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章 嶺南派官

帶着枷鎖拿筷子吃飯很不方便,所以,只好勞煩虞秀兒餵食。x23us.com更新最快被李世民這麼一鬧,布好的飯菜也已經涼透了,爲此,孫享福在心裡對李世民又是一陣吐槽,不過他現在餓急了,也不管什麼冷飯熱飯了,只要虞秀兒餵過來的,都大口大口的吞了進去。

“別光餵飯,跟爲夫說說這段時間長安的事情唄。”

大口的咀嚼着一塊冷雞肉,孫享福還不忘道。

“長安發生的事情太多,妾身也不知該從何說起,就說點跟咱們有關的吧!阿爺把漢語拼音和孫氏代數教材改編了一下,獻給了陛下,陛下得到之後封了阿爺銀青光祿大夫銜,並命人將這兩本教材抄寫萬分,分發全國州縣”

李世民是非常重視教育的一個皇帝,是以,虞世南獻給了他兩部對教學有很大幫助的東西,在他看來是大功一件,而且,這兩本教材已經在孫府試用過,是可行的,所以,虞世南從弘文館學士一躍成爲了銀青光祿大夫,雖然依舊只是散官銜,但若任事,便能直接做三品的大官。

這是虞氏沾了孫享福的光,所以,虞秀兒在講完之後,代虞氏對孫享福表示了感謝,孫享福自己也沒覺得什麼。畢竟,有虞世南這樣的大文豪託底,這個時代的人才會更加認可這兩門學問,更加有利於推廣。

“另外,白蛇傳後面的劇情,有夫君之前講述的大致內容託底,妾身已經獨自將後面的內容編寫完成,只是夫君不回,無法上演大結局,是以,加了很多段子拖回數”

白蛇傳由於不是孫享福和虞秀兒在主演,所以,每次排戲,都需要很久,畢竟,不是原創的人來演,很多東西想要做到位,都需要反覆琢磨,所以,只是保持了十天演一回的節奏,但即便如此,兩三個月下來,原版裡面的內容也就演的差不多了。

之後在長孫皇后的隱晦授意下,虞秀兒加了許多許士林考狀元,當官之後,遇到的官場黑暗,同時也美化了考中狀元之後的身份地位和生活狀態,讓人們對狀元這個詞有了更深的認知,在孫享福看來,這是李世民有意重開科考選士了。

這些消息孫享福都當作是家常來聽的,他關心的重點還是工匠團隊有沒有什麼突破,對於這方面,虞秀兒關心的很少,只知道工匠們送過來很多草紙供望江樓書寫記賬,另外,還有一些金屬的東西,虞秀兒也看不懂,反正都在幸福村的庫房放着。

倒是楊順水來過望江樓一次,說是又有兩艘新船可以下水了,往後每兩個月,就能製造出兩艘新船,現在,船塢作坊那邊應該有四艘同時開造,爲此,他還找幸福村的大帳上要了四萬貫,據說除了成本之外,還有招收不少新的工匠和學徒。

這方面都在孫享福的預料之內,有了製作經驗之後,後面的製作會越來越快,而且,船塢的規模早在一年多的時間內擴大了很多次,核心金屬部件由幸福村的工匠作坊提供,楊順水只負責打造船體的話,速度會快很多,兩條船一起上馬打造,兩個多月時間就能全部完工,四條船一起打造,也不會超過三個月。

“看樣子陛下一時半刻是不打算把我放出去了,改明日讓他們自己來跟我說吧!那個,爲夫一去嶺南幾個月,都沒聞過女人香,今晚是不是”

其實,跟孫享福講了這麼半天,時間早都到了後半夜,虞秀兒回不回去,都沒有什麼必要了。

次日,長安的秋風颳起了許多枯萎了的落葉,虞秀兒從大理寺牢房出來之後,一則傳聞便在長安城內流傳開來。

許仙在牢房受枷刑,白娘子便去牢房裡徹夜陪伴照顧,簡直是夫妻情深的典範。

無數癡男怨女聽到這個消息後,都幻想着能找到一個能這樣愛自己的人,倒是讓久久沒有在舞臺上出現的兩人的人氣再度高漲。

朝堂上氣氛也與民間一樣,十分熱烈,李世民罷了長孫無忌戶部尚書的職位,讓杜淹頂了上去,杜淹上位的第一件事就是給全體官員發魚俸,其實這魚俸是長孫無忌一早提出來的,現在已近十月,關中各個大水庫的魚都養了大半年了,而幸福村的魚塘裡的魚,更是養了一年多了,是時候起塘給官員們發放第一次魚俸了。

李世民這麼做,也是想朝臣們念一下孫享福的好,別再羣起而攻了,畢竟,這些魚可是孫享福組織養出來的。

除了魚俸之外,李世民還大賞了羣臣們一些嶺南的生鮮瓜果,每樣都有一點點,還有白糖十斤,荔枝冰糖三斤,鹹魚豆醬五斤裝的一罈,香辣魚乾豆醬,兩斤裝的一罈。

所以,今天早朝基本沒有議論什麼正事,都是在發福利和討論這幾種福利的過程中渡過的。

李世民的智慧絕對不是吹出來的,他猶記得當初孫享福是怎麼讓他通過賞賜,將至尊皮貨和皇庭傢俬的局面打開的,這些朝臣們背後都是一個個的大家庭,給他們每人三五斤,他們拿到家裡去也就是夠家裡人那麼多人嘗一口的,嘗完了喜歡怎麼辦?買唄。

整個過程中,他不僅賺到了口碑,獲得朝臣們的感謝,還將會賺取到巨大的實際利益,何樂而不爲。

當然,也有人看出了這些東西背後的一些問題,比如魏徵,他覺得,嶺南既然有這麼多好東西產出,那麼朝廷就應該派出更多的官員,幫助嶺南更好的發展。

對此,已經獲得上朝資格的馮智戴是舉雙手贊成的,他將嶺南的一些治理難的情況當着滿朝文武說了一通,聽完之後,原本還想去嶺南賺取些利益的朝臣們反而閉嘴不言了。

在氣候惡劣,而且隨時有可能被暴起的百越部落傷害的地方爲官,那個朝臣願意?而且,馮智戴說了,朝廷派去的官員,必須要用懷柔的政策,要甘心幫那些部落做事,帶着他們富裕,那麼,誰願意幹這吃虧不討好的事情?

當然還是有人願意幹的,這不,剛獲得列朝資格的弘文館學士,新晉的銀青光祿大夫虞世南就說話了,弘文館有一批學子願意去嶺南爲官,並且,直接將名單交給了皇帝,大家這才知道,這是皇帝和某些人商量好的戲碼。

大唐此時還並沒有恢復科舉,那麼,官員的主要來源是大臣舉薦,吏部考覈,對於官員該有什麼樣的德行,該做什麼樣的事情,朝廷有一套嚴格的規範制度,不僅如此,被考覈的人還必須出自正規學府,弘文館就是其中之一。

所以,上官儀和劉永等人爲首的十幾個弘文館學生被列入了吏部的考察範圍,如無意外的話,一段時間之後,他們將成爲嶺南各州縣的縣令,或者功曹之類**品的官員。

當然,朝臣們不可能想的到,這些還沒被派去嶺南的人,竟然都與孫享福的關係較好,去到了嶺南,也會心甘情願的爲朝廷,爲民族融合而盡力,因爲他們私下裡已經得到了李世民的許諾,如果嶺南的事情他們辦的好了,將來的升遷肯定沒有阻礙,朝廷會讓這些善於治理化外之民的人才做高官。

第521章 教育長孫衝第417章 各家打算第435章 任務艱鉅第613章 和李泰談談心第216章 火計退敵第十三章 滎陽鄭氏第555章 再會夷男第127章 海戰第325章 馮智戴的提醒第492章 李泰的迎接第660章 反季節蔬菜第454章 軍議第659章 上門借人第609章 上元節的熱門娛樂項目第204章 釜底抽薪計第267章 受邀第482章 雪地裝備第170章 農門建立第569章 忽悠希拉剋略第364章 日新月異的技術第444章 百姓的回饋第296章 準備春耕第255章 後續安排第490章 東邊戰事定第678章 統治的意義第560章 審問第173章 出征前夕第622章 九垸縣的吏治第245章 兩個瘋子的碰撞第412章 約定談判第七十七章 至尊皇庭第534章 出手第471章 沒有難度第208章 簡在帝心第361章 軍事裝備升級的運作第238章 都來了第171章 李承乾探監第506章 招股大會第419章 回長安第468章 延津大火第724章 收編大業從吐蕃開始第119章 留在揚州?第554章 全面佈局第241章 運作第708章 一統的前奏第472章 急回關中第207章 輿論攻擊第404章 慰問工人第518章 大明宮的設計第十八章 魚貨入長安第339章 嘗試的重要性第297章 忙碌的幸福村第360章 礦的問題第137章 價格戰爆發第322章 跨界一下第271章 新作物第760章 治理難第444章 百姓的回饋第二十五章 酸菜魚出鍋第592章 借貸經營的問題第532章 上政治課第517章 趕上了好時候第623章 孫大力的辦公室第301章 雙喜臨門第二十九章 國之利器第648章 歸又去的玄奘第197章 獻策第177章 王旭第九十七章 育種育苗基地第651章 穩步推進亦爲求穩第467章 鏖戰第九十一章 歡樂繼續第四十二章 頡利的困境第三十二章 重陽登高第768章 封聖儀式第409章 妖孽般的武媚娘第396章 君明臣賢第550章 海上絲綢之路第320章 長孫衝的成長第300章 大動作第450章 效果第177章 王旭第674章 開春後的打算第九十三章 做生意的境界第124章 試藥第290章 慰問百姓第280章 餐桌議事第719章 蒸汽機試驗第670章 推動教育改革第270章 戲劇院第164章 秀兒探監第674章 開春後的打算第312章 一臉還比一臉黑第547章 進展第696章 玉米麪和紅薯粉第516章 貨幣管理第112章 到洛陽第九十七章 育種育苗基地第693章 去雲南