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7章 逛夜市

大夏天的,人們更願意晚上出門,尤其是經濟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手頭有了餘錢的人們,是更加願意過舒服日子的,比如晚上買一杯冰鎮奶茶,吃幾串孜然烤羊肉什麼的,這些東西一再掉價之後,在善陽這樣的原產地賣的並不貴,幾十文錢就能吃飽喝足。

李世民就很愛吃這些東西,並且很享受和普通百姓在街邊小攤吃東西的氛圍,因爲,通過哪些不認識他的普通百姓的聊天,他更加能知道當地的民情。

不一會,他就聽到了一件新鮮事,善陽醫學院要在兩日後開院招收學生了,凡是識字,且有意醫道的人,都可以報名入學,很多百姓都想帶着自家的子女明天去試一試,因爲一旦成爲醫學院的學子,不僅管吃管住,將來還會有一份穩定的工作和不錯的收入,最重要的是,入了醫學院,可是有機會跟神醫孫思邈學習醫術的。

“你們善陽哪裡來的這麼多錢?不僅可以讓孩子免費讀書,還能讓學子免費學醫,倒是給朕說說。”

醫學院的事情,此前孫享福倒是在奏章中跟李世民提過,當時獲得了李世民口頭上的支持,但他沒想過孫享福會玩的這麼大,不僅在善陽推行了免費就醫,還要開設學院,養一大批學醫的人員。

“陛下,臣一直主張取之於民,用之於民,善陽去年的稅收超過五十萬貫,今年,將會超過一百萬貫,這些錢,咱們應該更多的用於民生,養一些醫學生的經費,相對於他們未來給北地治理帶來的好處來說,簡直不值一提。

您可以看看城中那些生過病的突厥人,或者周邊部落的人,他們現在還願不願意離開善陽。

答案肯定是一萬個不願意,因爲,只要還在善陽,他們得了病,就馬上能夠得到救治,任何人,都希望自己的生命得到保障,咱們順應他們的需求,他們就會支持我們,只要這些人留下來,爲善陽的發展貢獻力量,再多的錢,咱們也還是能賺回來的。”

醫,對於一個國家來的民生髮展來說至關重要,孫享福只是給嶺南帶去了小小的醫學進步,就讓這個地方從死水一潭,變的生機勃勃,待未來大唐的醫學更進一步的時候,整個國家將會繁榮到什麼地步,是無法估計的。

李世民聽了孫享福的講解,頓時覺得十分有理,因爲有嶺南和善陽的成例可以看,於是跟一旁的房玄齡商量,準備後天一起去醫學院看看,並且想到時候給孫思邈封一個善陽醫學院山長的官職,品級他在心裡都想好了,從四品下,只比國子監祭酒低一級,意思很明確,想在官方層面,提高醫學的地位,講善陽醫學院定位爲朝廷的醫學教育機構。

李世民睿智的地方就在對於國家和人民有利的政策,他敢於執行,而在孫享福看來,這也是完全可行的,在後世,教育部長跟衛生部長,還是一個級別的呢!在這個時代,雖然不能一下子拉到平級,提到差不多位置也很正常。

而由這個問題,李世民又將自己打算成立農部的想法跟孫享福說了說,他心中,大唐農部的第一任尚書,就應該是孫享福。

對於各種事物管理的越來越細,這就是一個國家的政治水平在進步,相比於又管軍,又管政的安北大都督,孫享福自然更加願意做農部尚書,這是一個真正能夠發揮他全部才能的官職,而在安北大都護府,他其實也就在管農業上最上心,軍事方面,全部都丟給了蘇定方,政務方面,也丟給了褚遂良。

不過,改制得一步一步來,就一個薪俸制度改革,還引起了朝堂的地震呢!在六部之外多設一個部門,對於整個朝堂的格局影響自然不小,設想和計劃,可以先做,實現的話,就得下一階段了。

趁此機會,孫享福還提出了朝廷應該設置商部,用來管理全國商業,就拿善陽來說,沒有專業的人來管理,商業次序,也會比較亂。

而什麼事情都由刺史衙門兼管,一是會忙不過來,二是會造成官員在地方權力過大,貪贓枉法,三是不能全面統籌規劃,效率低,還容易出大事。

比如貞觀元年,西域胡商差點在長安全軍覆沒的事情,以後可不能再出現了,這些胡商是大唐商品對外的輸出路徑,把他們玩死了,對大唐沒好處,想要可持續的發展商業,就需要合理的調配進出口商品種類等,這就需要有一羣人站在最高的角度,來做統計,彙總,分類管制了。

政治問題,孫享福懂的其實不深,他同樣只是提出構想,讓李世民自己去傷腦細胞構思,求證,他只是用一些小小的實例,向李世民證明一些可行性就好。

善陽不僅小吃美味,種類繁多,在街頭說書唱曲的也很多,這是孫享福故意弄出來做文化宣傳的,李世民一邊走着,一邊也欣賞了幾段,對於孫享福做的這些工作,表示了肯定,不出三五年,善陽的突厥人對於漢話就不會陌生,十年之內,溝通將再無問題,因爲,那個時候,在善陽學堂讀書的孩子們,已經走上了社會,在學堂裡,漢話教育可是主流。

沿桑乾河的花樓孫享福是不敢帶李世民去的,要是漏了什麼風到長孫皇后哪裡,即便是孫享福現在官居二品,長孫皇后也敢打爛他的屁股,所以,出了北城街區之後,孫享福將李世民帶到了商業街。

這裡的店鋪平時晚上也開張一兩個時辰,今天,可能會延長營業時間,因爲接上店鋪裡選購貨物的顧客很多,很快,李世民就看到了熟人,是魏徵一家子。

“呃,怎地,玄成這是連夜在街頭搶購麼?”

看着魏徵夫婦帶着幾個僕人個個都肩挑背扛的帶着不少東西,有些尷尬的李世民搶先問道。

皇帝晚上逛街,碰到大臣攜家帶口掃貨,其實兩人都尷尬。

既然李世民開口問了,魏徵自然也就要答,“臣今日在城西天上居買了套宅子,現在正在置辦傢俱呢!”

說完這話,魏徵還用眼神瞄了瞄孫享福,要不是太瞭解這小子的辦事風格,他也不會加入搶購大軍,因爲天上居的宅子,今天價格又漲了三成,而這些賣傢俱裝飾品商品的店鋪,貨物也跟着漲了兩成以上,不消說,明日再來的話,價格還會漲。

因爲,房子賣的好,房子裡面所需要的東西,肯定也會賣的好,孫享福既然用盡了手段賣善陽的房子,那麼,就肯定還有後續的套路。

“那就感謝魏大人爲我善陽的財政稅收貢獻一份力量了。”孫享福會心一笑道。

善陽城的產業,一大半都是在他孫府名下的,只要是有人在善陽消費,孫享福都能賺到一部分錢,比官府徵收的那點稅要多的多。

要問孫享福賺那麼多錢幹什麼,且看善陽安北大都護府轄區後面的一系列計劃就知道了。

那麼多城池要開建,官府的財政能負擔個城牆,基礎建設就不錯了,各項產業的推動,還是需要孫享福來投資,就拿房地產一個項目來說,一個郡級城池的初始啓動資金,就是數十萬貫起,更加比說那些暖棚,大型畜牧業,農業方面的初始啓動資金了。

善陽城外的一個樹苗圃,孫享福就砸了三十萬貫的啓動資金,後續還要增加至少一倍的錢,沒有這麼多錢,和持續的人工投入,又怎麼可能滿足北地上百萬畝耕地的育種育苗,甚至還有之後的柞樹育苗,這可是幾千萬,上億棵樹苗呢!

而且,此後像這樣的苗圃,會在所有的郡級城池都有,想把整個草原的荒坡都種滿樹,想要對抗沙漠,需要投入的錢財,可是個無底洞。

“既然遇上了,玄成就陪朕走走吧!朕正好也有些事情要與你談談。”

聞言,魏徵便交待夫人帶着僕人先回去,自己跟在了同樣便裝打扮的李世民身側。

“玄成去年是來過善陽的,這次再來,有沒有發現什麼變化?”

“回稟陛下,變化太大了,這座城,總給人一種生機勃勃的感覺,老臣只恨眼花,不能將其看清。”

說罷,魏徵又用眼睛瞄了瞄孫享福,他可是知道,孫享福弄出了一種老花鏡,可治眼疾,虞世南就跟他有同樣的毛病,可現在,戴上眼鏡之後,看書寫字一點毛病都沒有了,他還上奏李世民,說要編寫字典,簡化字體,李世民想都沒想就同意了,任命了他爲總編撰,歐陽詢爲副總編撰,領弘文館諸位學士,完成這項任務,倒是叫魏徵眼饞的緊。

被魏徵瞪了一眼,孫享福一點也不尷尬的笑着接話道,“呵呵,眼花了,就應該配上一副眼鏡,相信用不了多久,魏大人也會擁有一副屬於自己的眼鏡的。”

聞言,魏徵頓時翻了個白眼道,“這個老夫知道,只要準備好錢就是了,對吧!”

孫享福繼續笑道,“魏大人可別以爲談錢很俗氣,不談錢的話,那有如今這物華天寶的大唐。”

說到‘物華天寶’這個詞,魏徵沒脾氣了,現在也只有這個詞能形容大唐的物資之豐富,珍貴,精美,等等等等了。

“算你說的有理,不過,你是不是該管管那些西域過來的胡人,她們衣着如此暴露,有傷風化呀!”魏徵指了指街道旁,穿着幾片遮住了關鍵部位布料的一羣胡女道。

被他這麼一指,幾個大男人的目光一齊便朝那裡看去,頓時,眼睛便像被什麼東西晃到一樣,這些胡女不僅皮膚白,身材高挑,關鍵是非常豐滿,上面和下面都露半球在街上晃盪,是很容易引起男人產生生理反應的。

“呃,魏大人不是老眼昏花了麼,怎地會看清人家衣衫暴露的,難怪尊夫人剛纔氣鼓鼓的樣子呢!想來是魏大人忍不住多看了兩眼。”

“哈哈哈哈······”

聽了孫享福和魏徵的對話,李世民頓時發出一陣爆笑,氣的魏徵臉色一陣發白,可孫享福還沒有就此打住,道,“大熱天的,穿的少些很正常,再說了,這是人家民族的風俗習慣,在歐洲大陸那邊有個國家叫希臘,人家就沒有像咱們漢人這樣講究什麼男女大防,隨便用幾塊布片,遮遮身體就好。

而且,您瞧見那些黑乎乎的崑崙奴沒有,在海外的非洲大陸,生活着很多這樣的黑人,他們也不愛穿衣服,咱們看到他們不穿衣服的樣子,就像他們看到咱們穿衣服的樣子一樣,會很不習慣,咱們大唐想要做到世界最強,成爲世界的中心,首先就要接受,或者說允許他們保持自己的風俗習慣。”

第313章 一敲打就上鉤第441章 夏糧豐收第289章 渭南新城的計劃第763章 亞歐一統第五十九章 惡客上門第671章 巡演推廣第583章 回程第289章 渭南新城的計劃第628章 探討皇權第475章 假意談判第一百零七章 南下的打算第212章 驚覺第七十九章 存在即合理第414章 談妥第746章 王二牛的懷疑第192章 關中突變第 681章 再臨嶺南第165章 忽悠第六十六章 舌戰羣臣第358章 今年科舉不授官第二章 餓了吃蟲子第九十六章 筆墨紙硯第742章 孫家的孩子們第588章 九垸縣的民學課第724章 收編大業從吐蕃開始第240章 都到坑裡來第154章 談事情和忽悠第604章 擺鐘第477章 列陣完成第346章 開幕儀式第138章 事了欽差到第493章 儒家出招了第527章 進村第466章 大戰起第720章 三江平原開發計劃第665章 遊園會開始第165章 忽悠第一百零二章 精耕細作的好處第364章 日新月異的技術第163章 雙簧第731章 新學改革推進第398章 論法第160章 如何善後第651章 穩步推進亦爲求穩第八章 加夜餐第456章 戰局第703章 送葡萄第418章 荊州局面定第二十章 監丞!奸臣第440章 李世民的忽悠技能第四十二章 頡利的困境第五十七章 視察膳監司第739章 三兄弟問政第三十四章 唱詞第461章 幸福來的太突然第349章 崔氏的決定第611章 在野草民的生活第634章 家族企業的建議第293章 返程路上第352章 高句麗寇邊第309章 核心政治第452章 要跑偏的李承乾第438章 官與民的正確相處模式第693章 去雲南第691章 瘋狂的股價第177章 王旭第400章 再對質第200章 繼續參觀第355章 剖腹產子第536章 荊湖熟,天下足第435章 任務艱鉅第722章 遼東的養殖產業第563章 相互說服第273章 酒宴第748章 武媚孃的建議第576章 中計了第502章 新的投資計劃第249章 拍賣開始第215章 冷靜應對第373章 城門答辯第二十五章 酸菜魚出鍋第356章 杜如晦的病症第597章 領你看看第435章 任務艱鉅第765章 調控的問題第673章 恢復官爵第666章 書畫第309章 核心政治第168章 情報組織第608章 播種的季節第五十五章 考評藝人第302章 何人如此土豪?第222章 抗下一撥第六十八章 在戰鬥中晉級第166章 繼續忽悠第115章 下揚州第221章 城門激戰第339章 嘗試的重要性第334章 善陽勞教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