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淳樸的孫大力

孫大力家還有個老孃和一個弟弟,老孃四十來歲,還算健壯,弟弟也有十四五歲的樣子,跟孫享福差不多年紀,也是個幹農活的好手,正是因爲家裡三人都是壯勞力,所以平時他們家裡的農活都是足額完成。

大家響應徒遷令搬到關中後,朝廷給每個遷移戶劃了八十畝的永業田,而且三年不收稅,當然,所謂的田,基本都是荒地,你得自己動手開成田。

一年多的時間,孫大力家三口人就把八十畝荒地全部都開出來了,而且全部都種上了莊稼,可以說,只要捱到今年秋收,孫大力一家明年就再也不用爲餓肚子發愁了,現在這段時光屬於黎明前的黑暗。

而孫享福家,由於去年病死兩個大人,而他自己只是個半大小子,就算在孫大力的幫助下,也只開了二十畝荒地不到,今年在官府的指導下,種了糜子,沒錯,農戶種什麼,也是官府說了算,正好孫享福家的田地和孫大力家的田地挨着,而中間又有一塊六十畝大的荒地,所以孫享福把捕蝗地點設在了這塊荒地上。

唐初時期關中植被豐富,荒地之所以被稱之爲荒地,正是因爲上面長滿了不是農作物的植物,通常這些野生植物的生存能力比農作物還強,所以,挨着孫享福家這塊地種田的人也是倒了血黴,就拿孫大力家的田地來說,產量至少會比別家的少半成以上,不過孫大力家並沒有嫌棄孫享福家,開不完田地的人家多了,八十畝地,就算現在每畝地的實際面積沒有後世一畝大,也不是一兩個人能種的完的。

一路走來,孫享福就在這些荒草中發現了許多他認識的植物,比如八哥草,是一種能夠止血的草藥,金花草,又叫金花菜,是一種可以製作青儲飼料的植物,人也可以吃,只是比較難吃,茼蒿,同樣是一種味道很大,稍微老一點,就讓人難以下嚥的蔬菜,只是這個年代,還沒有人吃它。

毫無意外,這幾種植物生長力都特別強,被後世的農民統統稱爲豬菜,滿山遍野打不盡的那種。

“就這了,清理一塊地方出來,把柴火引燃,一會我和大力哥用竹枝抽,你們幾個負責往袋子裡撿,撿夠兩袋子,咱們今天就收工。”

在這個天一黑就睡覺的農耕社會,而且是在這種偏僻的山村,晚上的光源是很難找到的,一頓乾柴燃燒的烈火,頓時成了方圓幾裡唯一亮堂的地方,這個亮堂吸引了很多飛蛾和蝗蟲。

“哇,果然是一點火就有蝗蟲來耶!”

二弟驚奇的看着不斷撲向烈火的飛蛾高呼道,而與之相反的,是沉默的蹲在地上撿着被孫享福二人用竹枝抽打下來的蝗蟲的孫小妹。

“二弟快幫忙,三丫頭一個人撿不過來。”

雖然今年並沒有鬧蝗災,但在這個沒有農藥的時代裡,蝗蟲的數量天然的多,孫享福和孫大力每一次揮動竹枝,都能打落好幾個蝗蟲到地上,當兩人抽的滿身汗水的時候,地上的兩個小傢伙,各自的口袋裡都裝了大半口袋蝗蟲了。

“哥哥,好多蝗蟲,可這蟲怎麼吃啊!”

中午雖然吃了頓飽的,但現在畢竟是晚上了,而且整個下午兩個小傢伙都在孫享福的指揮下幹活,現在已然是餓了,孫小妹忍不住問道。

“嗯,蝗蟲沒有我預想的多,不過這兩半口袋,也有十幾斤了,咱們熄了火,回村吧!”

現在畢竟不是蝗災時期,抓滿兩袋子可能需要一整夜的時間,四人已然是沒有那麼多體力,回到家裡,四人挑個大的蝗蟲,烤了好多,吃了個飽,才安然睡去。

清晨,天剛矇矇亮孫享福就從牀上爬了起來,看了一眼弟弟妹妹正睡的香,便拿起門邊的扁擔出了家門,不一會,孫大力也被他叫醒了,同樣是操着一根扁擔,手上還提着一個竹製的大魚簍子。

“你說,今天收的魚夠咱們吃一天的嗎?”還有些睡意的孫大力摳了摳鼻子,抹了抹眼屎,打着哈欠向孫享福問道。

“難說,十幾個魚籠子還是有點少了,今天我們還得多編些個,最好能上百個,到時候拿這些魚貨到縣城的集市去賣,換些錢,買些必要的生活物資。”

“得先看今天的收穫吧!昨天編魚籠子,我倆的手上都被刺了好多血口子,還不知道今天的魚貨能不能給我補回來呢!”

有時候孫大力就是這麼實在,他認爲自己身上的頭髮,指甲,乃至頭皮屑都是自己平時吃東西長出來的,掉出去一點點,都覺得自己虧了,更何況是他的血。

不一會,兩人到了第一個魚籠子的地方,將用來固定的木樁從泥巴里拔出來後,孫大力扒開了掩蓋在魚籠子上面的水草,一把將這個直徑約三十公分,長達一米的魚籠子從水裡提溜了出來。

“哇,好重,裡面有魚在蹦。”

天還不是很亮,孫大力的視線根本看不清楚魚籠子裡的情形,只知道出水的時候籠子裡面一陣歡騰,等到了岸上,拔下塞口的大木塞,孫大力就迫不及待的用一隻眼睛朝魚籠子裡看去。

“哇,好幾條大黃鱔,還有不少泥鰍,光這一籠子,起碼一兩斤魚。”

“嘩啦啦。”

魚籠子裡的魚全部被倒進了魚簍子裡,除了幾條二三兩重的大黃鱔,還有差不多一二十條拇指粗的泥鰍,幾條巴掌大小的鯽魚和黃骨魚,還有其它幾條不知名的白魚,大多已經已經失去,不過沒臭,還能吃。

“享福,我覺得,我們要發了。”

“就這點魚貨,跟發扯不上關係,動作快點,爭取在天亮前把魚籠子都收回家,而且,白天也要把魚籠子藏好,免得家家都模仿我們做魚籠子捕魚。”

孫享福催促着孫大力,卻發現孫大力的表情有些不樂意。

“怎麼了你這是?”

“各家都吃不飽飯呢!難道讓他們也學會做魚籠子捕魚吃不好嗎?享福,我以前看錯你了,原來你是個這麼自私自利的小人。”

看着一臉不岔的孫大力,孫享福第一次覺得,這個世界的人還是淳樸的,至少孫大力是,略微端詳了一下這個憨厚的漢子,搖頭笑道。

“你瞎說什麼呢!我孫享福是那樣的人嗎?幾個魚籠子改變不了全村人的生活,但是隻要給我累積到一點資本,我就能夠讓全村的人都過上好日子,我要讓大家有吃不完的糧食,不光是吃糧,還要吃肉,我要讓大家有穿不完的衣服,而且不穿麻布的,要穿棉布的,絲綢的。所以,保密只是暫時的,而且,這段時間我們還可以把吃不完的魚,拿去接濟那些實在困難的人。”

“你,你真的是這樣想的?”孫大力第四次對孫享福產生了質疑。

“當然,等我手上有了錢,不僅能造像魚籠子這樣的捕魚利器,還能造許多耕田種地的利器,讓咱們村子的食物來源更豐富,逐漸的改善大家的生活。”孫享福很是鑑定的道。

“好,我信你,而且,我會盡全力幫你。”

不知道哪裡來的力量,孫大力突然間就放棄了對孫享福所有的質疑,或許是他適應了從主角變配角的轉變吧!

一路收魚籠子,一路伴隨着孫大力的驚呼,其中有兩個魚籠子里居然有兩條一斤多的大黃鱔,而等十幾個魚籠子全部收完了,孫享福手中的大魚簍子居然已經快要裝滿了,提都快提不動的節奏。

“後面幾個籠子裡的魚先別倒出來了,挑回家一起清理吧!”

“好嘞,今天我一定能吃到有生以來最飽的一頓飯。”

興奮着,兩人挑着滴着淤泥水的魚籠子一路小跑回家。

第580章 王浩留下的冊子第246章 治國難第264章 醫學院的構想第402章 迎新宴第536章 荊湖熟,天下足第260章 抓生產第472章 急回關中第506章 招股大會第七十二章 馬周來訪第749章 孫子語錄第128章 輕鬆獲勝第564章 入城第332章 定下時間第432章 小事情的必要性第582章 無官未必一身輕第753章 準備出使第623章 孫大力的辦公室第162章 改變主意第384章 又是一場好宴第749章 孫子語錄第178章 達成協議第648章 歸又去的玄奘第116章 李香蝶第657章 父子談心第726章 新的差事第496章 儒生論政第234章 東珠逛街第630章 設計管理制度第281章 金融體系的構想第478章 城下圍殺第429章 打工的人們第621章 公告欄第123章 和馮盎的合作第433章 南來的客第666章 書畫第600章 信到長安第344章 一環扣一環第一百章 回村子第六十三章 各有心思第580章 王浩留下的冊子第393章 朝堂新氣象第255章 後續安排第七十七章 至尊皇庭第177章 王旭第三十九章 勸解第349章 崔氏的決定第482章 雪地裝備第428章 渭南大勢第125章 審訊第191章 朔州的規劃第610章 對吐蕃的佈局第555章 再會夷男第740章 新時代的新問題第451章 誤會第631章 制度出臺第166章 繼續忽悠第447章 後勤軍的配製第200章 繼續參觀第283章 敢想敢做第五十三章 膳監司第345章 新勞動管理和稅收制度第387章 開考第564章 入城第265章 會夷男第688章 帝后品嚐新作物第239章 特別行政區的構想第633章 孫享福的預言第四章 做魚籠子第665章 遊園會開始第252章 昂貴的午餐第415章 回荊州第413章 女子爲官的開端第546章 善陽景象第531章 王爺訓練班開始第四十四章 表字正明第709章 軍人正確的價值觀第660章 反季節蔬菜第395章 以往和未來第699章 夷男病重第283章 敢想敢做第222章 抗下一撥第390章 吃頭一鍋肉第307章 成果喜人第119章 留在揚州?第二十章 監丞!奸臣第268章 夷男進善陽第425章 穩步發展第八十三章 縣衙對質第496章 儒生論政第176章 風雪路第444章 百姓的回饋第411章 解決問題的構思第688章 帝后品嚐新作物第189章 建設封地第565章 對於惡客的態度第446章 回關中的程處默第270章 戲劇院第110章 經營之道第477章 列陣完成第419章 回長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