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3章 孫大力的辦公室

從劉文凱的接待室裡出來,李世民算是理解當初長孫無忌給自己彙報九垸縣的情況的時候,爲什麼將這裡寫的跟大同世界一樣了,原來,這裡真的是跟大同世界差不多了,李世民想挑些毛病,都很難挑的出來。

最終,他還是踏入了孫大力的辦公室,基層官員,有承上啓下的作用,但是,掌舵的,始終是主官,而孫大力這個主官在做什麼呢?

會見百姓。

孫大力的辦公室不小,有一個十幾平米大的沙盤,裡面非常逼真的將治下九塊垸田,九個鎮治,一百多個村子,各個垸田內的溝渠,道路,池塘,田地,都有捏出來,此時,他的手上,正拿着一條指示長杆,在沙盤上講解着什麼,而沙盤的四周,有數十個人圍在一起,有穿着官員服飾的各司口官員,有衙役,大多數則是穿着普通的百姓。

李世民沒有直接打攪他們的講話,只是在辦公室四周看看,他從劉文凱那邊得知,孫大力是在和五垸鎮的百姓代表,商量橋路修建的會議,在九垸縣,這種羣策羣力,由當地百姓代表做主體成員的人的會議,幾乎天天都開。

他最先看到的,是牆壁上,一張記錄長江水位的表格,詳細到每一天的早晚,也就是說,長江水位有什麼變化,他第一時間就會知道,連續三天出現上漲,他就有提別標註的符號在上面。

然之後,他又看到了一個由不規則的線段劃成的圖,在圖冊旁邊,寫有‘人口增長k線圖’。

李世民不知道‘k線’是什麼意思,他只是看到了每個點,對應的數字,這個線段,是越往後,揚的越高,以月爲計算單位,開始的時間,是從孫大力上任以後,從最開始的月增長781人,到現在的月增長1272人,每個月,都在穩步上升,也就是說,這個三萬戶的縣,以後每年新增人口可能達到一萬多人,超過現有總人口的一成。

人口發展,是呈階梯式的,基數越是大,增長的越是快,一年一萬多,不消十年,就是一倍多,但是到了二十年的時候,可能每年新增的人口,會放大好幾倍,因爲,那些孩子,又會結婚,生更多的孩子。

九垸縣,自從甄倩被孫享福請過來,將醫療體系全部搭建了起來,將自己的幾個弟子留在這裡之後,差不多保障了新生兒的成活率達到九成五以上,而在社區將年輕孩子的結婚年齡控制到虛歲十八之後,這個成活率可能會再增加一點,所以,李世民在這張圖紙的旁邊,看到了一排用毛筆寫成的大字。

‘人口增長之後的生存問題要如何解決?’

看到這排熟悉的宋體字,李世民便知道這是孫享福所寫,這排字,頓時讓李世民想到了九垸縣的人口這麼增長下去,十幾二十年後,會出現什麼情況?一大家子十好幾口,種三十畝地,能過的好?

原來,看似大同世界的背後,也潛藏着很多問題,而且,他們已經開始在琢磨解決問題的方法了。

不多時,整個辦公室都安靜了下來,原來,事情商量到了最後階段的時候,出現了舉手表決的情況,然而,在孫大力清點人數,統計大家意見的時候,看到了在自己辦公室轉悠的李世民等人,大家的視線,也都向他看了過來。

“哦,我們不是來參加你們的會議的,你們可以繼續,我的事,可以等你們開完會了再說。”

李世民只以爲自己的化妝能夠瞞的過所有人,卻不想他的聲音,孫大力還是熟悉的,頓時知道來的是皇帝李世民,看了看今天的議案,基本已經完成,便宣佈道,“那麼,在主水渠上擇點修建可供船隻通行的拱橋的提案,全票通過,縣衙從明天開始,將派司工官曹爲民主抓落實,文書將投票情況和決議,寫成公告張貼出去,今天的會議,就到此結束吧!”

衆人聞言,紛紛轉身離場,其中有百姓離去的時候歡喜的道,“這樣一來,咱們村去往田地和主幹道就方便的多了,不必非要撐船。”

“是啊,是啊!每次讓我家那頭犟牛上船過河,都要折騰好一陣子,這下,全村人都不用那麼折騰了。”

“回頭咱們得多打造一些板車了,這樣,農具可以一車拉到田地裡,收割的時候,也不需要在船上搬上搬下,直接從田裡拉到家裡······”

原來,今天孫大力是召開了一場修橋的聽證會,由於九垸縣的河道溝渠比較多,這就導致了農民下田耕種的時候,需要過河,可是,這邊的村落雖然沿河而建,但並沒有達到家家都有船,出門就用船,可以到達所以田地的地步。

而要是家家都撐船到自家田地附近的河道,把船拴在河邊上去勞作,就會阻擋客船和貨船的通行,不用船的話,就會出現剛纔那個百姓說的一些情況,本來直線距離並不遠的路,卻需要繞行很遠,才能將耕牛,農具,弄到田裡面去,收割的時候,還要在河邊上上下下的搬運折騰。

可有了架設在河道上的拱橋,這些問題就全部都解決了,船照樣可以在河道上暢行,車可以在田地間暢行,百姓們還能走較近的路到自己家的田地,生產生活,整個都方便高效了。

可是,修建覆蓋各個村的石拱橋,不是小工程,修橋的費用誰出?可能要佔一些田地,這些地誰來出?出了地之後官府怎麼補足?這都需要大家一起商量。

孫大力今天就是召集了各個村的代表來商量,投票表決,少數服從多數。類似這種問題,不光是在五號院,其它各個院,也要進行,是孫大力日常處理的比較普通的一件工作。

“陛下,您怎麼來了。”孫大力等百姓和屬下官員都出去了之後,才躬身向李世民行禮道。

“來看看你啊!怎麼樣,當一個掌管十多萬人口的縣令,不輕鬆吧!”

“呵呵,臣肚子裡這點墨水,您還不知道麼?享福就告訴了我一個技巧,‘爲人民服務’,只要我所做的事情,是在爲人民服務,人民就會擁護我,幫我想各種好的辦法,把他們自己的家園變的更加美好,所以啊!您別看我好像坐鎮一縣,主管萬民,好像很威風,其實啊!享福讓我解決的第一個問題,我都還沒解決呢!現在,用享福的話來說,就是百姓們的智慧在推着我往前走。”孫大力指了指牆上剛纔李世民看的那排字道。

李世民就喜歡孫大力身上這股子實誠勁,拍了拍他的肩膀笑道,“你這個問題,倒不難解決,朕的大唐江山,足夠大,再多的土地都有,只要你九垸縣有需要,朕隨時可以劃土地給你們。”

誰知,孫大力聞言,卻並沒見有多欣喜,道,“這個,當時臣也這是這麼跟享福說的,我說,咱們大唐這麼大,到處都是可以開墾成田的好地,在北方草原,一開就是上千萬畝的土地,哪裡需要擔心人口太多,誰知道,卻被他彈了一下腦門子。”

李世民來了興趣道,“他爲什麼彈你腦門?”

孫大力摸了摸自己的額頭,好像那地方現在還在疼一樣,有些委屈的道,“他說,我的思考的方向錯了。”

“那他有沒有說怎麼改正?”

“說了啊!他說,咱們好好種地,是爲了讓更多的人,好好學習,將來不用種地,咱們需要思考的,是怎麼提升百姓的幸福指數,而不是想着,讓他們生更多的孩子來給國家的發展貢獻生產力,也不能讓他們承受天各一方,骨肉分離的痛苦,這兩者如果不能有機結合,久了,就會出問題,所以,我的答案不正確。可是,我不懂得什麼是‘有機結合’。”

孫大力的答案不正確,那麼,和他想法一樣的李世民的答案,自然也是錯誤的,這讓他突然想起了先前在縣衙門口那個衙役跟自己說的話,這裡的百姓,可都是打算世世代代居住在這裡的,他們在這裡的生活過的很安逸,美好,且都已經逐漸習慣了,你到時候要讓他們遷出去,他們能樂意嗎?

官府最忌做的,就是這種大規模違背民意的事情。

“他既然指出你的答案是錯誤的了,那麼,他怎麼不直接告訴你正確的答案?”李世民想了一會兒,根本想不出別條路可走,便再度問道。

孫大力抓了抓腦袋答道,“他說,他現在做的,就是在尋找正確答案,至少,提升生產技術,讓更少的土地,能夠養活更多的人,能夠緩解咱們未來的壓力,如果,咱們能夠在幾十到一百年間,過渡到另一種社會,或許問題就能解決了。”

“另一種社會?是什麼社會?”李世民好像聽到了什麼關鍵詞,有些急促的問道。

“他讓我自己想,還說,在咱們縣的後備土地用完之後,我自然就知道了。”

“自然就知道了?”

李世民被孫大力說的更加迷惑了,想了一陣,想不透,又問道,“那你們九垸縣的後備土地,還能用多久。”

孫大力攤了攤手道,“才幾萬畝了,用不了多久的,按照九垸縣的規定,新成親的夫妻都要到衙門上單獨的戶籍,領取田地和宅基地,年齡達到四十五歲以上的夫婦,才憑自己的意願選擇是否退田,享受養老保障,也就是說,咱們這邊,再新增一兩千戶左右,後備地就用完了,以現在的速度,恐怕也就是一年多的事情。”

現在的新增戶頭,其實還不算多,最可怕的是十年以後,那個時候,垸田裡面第一波人口增長生出來的孩子,都到了十六七塊成年的階段了,可能每年都會新增幾千個戶頭,按照現在每戶三十畝和一塊宅基地這麼往外分,那麼一年就得上十萬畝田,整個九垸縣的土地,都框在九塊垸田裡,那裡有的分。

李世民聽孫大力的講述,先是覺得九垸縣的這個戶籍政策好,這樣分配土地和宅基地給百姓,百姓們分家立戶頭的意願就很高,不會反對朝廷成親就立新戶頭的政策,久之,則是避免了家族做大,形成地方豪強勢力。

但又聽到孫大力說,一年多以後就能看到結果,頓時感覺自己的腦子不夠用,不增加新的土地,你怎麼解決這些新立戶頭的百姓所需要的土地,宅基地的問題?

請記住本書域名:。手機版閱讀網址:

第651章 穩步推進亦爲求穩第528章 孫魔王的鐵血教育第483章 調教李承乾第246章 治國難第六十四章 早做準備第653章 李世民的算盤第222章 抗下一撥第352章 高句麗寇邊第196章 快馬入長安第二十五章 酸菜魚出鍋第727章 九垸縣的大熱鬧第215章 冷靜應對第201章 良苦用心第430章 農學院的由來第226章 善陽城的基本面第690章 交易中心第583章 回程第493章 儒家出招了第207章 輿論攻擊第325章 馮智戴的提醒第281章 金融體系的構想第一百零九章 心中的道義第161章 各方求情第六十一章 菜美酒香第254章 一路高漲第448章 偶然碰到的小事第八十二章 有陰謀第478章 城下圍殺第511章 人才培養第361章 軍事裝備升級的運作第九十七章 育種育苗基地第697章 小震驚一下第十七章 去長安第357章 起塘第125章 審訊第二十九章 國之利器第749章 孫子語錄第311章 廣告效應第235章 胡商到第241章 運作第一百零八章 水輪船第139章 見韋李第347章 農門的新課題第265章 會夷男第283章 敢想敢做第590章 長孫無忌上任第217章 不太真實的伏擊戰第三十七章 毀孩子的李世民第十八章 魚貨入長安第八章 加夜餐第184章 善陽縣候第339章 嘗試的重要性第260章 抓生產第430章 農學院的由來第242章 去戲劇院第600章 信到長安第450章 效果第112章 到洛陽第255章 後續安排第698章 種子上面坑一撥第573章 開賽第一百零六章 如何盈利第651章 穩步推進亦爲求穩第111章 起航第441章 夏糧豐收第294章 給虞家開闢的產業第八十三章 縣衙對質第592章 借貸經營的問題第九十四章 孫享福的目的第九十章 相聲登臺第719章 蒸汽機試驗第219章 追擊戰第689章 到處都是熱鬧的大唐第143章 棉甲和新問題第491章 嶺南景象第300章 大動作第145章 倭國使團第652章 被老婆套路了第140章 和韋氏的合作第240章 都到坑裡來第527章 進村第528章 孫魔王的鐵血教育第767章 和李承乾的談話第六十五章 暴風雨來了第二十二章 上衙第258章 拍賣結束第二十八章 拉個利益團體第506章 招股大會第385章 給百姓的未來鋪路第499章 拜訪魏府第401章 有夢想有未來第753章 準備出使第232章 善陽的衣食住行第八十六章 籌備春晚第六十章 皇帝駕到第135章 李世民的煩惱第250章 一號地塊第427章 開始圈錢了第118章 殺倭第223章 拳頭大才是硬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