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五十六章 思召城之戰

“老吳,你這個陣型怎麼看起來這麼奇怪?說說看到底在搞什麼鬼?這三個突出部你打算在這裡佈置什麼?還有你這一共就帶了不到二十五門火炮,你這怎麼都分散成這樣了?準備了三個炮兵陣地?打算打麻雀呢?”秦空對於吳歡這個擺出來他怎麼都看不懂的陣型想了半天都想不出來他到底要做什麼。這馬上就要開戰了,對面的斯拉夫人在見到天策軍只有五萬人,而城內的黠戛斯人龜縮不出頓時恢復了膽氣,原本的那種烙印在骨子裡的野蠻和狂暴在這時候讓他們恢復了兇性,打算幹掉天策軍然後趁着黠戛斯人大亂之際衝入城內完成攻城任務。所以這一戰斯拉夫人拿出了自己的成名絕招,在正面戰場擺下了近五萬人重步兵方陣,鐵甲森森,迎面而亡一望無際的泛着寒光的重甲和長兵器,散發着讓所有人絕望的氣息。

“我說你啊,這是多長時間沒有回中原了?看見那種轉輪機槍沒有?我跟你說啊這種陣型能夠將這種機槍的威力發揮到最大,所有的步兵陣地全部按照機槍爲中心,組成一個小陣然後以小陣來串聯成大陣。”吳歡笑道:“這是總參那邊試驗出來的新戰法,今天就拿這些斯拉夫人來試試刀。”

“你可拉倒吧?你自己看看對面的蠻子都擺的什麼陣?這都什麼時代了還搞這種密集重步兵方陣?就算他們在後面佈置了大量的弓弩手來支援衝鋒然後兩翼加上騎兵,你確定你這一跑下去這麼密集的陣型要死傷多少?我可告訴你啊,你別一打起來就忘了啊,把他們趕過第聶伯河就可以了,別下死手。”秦空撇了撇嘴,看着對方的陣型已經逐漸變得整潔,看樣子是要準備進攻,急忙拉了一把吳歡,生怕這傢伙打的歡了忘了初衷。

“你放心吧,沒看我這陣型是防守有餘,攻擊不足嗎?部隊分散集中難度大,所以我們反擊的時候中間的間隔就需要很長時間。”吳歡擺擺手笑道:“這個黠戛斯人敢讓我們獨自面對斯拉夫人,讓我大唐出兵替他們打仗,我有那麼傻嗎?保證給他留下一個足夠強大的敵人日日騷擾他們。”這傢伙說出這句話的時候秦空就放心了,典型的不肯吃虧的主,現在肯定想着法算計黠戛斯人呢。

“好了,你是主將,你自己指揮吧,我也來過一把坐鎮中軍的癮。”秦空躲在中軍拿着千里鏡仔細觀摩着前方的一舉一動。而此時吳歡也來到位於他這個看起來雜亂無章的陣地中央,這裡被佈置了十門火炮,長長的身管朝着遠方。

“吳隊長,待會他們一旦進入你們的射程就給我全力開火,記住,你們的火炮要集中轟擊他們的中間位置,炸翻他們的同時以炮聲來協調各分部。”吳歡深吸一口氣之後臉色也變得異常凝重,自己這裡的火炮只要一開火就能夠起到指揮的作用,斯拉夫的重步兵方陣必然會自己佈置的機槍大陣撕得粉碎。只要中間的主力兵團被自己摧毀,那麼這一次斯拉夫的主力就會被自己打垮。

“開火。”吳歡手持千里鏡觀察着斯拉夫那邊巨大的方陣正在不斷前移,逐漸越過兩軍的中間線之後,吳隊長果斷下令開火,只見一瞬間炮聲隆隆之下前方的一線部隊紛紛開火,頓時間整片戰場槍聲大作,炮聲轟鳴,硬生生的將對方那種一往無前的壓迫性氣勢給徹底壓制住。

“好了,戰爭打到現在我這個總制算是把自己能做的都做了,接下來就看我第六兵團全體將士了。鏖兵十年,我輩軍人背靠的帝國就是我等需要奉獻犧牲的對象。”吳歡近乎於喃喃自語的聲音在此時根本無人聽得見。此時的戰場之上,這種散亂無章的陣型卻打了斯拉夫人一個措手不及,無數的機槍噴吐着火舌收割生命,而那些伴隨機槍行動的士兵趁着這個難得的機會練習起精準射擊。畢竟在機槍問世之後,不論和後世的機關槍有多大區別,但是這種超越時代的大殺器已經能夠讓步兵第一次可以獨力應對全兵種的衝擊,甚至簡單點,除了此時龐大的炮羣攻擊,沒有任何人能夠闖得過天策軍獨家的這種絕殺陣。而這種無數密密麻麻的子彈飛舞之後甚至斯拉夫人連自己千辛萬苦從大秦人那裡換來的火力武器都沒有起到作用。說到底這個時代除了由李玄清耳提面命加上十年不間斷使用經驗的天策軍以外,其他任何軍隊都沒有這種經驗,從斯拉夫人還死抱着重步兵方陣的戰法就可以看出這些崇尚武力的民族和軍隊根本沒有來得及摸索槍炮的使用經驗。甚至還很簡單的將槍炮當做遠程支援武器,而不是一線攻擊兵器使用。這樣一來在天策軍這邊火炮和機槍組成的大陣面前被撞得頭破血流,那些往常看起來堅固到讓所有人膽寒的重甲在對方的子彈面前彷彿紙糊的一般,無數的生命在這一波波收割當中煙消雲散。而己方姍姍來遲的火炮支援和那些手持前膛槍的戰士此時根本無法爲前線提供足夠的支援,以至於那些操控火炮的斯拉夫將士只能依靠着自己的估計將炮彈打出去,但見無數煙柱騰空而起之後天策軍的攻擊卻絲毫不見減弱。一方面斯拉夫的炮兵根本沒有視線去瞄準,只能按照自己的估計去發動炮擊,其次就是外銷的火炮雖然看起來威勢很大,但是其威力卻遠遠比不上填裝白色炸藥天策軍自用型炮彈,所以雙方雖然看起來你來我往發動大規模的炮戰,但是此時雙方的戰損卻在急劇拉大,相比較天策軍這邊寥寥無幾的炸傷,斯拉夫人的方陣此時卻快到了極限,那些噴吐火舌的機槍讓斯拉夫統帥開始坐不住了,下令兩翼騎兵立即出擊,側擊天策軍兩翼藉此來分散天策軍的注意力。

騎兵衝擊幾乎是在一瞬間就被天策軍這邊發現了,所以只見負責兩翼的陣地在這一瞬間紛紛開始出現大動作,原本跟隨主力部隊往前射擊的機槍火炮還有大量的士兵開始紛紛轉移方向,只是短短片刻時間,第六兵團在吳歡沒有下達命令的情況之下依靠着前方基層將士和將領額默契自行調整了部署,將斯拉夫人的騎兵給堵了回去,相對於步兵的緩慢,騎兵衝鋒速度雖然快但是機槍本身的出現就是終結騎兵在戰場上的突擊地位的,儘管轉輪機槍沒有後世馬克沁那樣令人聞風喪膽,但是依舊打得對方寸步難行。鮮血讓這片土地從開戰的時候就註定了充滿了血腥氣。相比較吳歡這邊幾乎不帶絲毫的情感,秦空坐鎮中軍只顧着查看前方的戰情變化。此時處在城樓之上的黠戛斯的表情就變得更加精彩了。第六賓團以五萬人之衆在野戰之中硬生生的打得斯拉夫聯軍血流成河,那層出不窮的武器和強橫的火力在大量殺傷斯拉夫人的同時也讓坐守城中的黠戛斯人感到一陣又一陣莫名的寒意。而這其中作爲統帥的烏介更是面色變幻不定,他原本想要借斯拉夫人消耗天策軍兵力的想法在這時候變成了笑話,人家根本沒有什麼消耗就打得斯拉夫人寸步難行。只要此時斯拉夫中軍的重甲兵被打崩潰那麼就算他們在兩翼取得了成就也一樣阻擋不住天策軍的反擊,甚至有可能連兩翼騎兵都會被一舉吃掉。作爲之前被天策軍俘虜在大唐生活了數年之久的黠戛斯人,看到天策軍的戰力比起幾年前更加強大之後,這位統帥忍不住看了看自己的王宮方向,心頭哀嘆,黠戛斯當年從漠北草原遷徙到這裡之後只怕永遠都擺脫不了向中原王朝稱臣的命運了。原本黠戛斯國王想着打完這一仗可以藉助大唐的力量發展黠戛斯自己的勢力,等到合適的時候利用大唐和此地相隔萬里遙遙的距離擺脫大唐的控制。到時候西面的基輔俄羅斯因爲大唐被大的一蹶不振而自己實力上升必然可以佔領其地完成自己的擴張。

“去請王部長,請告訴他就說我烏介打算今晚擺下酒宴宴請部長。”烏介這邊打算提起行動,想辦法和王守田結好關係,避免等到城外的天策軍打完仗雙方尷尬的時候,城外的大戰也已經到了最後的關頭。吳歡開始命令身後的親衛出現衝鋒號,只見嘹亮的號角聲中兩翼部隊率先展開反攻,開始逆勢朝着對方的騎兵衝鋒,,由此第六兵團的反擊也正式開始。

“我去,這傢伙果然還是把主意打到了對方的騎兵身上。”秦空在中軍自然是一目瞭然,再見到吳歡的衝鋒居然是從兩翼開始的頓時一下子明白了這傢伙的心思,此戰要打掉對方的騎兵部隊,保留對方的步兵部隊能夠儘可能多的脫離自己的追擊。這種辦法看起來操作難度大,但是隻要追擊對方的騎兵氣勢足夠強那麼就能夠讓中軍此時已經接近崩潰的局勢徹底失控,到時候依靠着吳歡佈下的這種散亂的陣勢要想集中足夠的兵力參與追擊短時間內難以完成,那麼就給了對方足夠的時間逃回去。

“啓稟統領,北線暗衛急報,第七兵團主力已經越過前方路口,距離思召城不足一百里。”秦空本來打算提前入城和王守田那邊提前通通氣,畢竟這場大戰已經全盤掌握在吳歡手中,失敗的結局對於斯拉夫人的主體基輔俄羅斯人而言是註定的,只要能夠確保對方能有一半的人馬撤回第聶伯河西岸,那麼高斯繼的設想就已經實現。但是在此時玄影衛暗衛卻急匆匆走過來掏出北線的最新情報遞給了秦空。

“這一來怎麼都來了?都來了那就容易讓黠戛斯人看出來了,這可不行,你馬上通知烏將軍,就說思召城這邊戰事已經結束,讓他暫時移兵他處,不要着急過來匯合,有時間的話就去搜刮北線斯拉夫那些被他打散的部落,有錢就搶錢,沒錢搶人。”秦空的話讓暗衛一愣,但是隨即就聽到秦空道:“你就這麼說,他會明白的。另外把這份戰報轉給副帥。”

秦空這邊在未雨綢繆打算讓烏斯兒暫時不要出現在思召城外的時候吳歡這邊也開始投入反擊,雖然從兩翼開始讓下面的將士微微不解,但是在天策軍兩翼部隊壓着對方的騎兵打的時候,中間的反擊也隨之展開。對方龐大的步兵方陣此時也徹底崩潰,無數的重甲兵被徹底打崩潰之後丟下手上的武器開始轉頭往回撤,而後軍的那些遠程支援部隊此時也跟着他們的中軍往回撤,因爲騎兵已經被對方打退了,而對方那不依不饒的架勢一旦追上來必然會徹底包圍他們。這一點讓斯拉夫聯軍統帥也就是基輔俄羅斯人的將軍放下了一下心思和尊嚴第一時間下達撤退,無數的士兵開始丟棄武器盔甲撒丫子往回撤,整個戰場一片混亂。而此時久違的全軍衝鋒的號角聲也開始從中軍響起,吳歡手上的親衛也在各個陣地來回馳騁,要求各部隊按照中軍的號令逐次投入反擊,將斯拉夫人趕過第聶伯河。

“王部長,是否可以和城外的天策軍將軍說明一下,我黠戛斯軍隊也願意參與追擊。”此時城內的黠戛斯人看到天策軍陣地號角聲不斷響起,紛紛去找自己的指導軍官希望由他們帶着自己一道出城追擊斯拉夫敗兵。而烏介此時也找到王守田帶着一臉的希冀問道。

不過烏介的心思王守田是一清二楚,他雖然不通軍事,但是從吳歡和秦空對於黠戛斯人不聞不問獨自硬抗斯拉夫人的攻擊就可以看出來軍方只怕也有其他的心思在裡面。此時都快到了最後了哪能壞了他們的好事?所以頭搖的跟撥浪鼓一樣道:“烏介元帥難爲我了,大唐軍政分離,軍隊的事情可不是我一個外事部能夠做得了主的,你們要想出戰就直接派人去城外去找主將就可以了,我可做不了軍隊的主。”

第九十七章 城郊之戰(七)第二百九十五章 儋州海戰(上)第二百七十八章 牂牁之戰第六章 劫後重逢第四十二章 豐州新政(中)第三百零二章 西征準備第三百七十七章 再戰回鶻第三百三十七章 東西商路第二百二十二章 主力南歸第二百五十八章 斷其退路第四百零九章 減竈法第六百二十五章 八萬戰俘第一百章 關中發展(一)第二百六十五章 佯攻長沙第四百零六章 請君入甕(中)第五百零九章 狂飆突進(上)第五百零九章 狂飆突進(上)第五百六十七章 權力交接第五百九十五章 運河條約第二百一十五章 中原第一戰[第二百一十五章 中原第一戰]第一百三十四章 收復河西(五)第六百二十七章 最後的爭奪(中)第一百五十七章 滄州之戰(六)第四百七十二章 安西英雄紀念碑第三百六十四章 清水河之戰(七)第五百九十五章 運河條約第一百六十五章 地域整合第五百五十二章 黠戛斯建國(下)第二百一十八章 上京之戰(三)第一百八十九章 組建海軍(上)第三百七十章 諸教隱沒(上)第四百三十九章 資本的原始積累第四百三十四章 一戰定高昌(上)第五百九十三章 波斯造船廠第二百四十六章 突襲洪州第五百九十四章 新的抉擇第五百八十一章 坐觀成敗第四十三章 豐州新政(下)第四百一十七章 海軍東征(上)第二百七十三章 半渡而擊第五百一十八章 正面交鋒第五百一十一章 決死一戰(下)第四十三章 豐州新政(下)第二百六十八章 海軍艦隊編制和佈局第四百二十五章 高昌攻略第八十五章 李茂貞的算計第一百八十五章 撲朔迷離第一百六十九章 南守北攻(上)第二百五十九章 靺鞨參戰第五百六十五章 硬碰硬第七十二章 平地驚雷第五十五章 安西后人第二百一十四章 契丹東遷第四百一十八章 海軍東征(中)第一百二十二章 新時代的工業發展(五)第三百六十四章 清水河之戰(七)第五百二十八章 剿滅西洋海盜第三百九十五章 于闐國滅(二)第一百七十一章 南守北攻(下)第一百零八章 洞房花燭第七十章 奔襲原州第一百九十八章 綿州之戰(三)第三百五十四章 歸義軍叛變第四百二十三章 兵出鳳凰城(下)第四十五章 西受降城第二百三十一章 中原光復第三百五十五章 高昌回鶻第三十四章 河東來客第三百一十章 追擊胡敬璋第二百四十一章 帝國會議第三百三十一章 野火燒不盡第三百七十三章 上下離心第四百四十二章 瀚海難幹(二)第七十三章 一年賭約第一百八十三章 不約而同第六百一十八章 捨近求遠第五百七十九章 東航探險第四百二十二章 兵出鳳凰城(中)第七十六章 連下三城第五百五十七章 西極城第五百五十一章 黠戛斯建國(中)第三百一十三章 兩岸曉煙楊柳綠第三百三十九章 甘州對決第三十七章 打出來的交情第五百七十四章 接任大典第三百九十三章 唐幣結算圈第五百零八章 以打促和第二百七十三章 半渡而擊第二百二十四章 兵臨德州第三百八十三章 合二爲一第二十七章 選拔出徵第一百七十一章 南守北攻(下)第三百七十七章 再戰回鶻第五百五十五章 思召城之戰(中)第三百二十九章 虎丘關外的炮聲第二百三十八章 新式武器第一百二十三章 汽笛長鳴第二百六十七章 渤海灣開發第五百零三章 疑兵孤軍第一百零二章 關中發展(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