李道宗道:“吐蕃而已,一百兵足矣。”

許敬宗呆立在一旁,又不知該如何回話。

于志寧道:“太子殿下,都收拾好了。”

李承幹站起身道:“回去吧。”

“喏。”

于志寧命人將這些箱子都帶上,扛回去。

杜荷與這些江南客商還在商談着,這些人並不知道眼前從正堂走過的這位是當今太子,也不知道太子其實一直都在這裡。

除了面帶敬重之色,又沒有開口說破的杜荷,其餘人都還在沉浸在交易圓滿的喜悅中。

五萬貫的交易,朝中兩邊收稅,杜荷上交了五千貫,江南客商幾家也上交了五千餘貫。

朝中收取了這一次交易的稅,準確地來說這應該算是市稅,按照交易的貨物貴重來收稅。

讓京兆府主持這一次交易也是爲了讓兩邊放心,往後關中各縣與中原各地的大宗貨物交易,都會在京兆府主持。

因有了第一次嘗試成功,往後可以多進行幾次。

走到京兆府門外,街道上有幾個賣大蔥與豬肉的商販,甚至還有大蔥與煮羊肉結合的包子。

許敬宗站在京兆府門前,送別,笑着道:“這都是涇陽與渭南的村民自發的。” 大蔥是渭南的大蔥,豬肉是涇陽的豬肉。

而這些都是許敬宗這個京兆府少尹安排的。

東宮太子的微操下,一種全新的縣與縣的合作模式產生了。

單獨一個縣的力量是有限的,只是涇陽一個縣得到發展,力量太過薄弱了。

有些事需要關中各縣齊心協力,才能發揮出效果。

人們的餐桌上多一樣食物,多一些菜餚,這當然是利國利民的好事。

李承乾重重拍了拍許敬宗的肩頭,便帶着凝重的神色離開了。

自認爲自己幹得還算出色的許敬宗,看到太子的神色,也不知是因太子還不滿意,還是因祿東讚的信導致殿下心情不好?

望着太子離開的背影,他帶着惶恐地躬身作揖行禮。

過段時間藍田縣的柿子與棗,也應該豐收了,許敬宗暗想着又走回了京兆府。

因太子對祿東贊其人是抱有善意,所以孤本將心照明月。

但事與願違,祿東贊用這麼敷衍的藉口來搪塞,那便是奈何明月照溝渠。

所謂等閒變卻故人心,卻道故人心易變。

祿東贊是壞人,他竟敢這麼敷衍大唐的東宮太子。

當這首有些句不達意,上下意境並不通達的詩句流傳在朝野中時候,朝堂上下的官吏對吐蕃人的看法也越來越不好。

吐蕃大相的所作所爲,讓朝野上下拉低了對絕大部分吐蕃人的好感。

人品就是信譽,因此吐蕃要獲得大唐互市的交易文書,多半會更難了。

往後就能名正言順地拒絕吐蕃人蔘與互市。

太子的一首不太通順的詩雖被文人們議論,可祿東讚的品行因爲這一首詩,讓關中所有喜歡詩詞的文化人,將祿東讚的人品打了一個差分。

這人還是吐蕃的大相,連帶着吐蕃的松贊干布,也被關中文化人打上了一個差評。

詩詞是最容易傳播的,就連平時生活三點一線的李承幹都沒有想到,摘取了兩句詩,會在朝中議論成這樣。

半月後,入秋的關中天氣轉涼。

李承幹難得清閒坐在中書省吃着茶葉蛋。

入秋吃茶葉蛋這已經是東宮的規矩了,也成了朝中習以爲常的事。

在突厥人或者是西域人眼中,入秋之後吃茶葉蛋,是大唐新興起來的風尚。

而且這個茶葉蛋,真的貴得要死。

李承幹剝着茶葉蛋的蛋殼,道:“舅舅爲何這麼看着孤。”

長孫無忌也剝着茶葉蛋的蛋殼,低聲道:“卻道故人心易變。”

“是祿東讚的心易變,說的不是舅舅。”

中書省內,只有舅舅與外甥兩人。

很滿意這個外甥的能力,今年的滿朝文武的俸祿都順利發放下去了,並且朝中還有十萬貫的盈餘。

這個東宮太子主持朝中用度兩年,秉持着開源節流的準則,讓朝中逐漸富裕了起來。

長孫無忌感慨道:“太子殿下不該寫這等詩的。”

李承乾點頭道:“會讓人覺得孤小氣,愛計較?”

長孫無忌頷首道:“正是。”

“舅舅太過偏執了。”李承幹吃着茶葉蛋,道:“孤是東宮太子,支持關中建設,掌握朝中用度,目前爲止孤就這兩項大權,身處中樞,孤不得不斤斤計較,孤也必須是個小氣的人,如此朝臣才能信服。”

長孫無忌嘆道:“那也……唉!”

一聲嘆息,他又道:“都怪老夫,不該將殿下放在這個位置上。”

李承乾道:“滿朝文武都在看着孤,與其被人盯着怕東宮太子在用度上會偏心,不如就當一個小氣的人。”

“有道是蝨子多了不怕癢,謠言多了也就不在乎了。”

長孫無忌又道:“這不是一句好話,殿下萬萬不要這般評價自己。”

李承幹又道:“那舅舅覺得孤應該作什麼樣的詩?”

“太子殿下若不會作詩,可以不作,以免又會被人議論。”

“舅舅真愛說笑。”

李承幹尷尬一笑。

長孫無忌也會意笑着,吃着茶葉蛋心情愉悅。

本來清閒,想着出去走走,不過今天要等一個消息。

吃了兩顆茶葉蛋,李承幹便將小爐子放在一旁,爐子內的火依舊燒着水壺,壺中的茶葉蛋繼續煮着。

大概過了一個時辰,就聽到門外的話語聲。

岑文本先跑了進來,他拿着一卷卷宗道:“太子殿下,銀錢到了,御史臺的人與兵部的護送官兵回來了。”

李承乾點頭道:“請進來。”

一隊文官,一隊是兵部的兵,兩隊人押送着一箱箱銀錢。

馬周走在前頭行禮道:“太子殿下,趙國公,這是今年往來互市的銀錢。”

打開兩個箱子,李承幹看着箱子內的金銀。

馬周又道:“這些都是高昌王給的。”

李承幹拿起一塊金子,道:“都驗過了嗎?”

馬周道:“驗過了都是真金真銀,高昌王出手很闊綽。”

李承幹這才意識到,絲綢之路的財富遠比自己預想的要誇張。

賺錢這麼辛苦,不如直接搶了得了。

拿過岑文本的卷宗,李承幹翻看着這一次互市的賬目,此番互市主要貨物都有茶葉,肥皂,布絹,還有一些鹽鐵。

一兩茶葉等於三兩粗鹽,等於十塊肥皂,二十塊肥皂等於一塊香皂,五塊香皂可以換八兩重的精鐵。

這基本上就是現在西域人與唐人互相協定下來的價格。

衆人站在中書省內,看着太子殿下手拿着卷宗來來回回走着,似乎在盤算。

此刻,這裡很安靜,衆人聽着自己的呼吸聲,等待着太子殿下接下來的吩咐。

互市到了西域就演變成了國與國之間基於信任的交易,又看到放着金銀的箱子,金子與銀子混在一起,凌亂堆放着,李承幹越看越不爽。

“這怎麼能和混在一起放?”

太子殿下忽然一句話,令衆人有些錯愕。

于志寧會意之後,連忙將金銀倒出來,將金子與銀餅分開放入各自的箱子。

如此,李承幹這才舒服許多,又道:“要是能碼放整齊,大小一樣就更好了。”

突然加更!求月票!

加更!給六月開個好頭!

183.第183章 識大局362.第362章 祭拜第121章 負重鍛鍊第173章 妹妹的不滿第91章 及冠賀禮198.第198章 一地雞毛191.第191章 查到底398.第398章 君臣坦誠第4章 紅樓與曹先生第317章 朝臣人心浮動第52章 爺孫倆第75章 底層工作的重要性134.第134章 各縣縣丞第165章 難免的223.第223章 軍中密奏347.第347章 遼水戰爭294.第294章 山君傳說183.第183章 識大局第112章 小氣的父皇第51章 守備長安的太子239.第239章 太子的噩夢397.第397章 玄奘的故事第112章 小氣的父皇第38章 想要集權的父皇第9章 播種新的學說390.第390章 上官庭芝334.第334章 荒謬且短見第49章 上架感言第92章 兄弟三人301.第301章 親衛283.第283章 吃什麼長大的第82章 搶還是買336.第336章 老府兵234.第234章 有陛下當年之風259.第259章 來長安的祿東贊第322章 太子與老師289.第289章 戍守北疆364.第364章 新的任命第4章 紅樓與曹先生347.第347章 遼水戰爭371.第371章 虎牢關第161章 監察363.第363章 文翰四賢377.第377章 舊人老臣第149章 皇子的名聲第317章 朝臣人心浮動280.第280章 史書難寫231.第231章 修繕長安265.第265章 母后與妹妹的安排401.第401章 唐蕃之交287.第287章 比金錢更值得266.第266章 太子婚事第184章 歷代皇帝的憂慮第130章 請你道歉397.第397章 玄奘的故事263.第263章 他的事業189.第189章 聰明的人第51章 守備長安的太子329.第329章 這是唐人的智慧第106章 互相“信任”的父子346.第346章 眼光要長遠244.第244章 花絲鑲嵌280.第280章 史書難寫262.第262章 祿東讚的生活第42章 正義的一戰394.第394章 大唐的貴客第151章 想要“強權”的太子219.第219章 調令304.第304章 寒冬第92章 兄弟三人第121章 負重鍛鍊第314章 臘月295.第295章 那一類人397.第397章 玄奘的故事291.第291章 休沐不休息第96章 以前的事第181章 老師家事367.第367章 看洛陽337.第337章 “奇觀”114.第114章 “一見如故”第30章 天賦異稟的弟弟妹妹第47章 伏允的下場309.第309章 發兵398.第398章 君臣坦誠第19章 他們越反對,它就越光芒萬丈第106章 互相“信任”的父子第53章 太子的正面影響220.第220章 唐軍來了第98章 奉命放假178.第178章 開設規劃第34章 儲君心事260.第260章 談人生380.第380章 鄭公交代370.第370章 啓程封禪第45章 冒失舉薦第76章 就孤最平庸235.第235章 清閒的人300.第300章 明達與渾天儀295.第295章 那一類人226.第226章 令人費解的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