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龍擡頭

(謝謝www。qb5200。Com各位書友和作者的支持,老雁感激中······)杜黃裳坐在團凳上答道:

“老臣以爲,我軍新勝,士氣正旺,正應當趁熱打鐵。”

不過他的意思顯然不是進兵那麼簡單,李誦哈哈笑道:

“杜相現在說話也會繞彎子了,不就是賞賜嗎?朕三四十萬緡都快花出去了,還怕再花嗎?”

杜黃裳順手送出一記馬屁,笑道:

“陛下聖明。”

李誦道:

“賞是要賞,不過也不能由着他們要,要不然打一次勝仗賞一次,他們還不得變着法地多打幾次勝仗,看來上次劉澭挺管用的,這次也要想個辦法速戰速決。”

杜黃裳道:

“是。”

李誦今天心情好,說着說着就和杜黃裳拉起了家常,結果又談到了韋執誼身上,杜黃裳道:

“那個不成器的現在倒還上進,這幾日常去拜會李大人。”

韋執誼好歹四十幾歲人了,杜黃裳還不成器的稱呼,李誦不覺微微一笑。李大人就是李巽,李巽現在已經正式接替杜佑出任鹽鐵轉運使,正月裡杜佑請辭轉運使獲准,李巽就順理成章的做了上去。不過韋執誼拜訪李巽倒不是爲了學習理財,而是瞭解湖南民情。李巽十幾年前曾經任職湖南,正月十六日,任命李巽擔任轉運使的同時,任命韋執誼爲湖南觀察使。

如同年前傳言的一樣,新年以後,在朝廷用兵西川的同時,內部的人事開始了調整,除了韋執誼出官湖南外,前宰相,刑部尚書高郢外放潼關防禦使,兵部尚書王紹出任洛陽尹,兵部尚書由陸贄接任,御史中丞衛次公出任陝虢觀察使,李庸出任御史中丞。

如此多的中央大吏出官地方,而且都是重要的地方,不能不引發朝堂內外,街頭巷尾許多評論家們的猜想,不過這種猜想是不能在明面上講的。地方雖然重要,但是畢竟不如中央風光,某某失寵,某某得寵的小道消息不脛而走。當然看得明白的也有很多人,比如《春明外史》的一干人,但是《春明外史》畢竟不像後世報紙那麼敏感,發表大篇社論,只是簡單的在報紙上通報了一下。

這次中央高官出鎮地方自然是有意圖的,李誦在紫宸殿召見王紹的時候是這麼說的:

“卿此去東都,務必好生經營,安撫民生,修葺城池戰具,訓練士卒。洛陽四戰之地,淮西,汴宋,徐州、淄青、魏博、昭義、成德、荊南、山南東道等更要時刻留意。”

淮西吳少陽橫亙在江南和關中之間,卡着朝廷的生命線,自從貞元年間討伐失敗後就是朝廷的一塊心病,徐州靠近不臣藩鎮,自從前任節度使後也一直搖擺不定,杜佑任淮南節度使時討伐徐州失敗後徐州離心傾向就更強了,汴宋節度使韓宏對朝廷恭恭敬敬,事實上心懷鬼胎,而昭義節度使盧從史也不是個好鳥。淄青、魏博、成德就不提了,其他各鎮都有大大小小的問題。洛陽中唐後歷來是朝廷官員養老的地方,但是王紹是去養老嗎?李誦明顯是希望王紹把洛陽當成是朝廷東進的樞紐來經營,王紹自然知道皇帝的意思,二月初一就出長安赴任了。

如果有人認爲朝廷的調整到此爲止的話,那就錯了,永貞元年二月,在卸下鹽鐵轉運使的擔子不久,七十一歲的檢校司空同平章事杜佑上書,再次以身體欠佳爲由請求致仕,李誦考慮了良久,終於同意杜佑不再擔任宰相,接替高郢擔任刑部尚書。中唐起尚書只是一種榮譽職位,不再負責實事,杜佑自然感激不盡,而誰將出任宰相又成爲了朝野關注的話題。

杜佑辭職的第二天,在皇帝召集幾位重臣討論後,當值的翰林學士李吉甫和裴垍同時收到了起草詔書的命令。將中央官員派到地方以加強對地方控制的實際提議者,這兩天一直患得患失的翰林學士,知制誥李吉甫一打開命令,異常失落的情緒就充滿了內心。爲了保密,翰林學士起草詔書都是在隔開的小房間裡,裴垍已經在對面的小房間裡開始動筆了,李吉甫還呆呆地坐在小房間裡,長吁短嘆。李吉甫的聲音很大,但是裴垍如同沒有聽到一樣,奮筆疾書,書寫的聲音驚醒了李吉甫,翰林學士兼知制誥無奈的嚥下苦澀,開始草詔。

命令上寫着:李吉甫草詔,以中書侍郎武元衡爲門下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

李吉甫胸懷大志,輾轉各地爲官多年,也遭受過打擊,心理素質倒也還不差,一拋開私心雜念,詔書立馬就起草好了,不過走神時間太大,等他掀門簾走出小房間時,裴垍已經站在對面等候他一起去交詔了。李吉甫勉強擠了個抱歉的笑臉出來,那邊裴垍從來不苟言笑的冷峻面孔上,已經露出了一絲溫暖的微笑。裴垍稱呼着李吉甫的字道:

“宏憲兄,恭喜了。”

李吉甫不禁一愣。屋外的雲層裡隱隱傳來春雷陣陣,淅淅瀝瀝的雨聲清脆悅耳,李吉甫幾乎以爲自己聽錯了。

永貞元年二月初二日,門下侍郎武元衡,中書侍郎李吉甫同日拜相。

二月二,龍擡頭。

裴垍的條子上寫着的是:以翰林學士、知制誥李吉甫爲中書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

命運在期盼已久的日子到來的時候,和李吉甫開了個小小的玩笑,不過這個玩笑對當事人來說未免太大了,一種巨大的知遇感和責任感涌上心頭,以致於李吉甫無法承受這種驚喜,哽咽着握住裴垍的手道:

“弘中兄,吉甫從尚書郎流落遠地,十幾年纔回來,回來就入禁署,現在才一年,後進人物,很少接納認識,宰相的職責,應當選拔賢能才俊,可是吉甫現在懵然不知道哪些人有才幹。您善於鑑別人才,現在的才俊,請您爲我言之。”

裴垍道:

“敢不從命?”

說着找張桌子,俯身一氣寫了三十多個人名給李吉甫,中唐的一段佳話就此產生。

樸實的推薦蕭宇飛的力作《叢林死士》。

第二十八章第四十一章 選 擇第九十七章 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第二十一章 高大帥一鼓下梓州(六)第二十八章 兵 變第四十三章第一百二十一章 冠軍遊擊大將軍(二)第十四章 學好普通話和爺們軍第四十三章第二十九章 肉體消滅第三章第一百二十七章 遺詔(二)第四十五章 李愬雪夜襲蔡州(四)第四十六章第七十一章 沸 騰第七十一章 沸 騰第一百二十四章 霜晨月(十一)第三卷 第九章第十三章 鬧劇第三卷 第二十四章第二十九章 肉體消滅第一百二十六章 廟號(二)第九十八章 拉 攏第二十一章 高大帥一鼓下梓州(六)第九十一章 韋丹遇刺第一百二十五章 玉門雪(九)第二十七章 變 故第一百二十四章 霜晨月(八)第一百二十四章 霜晨月(十)第四十五章 李愬雪夜襲蔡州(一)(求訂閱!)第一百二十三章 八聲甘州(一)第二十九章 罵陣 勸降第四十五章 李愬雪夜襲蔡州(四)第二十五章 各有算盤第四十八章 財賦線到軍事線第一百二十二章 河州攻略(七)第一百章 陽 謀第九十二章 蓄 勢第一百二十五章 玉門雪(二)第四十章第一百零九章 家第一百零二章 定鄆州第九十三章 蹊 蹺更新第七十四章 沙陀來了第三十八章 大和尚有大計劃第六十九章 雞鳴狗盜第七十章 並不風流的逃亡(求訂閱!)第十章(上) 過山車第一百二十二章 河州攻略(二)第二十二章 幕僚有話說第九章 迷信、海貿和大葬第二章第三十章 衝 陣第一百一十三章 血 戰(上)第四十五章 泉州 山南第六十六章 暗流洶涌第十九章 功虧一簣第五十六章 天 雷第六十八章 紫氣南來第二十一章 高大帥一鼓下梓州(五)第三卷 第十二章第一百零八章 內舉不避親第五十八章 免稅皇帝的罪己詔第四十五章 泉州 山南第六章 上書與進兵第四十五章 李愬雪夜襲蔡州(三)第六十六章 穿越界的恥辱第八十二章 曹 州(求訂閱!)第八十一章 洛陽屋貴第十六章 會 戰(上)第一百二十三章 八聲甘州(十一)第二十二章 幕僚有話說第十五章 到底誰喝一壺?第一百零三章 內訌 默契第四十六章 淮西的大幕落下第一百二十四章 霜晨月(十一)第十五章 到底誰喝一壺?第一百一十二章 雁行陣(下)第九十三章 蹊 蹺第二十一章 高大帥一鼓下梓州(一)第十八章 怎麼還不來呢?第十章第十七章 攻不破的雄關第二十一章 高大帥一鼓下梓州(一)第一百二十二章 河州攻略(一)第七章 長短句第九十章 豎子不足與謀第八十七章 太子東巡第一百一十章 戰,戰,戰!(中)第六章 上書與進兵第三十九章 另一種原因(下)第七章第七十一章 沸 騰第十九章 功虧一簣第一百二十三章 八聲甘州(十)第一百一十七章 布 局(下)第十八章 沒有攻不破的雄關第四章 輿 論第三十二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