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1章 有夢想有未來

李世民就是個酒宴高手,本來今天應該是房玄齡,李靖,蕭,孫享福四人做主陪的,他的到來,瞬間就搶走了四人的存在感。x23us.com更新最快

“朕欲興天下,必先重天下之才,你等的考卷,朕都看過,答題角度新穎,有許多見解,都是對朝廷有用的,朕甚愛之,望你等今後能盡心爲國效力,使天下百姓,幼有所育,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居,老有所養,住有所居,方不負一身所學也!”

李世民引用別人說的話,絲毫沒有感覺羞愧的意思,能把別人說的話,說的像自己說的一樣,就是他的本事,只這一句開場白,瞬間就讓六科三甲舉子激動的淚流滿面。

像商科的高勝,李大原,鄭泰,原本就是一個小商販而已。

工科三人,李裕華,王茂,劉明,都是雕刻匠,木匠之流。

還有明算科的李耀,文季,和錢通的出生,也沒有高到哪裡去,原本不過是賬房先生,酒樓掌櫃之流。

現在,他們都卻成爲了皇帝的座上賓,你叫他們心裡怎麼不激動,這種突然到來的幸福感,可比後世彩票中了五百萬還要強烈。

“臣等定然爲大唐,爲陛下,肝腦塗地,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好了好了,朕身邊不缺卑躬屈膝之輩,你等快快起身,與朕同飲了這一杯,明日隨朕去渭南之後,就再沒有似今日這般好酒好宴讓你等享受了。”

李世民先舉了杯子,即便是諸人之中,有酒量不好的,也硬是生生的將足有三兩多的大杯一飲而盡了,好在孫享福怕他們出醜,事先建議御膳房上的低度酒,要是上孫府窖藏的話,足夠醉倒他們大部分人了。

喝了酒,氣氛就熱烈了起來,李世民絲毫沒有嫌棄他們的出生卑微,很親切的問起了他們家鄉的情況,雙親的身體狀況,現在以何種手段爲生等等,就像個熱心的鄰家大哥一般,頓時讓這些驟然與大唐頂尖人物同列的舉子們沒有了那種距離感。

在酒精的刺激下,舉子們的話夾子也紛紛打開,如實的講解了自己的一些情況,可見,這一會兒的功夫,李世民的長者仁君形象,便已經在他們心裡樹立了起來。

“來來來,這一杯,你們要敬一敬你們的副主考官,孫正明。他可是咱們大唐的能臣幹吏,朕自登基以來,諸多政治民生大計,都是仰仗他出謀劃策,該是你等之楷模”

酒場被李世民主導了之後,整個就熱絡起來,陪酒的四人,孫享福年齡最小,職位最低,在一衆敬過其它三人之後,最後便輪到了他,理論上,他們也算是孫享福的門生了,接受他們敬酒,孫享福是應該說幾句鼓勵的話的。

“你等應該爲生在這個時代感覺到驕傲,因爲這個時代有賢明的君主,睿智的宰相,勇猛的大將軍,他們爲你們建立了一個相對穩定,富裕的國度,而如何讓這個國度變的更加強大,富裕,給咱們的後世子孫,一個更好的生存空間,就是你們將來的責任。

渭南新城,將是你們的起點,那是一座前所未有的城市,如何發展治理,沒有任何成例可看,包括陛下和我們,都是在摸着石頭過河,但我相信,只要我們大家一起用心做事,用腦思考,就一定能讓它成爲一個能支持起大唐的擎天之柱。

乾了這杯酒,前面是荊棘,是坎坷,咱們一起咬着牙走。”

一座未來百萬人口級別的城市,需要管理的事情千頭萬緒,不管怎麼樣,這些人未來的一段時間內,不僅要過的十分艱苦,還會無比的繁忙,能給他們幫忙的,不過是一百多個實習生,從他們到任之後,杜正倫等一些原本負責督造的朝廷官員,會逐步撤離。

因爲屬於朝廷需要做的基礎建設,和整體規劃佈局,已經差不多做完了,後面那些工廠的建設,生產運營,都是屬於私人的商業行爲,朝廷只需要督促他們做好,讓他們爲朝廷產出稅收就好。

鼓勵打氣的話,在這些新入官場的人來說,是十分有用了,思想還比較單純的他們,現在只怕一心想着的,就是幹出成績來,這種勁頭,是朝廷最需要的,等他們功成名就,不在乎這些的時候,差不多也到了退位讓賢的時候。

衆人隨孫享福一齊飲過一杯之後,李世民便讓他們回桌吃菜,讓他們聽聽,孫享福對於渭南未來的管理,有些什麼建議。

“陛下,隨着本月冶煉廠的開工,渭南即將從一個建設工地,逐漸轉變爲產出基地,那麼,朝廷要管的,就不只是監工督造了,官衙,治安署,法院,醫院,生活用品輸送等等等等,全部都要逐步開始建立起來,隨着工人越來越多,這些配套的設施,或者服務,都是咱們朝廷應該事先考慮的事情,正好趁着您這次去渭南,將其全部事情釐定下來,也將新科取中的舉子們,安排到實務崗位上,讓他們開始爲朝廷效力。”

聞言,李世民點了點頭又道,“按照你之前的預估,未來一兩年內,在渭南務工的百姓,將達到百萬之數,朕覺得,即便將其官衙的規格定義爲京縣,也未必管理的過來,這方面,你有什麼建議?”

“渭南距長安不過百餘里,陛下,可將其設立爲一個直轄州,其都督可由十部尚書,甚至左右僕射兼任,在其州內再設四到六個區,任命幾個區長,置上縣規格衙門,幫助都督,分管各處。”

孫享福對於渭南的未來可不止看到一兩後,這只是初期建設時間而已,在三五年之後,產業集羣形成的時候,這裡別說一百萬人口,就是兩三百萬人口,都是有可能達到的,因爲,它將是整個大唐的工業核心。

所以,提前分置多個區,也十分有必要,不然,今後,所有辦公的衙門,會擠死人的。

“正明此法大善,若渭南將來真是有百萬勞工,光是簽訂勞動合同,繳納個人所得稅,這樣的場所,也須得有許多處纔是,不然,根本忙不過來。”

房玄齡只是稍微腦補了一下,就想象到了那個畫面,李世民等人聞言,也是想起了善陽的一些畫面,各條街道,都有治安分署,以及官府的辦事處,總體不過三十六坊之地,只有長安三分之一大小的善陽,在涌入七八十萬民衆之後,也能有條不紊,次序絲毫不亂,這就是分片區設置官衙的好處。

相比較而言,善陽比只設置了兩個縣衙,管理民衆的長安的內政效率要高很多,如果長安也像善陽那樣搞勞動法施行,推進公民制度第二步的話,估計一下子就會亂起來,這倒是讓李世民也生起了重置長安城內管理構架的想法,如果不跟着改,那麼後面的改革就不好進行下去。

大佬們在講大事情的時候,這些新科舉子們只有聽從學習的份,當得知他們即將任職的渭南將是一座由十部尚書或者宰相直管的雄州級別城池,並且人口可能超過百萬的時候,他們心裡是無比的興奮,當然,也有忐忑的,比如,工科的三人,李裕華,王茂,以及劉明。

得了一個空檔,他們三人便起身,一同向李世民拜道,“陛下,我等皆是工匠出身,對於治理地方,沒有任何把握,您把我們派去渭南管大事,我們只怕勝任不了。”

不光是他們三人,商科的高勝,李大年,鄭泰也在這時候起身拜道,“我等也不過是商賈出身,對於經商之道,或許還知道一些,可治理百萬百姓,我等,只怕也勝任不了。”

“哈哈哈哈,正明此前說,你們的考卷上面顯示,你們幾人乃是忠直君子,如今看來,果不其然,敢於承認自己的不足,在朕看來,你們已經勝過大部份人多矣,不過,可別以爲你們做工人的,做商人的,在渭南就沒有發揮自己特長的地方。

可能你們還不知道,在新豐縣,有一個神奇的地方,叫做幸福村,那裡有一些農門子弟,原本只是普通工匠,後來在他們的掌門的調教下,專好研究一些稀奇古怪的東西,而正是這些稀奇古怪的東西,讓我大唐的軍力實力,生產水平,大大的提高了,這就是工人起到的作用。

你們三人的考卷上面顯示,你們是有一定文學底子的,又有很多奇思妙想,朕記得孫正明將你們三人的考卷交到朕手上的時候,是一臉的興奮之色,因爲,你們把最後那題《對家鄉的暢想》答的太出乎他的意料了。

就說李裕華吧!你在文章裡說,你想將家鄉打造成一座無需軍隊防守,只需要幾個農戶,也能讓侵犯的敵人不敢靠近的城池,朕知你的家鄉是肅州高臺縣,常年受胡騎侵擾,你的這種想法,也是出自你家鄉的需要,那種輕輕扳動機擴,就能使萬箭齊發的東西,雖然還只存在你的想象中,但未來,未必就不能實現,因爲朕在沒有見識過幸福村的工坊設計出來的東西之前,也覺得那是不可能的。

還有王茂,你是出自江南,哪裡山多,取水不易,你想建造一種自動爲田地補水的水車,還想將連綿無際的大山,開成良田,孫正明說,你的想法,是完全有可能實現的”

幾位舉子驚訝的長大着嘴巴,不知道說什麼好,李世民居然真的看過他們的考卷,而且,內容都還記得,當自己那些不切實際的想法被皇帝如數家珍的講出來的時候,他們突然間變的熱淚盈眶了,那些只存在於夢想之中的東西,居然成爲了他們被取中,從而獲得巨大榮光的關鍵,這真是一個讓人意外的勵志故事。

“敢想,敢做,就沒有什麼實現不了的,記住,咱們大唐,缺是就是你們這種敢想的人,商賈出身又怎麼了?你們纔是渭南最缺的人才,因爲,那裡未來將會是這個世界上商品最豐富的地方,怎麼將這些東西賣出去,就是你們的工作,這對於整個渭南的產業來說,至關重要,誰也不能輕視你們的存在。”

李世民一邊說着,一邊親自將幾個彎腰拱手垂淚的傢伙扶起身,拍了拍他們的肩膀,爲他們注入了一種前所未有的力量,那種力量叫自信。

第二十一章 皇家農莊第438章 官與民的正確相處模式第616章 悄然變化的世界格局第497章 周務學的想法第641章 被放空的李世民第三十四章 唱詞第301章 雙喜臨門第389章 長安商業大規劃第423章 春耕調整第393章 朝堂新氣象第760章 治理難第112章 到洛陽第四十九章 孫享福的治家之道第404章 慰問工人第342章 新一輪的忽悠開始第381章 各種忙第240章 都到坑裡來第424章 給杜正倫出的主意第555章 再會夷男第679章 航海學院的提議第622章 九垸縣的吏治第626章 突然就亂了第312章 一臉還比一臉黑第126章 用計第414章 談妥第八十六章 籌備春晚第186章 新官上任第三十章 面聖第684章 滿載而歸第649章 武媚孃的心思第五十八章 開業前夕第188章 分田到戶第369章 論長安的經濟發展第530章 互爲良師第140章 和韋氏的合作第348章 田地置換第517章 趕上了好時候第395章 以往和未來第280章 餐桌議事第二十五章 酸菜魚出鍋第143章 棉甲和新問題第412章 約定談判第369章 論長安的經濟發展第142章 封爵與否第543章 採紅菱第九章 送魚第357章 起塘第六十六章 舌戰羣臣第720章 三江平原開發計劃第450章 效果第352章 高句麗寇邊第218章 救援馬邑第398章 論法第693章 去雲南第110章 經營之道第468章 延津大火第228章 再來一計第307章 成果喜人第十九章 七宗五姓第204章 釜底抽薪計第621章 公告欄第118章 殺倭第429章 打工的人們第509章 大招工第117章 見武士彠第401章 有夢想有未來第383章 搶風頭的車子第608章 播種的季節第177章 王旭第566章 定襄城初體驗第214章 雙華嶺血戰第649章 武媚孃的心思第257章 回紇臣服第六十章 皇帝駕到第624章 民間的改革第二十二章 上衙第160章 如何善後第690章 交易中心第九十章 相聲登臺第371章 合理規劃的重要性第七十五章 牧監署的窟窿第554章 全面佈局第653章 李世民的算盤第465章 陰謀進行時第215章 冷靜應對第770章 大結局第319章 商業環境的重要性第252章 昂貴的午餐第九十章 相聲登臺有一些話,跟大家說說第465章 陰謀進行時第533章 巡視第473章 編組百萬工農兵第 681章 再臨嶺南第630章 設計管理制度第三十章 面聖第503章 被請進宮第202章 幸福村的核心第325章 馮智戴的提醒第546章 善陽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