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5章 工人北返

當夜,回到了酒樓客房的李世民夫婦都進行了一輪深刻的反思,這次的九垸縣之行,他們的收穫簡直是太多了,所以,他們不約而同的決定多住幾天,而且,當天的晚飯吃完之後,不用商量,他們就穿上了一身爽利的衣服,去到了人民廣場,加入了廣場舞大軍之中。

至於跳完舞之後還有什麼節目,就只有李世民自己知道了,反正幾大妃子,都是媚眼如絲的看着他,而他自己,也覺得神清氣爽,有一股力量在身體裡,不發不爽的感覺。

同樣每天都有廣場舞的,還有一號垸田的上河村,稻穗開始結實了,也就是說,這一輪種稻的主要工作,已經基本完成,接下來,就是等出產量,出結果。

李泰李恪兩兄弟,還有他們的十多位王叔,都被李香蝶和姚紅袖編成了樂隊,給百姓們奏樂,讓百姓可以在比較專業的伴奏下跳舞,從小接受宮廷教育的他們,可是多少會那麼一點點樂器的。

不過好景不長,沒跳幾天,那些來一號垸跟孫享福道別的北方百姓就越來越多了,他們在三月底之前,就要全部回到北方去,因爲那邊的雪,已經快化完,要開始耕種了。

“德叔,幫我去跟高鎮長打聲招呼,讓他組織各村粉條廠和食品廠的工人這段時間多加加班,額外生產一些出來,不要多,每樣一兩斤,打包裝好,讓大家輕鬆能背的動就行,從其它幾垸也調一些過來,我要給那些前來道別的百姓送禮物。”

“給所有的人都送?這樣的話,只怕花費會不小,各處工地,現在可是還有一百多萬人沒有北返呢!咱家現在沒了產業,只怕負擔不起啊!”

孫享福笑了笑道,“放心吧!這些吃食的價格都不高,每樣裝一兩斤,也不過百十來文的價格而已,一百多萬人,也不就是十幾萬貫,這些錢,有人會替咱們出的。”

“有人會替咱們出?”

“當然了,你以爲,從東北來的那些見都沒有見過我的百姓,爲什麼要跑來給我道別?還不是被人發動的,那些人就是想讓陛下看到一副我衆望所歸的樣子,從而忌憚我,更進一步的打壓我,好將我拉入他們的陣營麼,那咱們就順勢而爲,做一些看似收取民心的事情,他們肯定會跳出來幫忙付賬,大肆吹捧的。”

“那這樣,豈不是會讓陛下誤會?”德叔擔憂道。

孫享福笑了笑道,“放心吧!陛下聰明的很,這樣的小伎倆,就算他們使一百次,陛下也不會中計,咱們只要讓這些北返的百姓們得了實際好處就行。”

聞言,德叔雖然心裡還是覺得有些不靠譜,但還是照着做了。

於是,從第二天開始,孫享福就過上了給北返的勞工送禮物的繁忙生活,他幾乎是親手將每一個禮包送給所有的勞工,並且叮囑他們路上注意安全,掙到的工錢別亂花,都給家裡人帶回去,添置一些新式農具,提升家裡的生產條件,今年秋冬農閒的時候,可以再過來這邊趕工之類的話,倒真是讓那些北返的工人們,感動的一塌糊塗。

當然,也如孫享福所料的那般,王旭那幫人當天就趕到了一號垸田這邊,硬是要將孫享福贈送出去的這些禮品的賬單付了,並且,還給禮物加了碼,直接將每份禮包的價值補充到了兩百文左右,孫享福就是笑着看着,沒有拒絕。

“正明兄,有你的名望和智慧在,何愁大事不成。”

“怎麼地,你還嫌你們王家不夠大,想要更大?”

入夜之前,總算是把今天前趕來道別的工人全部送上了船,站在碼頭上,看着緩緩遠去的那些船隻,孫享福和王旭對話道。

“沒有人是知足的,包括我王旭,在沒有做到家主之位的時候,我的目標,就只是做到家主的位置上而已,但是,做到了家主的位置上,我又希望將它經營的牢不可破,讓我的後世子孫,都可以享受我的餘蔭。

而你的情況,與我又有些不同,你的光芒太熾熱了,達到了像李世民這樣千古少有的雄主明君都要忌憚的程度,若想得以善終,你必須要有更多的東西加身才行。

名望,財富,盟友,都是能夠對你起到保護作用的東西,作爲你的朋友,我不介意幫你獲得這些東西。”

王旭說的情真意切,換作是任何一個人,聽了他這番肺腑之言,不說有多感動,但至少會露出一絲心動,或者是考慮的態度,然而,孫享福卻是很隨意的一笑道,“想聽故事麼?”

王旭聞言一愣,反問道,“什麼故事?”

“武俠故事。”

“武俠故事?”

這個彎轉的有些大,雖然王旭少年時是武癡一般的人物,但此刻他的思維,也被甩飛了出去,完全跟不上孫享福的節奏了。

“小的時候,我的一位前輩,可以說是老師吧!他曾經給我講過一個劍魔獨孤求敗的故事,他說此人一生醉心於劍道,將劍道分爲三個境界。

第一個境界,叫做有形劍,即手中有劍,心中有劍,人劍合一,心到劍到,殺敵於電光火石之間。

第二個境界,叫做無形劍,即手中無劍,心中有劍,僅憑劍意,便能殺人於無形。

而第三個境界,叫做不武之劍,即手中無劍,心中無劍,不武而屈人之兵。”

當王旭聽到‘人劍合一’四個字的時候,內心中是無比驚訝的,他此前可是想不到,人世間,竟然還有如此劍道高手。

可聽到孫享福說‘僅憑劍意,便能殺人於無形’的時候,他頓時就感覺這是一個仙俠故事,畢竟,這幾年望江樓和各大戲劇院,出產了不少這種仙怪武俠故事,大家都已經見怪不怪了。

可聽孫享福說到第三個境界的時候,他才知道,孫享福說的,其實是一種道理。

他哪裡需要有那麼多東西加身?越是有這些東西加身,他反而越會被別人忌憚,招來殺傷之禍。

反而保持手中無劍,心中也無劍的這種狀態,讓別人折服在他的品德下,才能將自己長久的保存下去。

所謂的無欲則剛,便是如此了。

當然,這也說明了,孫享福一早就看穿了他的那些伎倆。

“正明兄,你不可以拿自己的身家性命去賭李世民的心胸,這樣你會死的很慘。”

“這是我的選擇,而且,就算陛下在我身上感覺到了對於皇權的威脅,他也未必只有殺我這一條路可以走,所以啊!我代這些收到了禮包的工人,和九垸縣的百姓們,向你說聲謝謝了,有了你送的這些禮物,他們回到家裡的時候,一定能給家人更多的溫暖,這也幫我們九垸縣的產品,在北方市場做了一次大廣告,以後這些產品去往北方,銷量一定會很好的。”

在這個時代,用二十多萬貫的花費,在一百多萬個家庭,打一則廣告,其效果如何,可想而知,孫享福藉助王旭他們的計謀,順帶手的抗了他們一把,幫北返的工人,和九垸縣的百姓得了好處,可謂是一招妙計。

可是,花出去二十多萬貫的王浩一點也沒感覺心疼,只是邁步向自家緩緩靠岸的大船走了過去,到了岸邊,他又轉身向孫享福道,“正明兄,有些事情,真的是由不得你的。”

孫享福笑着朝王旭揮了揮手,返身往堤坡上走去,忙活了一天,他可是餓壞了,紅袖和香蝶應該煮好了香噴噴的晚飯在等他,至於王旭謀劃的糟心事,就讓李世民自己去糟心吧!他只需要做好自己的事,讓自己變的無害就行。

船艙之中,來接王旭的,並非王氏的那一位族老,而是他的親爹王睿,王旭見到他的時候有些意外,躬身行禮之後問道,“爹您怎麼來南邊了?”

王睿自顧自的品着剛泡好的茶水,指了指桌上的一個信封道,“海上有消息傳來了,你先看看吧!”

王旭依言打開信封,沒看幾行,就眯起了雙眼,信裡面記載的內容,基本就是趙龍從正月出海,一路從東往西的戰果,九州島海港,一戰滅倭國三萬海軍,擒倭國天皇,拔除了王浩此前設置在這裡的據點,將據點裡王浩的數百死忠全部斬首。

僅五天之後,他再度滅了琉球島王浩殘餘勢力的據點,三百餘衆全部斬首,被他們控制的數千本地土著,也全部被打成戰俘,交給了張公瑾,二十日之後,夷州島大戰,王浩殘餘勢力最大的根據地被拔除,連同爲他們提供服務的兩個土著部落的青壯,也被斬殺了許多,數千土著俘虜,被交由泉州海軍處理。

二下旬,呂宋島數個王浩殘餘勢力的據點被全部清剿,趙龍率領船隊向西而去,想來,他會一路清掃到印度南方沿岸,將所有王浩前兩年建立起來的,並不算穩固的補給點,全部摧毀,而印度那邊雜牌的聯軍,只怕已經敗在了馮盎手上,最多再有一兩個月時間,王浩殘餘的武裝力量全部被清剿的消息,一定會傳回來。

“二哥生前所料之事果然全中,只要他死了,他的這些佈置,根本左右不了孫正明。”王旭看完信紙之後有些激動的道。

現在,他已經不再糾結自己與王浩的差距了,他就是一個能夠走一步,算十步的怪物,他只想知道,後面的事情,會不會也像王浩算中的那樣進行。

“所以,我是來跟你辭行的。”

“辭行?您是要去夷州島?”王旭突然想起了王浩死前的一些安排,問道。

“是的,我知道,你心裡應該一直在懷疑我是不是將你二哥所遺留的東西全部都拿給你看了,並且懷疑他留這些東西給我,是真的要報我的養育之恩,還是想借我王家之手,幫他完成理想。

我現在告訴你,我對你,沒有任何保留。

因爲,你是我唯一在世的嫡子,我的一切,都是你的。

而且,我這次親自在海上開闢的貿易項目,和到夷州島所要做的事情,都會是乾淨的,是符合李世民和大唐朝廷利益的。

哪裡,將會是我王家的一條後路,即便是你沒有將王家打造成你二哥所形容的那樣,那裡也將保留我王氏的一部分根基。”

王睿說到這裡,艙房的門被人從外面推了開,一個三四歲的小男孩和一個抱着小襁褓的婦人走了進來,這婦女便是王旭的妻子崔氏,而兩個小孩,都是王旭的嫡子。

“連他們也要去,莫非,我後面要進行的事,會有危險?”

王睿搖了搖頭道,“以防萬一而已。”

“那,孩兒是不是要等你們出海之後再行動?”

“不必,你按照事先安排好的進行就行了,記住,你要推孫正明出頭,而不是自己出頭,即便是最終有什麼事情,也是孫正明和李世民的事情,你和王家,不要落任何手尾在他們手上。”

“孩兒知道了。”

第八章 加夜餐第357章 起塘第420章 送別第539章 形勢沒人強第250章 一號地塊第237章 商品推介會第九十一章 歡樂繼續第596章 輾轉反側的人們第598張 複製和引進第四十一章 首戰建功第729章 說服第137章 價格戰爆發第123章 和馮盎的合作第一百零七章 南下的打算第566章 定襄城初體驗第732章 人人如龍第115章 下揚州第128章 輕鬆獲勝第406章 雷人的建議第318章 如何處理糾紛第384章 又是一場好宴第763章 亞歐一統第175章 唐奉義第469章 自救第386章 廣場商城遊樂場第八十八章 年號貞觀第551章 孫享福的腦回路第521章 教育長孫衝第五十四章 服務員到位第691章 瘋狂的股價第238章 都來了第212章 驚覺第664章 新春遊園會第196章 快馬入長安第五十五章 考評藝人第421章 又上朝第368章 定計第756章 抵達拜占庭第184章 善陽縣候第631章 制度出臺第445章 工商業的厲害之處第176章 風雪路第728章 輕輕揭過第620章 九垸夜第203章 農門的傳承方式第453章 農學院的教育問題第364章 日新月異的技術第708章 一統的前奏第391章 杜正倫來訪第255章 後續安排第366章 錢莊的真正用途第319章 商業環境的重要性第317章 逛夜市第344章 一環扣一環第470章 夜襲第678章 統治的意義第660章 反季節蔬菜第317章 逛夜市第376章 科舉考題第733章 到吐蕃第356章 杜如晦的病症第358章 今年科舉不授官第576章 中計了第670章 推動教育改革第608章 播種的季節第462章 東邊戰事第349章 崔氏的決定第190章 旱災來了第六十九章 改戲第464章 驚變第584章 九垸縣第628章 探討皇權第145章 倭國使團第126章 用計第524章 藍田職業技術學院第252章 昂貴的午餐第三十一章 經營思想第327章 從點點滴滴做起第271章 新作物第700章 歸家第二十二章 上衙第二章 餓了吃蟲子第十五章 好處不少第八十七章 講和第311章 廣告效應第311章 廣告效應第五十七章 視察膳監司第721章 開工第606章 吐蕃的有趣決定第748章 武媚孃的建議第一百零八章 水輪船第七十七章 至尊皇庭第145章 倭國使團第640章 李承乾的想法第十一章 買船第142章 封爵與否第497章 周務學的想法第九十九章 上元節第638章 勸說王旭第632章 補短板理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