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小河集

天才壹秒記住『→網.』,為您提供精彩小說閱讀。

孫享福家的大水缸成了黃鱔缸子,連空空的米缸也暫時被用來裝泥鰍,孫享福目測有十來斤黃鱔,七八斤泥鰍,至於巴掌大的鯽魚,鯉魚,之類不好餵養的鱗片魚,也足有十來斤。

孫大力堅持不肯將魚的內臟扔掉,所以當一大盆魚被打鱗去鰓之後,孫享福就在河邊用一個大大的竹淘籮清理魚腸,魚泡。

這些魚雜確實能吃,不過由於魚籠子的入口不大,所以不可能補到大的鱗片魚,而這些最大不過筷子長的鱗片魚的內臟想要清理,就不是一時半會能做到的事情了,所以等他忙活完的時候,家裡的鐵鍋裡,魚湯早已沸騰。

“二弟,三丫頭,起牀了吃飯了。”

或許是孫享福的這句話太過陌生,剛睡醒的兩個小傢伙有些不敢相信,上次睡醒就吃,應該還是在北方老家的時候。

魚湯是大力的老孃煮的,原因是他家有口大鐵鍋,十來斤白肉魚煮了一半,剩下都被孫享福摸了鹽醃製了,晚上還得吃一餐。

村子裡沒誰家有菜地,自然也沒有什麼蔥薑蒜,所以孫享福在河邊摘了些茼蒿嫩葉加到魚湯裡,多少也能去去腥,至於味道嘛,對於這些好久沒吃過飽飯的人來說,放過鹽了的,那就是美味。

自家人吃飯講究個實在,每人一個大陶碗,碗裡三五條巴掌大的鯽魚或者其它魚類,還有不少白白的河蝦蝦米,吃完還能盛,五六斤雜魚可是煮了滿滿一大鍋,等孫大力的魚雜洗好了,六個人就圍在竈臺邊上呼嚕呼嚕的吃起來,淡淡的腥味混雜着鹹味讓他們吃的很享受。

“連魚肉都這麼腥,那些魚雜估計腥的難以下嚥,一會二力找些蘆葦葉來包了,我拿到村長家去算了。”

孫享福是在場唯一一個挑食的人,吃東西的時候還有心情說話,至於其它幾人,現在都被食物堵了嘴,聽到孫享福喚自己的名字,孫二力只是嗯嗯的迴應了一下,等一大鍋魚湯全部被幾人喝乾淨後,孫享福才能好好的跟大家說話。

“大力,你今天就帶着二力在家做魚籠子,就按照我昨天教你的,可以再稍微做大一點,能捕到大魚,勞煩伯母帶着我們家兩個小傢伙,把昨晚上捕撈的蝗蟲洗淨曬乾,再挖些蚯蚓,喂喂我家缸裡的泥鰍鱔魚。”

孫大力的老孃李翠花昨晚也吃過烤蝗蟲,自然是知道這玩意關鍵的時候算的上是口糧,應承了一聲就叫孫享福放心。

“怎地,你要把這些魚雜給胡才吃?他家可不缺糧食。”

孫大力帶着弟弟跟孫享福一起出了門,吃飽了飯,有力氣,他今天要多拖一些大竹回去編魚籠子。

“胡纔是村長,掌管着村裡的一些公用物件,咱以後還有不少事情要求着他,給點好處,才能更順利的把事辦了,記住咱們的目標,讓全村人都過上好日子,想要實現這個目標,就得多動腦子,靈活處事。”

不一會,孫享福就提着個被蘆葦葉包的像大糉子的魚雜進了胡才家的籬笆院,事實上全村都住着窩棚式的房屋,也只有胡才家的房子是木板搭建,前後豎了竹製的籬笆,算是圍了個院子。

“享福來啦,坐下說話。”

胡才家同樣缺糧,不過一天三餐喝粥倒是沒問題,而且他認識幾個字,隔三差五能跑到里長那裡哭哭窮,討些吃食農具什麼的,相比較而言,捱餓的機率很小。

關中的村子也不都像本村這麼窮,世代居於此地的老村落基本能夠自己解決溫飽問題,再就是那些勳貴人家的封地,佃戶們溫飽是不愁的,只有這種新遷居來的村子苦一些,但只要熬過了今年,再加上明年還有一年的免稅期,只要不出現大天災,日子還是很有盼頭的。

“胡村長,給您帶了些魚雜,放在糜子裡熬粥,也算是個葷腥。”

見孫享福還給自己帶了東西,胡才這才正眼瞧了瞧他,在他的記憶裡,孫享福是個比較木訥的人,尤其是父母雙亡之後,帶着一雙弟妹,家裡經常揭不開鍋,只是經過了昨天的事,他對孫享福有了些改觀,能騙到官軍半鍋糜子粥,這也算是了不得的戰績了。

“小五,給你享福哥倒碗水。”

胡才接過孫享福遞過來的魚雜,朝屋裡喊了一嗓子,就請他在屋門前的竹馬紮上坐下。

“胡村長,我記得咱村有幾輛獨輪車來着,我能借用嗎?”

如果是平時,胡纔會說‘當然不能,那是村裡的公產,損壞了我怎麼跟里長交待。’

不過今天嘛!收了孫享福點好處,胡才點了點頭道,“偶爾借用可以,但不能拿回去當自家的用,這些東西是朝廷在我們遷居過來的時候配發的公產,都是有數的,損壞不得,怎麼的,你要拉東西?”

“這不,捕了些魚麼,想去集市上換點錢。”孫享福一早料到了胡纔會這麼說,老實道。

“你會捕魚?還要到集市上去賣,看來是捕了不少啊!難怪有魚雜送來我家,不過咱們北方人都不善水,前陣子不是有幾個娃,餓極了下河撈魚,淹死了好幾個麼,你可得當心了。”胡才嘴上這麼說着,眼珠子一轉,卻想着,‘你既然撈了這麼多魚,爲啥不提幾條魚來,卻送些魚雜來糊弄我。’

“哎,我知道了,會小心的,還有個事我得跟您說,昨天大傢伙都知道竹蟲能吃了,今天怕是還有很多人會到後山坡上砍竹子,您得叮囑他們別亂砍,蟲子全吃絕了,以後就沒的吃了,家裡實在沒糧食的,抓蝗蟲烤着吃更頂飽,下午大力他娘會到村裡的石磨哪裡磨曬乾了的蝗蟲,您到時候叫大家都去學怎麼把蝗蟲變成吃食。”

對於烤蝗蟲的滋味,胡才也是能夠接受的,而整個村子今天早上之所以這麼祥和,正是因爲大家都知道蝗蟲可以吃之後,不擔心被餓死了,想來今天大傢伙都會自發的到田間地頭去抓蝗蟲。

聽說蝗蟲能磨成粉,製作成吃食,胡才眉頭一鄒,也不知道在想些什麼,孫享福又跟他打聽了許多村裡的事情,直到上午的太陽升空,一陣熱氣襲來,孫享福才告辭回家,也正是通過這段聊天,孫享福知道了許多這個世界原來的孫享福平時不太關心的事情。

村子現在有46戶居民,157口人,14歲以上40歲以下的壯丁58人,其餘的全部是老弱婦孺。

總共有永業田四千畝,這是按照起初的五十戶一村劃分的,不過這一年多時間裡,已經有四戶絕戶了,而那些田地,朝廷並沒有收回。另外還有竹料山一座,木料山兩座,官牛十頭,犁,車各十。

大唐每方圓十里設一里,有里長一人,管理轄下所有村寨,敦促耕種,收繳稅務,直接向縣衙負責,只要不是在勳貴的封地內,里長算是大唐的最低級行政人員。

而每個裡,大多會設一個小集市,所以,什麼五里集,十里集在大唐到處都是,集市上多是賣些比較簡單的商品,鐵器木器等農耕工具,鹽巴,魚肉糧食等百姓生活必須品,還有各村農戶自家出產的農作物,手工產品等,然後就沒有別的了,沒辦法,大唐的商品就是這麼匱乏,集鎮上或有茶鋪,但絕對沒有酒家,因爲酒屬於管制商品,沒有人會拿一個經營酒水的營業執照到一個小集來開店。

孫享福之所以跟胡纔打聽集市,是因爲他現在基本沒有能力到達幾十裡外的縣城,以古代的道路,光靠腳力,幾十里路就得分兩天走,更何況還要攜帶重貨,所以,他的魚貨,最先只能在最近的集市售賣,這個集市就叫小河集。

小河是渭水的一條支流,也正是從孫享福所在的村子穿流而過的這條河的名字,它雖然不寬大,但早已流淌了不知道多少個年月,養育着沿岸數百個村落,更加清晰的知道了自己所處的位置之後,孫享福就推着一輛獨輪車回家了。手機用戶請瀏覽m.閱讀,更優質的閱讀體驗。

第654章 推動新型房屋發展第683章 武士彠也來了第六十四章 早做準備第305章 對策第636章 家族改革頭號先鋒第726章 新的差事第736章 高原進入發展軌道第743章 到船廠第329章 演武環節第672章 西邊局勢第547章 進展第752章 準備出使第336章 再起程第708章 一統的前奏第194章 你不敢我敢第314章 李世民的新感悟第453章 農學院的教育問題第179章 互坑第268章 夷男進善陽第571章 開幕儀式第614章 新船出海第344章 一環扣一環第514章 大賞羣臣第501章 幸福村的財富第168章 情報組織第六章 小河集第364章 日新月異的技術第635章 小池和江河大海第234章 東珠逛街第256章 奶糖泛起的漣漪第九章 送魚第166章 繼續忽悠第四十六章 幸福的種子第759章 李世民導演的戲碼第536章 荊湖熟,天下足第220章 馬邑防守戰第381章 各種忙第629章 聊通透了第437章 農工商學院第四十九章 孫享福的治家之道第598張 複製和引進第171章 李承乾探監第193章 殺心第九十八章 放燈第386章 廣場商城遊樂場第五十六章 編排話劇第390章 吃頭一鍋肉第750章 爭相做源頭第一百零一章 春耕第557章 免費的晚餐第392章 文工團的構想第635章 小池和江河大海第468章 延津大火第762章 出使大食第452章 要跑偏的李承乾第744章 被點亮宋小魚第759章 李世民導演的戲碼第396章 君明臣賢第677章 忽悠一個老樂師第241章 運作第631章 制度出臺第442章 小麥的產量第九十七章 育種育苗基地第223章 拳頭大才是硬道理第672章 西邊局勢第283章 敢想敢做第380章 考場佈置第656章 大唐的家底第293章 返程路上第433章 南來的客第204章 釜底抽薪計第八十一章 兩個學生第579章 二進宮第111章 起航第412章 約定談判第759章 李世民導演的戲碼第566章 定襄城初體驗第六十二章 白蛇傳開演第576章 中計了第四十一章 首戰建功第368章 定計第326章 閱兵開始第262章 一年升三爵第551章 孫享福的腦回路第205章 動腦的習慣第703章 送葡萄第578章 終殺王浩第593章 來的都挺趕巧第221章 城門激戰第473章 編組百萬工農兵第306章 關中計劃的推進第八十二章 有陰謀第556章 抓捕第268章 夷男進善陽第526章 去往山南道第114章 變樣的妥協第152章 齊民要術火了第九十五章 多元化農場第474章 房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