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6章 善陽城的基本面

在李世民賣牛痘賣的不亦樂乎,關中大地的基礎建設日漸完善的時候,孫享福也在狠抓善陽的基礎建設。

其實,自從春耕過後,善陽城的基礎建設就沒有停過,雖大大部分區域還沒有建設好,但最急迫需要的建築基本完工。

這是一座完全建立在草原上的大城,其規模雖然沒法跟長安洛陽相比,但已是邊陲之地最大的一座堅城。整座城市被孫享福規劃之後,方便合理性排在了第一位,商業性也很高,除了靠北的不到八分之一的地方被孫享福劃成了政治軍事區之外,其餘的地方全部被劃分成了商業,娛樂,居民區,這裡的街道十分寬闊,全部是水泥路,還挖了隱藏在地下的排水排糞溝渠,地面上,即便是有很多工地在建設,但也顯得十分乾淨。

建成的房子也全部都是厚實的磚瓦結構,十分整齊的排列着,從一開始,孫享福就不準在城內隨意的搭建房屋,因爲縣衙對建屋的土地,和房屋的質量有着嚴格的審覈標準,什麼結構必須是可抗大雪擠壓的磚瓦結構啊!必須要有供暖火炕和符合安全標準的煤爐子,暖壺啊!必須要有連接地下水道的排水,排糞裝置啊!反正五花八門的,偏偏老百姓們都會按照他所制定的標準來。

原因無它,他設置這些標準,是爲了老百姓好,只有按照他定的標準來建房,住在房子裡的人才能方便省事,乾淨,才能保證冬天的大雪下下來的時候,不會因爲被雪壓塌了屋子,而被掩埋,不會因爲溫暖得不到保障,而被凍死。

當然,如果你的財力做不到蓋一棟這樣的磚瓦房,沒關係,衙門可以找人借貸給你,只要拿着你的善陽城的戶籍到衙門,衙門的合作商戶就可以給你提供一套已經蓋好的房屋,價格是按照面積不同,三十貫到一百貫不等,三年之內,無需償還利息,三年之後,按照大小和欠款數額,一定比例收取年利息,時間越久,金額越大,利息越高。

這也算是孫享福在善陽的第一筆生意了,是由他府上的商籍佃戶與衙門合作經營的,這樣做的好處就是,衙門只是養活了幾個管理戶籍的吏員,就讓全城兩萬多戶百姓最快的有了舒適的房屋定居,能夠安心投入生產建設的工作中去。

孫享福門下這個專門幫他打理房地產的叫周純的商人,是以市價拿到了全城百分之七十以上的土地,其中,投建的這兩萬多間民居,其實是他最不賺錢的生意。

“家主,咱們的建築工程隊目前有八千人規模,六月的時候就已經完成了三萬間民居,足夠全城百姓居住,目前只有小部分是全款售賣了出去的,大約有兩萬間是無息借貸出去了,空餘的房屋有七千間左右,民居這一塊,投入的成本有七萬餘貫沒有收回來。”

房地產的暴利,在任何時期都是驚人的,尤其是在這種官商勾結的情況下,周純只需要再收回幾千套房子的房款,成本就完全收回了,剩餘的兩萬套房屋的房款和沒有銷售出去的七千套房屋,都是純賺的。

當然,收回投資和賺取的利益部分,可能需要很多年的時間,平攤下來,每年在這一塊沒有賺多少錢,想要養活他手下高達八千人的工程隊,那是不可能的。

“嗯,做民居,主要是爲了解決百姓住房問題,早期盈利是次要,咱們的盈利點在商鋪上,城西商業街,沿桑乾河娛樂場所修建的怎麼樣了?”善陽城內,新換了牌匾的善陽縣公府裡,孫享福在主位炕頭上一邊書寫着東西,一邊點頭道。

對於這種生意上的彙報,他現在已經不需要重視,作爲大唐的高級地方官,他要逐漸跟具體的商業經營斷開聯繫,而他腦子裡考慮的,永遠都是未來的發展。

想要人來你這裡,首先你得有好的商品,好的交易環境,好的娛樂場所,有幸福村的工業技術體系做支持,孫享福手中好的商品自然不缺。

嶺南的白糖,冰糖,他這裡有,淮南的各種級別的豆醬,他這裡也有,各種由棉,皮,製作的衣服鞋帽,成衣,這裡有大量,孫享福甚至在讓工匠們研究將蜀中的桔子,嶺南的荔枝,做成罐頭,果乾,送往這裡,相信,有他提出的構想,工匠們突破密封技術,製作出罐頭已經不難,畢竟,現在琉璃陶瓷作坊,已經有成熟的燒製螺紋口瓶罐的技術了。

而善陽這裡有的,其它地方卻沒有,孫享福在善陽種植了百萬畝花田,所謂何事?

當然是採花瓣,提煉香精,製作香水了。

爲什麼孫享福敢零首付,三年免息的將房屋借貸給善陽城的百姓?

因爲戶籍被他劃到善陽的百姓都有工作,有收入。

他有信心,這些人除了日常的花銷,剩餘的錢,一兩年內就能把房屋的欠款還上。

當然,香水也只是其中一款商品,在城南靠城牆的地方,有一排排建設特別高大的廠房,這裡,有幾千負責採花,提煉香精的女工,不僅如此,還有許多鮮花的衍生產品。

比如,蜂蜜,在花田數量達到百萬畝的朔州,也是極高產的。

有了蜂蜜,就能製作很多甜食產品,這方面,就是食品加工廠的事情了。鮮花餅,就是食品加工作坊率先研製出來的一種可以保質幾個月的食物,其主體是麪粉製作而成,加了少量的糖和可供使用的鮮花香精,味道不比後世一些餅類食品差。

這裡還有釀高度酒的大作坊,每年的產量將會很巨大,當然,在糧食比較緊張的今年,產量不算高。

至於皮具,成衣作坊,紡織作坊,這裡的規模同樣也不小,畢竟這裡是關外苦寒之地,對於厚實保暖的衣物,這裡的需求量非常大,而且,他們可不是隻做出來給自己用的,是要對外銷售的,以胡風款式居多。

基本只要幸福村有的作坊,這裡都有,但這裡不是做研發,而是做批量生產,所以,招工人數巨大,早已達到萬人規模。今後,這裡產出的商品量也是巨大的,至少能滿足北方以及草原諸多部落數百萬人口的需求。

而且,這些工人的數量,還不算孫享福所說的商鋪裡需要用到的從事服務業的人員。所以,孫幸福自己都有些用工荒,答應讓王旭在朔州招募佃戶,其實是給他開了一張空頭支票,住在這麼幹淨安全的城市,這麼舒適的房屋,有着穩定的工作,比較優厚的收入,誰還願意跟着你到草原的土地裡刨食?

當然,保證這一切的產出和商業活動能夠如活水一般,長期的流淌,運轉下去,還需要孫享福後續的計劃。

聽到孫享福問自己話,周純有些獻寶似的道,“回稟家主,商業街大小一千二百餘間商鋪,全部修建完畢,除了將各個地段最好的商鋪留作自用,目前已經開始向各行業招租,太原王公子家最先租了一百多間,其它各地世家,商賈現在也在聯繫洽談,按照您的吩咐,租約每年一簽,同類型的商鋪必須集中經營,倉儲區域也留的足夠,牲畜交易市場放到城外的舊縣城,那裡還有經營保管,餵養牲畜業務的店子,從目前的情況來看,今年之內,大部份商鋪應該都有商家入駐。”

商鋪,纔是孫家真正一本萬利的買賣,一千二百間商鋪,投建的錢不過十來萬貫,但如果都租出去,每年光收租,都能收回來一大半,據說,到時候還有什麼清潔費,水費,治安管理費,都由他這個業主找商家收取,錢一定是不少撈的。

當然,孫享福弄它的目的,還是爲了把幾大世家引入競爭機制,同樣的類型的商鋪扎堆在一起做生意,能起到聚衆效應這不假,但這是古時候,沒有那麼多不同的品牌,當幾大世家產出的貨物都一樣的時候,孫享福就只好站在一旁看戲了,反正孫享福有的商鋪,世家子們是不可能競爭過他的。

“沿桑乾河娛樂場所呢?”這方面,周純只能算是按照孫享福的要求完成的工作,真正不好經營的是這個娛樂場所。

“咱們分大中小,各留了三棟樓自營,按照您的要求劃分,分爲男賓的桑拿洗浴館,女賓養生水療館,歌舞戲劇院,說書茶樓,和餐飲酒樓等幾個行業佈局,剩餘的就是三個檔次的客棧,可供數千人入住。不過,剩下的那些樓房也很搶手,要不是揚州四大家佔去一半,咱們光是沿着桑乾河起的這些樓房,每年的租金都是十萬貫起。”

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長孫無忌和武士爲了拿下揚州的大豆,不得不跟揚州四大家做些妥協,不僅把鹹魚豆醬江南道的獨家銷售權給了他們,還把善陽新城青樓服務業的半壁江山給了他們,孫享福沒有經營這種場所的經驗以及人手,所以,這也算是個雙贏的局面,畢竟,在任何人多,錢多的地方,這一行的需求都是很大的。

“嗯,人手培訓方面要加強,經營尺度要把握好,最好下個月的時候就能開業。”孫享福停了筆交待道。

“小的定會交待好各家場所的管事,這些項目是城牆修建好之後就馬上進行的,現在都半年多過去了,修建早已完備,一個月的時間,足夠開業了。”周純保證道。

“好了,你先下去吧!”

周純躬身行禮之後,快步退下,馬上就又有人進了來。

“家主,小的經營的煤炭作坊現在每天可產蜂窩煤球五百車,不過存量還沒有達到您說的供應全城所有炭爐火炕一年使用的量,現在天氣轉涼,小的想請您盡調撥一些突厥俘虜到礦上加緊開挖製作。”

關外草原沒有林木,自然沒有太多可供燃燒的柴火,那麼想要在這個寒冷天氣較長的地區過的舒服,煤炭是必須要保證的物資,全城現在有兩萬多戶居民,大多喜歡用蜂窩煤爐做飯,燒暖壺,甚至是燒暖炕,每天的用煤量巨大。

這是個獨家壟斷的生意,所以,孫享福不允許煤球的價格太高,因爲價高,許多經濟不好的家庭就會減少使用,導致一些情況出現,隆冬最冷的天氣,這裡能夠零下十幾度,一個不注意,傷寒凍死很正常。

開礦這種苦活,如果讓漢民去做,就得開高工資,而開了高工資,弄出來的東西卻低價銷售,虧本經營的話,這種生意是做不長久的,爲了降低成本,孫享福只得給李大奎派一些只管飯不拿工錢的突厥俘虜,就這些俘虜,還是孫享福從李靖哪裡私下截留的呢!

“俘虜就這麼多,我全都派給你了,不行就去其它幾縣掛牌招工吧!那邊應該有些冬季無事可幹的農夫,在農閒的時候能掙到錢,應該有人會幹,至少咱管吃管住,還有份工錢拿。另外,讓府上的王貴去你們那邊看一下,研發一些開採製作更高效的工具出來,往後用煤量只會越來越大,而我能給你的人,卻是越來越少。”

“那行,小的這就去招工了,以能夠完成您指定的任務爲上限。”

李大奎行完禮之後,馬上又快步退下,當然,事情不算完,馬上還有下一個要見,作爲大唐第一位上都護,又是朔州最高長官,還是善陽城最大的業主,孫享福每天都要處理很多這樣的事情,他又不像這個時期的官員,喜歡慢節奏處理,所有事情都是雷厲風行的幹,是以,他腦海裡面要記住的信息量巨大,更要快速,準確的作出決定,累的很。

“咦,你小子終於回來了,草原那邊怎麼樣?”

孫享福有些意外的看向從門外走進來的下一個人道。

來的不是別人,正是帶着一千五百騎去烏蘭察布端了突利老巢的席君買。

第723章 又見祿東贊第三十八章 不可磨滅的痕跡第766章 造聖計劃暴露第589章 初步成功第547章 進展第217章 不太真實的伏擊戰第558章 王浩的手段第583章 回程第389章 長安商業大規劃第497章 周務學的想法第330章 四部臣服第379章 對於蜀中的建議第250章 一號地塊第294章 給虞家開闢的產業第177章 王旭第222章 抗下一撥第213章 雙華嶺突變第346章 開幕儀式第661章 點化李恪第347章 農門的新課題第451章 誤會第177章 王旭第231章 過冬請到善陽來第154章 談事情和忽悠第640章 李承乾的想法第216章 火計退敵第110章 經營之道第423章 春耕調整第141章 嶺南的發展大計第六十七章 繼續戰鬥第330章 四部臣服第711章 誣告第361章 軍事裝備升級的運作第230章 草原東珠第272章 文化的重要性第129章 嶺南劃田第729章 說服第110章 經營之道第590章 長孫無忌上任第二十三章 見王麟第761章 家事第366章 錢莊的真正用途第429章 打工的人們第558章 王浩的手段第626章 突然就亂了第705章 李承乾的謀劃第220章 馬邑防守戰第九十四章 孫享福的目的第486章 醫療體系升級第545章 被唬住了第313章 一敲打就上鉤第254章 一路高漲第556章 抓捕第235章 胡商到第九十五章 多元化農場第319章 商業環境的重要性第561章 錯失第312章 一臉還比一臉黑第532章 上政治課第110章 經營之道第七章 集上衝突第602章 再亮一下第387章 開考第680章 新的國家方向第673章 恢復官爵第620章 九垸夜第288章 密室第624章 民間的改革第402章 迎新宴第644章 貞觀八年第一槍第578章 終殺王浩第765章 調控的問題第309章 核心政治第273章 酒宴第455章 巧遇小舅子第七十二章 馬周來訪第548章 金錢概念和價值觀第208章 簡在帝心第四十三章 拜訪虞府第631章 制度出臺第117章 見武士彠第566章 定襄城初體驗第476章 各有心思第十七章 去長安第299章 踏上聖路第127章 海戰第442章 小麥的產量第139章 見韋李第488章 春上的東北大地第186章 新官上任第521章 教育長孫衝第548章 金錢概念和價值觀第356章 杜如晦的病症第758章 終成三足鼎立之勢第222章 抗下一撥第415章 回荊州第769章 證道成聖第452章 要跑偏的李承乾第196章 快馬入長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