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五十四章 思召城之戰(上)

李玄清和巧兮的笑談雖然是在開玩笑,但是大唐帝國從天啓十年開始確實走上了對外殖民的道路,而且也正是從這一年開始,大唐也逐步從封建帝國走進了資本帝國主義時代。而這一切都要從黠戛斯建國開始,由此這個原本只是發生在西北的一件事卻逐漸走入大唐帝國百姓的視野,而且隨着商隊不斷將大批物資調往西北,很多消息靈通的商人也從中覓得商機,在得知黠戛斯那邊的近況之後,這些商人逐漸將大量的日用品也運到黠戛斯進行售賣。而在內閣這邊派遣的人員協助之下,天啓十年之後的黠戛斯王國也走上了發展工業的時代,只不過他們的工業體系在大唐這邊的設計之下徹徹底底的成了大唐經濟的附庸,大量的自然資源開始被髮掘開採然後運往大唐藉此換取錢財然後又通過購買大唐工商品的方式流回來。這種方式在一開始的時候確實讓黠戛斯國庫豐盈,百姓的生活水平得益於礦藏開採等產業的發展而逐步提高。但是這種畸形的工業模式除了助推大塘西北工業化水平大幅度提升之外,卻在消耗黠戛斯的外來,只不過這一招出了李玄清很少人看得出來。

不過在此時,天啓十年的三月初,這一切還都只是停留在紙面上。黠戛斯人要面對的卻是四面受敵的危險境地。黠戛斯此時的常備軍是國王直接指揮的十萬王庭精銳,另外還有各部落可以抽調出來的不到十萬普通部隊。由於黠戛斯本身就是遊牧民族,所以全員騎兵而且必要的時候甚至可以做到全民皆兵,但是如今黠戛斯全國只有百萬人口,抽調二十萬人打仗已經是極限了,而且這還是一錘子買賣,一旦失敗黠戛斯必然會面臨亡國滅種的危險。所以在得知基輔俄羅斯公國網絡了近二十萬斯拉夫部落聯軍加上他本身所擁有的十餘萬精銳,雙方兵力對比極度不平衡。而且黠戛斯幾乎被斯拉夫部族全線包圍,形勢非常惡劣。爲了集中應對這次建國危機,黠戛斯國王下達了最高動員令,將原本散佈在第聶伯河流域的所有部落全部集中到思召城周圍,與此同時集中其所有的軍隊準備和斯拉夫人死戰一場。而且與此同時,烏介這位昔日被天策軍俘虜的前主帥也在此被推到了全軍主帥的位置上,統帥全國軍隊開始準備抗戰。

“部長,不知皇帝陛下對於援助我國的軍隊何時抵達?”黠戛斯國王將軍隊指揮權全部交給烏介之後自己幾乎是每天都在詢問王守田。而原本準備回國的王守田這時也接到命令暫時留在思召城,以確保安撫黠戛斯堅持抵抗的決心,同時也是向斯拉夫和大秦人表明大唐帝國對於黠戛斯的態度。

“國王陛下請安心吧,我已經將此地的消息加急傳到西征軍指揮部以及副帥高斯繼將軍那邊了。我想此時此刻高副帥那邊應該已經採取行動了。”王守田不知道西征軍這邊是如何安排的,但是按照大本營那邊的既定方略,西征軍那邊應該是早就在關注黠戛斯這邊的境況,更何況坐鎮切爾城的高斯繼和已經趕過去和他匯合的秦空兩人,只怕思召城這邊的所有的情況比起自己都要熟悉。所以王守田面對黠戛斯國王的這一天三問態度非常肯定道。

“但是國王陛下,我天策軍就算是率軍出戰的話也是從外圍攻擊斯拉夫人,思召城內部的守衛還是需要靠你們自己獨立扛起來的。如果思召城受不住的話那麼就算是最終我天策軍擊敗了斯拉夫人,而思召城失守那麼黠戛斯王國也必然不復存在。要知道如今黠戛斯所有的部衆都集中在這裡,成敗在此一舉。”王守田的話其實所有的黠戛斯人都明白,此戰勝負的關鍵不在於大唐天策軍什麼時候出戰,而是思召城能不能擋住斯拉夫的三板斧,尤其是基輔俄羅斯人的攻勢,他們可是從大秦帝國那邊獲取了和自己同樣先進的火炮和火槍。所以黠戛斯國王在聽見王守田的話之後也是深吸一口氣道:“部長可以放心,小王到時候會親自登城鼓舞士氣,思召城一天不脫險,小王一天不下城牆。”

“國王陛下有這份心氣我相信此戰我們一定會贏的。我會在思召城待到戰爭結束,到時候我親自護送國王陛下前往長安朝見我大唐皇帝,您看如何?”王守田的這句話倒是讓黠戛斯國王哈哈一笑,兩人說定之後立即開始各自準備。

而此時遠在切爾城的高斯繼也開始將指揮部遷移伏爾加河東岸,第六兵團和第七兵團此時也已經全員集中隨時等待高斯繼的命令越過伏爾加河。不過在高斯繼率領兩個兵團出現在伏爾加河東岸的時候,整個西北軍區機動兵團就只剩下回鶻兵團,而且哈穆德本身還要兼顧安息州那邊的防務,雖然按照西征軍指揮部的推演和玄影衛那邊的情報顯示,大食帝國那邊並無趁此機會再次出兵的心思,反而利用黠戛斯這邊和斯拉夫人大戰的機會抓緊了自己的部署,前鋒部隊甚至已經和海軍匯合在地中海的西南部集中,隨時準備渡過海峽。但是這種狀況卻讓萬毅的西征軍指揮部覺得冒險,所以劉璇在思慮再三之後直接將駐守高昌的陌刀營西調進入疏勒,同時傳訊安西兵團各部提高戒備等級。西北各省在天啓十年有着大量的項目落地,而軍管區政府安排下來的南線鐵路和西線交通都會落地,此時此刻不允許龐大的地域沒有一直野戰部隊坐鎮。

西征軍指揮部這邊調整部署沒有影響到前線負責指揮的高斯繼的心思,本身兩個兵團在在伏爾加河流域集中參加黠戛斯和斯拉夫人的爭鬥就是提前一步將斯拉夫這個隱患消滅在萌芽之中的意思,同時也是在向大秦人表明,扶持黠戛斯人是大唐的國策,天策軍不允許任何干擾大唐國策的實施。真正讓高斯繼難以抉擇的是出發之前萬毅送過來的一份秘密通報,總參那邊要求負責指揮的高斯繼做到協助黠戛斯人挫敗這一次斯拉夫人對黠戛斯的攻擊,但是卻要求高斯繼除非情況特殊否則的話不要將斯拉夫人徹底打倒。這份通報背後的含義高斯繼明白,但是戰場之上這種度的掌握卻是最難以把握的。所以再三思考之後高斯繼還是拿不定主意。

“副帥,其實我倒是有個主意。”秦空本來是在高斯繼走到半路的時候追上來的,總參由指揮部轉過來的這份通報就是他送過來的,自然知道高斯繼這兩天在思考什麼,所以鑽過來笑道:“這是我們玄影衛製作出來的黠戛斯周邊的斯拉夫部族的分佈圖。副帥請看,第聶伯河西岸是基輔俄羅斯公國,也是斯拉夫人當中實力最強大的勢力,也是此次攻擊黠戛斯人的主力部隊。”

秦空的話並沒有說完,但是高斯繼卻一瞬間就明白了對方的意思,接過這份分佈圖看了良久忽然笑道:“我忽然發現你待在玄影衛簡直就是屈才,要不調到總參算了。說起來你的這個辦法比起我之前考慮的倒是更好。有第聶伯河阻攔加上和我們天策軍的距離太遠,而且一旦我們天策軍出現,最容易撤出不利戰場的也就是基輔俄羅斯的部隊了。”說到這裡高斯繼立即讓帳外的親衛通知吳歡和烏斯兒兩人立即進帳。

“你二人從明日開始分兵兩路,第六兵團從伏爾加河南部渡河,重點掃蕩南部所有的斯拉夫人的勢力,記住動作要快,不要流連一城一地之得失,要用最快的速度打散他們。第七兵團則往北三百里左右度過伏爾加河,然後從背後包抄北部斯拉夫部落,逼迫他們回程撤兵,與中途擊潰他們。”高斯繼直接拿起秦空的分佈圖對着兩人解釋道:“具體戰役怎麼打我不過問,你們兩人自行去籌劃,以半個月時間爲限,但是有一點你們兩個需要牢記,除了基輔俄羅斯人之外其他的斯拉夫人隨便你們怎麼打都可以。此次大戰不要靠近基輔俄羅斯人所在的方位,甚至要給黠戛斯人造成一種假象,那就是我們天策軍在打完其他方向的斯拉夫人之後就已經兵力不足了,所以對於基輔俄羅斯人是無能爲力,只能將其逼退。”高斯繼看了一眼身邊的秦空道:“按照戰場的區域劃分,吳歡你們第六兵團距離基輔俄羅斯人的機率要大一點,所以秦空你此次就跟隨第六兵團作戰吧,必要的時候幫吳歡掩飾一下。”

彷彿是知道吳歡和烏斯兒的疑惑,高斯繼解釋道:“黠戛斯的未來不能沒有敵人,否則的話遲早有一天他們會對大唐有異心,所以我們要給他留一個敵人,讓他們的精力始終都放在自己的敵人身上,只有這樣才最符合我們大唐的利益。所以這最後一點不是軍令,而是皇命,是帝國對你二人下達的命令,明白嗎?”

“請副帥放心,我等明白,保證完成任務。”高斯繼說的嚴肅也讓吳歡和烏斯兒第一次感受到這個層次上面的謀劃,兩人都不是那種擅長策劃謀略的人物,所以不假思索的兩人齊聲接令。

高斯繼這邊下達完最後的軍令之後其實在思召城那邊戰爭已經打響,擁有着來自東方的火炮和火槍之後基輔俄羅斯的軍隊率先越過第聶伯河出現在思召城城外。爲了給其他的斯拉夫部族來一次震懾,基輔俄羅斯人將二十門火炮一字排開對準了尚未融化的冰牆開始下令炮擊。

“烏介將軍,命令所有一線部隊立即撤出城牆,去魚糧道等甕城城樓隱蔽待命,哨兵潛伏隨時彙報地方動態。”來自天策軍的指導軍官在發現基輔俄羅斯人將所有的火炮一字排開之後立即讓烏介下令撤出一線城牆。這樣一來在城外火炮轟鳴之後除了偶爾飛過城牆的炮彈之外,其他的都在冰牆之上爆炸,雖然爲此冰屑紛飛,冰牆也因此被炸的到處都是窟窿,但是在三月份的思召城,這些窟窿只需要有足夠的水倒過去很快就會被補上。而烏介的提前下令也讓基輔俄羅斯人的想法落空。不過這種炮彈爆炸的震撼還是極大地的震懾住了前來觀戰的其他斯拉夫人,至少那種火球一起直接摧枯拉朽一般爆炸的場景不是他們能夠想象得到的。和之前天策軍運用火藥武器的時候給中原的那些藩鎮軍帶來的震撼一樣,這些驚天巨響和不斷騰起的火球讓兩軍將士所有的戰馬都受不了這種衝擊而發出了不斷的嘶鳴。天策軍外銷的炮彈填裝的都是混裝炸藥,黑火藥爆炸之後帶起的騰空而起的黑煙和火球看起來效果比起天策軍如今自用的炸藥更加震撼。

“我去,這裝備處的人怎麼搞的?這種炮彈怎麼能拿來賣?”那些前來知道黠戛斯的天策軍軍官在一開始的也被這種陣勢給嚇着了,各個都在心頭暗自問候裝備處的人是不是腦子壞了,但是在看到了爆炸之後留下來的彈坑之後卻各個都死勁忍住自己的腮幫子。這難不成是用大炮來放煙花的?但是這種話所有人都不敢說出口,因爲黠戛斯這邊用的也是這種火炮,外銷和自用的武器性能有差異這一點甚至黠戛斯人包括大秦人大食人都清楚,但是除了天策軍自己沒有人知道裝備處的人居然這麼狠,外銷的和自用這差距也太大了。

在瞭解了外銷版火炮的威力之後所有的天策軍軍官頓時都老神在在的躲在各個掩體之中,拿着手中配發的前膛槍回想這玩意到底是怎麼用的來着?在國內就算是中正式步槍這幫傢伙都嫌射速慢,這前膛槍難不成將人急死?但是在看到自己身邊那些第一次拿着前膛槍用於實戰而一臉興奮的黠戛斯人,這些人頓時熄滅了所有的心思。

“炮停了,各部立即就位,三子,帶着後備部隊馬上去修補冰牆,其他人馬上上城牆準備還擊。”基輔俄羅斯人本來只是拿火炮來震懾一下其他部落勢力,所以在見到自己前方的這段冰牆被炸的搖搖欲墜之後,炮聲也開始逐漸停了下來。沒辦法這火炮炮彈都快被大唐給賣瘋了,就算是大秦人購買的也不多,不是沒錢而是沒貨。

而炮停下來之後這位名叫白景逸的年輕將領甚至顧不得和烏介打招呼就直接站起身來大聲疾呼,招呼黠戛斯人立即進入戰位。而也正是因爲如此這位年輕的將領此後逐漸聲名崛起,走上自己的人生巔峰。

第三十六章 雙雄決鬥第二百二十一章 北海大捷第五百八十六章 風起耶路撒冷第一百零七章 變生疑雲第六百二十五章 八萬戰俘第五百四十六章 大秦來使第四百八十三章 兩部合一(下)第四章 鬼門弟子第一百九十六章 綿州之戰(一)第二百一十章 釣餌戰術(下)第三百二十七章 西出陽關無故人第五百九十三章 波斯造船廠第六百一十四章 埃及大戰(下)第三百八十八章 佛國之殤(中)第十五章 點化山賊第四百七十七章 轉戰安集延第四百六十一章 水落石出(下)第六百一十七章 大唐的動作第一百三十二章 收復河西(三)第四百四十九章 屯墾戌邊和人口遷徙計劃第五百九十章 聖城之殤第二百七十三章 半渡而擊第三百一十六章 草原狼煙第五百一十章 狂飆突進(下)第五百六十九章 首相格局第一百七十六章 民族矛盾第四百八十一章 兩部合一(上)第四百二十七章 突襲交河城(下)第四百七十五章 勃達嶺大捷(下)第二百五十四章 世家末世第三百八十七章 佛國之殤(上)第四百五十六章 半島諜影第四百二十五章 高昌攻略第四百四十六章 瀚海難幹(六)第六百二十六章 最後的爭奪(上)第六百二十九章 功敗垂成第一百一十九章 新時代的工業發展(二)第四百二十四章 海外行省第一百八十二章 京杭大運河(五)第一百九十二章 山南落幕(上)第一百五十三章 滄州之戰(二)第二百六十九章 衡州反擊戰第五百三十章 西南工業基地第五百九十四章 新的抉擇第五百二十五章 鐵路修到疏勒第二百二十章 生死一搏第四百四十四章 瀚海難幹(四)第五百二十五章 鐵路修到疏勒第三百七十四章 沙洲政變第五百八十六章 風起耶路撒冷第六百零三章 東和西打第二百四十九章 金陵風雲第三百零七章 豐州新工業第一百八十九章 組建海軍(上)第一百三十一章 收復河西(二)第三百二十七章 西出陽關無故人第四百一十四章 沙洲攻防戰第五十一章 工商爆發(上)第二百一十六章 上京之戰(一)第三百九十章 千里奔襲(上)第五百一十一章 決死一戰(下)第九十章 名將悲歌第五百四十八章 中南半島統一進程第五百零一章 歡迎你們回家第十四章 三年學藝(下)第三百五十九章 清水河之戰(二)第三百六十二章 清水河之戰(五)第四百四十六章 瀚海難幹(六)第二百七十六章 兵臨潮州第四百七十章 俱毗羅之戰(下)第三百九十章 千里奔襲(上)第四百三十八章 來自絲路的饋贈第一百九十三章 山南落幕(下)第一百六十二章 幷州事了第五百四十二章 南洋大探險第三百一十四章 整合國力(上)第一百六十四章 百年基石第六十七章 長安來使第一百八十三章 不約而同第三百四十章 血染黃沙第一百二十章 新時代的工業發展(三)第六百三十三章 環球航行第一百零一章 關中發展(二)第四百八十章 一戰驚天下第一百零二章 關中發展(三)第五百八十八章 虎口奪食(下)第五百七十二章 種子和希望第二百三十五章 登基開元(中)第一百五十七章 滄州之戰(六)第三百八十七章 佛國之殤(上)第四十五章 西受降城第二百一十章 釣餌戰術(下)第四十七章第二百一十三章 牽一髮而動全身第七十二章 平地驚雷第四百六十三章 耽羅島海戰第六百一十七章 大唐的動作第四百一十一章 甕中捉鱉(下)第一百一十五章 整編授銜(上)第四百四十四章 瀚海難幹(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