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4章 滿載而歸

船確實回來了,沒有當初它們出發時那麼神光閃耀,而是顯得有些鏽跡斑斑,劃痕無數,這也算是它們英雄的傷疤吧!

從船出現在大家的視線裡,到它真正的靠岸,還有一段時間,孫享福派人回城通知了馮盎和李泰,不多時,馮盎就召集了城內的一衆官員和士兵前來碼頭迎接,將最好的停靠位給他們騰了出來,官兵們也將跑過來將圍觀的百姓船工,向周邊攔出了一定的距離,數百輛大車,沿着碼頭海岸線,在攔出來的道路上整齊的排列,只等船隊靠岸,他們就能魚貫的將船上的物資,裝到車上的箱籠裡,這些準備,是馮盎在收到了他們迴歸的消息之後,立即安排下去的。

此刻,穿着全副文工團制式服裝的八百嶺南道文工團員,已經整齊的在岸邊列隊,在船隊離着岸邊還有一里多遠的時候,阿月就揮起了紅纓,指揮着樂手們演奏起了迎賓曲,那些早就得知船隊這兩天要回來,等在碼頭上迎接自己家人的百姓們,聽着這些歡快又震撼的樂曲,紛紛抹起了眼淚,不過,他們的臉上卻是綻放着笑容的。

在旗艦上用望遠鏡看到岸邊景象的趙龍知道,這是大家爲他們準備的歡迎儀式,於是,讓所有船員整理着裝,將自己最好的精神面貌展現出來。

可是,看到那一個個被屬下船員們捧在手上的骨灰盒的時候,即便是趙龍這樣在海上經歷過無數生死考驗的人,眼淚也止不住大顆粒大顆粒的從臉上劃了下來。

“一會,讓這些兄弟們先上岸。”

有些哽咽的語氣交待了一句之後,那些抱着骨灰盒的船員們,就在船舷放跳板處的兩側開始列隊。

三百零二個盒子,三百零二條生命,這就是此行的代價。

即便是那些在亞馬遜叢林裡被突然冒出來的鱷魚,咬死,碎了身體的探索船員,他們的屍體,也都被找齊全了,火化裝盒,爲此,趙龍曾經下令用連弩突死了好幾條小河內的所有鱷魚,給他們開腸破肚。

“能活着回來,咱們應該笑,都把眼淚給老子擦乾淨了。”調整過來情緒之後,趙龍抹乾了自己臉上的眼淚吼道。

殊不知,他的這些動作,已經被在岸上拿着望遠鏡看着他們的人們看在了眼裡,沒有人會嘲笑他們這些大男人眼淚婆娑哭鼻子的樣子,有的,只是心酸。

已經正式接任了馮盎嶺南道大總管職務的李泰,現在是在場官爵最高的人,所以,他站在了迎接隊伍的正中間,馮盎在他的左邊,孫享福在他的右邊,武士彠,馮智戣等,按照官職級別,在他們兩人的身邊排開,這樣的迎接儀式,顯得很正式,很莊重。

而隨着船隊慢慢的向碼頭邊靠攏過來,孫享福也給李泰提醒道,“他們都是於國有大功的英雄,烈士,所以,你應該代表大唐,給那些客死異鄉的英烈們,足夠的禮遇和尊重。”

李泰問道,“請問孫師我具體應該怎麼做?”

孫享福答道,“爲所有活着的船員,最高規格的奏報請功,爲所有死去的探海烈士們,修建烈士陵園,作傳,立碑,定期祭拜,永世享受後人瞻仰。”

如果說是過往的李泰,他不會覺得這有什麼,但是在山南道種了三年水稻的他,對於農作物的重要性,已經有了非常深刻的理解,這些人若是真的給大唐的農業帶來了根本性的改變,那麼,他們的功績,肯定會被史書大書特書,如果在這件事的後續處理上做好了,李泰自己,也能沾上他們不少的光,所以,對於孫享福提出來的這點,他是舉雙手贊成的。

李泰點了點頭,語氣誠懇的道,“我知道怎麼做了。”

看到他這個態度,孫享福知道,他是真的懂得這麼做的意義了,大唐需要更多的人跨出勇敢的一步,來對各種未知進行探索,用榮譽,可以給他們一定的激勵作用,今日確實犧牲了三百多條生命,但由於他們的作爲,可能拯救了未來三百萬,三千萬,多到數都數不清的生命。

“哐當······”

船舷終於靠岸停穩,一隊隊船員,在趙龍的帶領下,從放下的跳板上走下來,首先下來的,都是抱着骨灰盒子的船員,從李泰開始,所有歡迎他們的人,都用手撫摸過那些骨灰盒之後,說了一句‘歡迎回家’,然後,與抱着盒子的人,來一個大擁抱。

這樣的儀式,沉重,而又熱烈,待得三百多個抱着骨灰盒的船員,在碼頭上列隊了之後,李泰,就代表朝廷,作出了講話,向朝廷報捷請功這樣的事情,其實大家都不怎麼在乎,但是修建探海英雄烈士陵園,作傳,立碑,永受後世祭拜,瞻仰這樣的事情,卻是叫所有活着回來的船員們震驚,紛紛覺得,這次海外自行,沒有白跑,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待得趙河這樣非水手船員編制的技術人員上岸了之後,清點此次遠海探索的收穫的時刻,便正式到來了。

“掌門,這是我將所有帶回來的物種,登記編寫出來的冊子,生長環境,果實形態,我都有記錄,名稱什麼的,我可能沒搞對,其中一些,當地人也不認得,我只是編了個號,您可以從新清點一遍,或者,給它們起一個大唐的名字。”

大家都在悲痛的哀悼犧牲的烈士了,趙河也不好表現的太開心,公事公辦的道。

其實,他看到孫享福在迎接他的人羣中的時候,是非常驚喜的,要知道,他出海的時候,孫享福可還是被限制了行動的罪臣呢!看現在的狀態,應該是恢復自由了,說不定,還恢復官爵了。

“嗯,你做的很好,就站在我的旁邊,咱們一起看着實物覈對吧!”孫享福欣慰拍了拍趙河越發結實的肩膀,一邊示意張軻擡桌案紙筆來,一邊道。

趙河笑着抓了抓頭,就超船上揮手,這時,那些早就被他分配好工作的瑪雅人,便開始擡着籮筐,從船上下來了。

“這些人是南美洲的土著?”孫享福看着那些皮膚顏色跟亞洲人差不多,體型偏蒙古人種特徵的青壯問道。

趙河答道,“他們自稱瑪雅人,我感覺跟突厥人長的差不多,可是語言文化與咱們這邊完全不一樣,不過,船上這些人,經過我們近半年的魔鬼式教導,已經能夠用漢語跟我們做一些基本的溝通了,只要咱們不跟他們說一些生僻的字眼就好。”

瑪雅人膚色上屬於黃種人,其體格壯實,腿部粗短,寬肩闊顱,呈棕褐色的眼睛的這些特徵,與此時北方的突厥,薛延陀人的相似度,高達七成,通過後世的基因堅定,他們與印第安人一樣,都屬於蒙古人種,孫享福這個臉盲症患者對於他們的辨識度,還算高。

然後,一邊看到他們擡下來的東西,孫享福就一邊對照趙河記錄的冊子,在新的書紙上記錄了起來,其中,有很多作物,他需要命名。

“你們居然把我列出來的幾樣主要物種,都找到了?”孫享福翻開趙河的冊子的時候,十分意外的道,而此時,他也從那些瑪雅人擡下來的籮筐裡,看到了記錄的第一樣作物種子,土豆。

看到孫享福這個意外的表情,趙河心裡的得意,就再也藏不住了,道,“當然,連主要任務都完不成,咱們怎麼好意思回來。”

“哈哈哈哈,好,非常好,你們這一趟出海的成果,至少讓我大唐百姓對抗天災的能力,提升了兩倍以上······”

孫享福快速的翻看着冊子的時候,忍不住放聲的大笑起來,引來了大傢伙的圍觀,海外有些什麼作物,這些作物的產量如何,口味如何,從來就只在他們農門內部討論的問題,所以,即便是見多識廣的馮盎和武士彠,在看到這些籮筐裡的土疙瘩的時候,也是完全不認識,也不知道它的作用的。

其中,作爲這些物種的實際擁有者的海外探索投資公司的武士彠,就率先開口問道,“正明何故發笑?”

孫享福笑着指了指被擡上來的那幾個籮筐道,“武尚書可知此爲何物?”

武士彠搖了搖頭,等待孫享福的下文。

“此物名爲土豆,可糧可菜,種植起來不挑地,普通田地,可畝產三千斤,肥力較強的好田地,六到八千斤也能達到,如果是我農門經過品種改良,精耕細種的話,畝產突破萬斤,也不是難事。”

“畝產萬斤?”

武士彠和馮盎兩人年紀都不小了,聽了孫享福這段話,險些就滑倒在地,你種個畝產一千多斤的水稻出來,已經夠嚇人了,現在卻搞個畝產一萬多斤的作物出來,那真的是要直接把人嚇死啊!

“呵呵,兩位公爺可不要不信,這土豆啊!就是瑪雅人的主食,他們雖然不怎麼會耕種,但是一畝地種出個幾千斤是沒有問題的。”趙河跟他們解釋,那幾個擡着土豆上岸的瑪雅人,也都聽的明白他所說的話,紛紛點頭確認。

“這,這,這難怪正明剛纔大笑,往後,我大唐對抗天災的能力,可真的是能夠提升兩倍以上了,有此高產作物,我大唐只要分出一個州道的田地出來種植,也能供全國百姓的吃用啊!”武士彠的嘴皮有些抖,他在說這句話的時候,有些後悔自己出長安的時候,沒有想辦法多買入一些探索投資公司的股票到名下,有此暴利的作物在手,海外探索投資公司的股票,估計會瘋漲。

然之後,在他聽到孫享福下一句話的時候,就更加後悔了。

“這個,叫做紅薯,產量不輸土豆多少,同樣是可菜可糧,而且,糖含量非常高,可以用來養蜂,也可以用來榨糖,製作成粉條,其營養十分均衡,能使人具有一定抗病能力,最重要的是,其莖葉,是美味的蔬菜,也是牲畜愛吃的青料,就目前來說,它的整體經濟價值,甚至超過土豆······”

好吧!孫享福要是再說下去,武士彠擔心自己會抽搐昏迷,因爲,他覺得自己錯過了一個合法的,快速的,讓身家翻幾倍的機會,然而,孫享福還在繼續清點着船隊從海外帶回來的新物種,就沒有要停止的意思。

“正明,你等等,老夫覺得胸悶氣短。”

“您老該不是高血壓犯了吧!”看着武士彠表現出來的狀態,孫享福頓時緊張了。

第171章 李承乾探監第502章 新的投資計劃第八十三章 縣衙對質第276章 俘虜的歸屬問題第288章 密室第351章 上齊城也有着落了第269章 私聊第310章 種樹競賽第五十六章 編排話劇第334章 善陽勞教所第556章 抓捕第610章 對吐蕃的佈局第424章 給杜正倫出的主意第295章 貞觀三年第271章 新作物第324章 孫享福的新想法第592章 借貸經營的問題第246章 治國難第175章 唐奉義第735章 給吐蕃人民的禮物第490章 東邊戰事定第五十九章 惡客上門第673章 恢復官爵第582章 無官未必一身輕第389章 長安商業大規劃第670章 推動教育改革第547章 進展第590章 長孫無忌上任第505章 板正李泰第577章 追擊第384章 又是一場好宴第493章 儒家出招了第三十一章 經營思想第九十六章 筆墨紙硯第724章 收編大業從吐蕃開始第146章 制海鹽第516章 貨幣管理第717章 到遼東第十八章 魚貨入長安第677章 忽悠一個老樂師第579章 二進宮第663章 海外的情況第448章 偶然碰到的小事第324章 孫享福的新想法第739章 三兄弟問政第258章 拍賣結束第421章 又上朝第479章 王麟隕第731章 新學改革推進第644章 貞觀八年第一槍第624章 民間的改革第763章 亞歐一統第343章 藍莓的坑第五十章 豆腐它有關政治第十六章 幸福村的建設第505章 板正李泰第464章 驚變第321章 善陽醫學院第721章 開工第465章 陰謀進行時第398章 論法第679章 航海學院的提議第286章 宴會開始第二十七章 吹牛逼勸架第六十八章 在戰鬥中晉級第300章 大動作第114章 變樣的妥協第630章 設計管理制度第438章 官與民的正確相處模式第340章 談條件第475章 假意談判第659章 上門借人第386章 廣場商城遊樂場第六十六章 舌戰羣臣第142章 封爵與否第五章 淳樸的孫大力第746章 王二牛的懷疑第六十三章 各有心思第674章 開春後的打算第309章 核心政治第636章 家族改革頭號先鋒第138章 事了欽差到第385章 給百姓的未來鋪路第760章 治理難第522章 又是一年春來到第523章 貞觀六年開局第一百零二章 精耕細作的好處第528章 孫魔王的鐵血教育第516章 貨幣管理第439章 銅礦的問題第301章 雙喜臨門第七十三章 李承乾上門第742章 孫家的孩子們第135章 李世民的煩惱第582章 無官未必一身輕第279章 李世民的智慧第530章 互爲良師第190章 旱災來了第675章 準備迎接新物種第238章 都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