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4章 軍議

次日,視察善陽各工坊的軍備生產情況,以及各方面倉儲,是孫享福的主要工作,畢竟,等明天李世民的大軍一到,這些東西就要全部交接給大軍。

索性褚遂良在做事方面,是個比較牢靠的人,各方面的準備,比預期中只好不差,倒是叫孫享福放心不少。

“發公文給烏蘭城的宇文節,讓他做好大軍補給休息的準備,大熱天的,需要準備什麼,他應該懂的。”

“諾。”

“另外,將割草隊的五百輛割草車也調配給大軍,善陽這邊再加緊打造,多割些草車料,方便大軍就近獲取草料,數十萬匹戰馬的消耗,靠咱們從後方送,已然是來不及的,造車廠可能要加加班,入冬以前,每個月,至少送兩百輛割草車到前線去。”

“諾。”

這個時期正值夏草瘋長的時期,室韋,契丹,等部原先佔據的地方,草料也十分豐富,就近儲備草料,會節省很多運輸的時間和運輸的成本,在草料方面,他不僅要供應李世民的上路大軍,河北道的中路大軍,他也需要兼顧,這方面,是後勤保障的工作關鍵之一,不得馬虎。

各部門的主管在孫享福的一道道命令下,開始安排運作了起來,直到黃昏時分,孫享福纔看到了一臉疲憊之色的隨着張軻等人返回的李承乾。

“臣拜見太子。”

“老師多禮了。”

“你不怪我無禮就好,看你的樣子,是被從戲臺上強拉下來的吧!”

李承乾聳了聳肩,給了孫享福一個歉意的笑,他身上現在穿的,可不就是戲服麼,不過,他還真不敢怪孫享福,因爲,迎接李世民的事情,確實非同小可,可偏偏他就因爲戲劇排到了緊要關頭,忽視,甚至直接忘記了褚遂良多次告知他的時間,差點釀成大錯。

“不會,不會,那個,迎接父皇的事,你們都安排好了吧!”李承乾不敢有什麼架子,訕訕笑道。

“你應該感謝善陽有一個辦事得力的褚刺史,不然的話”孫享福說到這裡停住,面色變的時分嚴肅道,“陛下可不是隻有你一個兒子。”

“啊~”

聽到孫享福的這句話,李承乾的臉色都變了,他突然想起了死去的大伯李建成,才陡然覺得,自己太子的位置,是多麼的重要,一股悔恨和懊惱之色,這才由心底升起。

給李承乾下一劑猛藥,孫享福也是逼不得已的,李泰那小子隨着年齡越大,對於諸君之位的想法就更多了,平時學習起來異常認真,在李世民和長孫皇后哪裡,表現的也特別討喜。

關鍵是這傢伙還長了一副酷似李世民的面相,李世民因此對他特別寵愛,這次,就差點同意了他登車閱兵的請求,若是李承乾再表現的不堪一些,難保歷史上的儲位爭鬥不會再度上演。

李承乾不是個蠢孩子,只是孫享福此前一直讓他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和天賦條件,自行學習而已,過早的接觸枯燥無味的政治,對於孩子來說,沒什麼好處。

在聽過了孫享福小聲對自己說出來的這些話之後,他整了整衣衫,一臉正色的走向他身後不遠處的褚遂良,恭恭敬敬的拱手彎腰下拜道,“孤,多謝褚刺史爲孤操辦一切。”

驟然之前受儲君如此大禮,褚遂良此前有多少的不快,現在也都煙消雲散了,恭敬回了一禮之後才道,“學政治國,纔是太子眼下應該專注之事,且不可自誤啊!”

歷史上,貞觀四年五月,李世民就已經下旨李承乾‘宜令聽訟’,如今已經是是六月下旬了,李承乾虛歲也已經十三,李世民這次來善陽,說不定就要讓他‘聽訟’,而一年之後,他就將實際接掌東宮事,歷史上,貞觀六年的時候,他就要行監國大任了,如果再像現在這樣玩玩鬧鬧,可就還不如歷史上那個李承乾了。

“孤此後,定當用心學政,不辜負列位卿家厚望。”

不管怎麼樣,李承乾的態度,還是很得孫享福等人所喜的,他的腦子並不笨,善陽的這一套,學起來也不難,至少,比那些之乎者也的東西有趣易懂的多,接下里的時間,孫享福差不多都在善陽,在他的親自教導下,想來一年之後,李承乾掌管個東宮,應該沒問題。

就迎接皇帝的具體事宜,以及可能要跟皇帝進行的奏對,對了對詞之後,孫享福才放李承乾回去休息,入夜之後,他又在書房裡開始編寫起了農門的基礎教材。

次日清晨,許多得到了皇帝要來的消息的百姓,自發的聚集在了善陽南城門前,他們甚至準備了好多自家的特產,想要敬獻給這位皇帝,過上了好日子的他們,平時除了研究一下吃穿,也開始好起了名來,而且,還有好多人,開始想辦法讀起了書,認起了字,聽說皇帝批准農學院建到善陽之後,他們異常興奮,很多人都想在農學院正式招生之前,學習一定的文化基礎,以便入學。

當然,他們讓皇帝感受到自己的熱情,也不止是這些,有了更多的商業頭腦的他們知道,皇帝越是來善陽,善陽的經濟就會越發達,因爲他總是會帶一羣有實力的消費者來善陽。

上午太陽剛有像烈日轉變的趨勢,從昨日黃昏就開始出發,走了一夜的大軍,就抵達了善陽南城門下,士兵們並未感覺有多辛苦,因爲馬邑和善陽之間,早已通了水泥公路,在這邊趕路,就像在關中一樣好走,夜裡行軍,反而沒有白天那麼燥熱。

“臣等恭迎陛下聖駕。”李承乾,孫享福二人領着善陽百官,率先向車駕拜道。

“有勞諸卿相迎了。”笑着免了衆人的禮,又看到了城門口,舉着瓜果,大餅,蜂蜜水之類的向車駕迎來的百姓,一臉喜意。

“有勞善陽的諸位父老相迎了,天氣炎熱,朕屬下的兵將,可饞你們手中之物了”

這次,李世民並沒有跟百姓們客氣,這就是一門處理人際關係的藝術了,一回生,兩回熟,跟熟人,你就不能太客氣,太客氣了,反而容易生出距離感。

所以,當百姓親手準備的這些東西,都被李世民屬下的軍士們享用的時候,他們比自己吃了這些東西還開心,當享用過他們手中之物的軍士們紛紛對他們發出稱讚的時候,他們心裡就更加開心了。

不過,李世民不會白享用他們的東西,當場就宣佈了給善陽的百姓發放降暑的費用,每戶百錢,頓時,城中的百姓們便紛紛奔走相告,一陣歡呼,只有隨駕進城的孫享福和褚遂良有些鬱悶,善陽郡城治下可是有百姓四十萬戶,一戶百錢,四萬貫,又撒出去了。

行宮還不能住,車駕直接到了安北軍大營,在出徵以前,大家還會在軍營裡休息一兩天,交割各方面物資。

當下午李世民出現在大營議事廳的時候,顯然已經完成了對李承乾一系列的考校,看他的表情,應該還算過關。

“陛下,善陽一應準備都已齊全,清點交割之後,大軍就可啓程東行,沿途,補給之地,臣已經命程處默提前安排好,半月左右,可保障大軍抵達開原。”

北地雖然開發出來了不少良田,但主要還是草場,善陽馬多,李世民所帶軍士,又全部都是騎馬趕路,在程處默提前準備好了補給換馬地點的情況下,一人雙馬,每日行軍四百里,都不在話下,半個月自然能夠到達開原一線。

而開原方向,之所以要等李世民到了之後,纔對高句麗發起總攻,則是因爲只有李世民從善陽帶去的這些攻城裝備,才能讓唐軍在工程戰中減少損失。此後的戰爭,也會因爲李世民帶領的這支人馬的加入,而改變模式,騎兵,只用於追擊奔襲,攻城,也不需要靠人命去堆,全靠新式武器裝備砸。

“善陽的各項準備充足,列爲愛卿之功,朕會讓考功郎記錄在冊,等戰爭結束之後,再行封賞,今日召集諸卿,不僅是要商定東征的事情,對於咱們大唐的全盤戰事情況,咱們也應該有一個思路”

李世民講了一個開場白之後,李靖便開始就各方面的戰爭情況,跟在場的高級官員講解了起來。

“吐谷渾與黨項各部之間的爭鬥果然有詐,鄯州和姚州的大軍突入了之後,他們居然同時反戈一擊,不過,他們小瞧了我軍的實力,偷襲不成,反而自身損兵折將,被我軍反殺重創,不過,此後,他們調整了戰術,不再與我軍硬碰硬,而且,還上表向陛下乞降稱臣,朝廷提出了稱臣的條件之後,他們又拒絕了,現在,他們以人數優勢,分爲多股,不斷的襲擾我軍,又不展開決戰,一時間,還難以決出勝負。”

“李尚書,吐蕃和雲南那邊,可有什麼動靜?”

吐谷渾和党項各部的軍隊不堪一擊,是孫享福早就料到的,歷史上的他們,都不需要大唐出重兵就剿滅了,以現在的實力差距,收拾他們,只是一個時間問題。

他一直擔心的,一直就是王浩那邊的問題。

李靖聞言,搖了搖頭道,“未有,柴紹率領的大軍,已經進駐蜀中,舍龍等人,此時恐怕也纔剛剛回到雲南吧!就算有消息,最快,也得半月之後傳來了。”

柴紹的人馬在蜀中佈置了防禦,這就讓孫享福放下心來,有五萬裝備精良的精銳大軍在,即便是吐蕃傾巢而出,也不是那麼短時間能分出勝負的。蜀中穩,李績和牛進達這邊又以碾壓的趨勢,橫掃吐谷渾和党項各部,那麼,東征之戰,基本就沒有什麼後顧之憂了。

李靖在回答了孫享福的問題之後,再度道,“其實,正明這邊,除了要做好東路軍的補給之外,還有一個不穩定因素,需要注意,那便是薛延陀。”

“薛延陀麼?倒是不用擔心,尉遲寶林前些日子回善陽了,和懷孕的東珠一起來的,對於薛延陀的情況,他最有發言權了。”

說到這個,大家的目光都看向了尉遲恭。

老黑咧着嘴一笑道,“嘿嘿,犬子就在帳外,陛下若要詢問,臣喊他進來便是。”

第408章 經濟制裁第734章 宣撫第369章 論長安的經濟發展第156章 溪村的發展第747章 造聖運動進行時第164章 秀兒探監第八十六章 籌備春晚第292章 新農村建設的構想第568章 李世民要加尊號第123章 和馮盎的合作第198章 接種試驗第二十四章 這個世界太危險第111章 起航第五十一章 亂兵第660章 反季節蔬菜第528章 孫魔王的鐵血教育第452章 要跑偏的李承乾第539章 形勢沒人強第664章 新春遊園會第512章 時代廣場開業第623章 孫大力的辦公室第661章 點化李恪第501章 幸福村的財富第667章 動畫片第437章 農工商學院第143章 棉甲和新問題第184章 善陽縣候第一百零三章 回村種菜第146章 制海鹽第157章 碼頭交戰第624章 民間的改革第六十八章 在戰鬥中晉級第540章 幾點要求第147章 豐收樂第644章 貞觀八年第一槍第325章 馮智戴的提醒第八十章 偏執的李淳風第114章 變樣的妥協第744章 被點亮宋小魚第685章 清點收穫第五章 淳樸的孫大力第184章 善陽縣候第353章 應對安排第566章 定襄城初體驗第538章 主動跳出來了有一些話,跟大家說說第135章 李世民的煩惱第四十八章 成親第286章 宴會開始第686章 世界逐漸清晰第135章 李世民的煩惱第五十三章 膳監司第九十一章 歡樂繼續第568章 李世民要加尊號第633章 孫享福的預言第703章 送葡萄第三十五章 金風玉露一相逢第613章 和李泰談談心第283章 敢想敢做第611章 在野草民的生活第488章 春上的東北大地第135章 李世民的煩惱第514章 大賞羣臣第632章 補短板理論第256章 奶糖泛起的漣漪第五十章 豆腐它有關政治第125章 審訊第163章 雙簧第450章 效果第295章 貞觀三年第731章 新學改革推進第333章 科學種植逐漸出世第333章 科學種植逐漸出世第114章 變樣的妥協第380章 考場佈置第一百章 回村子第672章 西邊局勢第五十八章 開業前夕第479章 王麟隕第685章 清點收穫第八十二章 有陰謀第760章 治理難第385章 給百姓的未來鋪路第179章 互坑第一百零五章 孫享福的義第七十一章 太上皇駕到第218章 救援馬邑第479章 王麟隕第303章 農忙伴隨着鬥爭開始第176章 風雪路第377章 農部的構架第215章 冷靜應對第217章 不太真實的伏擊戰第300章 大動作第166章 繼續忽悠第294章 給虞家開闢的產業第737章 五年第300章 大動作第七十三章 李承乾上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