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6章 家族改革頭號先鋒

王旭畢竟不是王浩,情況不在他事先的預計當中,他就有些不知所措了,王氏族老會的意思,就是走一步看一步,反正就算是順着李世民的意志走,王家也還能混個富貴不是,等天時有變的時候,他們現在累積的財富,就會成爲他們趁勢而起的資本。

所以,自從李世民啓程前往嶺南之後,一號垸田,難得的進入了一段時間的清靜時間,整個五到六月間,百姓們也就是在忙碌的時候談論談論菜地裡那些看上去很陌生,叫不出名字的蔬菜,以及它們的烹調方法等等,直到新一季的秧苗下地之後,孫享福和大家,纔有時間歇息幾天。

“二哥來信了,說太子讓農學院派學子前往亳州,禹州,吉州,定州,指導種植藥材,帶隊的師弟們,直接給了農部員外郎的官職。”孫小妹揮舞着信紙,報喜一般的朝正在池塘邊釣魚的孫享福道。

“他們都才十三四歲的毛頭小子,就封員外郎的官職,今年下季,農學院再招生的時候,門檻只怕要被人踏破了。”孫享福淡淡的一笑,繼續關注着水面上的魚漂道。

“再有三個月,二哥就要起身去長安成婚了,他想讓我過去暫時代管農學院。”

шшш⊙t t k a n⊙C〇

“你的任務是把二力帶回來的那些作物都種好,農學院讓得壽培養幾個得力的人才負責管理就好,不影響教學的情況話,最好用非農門子弟專門做日常管理,咱們不能給別人一種這門學科是由咱們一家把持的感覺,不然,以農學院的重要性,學院的山長,教授,早就已經是朝廷有品級的官員了。”

善陽醫學院之所以能納入大唐的官方教育體系,便是因爲它不止是一家一門的學說,藍田職業技術學院,則是因爲它份數海外投資探索公司,是國企背景,管理人員,都是商部尚書武士彠的屬下,也是有品級的官員,而目前爲止,沒有納入教育體系的,除了農學院之外,就是弘農的工學院,和揚州的商學院,這兩間學院,都是由世家投資開設,有很大的孫享福剛纔所說的,爲一家一門服務的學說的嫌疑。

“咱們現在的樣子不是很好嗎?爲什麼要做朝廷有品級的官員?”

對於這麼問題,孫享福想了想,對他講解道,“因爲,長遠來看,任何的學術,只有涉及官職權力,它纔會被人們所追逐,才能長久的被人們所重視,比如,前隋後期開始的科舉,只有學好了經學的人,才能參加,其中之後,就能做高官,而當時朝堂上的大官,也都是經學世家子弟,大家的眼裡,除了經學,就沒有其它學問,這就是權力和利益,帶給經學的加成,而現實生活中,那些經學,真的適合用來治國嗎?

未必。

現在的朝堂上,就有大批的官員,他們不通經學,掌握的是農工商行業的知識,事實證明,他們對於一個國家的幫助,不比那些只會經學的傢伙小。

可是他們的地位,卻仍然低那些學經學出身的官員一頭,因爲,經學是國家的主體教學內容,國子監的祭酒是大唐教育體系的最高官員,而咱們農學院,如果連大唐官方的教育體系都不能納入,那麼出來的子弟,地位必然會比較低下,久而久之,就不會被別人重視了,畢竟,大多數讀書學知識的人,都是抱着追求名利的心思的。”

“大哥你想的可真遠。”

“人無遠慮,必有近憂,大哥我別的事情不會想多,關於農學方面的事情,還是要多考慮考慮的。”

孫小妹理解的點了點頭道,“嗯,那我就把你的意思,告訴二哥吧!對了,百姓們這幾天都在問,咱們的民學課什麼時候再開。”

孫享福答道,“現在最忙的時候差不多過去了,北方的工人也不在這邊,大家的生意應該不忙,讓張軻通知各垸,最好連紀南縣和鍾祥縣也通知上,咱們的民學課的時間在夏日會加長,每天太陽熱辣,不適合勞作的時候,便開講,直到正午,下午再講一個半時辰的課,直到秋收爲止。”

“這樣一天講兩三個時辰,大哥你豈不是很累?”

“誰說就我一個人講了,你們幾個也要上講臺,西域引進過來的這些蔬菜,你們要一樣一樣的給百姓們講到,每一個種類講三遍,幾個月也講不完,以後,我就做一些總結髮言和疑難解答方面的事情。”

“還有釣魚的事情是吧!大哥你現在就剩下一張嘴了。”孫小妹朝孫享福飛了一個白眼道。

她這個表情倒是讓孫享福有些意外了,以前他這個妹妹可是文靜的學霸型,突然轉到可愛俏皮少女風,倒是讓他有些不適應了,看來,小妹的青春期,也不可避免的來到了。

“大哥我是需要更多的時間來思考,你以爲每天那麼多問這問那的信,不靠冷靜的思考,就能隨便回覆?”

“那好吧!你慢慢在這思考,反正家裡你現在應該也不愛待。”孫小妹說罷,便一轉裙襬,準備回家。

“你等等,家裡我怎麼就不愛待了?”

孫小妹笑着答道,“嫂子把那些胡姬弄過來了,整整二十個呢,都把院子裡的空房間全部住滿了。”

聞言,孫享福臉黑。

看到他這副表情,孫小妹幸災樂禍的看了他一眼,便往住處走去。

好吧!這下搞的孫享福釣魚的心思都沒有了,只想着怎麼離家出走了。

和他有同樣心思的,還有韋叔諧,現在,朝廷要將製鹽之法對沿海多個州縣公佈了,整個韋家的人,都催着他想辦法,當初,這個產業,可是他從孫享福這裡弄來的,現在,早已成爲了韋家,兩大主要收益來源之一,一旦這門生意沒了,韋家的收入,會立即少一半,他們家的族人,能同意纔怪呢!

這不,從他所乘的烏篷船的行駛速度,孫享福就知道他心裡的焦急程度。

“我才下的窩子,你把魚都給我趕跑了,我還怎麼釣。”

“你孫正明要吃魚,有一百種方法比一條條的釣來的快,浪費這個時間幹啥,咱們還是談談正事吧!”

“我這被皇帝圈禁在九垸縣的草民一個,跟您堂堂銀青光祿大夫,有什麼正事可談?”孫享福收起了魚竿,換了個位置下鉤道。

“話可不能這麼說,孟姜很快就要和得壽完婚了,咱們兩家也算帶着親呢!可不能見外。”船伕將船靠了岸,韋叔諧一腳就跳到了岸上,四十多歲的人了,卻一點也沒有長輩的風度,蹲在孫享福的竹馬紮旁邊說話道。

“您可是一點也不跟我見外,怎麼,是爲了種藥的產業來的?我估摸着,這事,也就你們家韋尚書收到的消息最快。”

京兆韋氏現在是關隴世家的領軍人物,關鍵是,他們還不招長孫無忌恨,因爲韋妃只生了兩個丫頭,對長孫氏完全不造成威脅,平時,他們也都是爲長孫氏搖旗吶喊的小弟一枚。

“韋挺那個農部尚書,就是個空架子,管管人還行,壓根就不懂怎麼種地,這官場上的事情,我就不找你了,四個地方,你隨便指一個,我馬上就能運作出一個州刺史來全盤掌管地方,關鍵是,你得給我派幾個確實能幫我們種出藥材的人來,把最值錢的那些藥材,都幫我們種出來,至少,讓我們把在製鹽產業上面的損失補回來。”

孫享福有些納悶的瞄了瞄韋叔諧道,“別的不說,咱們大唐的上州刺史,還沒有這麼不值錢吧!你們韋家想運作,就馬上運作的出來?”

上州刺史可是從三品的級別,跟現在的十部侍郎相當,那都算是步入高官行列的大員了,可不是誰誰誰找點關係就能敲定的事情。

“嗨,我來前,族內已經將家族進行股份制改革的事情敲定了,另外,我們將製鹽的秘方交出來,也算是於朝廷有功,陛下已經許給了我們一個地方,將由我親自任刺史。”

“股份制改革?你們韋家的實力,可是已經邁入準一流行列了,這動靜,只怕不小吧!”孫享福有些意外的看向韋叔諧道。

李世民去嶺南還不到一個月,這個消息傳到長安,應該還不到二十天,韋家,居然就已經做出了決定,這可真是雷厲風行。

不過,想到韋妃這次伴駕到了山南道,孫享福心裡也就瞭然了,只怕,這裡面有韋妃的建議。

“那是自然,光是財產清算,只怕還得幾個月呢!最後的股份分配,還要召集所有族人商議,明年開春前能落實好,就算快的了。”

“是麼,看來你們韋家對於這種改革,是一點也不反對啊!這就已經開始清點財產了,估摸着,能有多少錢?”

“沒多少,不算那些必定要分配給族人的房屋產業,統共有兩千萬貫都夠嗆,其實,咱們也是因爲這幾年發展太快,內部矛盾多,纔不得不選擇改革的。”

大唐目前最頂尖的王家,差不多有五千多萬貫的資產,韋家有接近他們一半的資產,已經是非常難得了,這其中,只怕有大半,是這幾年累積到的。孫享福估摸着,五姓七家中,其它幾家也就比韋家稍微強些,能有三千多萬貫就不錯了,絕對上不了四千萬貫,五姓七家以外,已經沒有人家族能給韋氏比財力了,只是,孫享福有些意外韋叔諧說的‘內部矛盾’的問題,他們韋氏這幾年的發展勢頭,可是屬於整個大唐最強勁的梯隊的。

於是開口問道,“韋家內部有矛盾?”

韋叔諧毫不避諱的點頭答道,“當然,你在給世家子們開會的時候說的那些問題,我們韋家都有,主要集中在利益分配上,像渭南的煤炭廠,十多萬工人,每年上百萬貫的盈利,不過,這卻一個族內比較有能力的旁系子弟掌管的,今年初就查出,他貪墨了家族近百萬貫錢財,原因是,他從韋家得到的,比以前好不了多少,他的幾個兒子,都不是什麼才能之輩,他擔心,等他從管理的位置上下來之後,他們一家,估計就會過和普通的底層族人同樣的生活,他不甘心。”

韋叔諧沒有一一將所有的問題講完,孫享福卻是知道,像那個貪污的管事一樣不甘心的人,肯定會有很多,而且,其它一些家族也是這樣的情況。

第五章 淳樸的孫大力第530章 互爲良師第533章 巡視第六十五章 暴風雨來了第705章 李承乾的謀劃第475章 假意談判第七十七章 至尊皇庭第二章 餓了吃蟲子第687章 又見啃番茄第一百零二章 精耕細作的好處第367章 起塘第642章 後宮搬遷第441章 夏糧豐收第245章 兩個瘋子的碰撞第621章 公告欄第579章 二進宮第437章 農工商學院第492章 李泰的迎接第393章 朝堂新氣象第182章 見李績第577章 追擊第252章 昂貴的午餐第180章 行軍難第172章 被罰充軍第141章 嶺南的發展大計第372 人才缺乏第745章 聖輝已顯第一百零二章 精耕細作的好處第563章 相互說服第六十一章 菜美酒香第510章 小百姓眼中的大人物第444章 百姓的回饋第四十一章 首戰建功第606章 吐蕃的有趣決定第735章 給吐蕃人民的禮物第136章 政治新星馬周第六十四章 早做準備第113章 溪村第539章 形勢沒人強第472章 急回關中第494章 鋼琴和初級顯微鏡第516章 貨幣管理第352章 高句麗寇邊第370章 論洛陽的經濟發展第299章 踏上聖路第229章 將星雲集第702章 推動科學技術發展第687章 又見啃番茄第八十二章 有陰謀第264章 醫學院的構想第594章 江陵未來的核心產業第247章 全部都爭起來第609章 上元節的熱門娛樂項目第 681章 再臨嶺南第234章 東珠逛街第589章 初步成功第531章 王爺訓練班開始第189章 建設封地第147章 豐收樂第680章 新的國家方向第169章 慢慢累積第603章 幸福村的產業也需要擴張第七十一章 太上皇駕到第518章 大明宮的設計第153章 武家坐客第498章 劉永的當官經歷第十四章 秦府下廚第660章 反季節蔬菜第395章 以往和未來第九十章 相聲登臺第551章 孫享福的腦回路第九章 送魚第四十五章 幸福的模樣第767章 和李承乾的談話第180章 行軍難第207章 輿論攻擊第573章 開賽第481章 大進項第394章 大唐的財稅第128章 輕鬆獲勝第654章 推動新型房屋發展第450章 效果第231章 過冬請到善陽來第327章 從點點滴滴做起第367章 南方局勢第114章 變樣的妥協第六十一章 菜美酒香第633章 孫享福的預言第八十三章 縣衙對質第297章 忙碌的幸福村第434章 王浩的陽謀第298章 又是一年春耕時第139章 見韋李第608章 播種的季節第427章 開始圈錢了第271章 新作物第211章 戰略第361章 軍事裝備升級的運作第723章 又見祿東贊第517章 趕上了好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