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6章 李世民到善陽

事實上,李世民計算的,只是善陽城最普通的漢民百姓的收入,正真的高收入者,是在善陽從事商業的那些關中百姓,最初來到這裡的那一批人中,稍微會算些賬的,現在大多都自己開起了鋪面做生意,哪怕是在胡人店鋪裡面做個掌櫃管事什麼的,月奉高達五貫八貫的,也比比皆是,算上整個家庭的收入,月入十幾貫的大有人在,誰叫在這個胡人居多的地方,漢人有天然的謀生優勢呢!

很快,幾個巴掌大的鮮花餅便下了李世民的肚子,在善陽的村寨裡走訪,他可不能用在關中的那一套,這裡的百姓並不窮,所以,根本不需要他施捨什麼東西,禮尚往來倒是wwδw.『kge『ge.la

李世民讓尉遲恭提了兩鍋剛出鍋的鮮花餅到村外的營寨,給自己的妃子和孩子們享用,不一會,他就推了一大車關中今年產的香瓜到了村子裡來,一大車香瓜足有上百個,倒是能讓村子裡的人,每家都能分一兩個嚐嚐鮮。

“有來有往纔是禮,這些瓜,就送給你們吃了,下次我等要是再來叨擾,你們可還要用這好茶好餅招待我們喲。”

“一定,一定。”

將一大缸子茶喝完,跟大家閒聊了一陣,李世民才揮手跟大家告別,通過這一段的閒聊,李世民對於善陽的基礎民情也多了一些瞭解,一個字形容‘富’。

他們富的基礎是,沒有閒人,產出多。

除了七歲以下的小孩子以外,這裡的每個人從早上睜眼的時候,就知道自己今天該幹些什麼。

青壯們在城裡的作坊務工,老弱們在村子也有生產,不做鮮花餅的時候還可以採花瓣,除雜草,打理打理蜂箱等等。

七歲以上的孩子,則都在城裡蒙學,不分男女都是,只有在休浴日,纔會回到村子歇息兩天,李世民還從劉大旺嘴裡得知,善陽城內光蒙學就有七八所,每所學堂都有過萬學生,不分胡漢,只要孩子到了七歲,就可以入學,而且是免費讀書,只需要交納少量的食宿費用就可。

看來,孫享福是想在善陽將全民教育提早推行,就是不知道善陽的財政,能否負擔的起。

本以爲關中豐收之後,在民生方面,會將嶺南和善陽甩開的,但現在看了實際情況,李世民覺得,或許不是甩開,而是追趕,因爲李世民回到營寨後,翻看了今日轉過來的奏摺,又在裡面發現了一封馮盎的奏摺。

他請求朝廷派能工巧匠,幫他建設建造一座新城,原本的廣州城對於現在的嶺南百姓來說,似乎有些過於狹小和落後了。

而且,建城的人力,財力,不需要朝廷出一分,朝廷只需要提供技術支持就好,他還說,待新城建設完畢之後,嶺南之地,至少廣州周邊,可以像中原之地一樣,實行同樣的戶籍稅收制度了。

這讓李世民很有挫敗感,自己弄個渭南新城還得通過各種手段找投資,甚至有可能貸款,人家馮盎,直接財大氣粗的告訴他,我有錢,就是把廣州城建的跟長安一樣大,我也自己掏腰包。

這一輪的民生髮展競賽,李世民註定很難贏,關中現在不僅欠着嶺南許多糧食,還欠着百姓的許多存款,渭南工業區對於關中來說太重要了,不將其弄好的話,李世民怕自己會被甩的越來越遠。

車隊在次日正午,便到了善陽城南門,各衛將領率領的大軍從城外繞到了北門,入安北軍大營居住,李世民的車駕,則將會被以孫享福爲首的一干安北大都護府官員從南門迎入,穿城而過,直到城北的孫府。

李世民也就在城門口現了一下身,接受了孫享福,夷男等人的參拜,讓等候在此看熱鬧的百姓瞻仰了一下他的聖顏,就快速的宣佈迎接儀式結束了。

沒辦法,善陽六月的太陽很大,尤其是正午,讓大家幹挺着曬油,萬一中暑了也不好。

善陽城內的街區讓李世民覺得很新奇,他命人將車窗用來遮陽的簾子全部拆了下來,只掛一層薄紗,透過薄紗,他能夠大致看清街道上的景象,街道兩旁的人們,也大致看到了皇帝的輪廓。

由於李世民的車廂裡還坐着幾位妃子,孫享福不便乘車陪同,便與蘇定方等將領打馬於前,領着車隊,往自己府邸所在的城北區域行去,至於車上的李世民對善陽有什麼感觀,孫享福此刻是不知道的。

在李世民的馬車後面,李承乾的車駕同樣寬敞,現在,整個就是個兒童觀光車,李泰,李恪,李麗質,李孟姜等,直接掀起了窗簾往街道兩邊看,同在一車的候舒雅,孫得壽和孫小妹,也會不時的對外張望,只是沒有跟幾位皇子皇女搶窗口的位置而已。

“哇,善陽好多人吶,比長安的人還多。”

“你看,金頭髮,藍眼睛的人,還有長的像黑炭的醜八怪······”

“那是崑崙奴······”

“你們聽,那是胡琴的聲音,拉的好歡快,呀,她怎麼不穿衣服······”

“哇,有個人腰斷了,居然把屁股放在了腦袋上······”

“那應該是柔術表演吧!”

小的孩子在驚呼,大的孩子在解說,車廂裡顯得熱鬧的很。

城裡的人大多都知道今天進城來的車隊是皇帝的車隊,擁在一起看熱鬧的同時,有些也在展示自己的絕活,以圖吸引皇帝,或者隨行的一些貴人的注意,倒是叫車子上的小傢伙們率先對善陽的感官形成了,熱鬧,新奇,就是他們對善陽的第一印象。

車隊到城中央的桑乾河區域的時候,孫享福就要出來做壞人了,一干朝臣的車駕,被他指揮着停了下來,在他們沒有在善陽買房子之前,只能自己掏錢住客棧,這方面,由褚遂良主要負責協調,當然,他是給朝臣們推銷善陽的客棧,還是推銷善陽的別墅,那就不好說了。

城內幾乎沒有任何迎接的排場什麼的,甚至孫享福都沒有特意叮囑百姓們,皇帝來了應該怎麼做,所以,街道兩旁的百姓,幾乎都是用看稀奇的眼光,觀看李世民的車駕,倒是讓他有些失望,百姓們的目光中,還沒有他想要看到的那種敬畏和愛戴,這跟他在關中主場的情況完全不一樣。

車隊就這麼來到了城北區域,本來以爲街道兩旁的紅旗子是孫享福特意佈置起來迎接自己的李世民,看清楚那些旗幟上的字跡之後,險些一口老血噴了出來。

這些東西跟他來善陽沒有一毛錢關係,只是一些推銷善陽商品的廣告語而已,而且,更讓李世民想吐血的,是孫享福在善陽的宅子,居然還沒有馬邑那座宅子的五分之一大,原本他還想借機罵孫享福太奢靡,敲打他一點好處的,現在,他都找不到理由了。

府中,紅梅和春桃早就帶領提前過來的內侍們,準備好了冰鎮的瓜果飲料,和冷盤涼麪之類的食物,六七月的天氣,善陽白天的氣溫同樣高,一夥人坐定之後,孫享福纔跟李世民說上了話。

“陛下,臣邀請了霫,室韋,靺鞨,契丹等部的首領前來觀看閱兵儀式,最遲明後兩天便可抵達善陽,閱兵儀式,在三日後舉行可好?”

“嗯,就三日後吧!對了,你邀請這些部族的人來善陽觀禮,是有用意的吧!”

孫享福點了點頭道,“正是,這幾個部落將整個高句麗包圍在了中間,如果他們願意向咱們大唐稱臣,那麼萬一高句麗那邊有什麼變故,咱們都不需要親自出手,也能收拾他們。”

“嗯,此事你辦的甚好,朕要賞賜給北地之民和薛延陀的物資你都準備好了嗎?”

“您請放心,只多不少,另外,臣還跟夷男商議過了,送給薛延陀那邊的物資,最好是在閱兵式上宣佈,然之後,由您親自去漠北派送。”

聞言,李世民馬上就知道了孫享福的用意,夷男現在腦子裡想的是謀取利益,而給出一些利益,收取民心的好事,李世民和孫享福很樂意幹,一個是圖眼前,一個是圖長遠,高下立判。

見李世民點頭同意,孫享福又道,“還有一事,臣要跟您奏報。”

“說來。”

“高昌國王子麴智盛正在善陽城中,也會在閱兵儀式上觀禮······”

孫享福把高昌國的情況,以及麴智盛的一些提議和要求跟李世民講了講,倒是讓李世民想起一些事情來。

“王得用,去把程知節的奏章拿過來給正明一觀。”

程咬金自從配合李靖擊敗頡利之後,就一直領兵在鎮守玉門關外李世民新設的四州,孫幸福把奏本大致看了一下,就明白李世民的意思了。

那四州的地盤不小,但人口卻十分稀少,皆是因爲頡利和突利此前在此展開連番大戰,導致人口都向臨近的龜茲和高昌兩國逃離了,這導致程咬金的幾萬人馬駐守當地,卻沒有什麼稅收產出,消耗巨大,他只好向長安催發糧草了。

除此之外,高昌和龜茲想要向他要回先前被頡利佔去的土地,以程咬金的性格,肯定是不會給的,他還找兩國要回原本在這幾個地區生活的人口,人家也不願意給,導致了軍隊處於冷戰對持狀態。

以這個時期的生態環境,這四州之地的土地是非常適合耕種的沃土,只要有人耕種,其產出,未必比善陽地界的差,想想後世的伊犁地區,那可是草深,林茂,景好,水系多的好地方。

所以,孫享福建議程咬金在當地開軍屯,自己派一些人過去做技術指導就好,畢竟,軍屯在朔州和安北大都護府,都實行了快兩年了,一些中低級軍官,已經知道如何操作管理。

至於糧草,也不必從長安發過去了,善陽給他發過去更近一些,而且,善陽更加具備這個實力。

因爲,王浩的在江南種植的第一季占城稻新糧早就已經送到善陽了,現在城中糧庫的糧食,達到了五百萬石以上,以善陽城內的幾十萬人口,一整年都吃不完,而且,王浩今年至少還有兩輪糧食要送過來,安北大都護府地界,秋天還有一輪自己的產出,所有的糧食加起來,足夠這裡的百姓吃兩三年的了,分一些給程咬金倒是無所謂。

不過,最後談錢的時候,李世民就覺得傷感情了,孫享福很想告訴他,談感情,傷錢。

可沒辦法,這些東西,現在是國家的資源,李世民想怎麼調動,孫享福沒法阻止,況且,將善陽打造成北地核心,就是爲了支持周邊發展的,這是它存在的意義,孫享福只得盡力安排。

聊完了這些正事,李世民才又道,“朕聽說你善陽的夏夜比白天還熱鬧,安排一下,朕今晚要出行。”

聞言,孫享福一樂,看來,剛纔的街景,李世民還沒看夠,晚上還想再出去樂呵樂呵,這也說明,他對善陽的這種街區制城市文化,產生了興趣。

第498章 劉永的當官經歷第335章 文化阻擊第758章 終成三足鼎立之勢第291章 花錢的規劃第727章 九垸縣的大熱鬧第577章 追擊第524章 藍田職業技術學院第478章 城下圍殺第536章 荊湖熟,天下足第369章 論長安的經濟發展第246章 治國難第302章 何人如此土豪?第191章 朔州的規劃第313章 一敲打就上鉤第159章 殺人第516章 貨幣管理第113章 溪村第719章 蒸汽機試驗第406章 雷人的建議第712章 宦官制度改革第652章 被老婆套路了第二十八章 拉個利益團體第207章 輿論攻擊第171章 李承乾探監第560章 審問第237章 商品推介會第266章 帳中敘話第428章 渭南大勢第537章 主動跳出來了第四十二章 頡利的困境第588章 九垸縣的民學課第七章 集上衝突第315章 喝茶吃餅第184章 善陽縣候第369章 論長安的經濟發展第510章 小百姓眼中的大人物第420章 送別第502章 新的投資計劃第650章 對比的傷害第222章 抗下一撥第770章 大結局第686章 世界逐漸清晰第322章 跨界一下第261章 俘虜到善陽第512章 時代廣場開業第516章 貨幣管理第727章 九垸縣的大熱鬧第702章 推動科學技術發展第497章 周務學的想法第311章 廣告效應第400章 再對質第八十六章 籌備春晚第407章 夫妻夜話定計第237章 商品推介會第一百零一章 春耕第659章 上門借人第457章 大買賣第406章 雷人的建議第十七章 去長安第八十九章 令人震驚的開場第349章 崔氏的決定第264章 醫學院的構想第126章 用計第七十七章 至尊皇庭第414章 談妥第202章 幸福村的核心第420章 送別第 637章 宗族改革的浪潮第483章 調教李承乾第九十一章 歡樂繼續第277章 玩脫第313章 一敲打就上鉤第703章 送葡萄第299章 踏上聖路第634章 家族企業的建議第192章 關中突變第510章 小百姓眼中的大人物第310章 種樹競賽第三十三章 望景峰上第591章 九垸來客第442章 小麥的產量第429章 打工的人們第一章 落後的農耕社會第四十一章 首戰建功第403章 恨夫不成聖第十二章 告狀第367章 起塘第352章 高句麗寇邊第487章 貞觀五年開局第508章 鉅額集資第401章 有夢想有未來第756章 抵達拜占庭第672章 西邊局勢第578章 終殺王浩第八十七章 講和第647章 不能說的秘密第729章 說服第630章 設計管理制度第622章 九垸縣的吏治第 681章 再臨嶺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