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8章 鉅額集資

在孫享福把望江樓的衆人說的一愣一愣的時候,遙遠的嶺南,正在視察各個產業的李世民,也正被馮盎說的一愣一愣的,他現在才體會到,當初阿月說的那句,‘只要咱們往海外跑的船多起來,建城花再多的錢,咱們也給的起。’的真正含義了。

嶺南冶煉作坊的庫房裡堆積的東西,即便李世民這個皇帝,都看的有些眼饞了,這裡簡直是一座座金屬大山,金銀銅鐵,各種各樣的礦石都有,如果全部冶煉出來,那個價值,絕對超過大唐一年的財稅。

“馮卿,嶺南之地,難道有如此多的礦產?”

馮盎先是搖了搖頭,然後,又點了點頭,見李世民詫異的看着他,他只好從頭解釋道,“嶺南之地確實有不少金屬礦山,但由於山多林深,開採起來十分費力,所以,臣從來沒有召集人手開採過,這些礦石,都是從海外運送過來的。”

嶺南這地的金礦和稀土,在後世也是相當出名的,但真正的開發這邊這些產業,卻是在千禧年以後,以現在嶺南這邊的情況,開發自己的礦山,還不如去海外拉露天的省事。

“難道海外到處都有金山銀山?”

“呃,陛下,您也可以這麼理解吧!或許,跟臣到船廠的大辦公室去看一看,您就都瞭解了。”

馮盎覺得自己有些事情,光靠嘴說,解釋不清楚,必須得讓李世民親眼見到,他才能理解,海外那些地的事情,其實是他準備在幾個月後,李世民開大朝會宣示功勞的時候,給他的一個大驚喜,但是現在看來,可能藏不住了,總不能到時候突然告訴李世民,‘由於我不斷向海外探索,現在嶺南道的實際管轄區域,已經比整個大唐的國土都要大的多了吧!’

很快,李世民和衆多隨行的朝臣,就和馮盎來到了船廠的大車間,看了看數十艘同時建造的大海船之後,李世民才知道,原來,嶺南的船廠的規模,並不比渭南小,而且,他們製造的海帆船,相對渭南製造的水輪船要簡單的多,所以,製造的速度快的多,一年差不多就能造出數百艘過萬石的大船。

這個時期的嶺南,造船優勢得天獨厚,首先這裡就不缺造船的大木,而且,整個沿海地區,有造船基礎的人才有很多,至少會泡製木料,而且,不光只是嶺南這邊,馮盎將整個東南亞沿海,接觸過造船,航海的人才,全部都蒐羅到了廣州的船廠,這裡的造船業能不發達纔怪。

船廠車間後面的大辦公室內,牆壁上,一張巨大的空白地圖,上面零零散散畫着很多或巴掌,或拳頭,或雞蛋,或黃豆大小的點點,當然,還有整塊的塗鴉,如果此刻李世民在長安,他就會發現,這張地圖,除了南美洲,北美洲,以及非洲大陸和南北兩極的區域缺失之外,其它區域跟孫享福在望江樓正在展出的那塊地圖基本一致,因爲孫享福手上的那副地圖,就是馮盎派人複製給他的。

然後,馮盎也給李世民和隨行而來的幾位大臣,來了一次口若懸河的講解,還把孫享福可能在長安已經開始運作的事情,跟李世民講了講,然後,李世民就和衆位大臣在這個辦公室裡,呆呆的看着牆上的地圖看了一個多時辰。

難怪此前倭國往長安送的,都是一船船的銀子,原來,他們本土擁有許多的大型銀礦,馮盎只需要給他們一些糧食,糖之類的貨物,他們就會將一船船的銀礦給嶺南的船隊拉回來。

金島,銀島,銅島,香料島,海外都有,至於水晶礦石島,那就是忽悠別人的,在李世民看來,這東西已經不值錢了,還有就是澳洲大陸,整個大洋洲

此刻,他都覺得,過往那些因爲生存空間,而打生打死的朝代,真他麼傻呀!這麼多好地方沒人開發,卻把命填在領土爭端上,有意義麼?

各種想法在衝擊着他的思維,最後,卻是讓他比任何人都還要渴望知道這個天下到底有多大了。

“馮卿,朕想去崖州和日南郡看一看,你能安排船麼?”

“呃,能是當然能,只是那邊稍顯簡陋,您要做好一些吃苦的準備。”

“這個無妨,朕就是,看看。”

李世民說‘看看’這兩個字的時候,心情很複雜,同樣,跟着他一起看地圖的李靖,尉遲恭等朝臣們的心情也很複雜,他們打生打死,纔拿下了高句麗那麼一塊地方,而馮盎,只是安心的在嶺南造船,在海上跑了三四年,就爲朝廷圈下來比整個大唐版圖還大的地方,這可真是人比人,氣死人吶!

擁有三州之地的海南島,在這副地圖上,只有雞蛋大小,那麼,呂宋,甚至通往澳洲的路通中,那些零零散散的一些比海南島還大的島嶼,得是多大的地方?

宋朝之所以經濟發達,即便因爲他們做好了海外的市場,即便是後期只能靠長江以南的區域,財稅收益也能冠絕全世界,而現在,由於孫享福大力的推進各項工業技術的研究,大唐的各方面工藝水平,已經不輸給宋朝時期了,所缺者,是人口和生產力。

這個,也是孫享福目前非常頭疼的問題,各個行業都缺人,缺的又是專業技工人才,像探索公司開起來之後,各種航海的船員,船工,都需要海量的,加上一些海外基建人員,至少需要幾十萬人,這些人,在大唐市面上根本招不到,怎麼辦?

新東方,南翔。

孫享福的腦海裡適時的出現了後世一些職業技術學院的魔性廣告,這個事情,也在他腦海裡,也提上了日程。

當然,眼下,還在要把招股的事情搞定,資金到位了,其它一切,都好說。

“各位,股本資金到位之後,最開始的兩三年,咱們肯定是要不斷的花錢的,因爲,要打造船隊,培訓人手,修建碼頭等等,最先樹立起來的,是人員組織框架,從董事長,到經理,到各個層級的管理人員會先確立,而這些人的薪酬,還有一些技術和普通船員,工人的薪酬,等等等等,都要經過股東大會審議,最後決定,還請各位成功購入股份的股東們,積極參與,出謀劃策,最終把整個局面打來。”

“那麼多餘的話,我也不多說了,接下來,認購就要開始了,十貫錢一股,只收現金存票,大家拿好戶籍冊,在舞臺旁邊的櫃檯,繳納錢財,填寫認購資料,領取股東證,之後就算正式的成爲咱們大唐海外探索投資股份有限公司的股東了。

友情提醒各位一下,原始股的認購,到今天下午天黑之前,就截止了,之後,如果因爲資金不夠,公司需要更多的募集金子,可能會進行增發,不過那個時候,就不再是十貫錢一股了,會根據整個公司的資產估值,來確定增發的股份的價格,可能是幾十貫,也有可能是上百貫一股,都未可知,認購原始股的機會,只有一次,就在今天。”

隨着孫享福的話一說完,很快,第一張股東證便誕生了,上面寫着孫享福的名字,股數,是一百萬股,第一繼承人,是虞秀兒,第二繼承人是他的嫡長子孫靖,第三繼承人是嫡長女孫婉婷。

購買一百萬股,需要一千萬貫,這一千萬貫,是幸福村集體出的錢,孫享福個人佔幸福村集體五成的份子,這是從幸福村集體誕生以來,就一直保持的,所以,實際上,這一百萬股的收益,只有一半是歸孫家的,他只是村集體推舉出來的代表而已,在後世,可以稱之爲法人代表。

對於這一千萬貫,大家心理是早有預期的,倒不覺得多驚訝,然之後,各種大金額相繼爆出來,就有些嚇人了。

長孫無忌購入二十萬股,出資兩百萬貫。

太原王氏,家主王睿,購入五十萬貫,出資五百萬貫。

隴西李氏,趙郡李氏等等五姓七家,就沒有低於三十萬股的,值得一提的是,關隴世家集團中,弘農楊氏也出資三百萬貫,購入了三十萬股,京兆韋氏,更是出資五百萬貫,購入了五十萬股,就以財力而言,這兩家這次,居然表現出了不弱於五姓七家的氣勢。

再有一些京中權貴團體,比如孫享福的那一撥老的利益團體成員,基本都是一百萬貫以上的投資,將家裡這幾年掙的所有餘錢都拿了出來,直到黃昏時分,大戶們的總集資都超過了五千萬貫,這纔開始零零散散的接受那些三五萬貫的小股東的購入。

也幸好孫享福這邊,一邊在出售,一邊在增開櫃檯,到最後,十幾個櫃檯同時發售,纔在天黑之前,讓所有到場的人都如願購入了原始股。

六千六百多萬貫?

以孫享福此前根據稅收,對於大唐市面上流動資金的初步估算,這差不多快是大唐所有走錢莊的流動資金的五分之一的現金了。

當然,一些被各地世家大族,小老百姓藏起來的,不怎麼流通的錢財,不能算。畢竟,儲藏錢財,是這個時期大多數人的習慣,而此前的歷朝歷代都在鑄錢,整個民間究竟有多少銅錢,根本沒有誰能計算的清楚。

股份認購完,可不是說,今天的商業活動就結束了,晚上,還有自助餐和慶祝表演活動招待所有股東,而且,有一些事情,孫享福也要和大家講一講,那就是海外探索公司,第一次股東大會,三天之後還會在望江樓舉行,不過,那個時候,將只允許股東參加,股東大會上,將會審議一系列的人事任命,將所有的框架,以及發展的順序,一條一條的通過,最終釐定下來,形成制度,最終有些什麼東西要審議,孫享福要提給各個股東打一個招呼。

這個股東大會,可能會連續召開好幾天,由目前,除朝廷以外,第一大股東孫享福主持,倒是讓孫享福有些發愁這個會議場地的問題了。

五年前建設起來的望江樓,已經越發的不能滿足現在的各種商業需求了,因爲這裡根本沒有一個適合舉行各種會議的會場,一旦要搞什麼商業活動,望江樓就不得不被迫停止對外營業,這是比較影響酒樓正常經營的事情。

在後世,一般的星級酒店,可都是有各種大小不一的會議廳配備的,這倒是讓孫享福生起了重新建造望江樓的打算,當初李世民可是在芙蓉園給望江樓批了一百畝地,但是,實際上望江樓只用了一半左右,現在,大可以用更高新的技術,來建立一個更大規模的,集會議,演出,餐飲,住宿爲一體的更爲全面的酒店了。

“小泰,你對咱們大唐的投資探索公司怎麼看?”

下了舞臺,孫享福一拍眼神在四處亂瞄的李泰的肩膀道。

沒成想,孫享福這麼一拍,李泰身子一抖,一個油乎乎的東西,便從他身上滑了下來,孫享福定睛一看,竟然是一個被咬掉了一口的雞腿。

“呃,這個,孫師,我如果說,這個雞腿不是我的,我也沒吃過雞腿,你信嗎?”尷尬的李泰鬱悶的解釋道。他剛纔眼神四處亂瞄,就是想找個地方,趁機把這個雞腿吃掉,只可惜。

“哎,本來還打算和你一起在望江樓吃了晚餐再回去的,現在看來,是不必了。兩位內侍官,天色不早了,還請送濮王回宮吧!”孫享福看到雞腿之後,任李泰再怎麼解釋,也是無用的了。

“別,別啊!長安現在又沒有宵禁,宮門也不會那麼早落鎖,我有時間吃完再回去的。”

回去了可就沒的吃了,孫享福給他設定的晚餐,是什麼都沒的吃。

兩位內侍官聞言,本着爲李泰身體負責的原則,一左一右的伸出自己的手道,“濮王殿下,還是請回宮吧!”

一臉苦逼的李泰,只好泱泱在他們的指引下,轉身回宮了,這兩位內飾官可是得了長孫皇后嚴令的,必要的時候,他們是敢對李泰出手用強的。

而且,出完手之後,他們還會稟報長孫皇后,那時候,李泰還將會面臨來自長孫皇后的懲罰,就看長孫皇后以前對李承乾有多嚴就知道了。

第762章 出使大食第329章 演武環節第668章 生物科學第695章 怎麼纔能有驚喜第171章 李承乾探監第332章 定下時間第四十八章 成親第225章 陵前挖坑第388章 放榜的正確打開方式第429章 打工的人們第399章 又來鬧事第612章 膽子大的走在前面第226章 善陽城的基本面第744章 被點亮宋小魚第506章 招股大會第584章 九垸縣第564章 入城第243章 王浩來訪第四十五章 幸福的模樣第532章 上政治課第443章 篝火露營第158章 好多的詭計第189章 建設封地第十章 賞錢第477章 列陣完成第589章 初步成功第253章 競爭開始第387章 開考第404章 慰問工人第233章 善陽的吃喝玩樂第694章 提點舍龍第611章 在野草民的生活第三十五章 金風玉露一相逢第400章 再對質第264章 醫學院的構想第471章 沒有難度第674章 開春後的打算第751章 發動第372 人才缺乏第116章 李香蝶第602章 再亮一下第679章 航海學院的提議第294章 給虞家開闢的產業第416章 看似溫和的策略第655章 思考和擔憂第675章 準備迎接新物種第五十章 豆腐它有關政治第511章 人才培養第269章 私聊第494章 鋼琴和初級顯微鏡第八十七章 講和第479章 王麟隕第256章 奶糖泛起的漣漪第632章 補短板理論第172章 被罰充軍第439章 銅礦的問題第四十二章 頡利的困境第130章 計策第643章 甜蜜的負擔第二十二章 上衙第五十一章 亂兵第284章 思想理念第750章 爭相做源頭第539章 形勢沒人強第641章 被放空的李世民第333章 科學種植逐漸出世第356章 杜如晦的病症第702章 推動科學技術發展第二十七章 吹牛逼勸架第730章 人類的新時代第437章 農工商學院第169章 慢慢累積第748章 武媚孃的建議第602章 再亮一下第128章 輕鬆獲勝第674章 開春後的打算第215章 冷靜應對第698章 種子上面坑一撥第308章 準備迎接第八十七章 講和第599章 國家要承受的起失敗第409章 妖孽般的武媚娘第二十八章 拉個利益團體第679章 航海學院的提議第197章 獻策第三十四章 唱詞第482章 雪地裝備第589章 初步成功第482章 雪地裝備第144章 越來越不懂第745章 聖輝已顯第540章 幾點要求第742章 孫家的孩子們第180章 行軍難第484章 定襄的核心產業第466章 大戰起第三十九章 勸解第525章 組建海軍第738章 併入南亞的計劃第460章 到處都是大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