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章 忽悠

“那個,秀兒啊!你就不好奇爲夫的這一身本事哪裡來的麼?”撒謊的時候總是會有些尷尬不自然是表情的,不過虞秀兒還沒有跟孫享福在一起生活很多年,自然是發覺不了。

“你是說種田的本事?”見孫享福一本正經的跟自己說起了話,虞秀兒也被鉤起了好奇心,正色問道。

“對啊!我跟你說,這本事,它可不是從天上掉下來的,爲夫也是有師從的。”

孫享福這麼說,虞秀兒也覺得理所應當,又問道,“可這跟你殺倭國使者有什麼關係?”

“因爲他們盜取了爲夫的師門絕學啊!這當然有關係了。”孫享福一副理所當然的樣子道。

“師門絕學?”虞秀兒懵了,要是真有這麼一茬在,那孫享福滅口倭國人,還真說的過去。

“是啊!我跟你說,爲夫的師門絕學可厲害了,北魏時期的賈思勰便是咱們的開山鼻祖,他所編寫的《齊民要術》便是爲夫的師門絕學,傳到爲夫這一代,已經第四代了,先師曾有言,此書乃是我農學一門的至高的寶典,傳漢不傳夷······

那倭國人想竊取我師門絕學回國,我自是不許,本只想讓他們交出此書和學習了此書的倭國人,可那狗上田死硬不肯交,我便只好殺人滅口,以此來守護先師遺訓······”

“原來如此,可······”

虞秀兒想說,殺人是要償命的,你想過國法嗎?但又想起這是先人遺訓,作爲一個有氣節的人,本應該誓死衛道,所以,千言萬語,她又說不出口了。

“好了,索性皇帝捨不得殺我,爲夫逃過一節,等這百日枷刑一滿,爲夫便能回家種種田,唱唱曲,過自己的好日子了······”

“誰說刑滿之後會放你了?”

孫享福正寬慰虞秀兒呢!一個威嚴的聲音突然從牢室外面響起,居然是李世民。

“呃,那個,微臣,不,草民拜見陛下。”

孫享福正忽悠媳婦呢!卻沒想過李世民大半夜的會跑大理寺牢房裡來,幸好剛纔沒跟媳婦做出格的事情,要是被撞破,那還有臉見人啊!

李世民板着一副臉從牢門前走了進來,與剛纔他在牢房外時一副果然如此的表情截然相反,孫享福剛纔的那番話不僅忽悠到了虞秀兒,還把李世民也忽悠到了,在李世民看來,自己先前的猜測是對的,孫享福所有的本事都是來自於《齊民要術》,這樣也能解釋的通他得知犬上二田耜大量收集這本書之後,爲何會暴起殺人。

“你眼裡還有朕這個皇帝?”

內侍搬來了胡凳,李世民當然不會進牢房的,就在走廊裡金刀大馬的坐了下來,反正這大理寺又沒別的犯人,也不怕說的話被偷聽了去。

“怎麼會呢!草民自入世以來,做的那一樁,那一件事情不是爲了陛下,爲了大唐······”

“停,這話你自己信嗎?殺倭使也是爲大唐?”李世民險些就被孫享福市儈的嘴臉噁心的吐了,伸手打住他道。

“那必須的啊!看那狗上田的樣子,臣就知道他無比重視祖師爺留下的這本典籍,讓他把這些書帶回倭國,不出幾年,大唐在海外將多出一強敵,屆時,咱大唐可就不僅只有北方之患,南疆也會不穩。”孫享福理所當然的道。

“倭國對我中原王朝一向恭順,爲何你會覺得他們會危及大唐?”李世民不解的看向孫享福道。

此前,長孫無忌提出這個問題的時候,他也詢問過,從他那裡,李世民瞭解了一些原因。

“陛下,《齊民要術》可是一本農書。”

“朕知道啊!與你所說的倭國威脅論有關係嗎?”

“倭國人得了農業技術,自然是要發展農業,但是倭國乃是四面環海的島國,其島上又火山地震頻發,適合耕種的地方少之又少,您覺得,他們要發展農業,會往什麼方向發展?”

“呃。”

李世民卡殼了。

他竟然沒有想過這個問題,有孫享福提出的倭國發展必然攻唐的論調和長孫無忌提出的大唐沿海數千裡,根本無法設防兩個論調一結合,此刻的大唐,還真的就不能放縱海外有一強國。

“哼,即便如此,你也不能貿然殺了倭國使節,此乃讓國家失信於天下之舉,而且,你完全可以不殺他的。”

李世民說出了自己的痛點,他努力給國家塑造的公平,公正的形象被孫享福的殺使行爲給毀了,光這一點,就夠孫享福死一萬次了,要不是看在這次孫享福此番功勞甚大,而且,殺了他也無濟於事的情況下,李世民根本不可能留他多活一天。

“那個,其實,陛下無需擔憂,今天長安城這場大戲,已經給了天下人一個交待,另外,草民瞭解倭國人,他們骨子裡就沒有對任何人恭順過,咱們要他們恭順,只需要比他們強就行了。

在揚州的時候,狗上田看到了草民的幸福號,便起了貪念,想要搶,搶不過,這才匆匆趕回國,準備了厚禮,想要求,草民沒有猜錯的話,他來長安,應該找陛下討要過造船技術吧!

這次也一樣,他們想要咱們大唐的農耕技術,相信這個消息很快會被他們留在長安的學子工匠傳回國內,他們打不過咱們,又想要咱們的東西,只會更加恭順的來求。

如果草民所料不差,不出幾個月,他們就會再度派使前來,而且會主動承認狗上田在大唐做了不法事,攜帶更加厚重的禮物來賠禮道歉,以示恭順,到時候還會求陛下將造船技術,和《齊民要術》這樣對他們發展有利的東西給他們。”

“哼,你小子倒是想的美,倭國人若是起兵犯我大唐沿海,朕第一個就砍了你的頭。”李世民聽了孫享福一席話,心中的怒意倒是消減不少,一旁的虞秀兒聽到李世民這句話,心裡也鬆了一口氣,她覺得,孫享福既然敢這麼跟皇帝說,肯定是有一定把握的。

孫享福聞言也是一笑,信心滿滿的道,“若是倭國人真敢提兵來打,陛下儘管斬了我的腦袋去。”

“哼,你以爲你的腦袋有多值錢?你犯的罪,早就夠朕砍你的腦袋一百回了,說說嶺南的事吧!糖,鹹魚,所有的營生,一樣不準漏。”李世民冷哼一聲道。

他這麼晚跑到牢房來,可不是來聽孫享福解釋的,是長孫皇后吃了荔枝冰糖以後,驚覺這可能是一樁大買賣,怕錯過皇家盈利的機會,逼着他來的。

木有辦法,李世民今年突然變的喜歡窮大方了,對百姓特別寬厚,夏天給關中百姓發降暑的藥,冬天給城內百姓發柴碳錢,不年不節的都給老百姓中年齡大的老者發糧食,把孫享福之前所說的慈善事業做上癮了,所以,後宮賬上缺錢吶!

第332章 定下時間第562章 利益第230章 草原東珠第490章 東邊戰事定第388章 放榜的正確打開方式第346章 開幕儀式第754章 到伊鐵爾第279章 李世民的智慧第625章 工人北返第336章 再起程第七十章 思想教育第116章 李香蝶第702章 推動科學技術發展第205章 動腦的習慣第九章 送魚第269章 私聊第622章 九垸縣的吏治第240章 都到坑裡來第280章 餐桌議事第724章 收編大業從吐蕃開始第392章 文工團的構想第428章 渭南大勢第431章 難得休閒第481章 大進項第192章 關中突變第562章 利益第441章 夏糧豐收第115章 下揚州第543章 採紅菱第732章 人人如龍第583章 回程第377章 農部的構架第662章 調整種植結構第753章 準備出使第634章 家族企業的建議第447章 後勤軍的配製第719章 蒸汽機試驗第六十七章 繼續戰鬥第一百零八章 水輪船第377章 農部的構架第七十二章 馬周來訪第266章 帳中敘話第278章 爲理想搖旗第640章 李承乾的想法第149章 歸來第586章 世家的局第184章 善陽縣候第634章 家族企業的建議第758章 終成三足鼎立之勢第七十章 思想教育第188章 分田到戶第162章 改變主意第680章 新的國家方向第八十九章 令人震驚的開場第166章 繼續忽悠第128章 輕鬆獲勝第654章 推動新型房屋發展第450章 效果第577章 追擊第621章 公告欄第531章 王爺訓練班開始第二十二章 上衙第218章 救援馬邑第369章 論長安的經濟發展第423章 春耕調整第530章 互爲良師第三章 饞了吃螞蚱第512章 時代廣場開業第557章 免費的晚餐第301章 雙喜臨門第755章 過黑海第657章 父子談心第506章 招股大會第391章 杜正倫來訪第685章 清點收穫第 637章 宗族改革的浪潮第478章 城下圍殺第四十三章 拜訪虞府第712章 宦官制度改革第261章 俘虜到善陽第164章 秀兒探監第655章 思考和擔憂第735章 給吐蕃人民的禮物第208章 簡在帝心第七十七章 至尊皇庭第405章 慰問演出第148章 王麟的一天第548章 金錢概念和價值觀第749章 孫子語錄第651章 穩步推進亦爲求穩第454章 軍議第八十八章 年號貞觀第575章 屈突詮來訪第278章 爲理想搖旗第725章 嚇尿了第429章 打工的人們第一百零七章 南下的打算第456章 戰局第171章 李承乾探監第479章 王麟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