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0章 再對質

其實,在朝廷有這種大事件的時候,作爲統治者的李世民心情都是比較不錯的,誰會不喜歡露臉,長臉的事情啊,在以往的朝代,朝廷可沒有像他這樣的規模,一次過,就向民間徵發五千個後備官員,這注定會成爲一次重大的歷史事件,所以,在這種重大歷史事件發生的過程中,有不好的小插曲,就讓他像吃魚卡到了刺,非常的不舒服,強裝出來的和藹,很快就沒有了。x23us.com更新最快

“蕭,孫正明,此番又有考生舉告你等取士不公,橫行不法,還有確鑿證據呈上來了,你等可有自辯之言?”

“敢問陛下,舉子有何證據?舉告我等何處不公?”蕭不卑不亢,中氣十足的朝城牆上的李世民喊話答道。

“此考分榜單與朝廷公佈的榜單乃是一致的,爲何進士科考分第一名的盧騫沒有被取中,還有,盧騫所列名單中,有九百多人的考分都比進士科取中的舉子中,大多數人的分數要高,爲何都沒有取中?”

李世民略含怒意,高聲質問蕭的狀態,讓盧騫等人心裡一陣暗爽,一臉看你這下怎麼狡辯的表情,看向他們二人。

其實,他們又怎麼知道,李世民壓根不是生蕭的氣,而是生他們這些出來搞事情的傻帽的氣。

這不下一刻,蕭便接話道,“陛下,朝廷今科取士的規定中,就沒有按照考分取士這一條,您爲何拿分數作爲依據,來詰問老臣?”

“神馬?”

所有人,包括城牆上好多大臣,這一刻下巴都差點掉了一地,不按考分取士,你整個考分榜單做什麼?

然而,幾個看過考卷,並且知道出卷目的頂尖大臣,卻是知道爲什麼,孫享福故意把這張考分榜單張貼出去,就是爲了引盧騫這些人進坑,此前城門口那一出沒有處罰他們,可並不是孫享福放過了他們,而是沒有找到好的懲罰藉口。

現在,誣告大臣,擾亂朝廷次序的帽子,他們是甩不脫了。

“不,不按考分取士,那麼,按什麼取士?難道按照主考官的個人意願嗎?陛下,草民不服,此次科舉,取士制度不公,答出了考卷上面的題目,獲得了高分的人,反而不被取中,沒有這樣的道理。”

突然被蕭的神轉折驚到的盧騫,說起話來都有些結巴了,如果,不是按照考分取士,那麼,他提供的所謂鐵證,就狗屁作用都起不到了,所以,他只能再度質疑朝廷的取士制度,而且,他有預感,蕭和孫正明,只怕早就有了一套合理的說法,自己這次,恐怕再度掉進了坑裡。

果然,待盧騫說完之後,蕭再度道,“朝廷在科舉的告示中早已言明,此次取士,那是根據朝廷需求,取德才兼備之士,似你等這樣在考卷中表現出來有才無德,功利心十足之輩,朝廷當然不會取中。”

聽蕭給自己扣這樣的帽子,盧騫等人自然是不幹了,紛紛嚷嚷道,“你們緣何以一張考卷斷定我等是有才無德之輩,難道題目答的正確,文章作的好,就是有才無德?這樣來說,豈不是天下有才之士,都無德?”

既然死硬,盧騫自然是要死硬到底的,他能在科舉考試中,憑藉自己的實力,拿到考分第一,自然是有些智商的,在辯論一道上,沒有點能力,又怎麼會被世家子們推出來搞事情呢!

蕭聞言,一臉怒容的看向盧騫等人道,“說你等有才無德,你等還不承認。

首先,從你等參加考試,填上姓名和考號之後,試卷就被糊名了,包括閱卷官員,在整個閱卷過程中,都不知道自己所閱考卷乃是何人所答,直到取中人數和獲得三甲名次的考卷全部都定下來之後,才由法部主官拆封,將取中者姓名寫在榜上公佈,整個取中過程中,有數十個閱卷官在不知道你等身份的情況下,分別看過你等的考卷,投出了是否取中的票,你等得票低,纔沒有被取中,可不是老夫一人,說你等有才無德,而是考卷上面顯示出來,被所有閱卷官認定的。

如果老夫所猜不錯的話,六張考卷上的那道選答題,你們都沒有答過,因爲,答那道題,沒有考分。”

“這”

盧騫等人突然想到了考卷中,那道如同兒戲般的選答作文題《對家鄉的暢想》,每場考試只有一個半時辰,要做填空題,默寫題,作詩題,作文題,還有策問題,誰會把精力放在一個不計分的選答題作文題上面。

“不答那道沒有分的選答題,也不能證明我等人品德有問題吧!這分明是你在巧言令色,爲自己脫罪。”

聞言,蕭冷哼道,“哼,答不答那道題,確實不能絕對證明你等是否品德有問題,但能夠證明,你等是功利之輩。

因爲,你們將考卷上所有的題目都答完了,卻對那道本可以答上一答的題目,視而不見,這就證明,在你們的眼中,只有考分。

老夫此前說過,朝廷今科取士,乃是根據國家需求,也就是說,取中的人,大多是要做官的,尤其是進士科的考生,將來可能會做一地的主官,你們連對自己的家鄉都如此淡漠,沒有建設它,讓它變的更好的想法,又如何指望你們能建設別人的家鄉?

似你等這種眼中只有個人功利的人,朝廷又如何指望你們能靜下心來,爲百姓辦事,爲國家做貢獻?”

蕭這些話說的鏗鏘有力,讓衆多沒有被取中的考生一臉懊惱,原來,這道沒有分的題目,居然是一個坑。

然而,蕭的話沒有完,繼續道,“進士科被取中的三甲,他們中間有好多人的考分連前十名都沒有進,甚至有些不會答的題目,他們直接在考卷上空了出來,沒有抱着僥倖心理去蒙答案,可見他們都是實誠君子。

而且,他們將這道沒有考分的題目答的很好,在文中,提到了很多種建設自己家鄉的具體辦法,這些建議,對於朝廷來說,非常有用,是故,他們纔是朝廷需要的人才,朝廷取中他們,乃是公平,公正,合理的。”

蕭說到這裡,盧騫這些人其實已經沒有什麼可說的了,因爲,圍觀的百姓,已經紛紛出言贊同蕭的說話,覺得朝廷的科舉,合該如此。

其實,不取中他們的原因,還不僅僅只是蕭說出來的這幾點,題目裡面的坑有很多,尤其是策問裡面,凡是政治主張與朝廷下一步的計劃有衝突的,都會落到下等,有能力答題,卻沒有答選答作文題的,又會落到再下一等,這兩樣禁忌,是考官們投取中票時,比較硬性的標準,可偏偏盧騫這些世家子出來的考生,都犯了。

是以,即便是有人閒的無聊,把最後一道選答題答了,被取中的機率也不會很高,導致了他們這些人中,最終落榜的人數高達九成。

“這些都是你們的臆測,草民不服,草民不服”

“只是可惜,你沒能給所有的閱卷官一個好的臆測方向,這就是你們技不如人,失敗的原因,怪不得別人。陛下,老臣的自辯已經完畢,恭請聖裁。”蕭懶得理會咆哮中的盧騫,拱手向李世民奏道。

“此間考生,無故擾亂朝廷次序,誣告大臣,着令刑部收監,法部議罪,朕會親自過問判罰事。

蕭卿,孫卿,此次主管科考有功,特賜,隨六科三甲舉子共赴瓊林宴。

今科取中舉子,由各用人部門主官帶回,賜迎新宴,一應費用,由皇家內府出具。”

李世民最終拍了板,所有被取中的舉子們都鬆了一口氣,而且還意外的混到了一頓迎新宴,就是不知道,這迎新宴會不會在傳說中的望江樓舉辦,這些來自全國各地的舉子,其中可是有一大部分人是沒有能力在望江樓消費的寒門子弟,因爲,明算,工科,醫科,商科的人數,佔了大半,這些人裡面,除了商人或許有些錢財之外,其餘的階級,都不是富人階級。

一臉輕鬆的蕭在皇城門口目送六科三甲舉子進門之後,才悠悠然與孫享福並肩朝皇城內走去,就是連他們,都沒有在皇城內打馬的資格,這一對比,倒是叫皇城門口圍觀的百姓對於各科三甲舉子更加羨慕了幾分。

“瓊林宴結束之後,老夫就要趕赴蜀中上任了。”

“蜀道艱難,蕭相年事已高,要注意保重身體。”

“老夫自幼生長在溼熱的南方,對於蜀中的氣候,還算適應,只盼蜀中的各項改革能順利實施,讓大唐在你我手中,成就爲一個前所未有的朝代。”

蕭是南朝梁明帝第七子,五十多歲的他,經歷了五朝的變動,看盡了朝代更替的起起落落,雖然沒有說出,‘興,百姓苦,亡,百姓苦’這樣後世纔出現的句子,但卻有這樣的實際感悟,老人家這是不忍心大唐的良好局面被破壞,所以,今天他不是表面發怒,而是對於那些不將國家百姓裝在心裡,一心想着權謀名利的傢伙,動了真怒。

孫享福理解他的心情,安慰道,“蕭相放心,有我在長安幫忙看着,咱們大唐,是不會出什麼問題的。”

“嗯,有你在長安,老夫倒是放心,該擔心的反而是老夫管理的蜀中,屆時若有老夫的書信前來問策求援,正明可一定要傾力相助啊!”

“一定,一定。”

第六章 小河集第189章 建設封地第609章 上元節的熱門娛樂項目第257章 回紇臣服第251章 中場休息第529章 向外開拓的能力第572章 震撼的表演第612章 膽子大的走在前面第六章 小河集第350章 中秋大秀第310章 種樹競賽第442章 小麥的產量第580章 王浩留下的冊子第700章 歸家第467章 鏖戰第257章 回紇臣服第九章 送魚第491章 嶺南景象第743章 到船廠第232章 善陽的衣食住行第142章 封爵與否第150章 滿船寶第477章 列陣完成第472章 急回關中第752章 準備出使第364章 日新月異的技術第七十章 思想教育第456章 戰局第740章 新時代的新問題第748章 武媚孃的建議第 637章 宗族改革的浪潮第十三章 滎陽鄭氏第166章 繼續忽悠第528章 孫魔王的鐵血教育第289章 渭南新城的計劃第671章 巡演推廣第451章 誤會第548章 金錢概念和價值觀第576章 中計了第八十章 偏執的李淳風第302章 何人如此土豪?第346章 開幕儀式第427章 開始圈錢了第511章 人才培養第688章 帝后品嚐新作物第674章 開春後的打算第164章 秀兒探監第424章 給杜正倫出的主意第474章 房謀第607章 新年的喜事第九十四章 孫享福的目的第143章 棉甲和新問題第618章 九垸行第201章 良苦用心第515章 下一步的重心第473章 編組百萬工農兵第五十四章 服務員到位第二十七章 吹牛逼勸架第四十一章 首戰建功第739章 三兄弟問政第459章 人生這場戲第718章 不斷進步中第331章 種花椰菜第317章 逛夜市第129章 嶺南劃田第420章 送別第555章 再會夷男第525章 組建海軍第419章 回長安第625章 工人北返第558章 王浩的手段第258章 拍賣結束第146章 制海鹽第628章 探討皇權第737章 五年第621章 公告欄第402章 迎新宴第九十九章 上元節第599章 國家要承受的起失敗第四十四章 表字正明第四十三章 拜訪虞府第532章 上政治課第443章 篝火露營第562章 利益第603章 幸福村的產業也需要擴張第 681章 再臨嶺南第三十三章 望景峰上第545章 被唬住了第733章 到吐蕃第212章 驚覺第143章 棉甲和新問題第611章 在野草民的生活第697章 小震驚一下第195章 關中景象第316章 李世民到善陽第264章 醫學院的構想第536章 荊湖熟,天下足第591章 九垸來客第677章 忽悠一個老樂師第208章 簡在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